讯法讯

1.清明节 | 虎山嗣汉天师济炼超度、还受生债法会

2.天师府初一、十五早课上表祈福活动通知 

3.天师府书籍募捐倡议书 

4.龙虎山嗣汉天师府皈依办理须知

5.龙虎山道教协会常住道众(在职)名单

...

道教的宇宙开辟模式十分奇特,整个宇宙只是从一个极小的点开始的,而且这个点,还是一组符字。也可以说,宇宙起于最初的符字。在此过程中,最高的灵元始天尊只是演化的推动者,而非创造者。

符在道教内外,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符的功能,上到保镇劫运,中到指挥天兵天将,下到护身镇宅、治些小毛病,都不在话下。

赤书玉字,九天正文

中国传统信仰中,常有“阳九百六”一类话头。阳数为九,阴数为六,阴阳的演化到一定时间,二者或太过,或剥蚀,结果形成剧烈的大灾。中国人很早就形成了气化一切的观念,所以认为从混沌天地开辟,是一个由气分化而成的过程,清轻者上为天,重浊者下为地。天地不是由哪一位神灵创造,而是气的自然演化。与劫的概念磨合后,形成劫劫相续的宇宙演化模型。

所谓劫,指天地形成(成)、持续(住)、毁坏(坏)、回到一切空无所有(空)的过程,是宇宙经历一劫又一劫的演化过程,所以道教经典太上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中说,“龙汉延康,渺渺亿劫。赤明开图,运度自然。”

龙汉、延康、赤明,都是劫名,就像人间历史有不同的年号一样。不过在浩瀚的宇宙和宇宙演化中,劫名是循环使用的。

龙汉劫接着延康劫,渺渺茫茫,不知道过去了多少亿劫,当一劫终了,宇宙间除了黑暗还是黑暗。即使是最高的神灵元始天尊也还处于无光无象的境地之中。但是新的一劫终于要出现了,这一劫,叫做赤明劫。

奇怪的是,这一劫的起兆,是从黑暗的空中突然出现几个符字开始的,这字像是玉石般晶莹,处于黑暗的空中,出现时乍明乍暗,似有似无,符字的八个角上垂下光芒。这时,元始天尊知道新的一劫要开始了,急忙将这符字放到流火之庭冶炼,一炼,就发出赤色的光芒。所以这一符文称为“赤书玉字”。由它的光芒流向四面八方,于是形成了一重又一重的天,八方共三十二天,在三十二天的上面则还有三清天和大罗天,一起是三十六重天。于是新的一劫开始了。

安镇五方,保镇劫运

道教的这种宇宙开辟的模式十分奇特,整个宇宙只是从一个极小的点开始的,而且这个点,还是一组符字。也可以说,宇宙起于最初的符字。在此过程中,最高的神灵元始天尊只是演化的推动者,而非创造者。

新宇宙形成了,接下来会怎么样呢?

与我们现在常用“劫”的概念指毁坏不同,原来的劫字,内容要丰富得多。一劫凡要经历成、住、坏、空四个大阶段,每一个阶段相对我们人生来说,都是无限长的。在形成之后,“住”的阶段,就是我们生活的空间与时间。那么在这一阶段,我们都希望世界太平,不要动荡不安,不要灾祸频发。到了劫终之时,尽可能地躲避毁灭。后者是修道的理想,前者却是关乎世界命运的大事。所以《度人经》中便有对于安宁的设计:

用自然形成的五篇真文安镇五方,保镇劫运。五篇真文,是天上的神仙根据最初出现的那一真文玉字描摹下来的符书。用它们放在世界的四方与中心,使得这一劫得以正常保持,镇定不劫。这是符书的最大的妙用了。

呼风唤雨,起死回生

当然劫的时间太悠远,平常时候多用的,还是在凡间,在于解决凡间的苦难矛盾。符在凡间的威力,那是无所不在,无所不能。可以镇妖除圣,可以呼风唤雨,可以回生起死。说到这里,就让人联想起《水浒传》“洪太尉误走妖魔”的情节。

说当年因为瘟疫,徽宗皇帝派了洪太尉去江西龙虎山请张天师举办大醮以禳灾。洪太尉到了山上遇见一位牧童,说是天师已经去京师举办大醮。后来才知道,这位小牧童正是天师。小说里描写的正是三十代天师张继先。且说洪太尉在龙虎山上闲逛,逛着逛着,来到了伏魔殿前。书中这样描写:

诸宫看遍,行到右廊后一所去处,洪太尉看时,另外一处殿宇,同都是捣椒红泥墙,正面两扇朱红桶子,门上使着膊大锁锁着,交叉上面贴着十数道封皮,封皮上又是重重叠叠使着朱印,檐前一面朱红漆金字牌额,左书四个金字,写道“伏魔之殿”。

太尉指着门道:“此殿是甚么去处?”

真人答道:“此乃是前代老祖天师玄国师封锁魔王在此。但是经传一代天师,亲手便添一道封皮,使其子子孙孙,不得妄开,走了魔君,非常厉害。今经八九代祖师,誓不敢开,锁用汁灌铸,谁知里面的事。小道自来住持本宫三十余年,也只听闻。”

而这位洪太尉,偏偏要看,不给打开,就仗着权势,逼迫道士将之打开。道众没办法,只好开了殿门。众人进了殿里,黑暗暗不见一物。

太尉教从人取十数个火把点着,将来打一照时,四边并无一物。只中央一个石碑,约高五六尺,正同石龟趺,大半陷在泥里。照那碑碣上时,前面都是龙章凤,天书符箓,照那碑后时,却有四个真书大字凿着“遇洪而开”。

洪太尉一看大喜,以为自己正是命定的开门人。结果不听劝阻,强行让人将石碑放倒,掘开掩盖的大青石板,下面的万丈深地穴中刮喇喇一声响亮,一道黑气从穴里滚将起来掀翻了半个殿角,直冲到半天空里,散作百十道金光,向四面八方去了。惊呆了的洪太尉之才问起:“走了的却是甚么妖魔?”主持对洪太尉说道:

“太尉不知,此殿中当初时祖老天师洞玄真人传下法符,嘱咐道:此殿内镇锁着三十六员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共是一百单八个魔君在里面。上立石碑,凿着龙章风篆天符,镇住在此。若还放他出世,必恼下方生灵。如今太尉放他走了,怎生是好?”

自然,洪太尉虽然吓出一身冷汗,却也不用真负责任。但这一百零八个魔君下了界,便生出水浒梁山一百零八将故事,真是恼乱下界,死人无数。

且不说后来的事故,且说当年镇压魔君的法子,是用了天符。符一揭去,便无法镇住。那符箓的威力真的非同小可!

说到符的威力,在旧时的小说里多有描写。

除前面引及的《水浒》,《志异》中也有一篇《荷花三娘子》,说湖州宗湘若,是位读书人,一次遇到了一位妖精,被迷得病重,幸好遇见了位番僧一应当是西藏僧人,派了家人去求他,(僧)乃书符二道,付嘱曰:“归以净坛一事置榻前,即以一符贴坛口。待狐窜入,急覆以盆。再以一符贴盆上,投釜汤烈火烹煮,少顷毙矣。”

家人归,并如僧教。夜深,女始至,探袖中金桔,方将就榻问讯。忽坛口飕一声,女已吸入。家人暴起,覆口贴,方欲就煮。宗见金橘散满地上,追念情好,怆然感动,遽命释之。揭符去覆,女子自坛中出,狼狈颇殆,稽首曰:“大道将成,一旦几为灰土!若仁人也,誓必相报!”

后来那妖狐帮助宗湘若寻得一个美妇。

在这一故事中,用符的是一位番僧。僧人素不用符,但也可以向道士学。道教的术仪大量被密宗所吸取。佛教水陆法会的仪轨《水陆仪轨会要》中,也有“发符”的环节,是从道教吸收过去的。在天台山国清寺中,超度法事中用的纸扎的“捷疾符使”,符使骑在马上,大约是可以应命去传达各类命令。这“符使”一说,也是道教的专利品,“捷疾”也是对雷法中的神将特别的称呼,而为佛教所吸收。其实佛道两教都在中国民间传播和提供宗教服务。在民间风俗中相互吸收是十分自然的事。

不论从道教本身的理论,还是小说中的描写或是现实中的一些实情,所有这些,都说明了符在中国人的信仰中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和威信。

 


嗣汉天师府 | 道教祖庭
福生無量


转发分享    功德无量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转发者及众读者

···


小编提示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发分享至朋友圈,劝善戒恶,功德无量


- The End -

修行人的公众号

自然|无为|玄德|清静


 “嗣汉天师府”

致力于传统国学道学文化的复兴、阐释、传播

修行人心灵净土,炼道者的法海梯开悟|增慧|止心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嗣汉天师府


延伸资源下载(道藏道家经典古籍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数、皇极经世四柱八字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宇宙的真相!起源于极细微处的第一组符文!发布于2021-11-14 21:4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