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医治病都有一个特点:他们遇到一个病,总是企图找到某种药或某个方,企图这个方或这个药能包治某个病,即便不能包治,也得缓解症状;即使不能缓解症状,也得有一个有效率,对一部分病痛有所缓解。

中医看病,不是这么简单的。缓解症状,有时候只是一种表象,如果按下葫芦起了瓢,病人需要终身服药,那是不行的。至于治愈率,那是用统计学的方法来研究医学,没有多大意义。

上次我回老家,有人来找我看腰痛。他是一个中年人,从事的是体力劳作。我心里暗自猜想,这可能又是肾虚劳损导致的。腰为肾之腑,肾虚就腰痛,再加上体力劳动过重,伤筋动骨,也会腰痛。这种情况,一般会用六味地黄汤,加上杜仲、寄生、三七之类,治一个好一个。哪知一看脉象舌象,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这个人舌苔极其黄腻,脉弦滑且大!这种情况如果用六味地黄汤之类,只会越吃腰越痛。

我给他用的是茵陈蒿汤合温胆汤的加减,其中并没有用任何治腰痛的药,三剂药下去,他的腰就不痛了,而且更灵活了。

如果你习惯用方子套病,用六味地黄汤治疗腰痛,60%的人有效,那剩下的40%呢?有的没效,有的越吃越严重,这是怎么回事呢?统计学就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了。但从医学的角度讲,这40%的病是你治错了的。是你的辨证有准确率,而不是药物治病有治愈率。认识不到这一点?就是庸医!

所以,不能迷信某一个方,某一个药,最关键的,是提高医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对医理、药性的熟悉,对疾病去脉的把握。有了这些,面对一个病,你自然能开出有效的方子。

同样一个病,病人不一样,病因不一样,甚至时间、地域有差异,所用的方药都会大不相同。即使用同一个方,也会因人而异有所加减。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某老中医留给后代很多好方子,甚至秘方,在后代手里就不好用了,没有以前那么有效了。为什么呢?时代变了,人也变了,你没有深厚的学养,只知照搬原来的方子,哪里有用呢?

在吃不饱饭的五六十年代,你的祖上给人开方,喜欢加黄芪一两,熟地二两,病人吃了就来劲儿,因为他们的病是饿出来的,黄芪益气补中,熟地养阴生精,当然好啦。在人人饱食终日的今天,你还在方子里一味重用这些药,所以很多人吃了会肚子胀、大便溏。有的老中医、名门之后却至死不悟。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就连很多明医,平时懂得辨证论治,疗效也很好,但一旦遇到大病、险病,就有些慌,不由自主地去想方子了。这样一来效果反而差。所以,修炼“临危不乱”的定力也是学医的必要功课。

所以,在 跟我学中医的孩子们这里,我从来没有跟他们讲过什么方治什么病。为什么?因为我是在用心地教他们。教他们如何去掌握医理、病理、药性、方义,如何去把握一个病的来龙去脉。这些,都体现在《全国名医验案类编》的讲习中。

如果说,清朝是中医的集大成和进一步发展期,那么,清末民初就是中医的鼎盛期。因为环境自由、交通开始发达、交流便利,医学界竞争激烈,各地优秀中医纷纷脱颖而出,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绍派伤寒以其博学、严谨、犀利的学风,在各派中卓尔不群。其代表人物何廉臣,向全国征稿,编著《全国名医验案类编》,各地名医纷纷响应,大有诸侯会盟之意。《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一书也以其严谨、详实、完备,成为历代医案著作的翘楚,为诸家推崇。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永远告诉你绝没有哪个方治那个病,一定要把握疾病的来龙去脉,治病才能势如破竹。

别再看那些《某方治某病》、《某药治某症》的鸡肋文章啦。我们要把大好的光阴,聪明的心智,用在经典上,而且紧贴临床



中医调理中医药大学中医理论全职国医高手


延伸阅读(中医理论,中医学理论、中医经方学、麻衣神相、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数、皇极经世四柱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庸医治病,都有一个特点……发布于2021-11-22 21:49:5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