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隶书的源流

前言

隶书是我们国家非常流行的一种书体,走在大街小巷上,很多店铺的招牌都是隶书写就。时至今日,隶书都是主流书体。本文就隶书的发展演变进行简要的梳理。


第一章 隶书的起源

隶书起源甚早。古人说秦始皇时“程邈作隶”,但事实上,隶书的起源要远远早于程邈时期。早在战国时期,隶书就已经产生了。众所周知,战国时期的官方文字是书,但是,篆书由于书写速度比较慢,故而就有人将篆书快写,去掉篆书的严谨和方正。这就是隶书的雏形,由于这种隶书的笔画形态与今日不同,故而称为“古隶”。由于战国时期,楚国的文字相对复杂,因此篆书的“隶变”先由楚地开始。目前发现最早带有“隶变”特征的文字实物是湖北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的简牍文字。此时的文字写法已与当时的官方写法不同。结体更加趋向“扁”的方向,用笔更加简单。同一时期的秦国文字也发生着改变,湖南云梦秦简则给我们带来了先秦古隶的真实风貌。在此阶段的隶书我们称之为“古隶”。

战国末期,秦国统一天下,约在此时期的隶书我们称之为“秦隶”。此时的隶书我们可以视为比较成熟的隶书。目前可见的实物是写于公元前309年的《青川木牍》,此牍出土于四川省青川县,木牍为墨笔秦隶,笔法流畅,率意而不呆板,结体错落有致,字形介于篆隶之间,是研究“隶变”的重要作品。

至于大家说的“程邈作隶”,我认为这有可能是程邈将这些古隶文字加以规范和整理,促使了今隶的产生。

这就是隶书的起源。

第二章 汉代隶书的发展

隶书到了汉代,发展成熟。不过目前我们能见到的汉隶,多半是东汉时期的,这个现象的造成是由于王莽之乱时“新莽恶称汉德,凡所在有石刻皆令仆而磨之,仍其严禁不容略留”(见 元《负喧野录》),故而东汉的隶书遗存极少,且大部分是简牍书法

其中刻石类书法最著名的是《五凤刻石》。

《五凤刻石》又名《鲁孝王刻石》。公元前56年(鲁孝王三十四年,即五凤二年)刻,此石于金章宗明昌二年(1191)重修曲阜孔庙时,得自鲁灵光殿基西南三十步之太子钓鱼池。石长715厘米,左高38厘米,右高40厘米,厚43厘米,石灰岩质。刻字为五凤二年鲁卅四年六月四日成3行,隶书。

《五凤刻石》和同时期的简牍书法相比,更为保守,字形有篆意,少波磔,结体浑厚。字形排布,未脱离简牍的影响,整体上有一种奇崛之美。

此时的简牍书法传世的更多些。

马王堆汉简》1972年马王堆汉墓发现了大批帛书和两卷医简,均出自3号墓东边箱的长方形漆盒中。帛书大部分写在宽48厘米的整幅帛上,折叠成长方形;少部分书写在宽24厘米的半幅帛上,用木条将其卷起。出土时都已严重破损,经整理,知共有28件。其中除《》和《老子》二书有今本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传世外,绝大多数是古佚书,此外还有两幅古地图。这是中国考古学上古代典籍资料的一次重大发现。

医书简两卷200支,一卷内容与《黄帝内经》相似,讲的是养生,另一卷则为房中术

从笔画上看,马王堆汉墓简的书写者颇能随心所欲地将刚柔不同的笔画揉和在一起。结构上,其中宫紧凑,四周舒展,左右避让,上下呼应,顾盼有情。特别是其波挑披拂之处,有一种变化奇丽的特殊意蕴。再从整体布局上看,该简的黑白布局随意自然,疏朗有致,毫无匠气而显得采飞扬。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大批帛书和书简,反映了汉初文字的隶变情况尚带有浓浓篆意。

《居延汉简》20世纪陆续出土于甘肃居延地区,时间跨度大,自元朔元年(前128年)起,至建武四年(28年)终。《居延汉简》书体基本上为隶书,从字形上看,有的字形工整,结体严谨,极有东汉史晨之韵;有的轻灵飘逸,烂漫多姿,似为《乙瑛》之教本;有的敦厚朴茂,端庄古雅,颇似后来《张迁》的风格。《居延汉简》用笔自然简洁,章草简册,运转流畅,衔接自然,粗犷朴实,变化流速而不拘束。大部分文字形态变化很大,自由奔放,无造作之感。有的若篆若草,浑然一体;有的波磔奇古,形意俱足;有的敦厚朴茂,风韵飘逸,形成了汉代书法艺术绮丽多姿的景象。

《敦煌汉简》又称《流沙坠简》。中国甘肃省敦煌市、玉门市和79/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酒泉市汉代烽燧遗址出土的简牍的统称。时代约自西汉武帝末年(公元前1世纪)至东汉中期(公元1世纪),其中以西汉中、晚期及东汉早期简居多。

其用笔隶化,但有些字形依旧是篆书字形,可见当时书法“隶变”并不完全。


到了东汉时期,石刻数量激增,且面貌多样,几乎每一块刻石的风格都不一样。此时的刻石文字庙堂气很重,因为这一时期的刻石多半都是树立在庙堂之中为故去的官吏歌功颂德用的,此类刻石由民间高手所书,水平较高。代表作如:

《曹全碑》汉中平二年(公元185)高272厘米,宽95厘米。明万历初合阳县莘里村出土,1956年入藏西安碑林博物馆,现在西安碑林。内容为王敝记述曹全生平。

碑高约1.7米,宽约0.86米,长方形,无额,石质坚细。碑身两面均刻有隶书铭文。碑阳20行,满行45字;碑阴分5列,每列行数字数均不等。

该碑是汉代隶书的重要代表作品,在汉隶中此碑独树一帜,是保存汉代隶书字数较多的一通碑刻,字迹娟秀清丽,结体扁平匀称,舒展超逸,风致翩翩,笔画正行,长短兼备,与《乙瑛》、《礼器》同属秀逸类,但神采华丽秀美飞动,有回眸一笑百媚生之态,实为汉隶中的奇葩。

《礼器碑》全称《汉鲁相韩勑造孔庙礼器碑》、又称《鲁相韩勑复颜氏繇发碑》、《韩勑碑》等。汉永寿二年(156年)刻,隶书。纵2272厘米,横1024厘米。藏山东曲阜孔庙。 无额。四面刻,均为隶书。碑阳十六行,行三十六字,文后有韩勑等九人题名。碑阴及两侧皆题名。

此碑自宋至今著录最多,是一件书法艺术性很高的作品,历来被推为隶书极则。书风细劲雄健,端严而峻逸,方整秀丽兼而有之。碑之后半部及碑阴是其最精彩部分。艺术价值极高。一向被认为是汉碑经典之作。

《孔庙碑》通高3.02米,宽1.07米,厚0.24米,碑圆首有穿。碑额题篆书两行十字,布于穿两侧,阴刻有泰山都尉孔君之碑九字。碑阳隶书十五行,行二十八字。今在山东曲阜孔庙同文门东。此碑文字结体端庄而飘逸,风度翩翩。

《鲜于璜碑》全称《汉故雁门太守鲜于君碑》,东汉延熹八年(165年)十一月立。19735月于天津武清县高村出土。碑呈圭形,高242厘米,宽83厘米。隶书。碑阳16行,行35字,有界格;碑阴15行,行25字,有界格。共827字。其书法笔致方整朴厚,点画富于变化。额阳文篆书10字。通碑字迹清晰,是建国以来发现的最为完整的汉碑,原碑现藏天津市历史博物馆。《鲜于璜碑》书风方整朴厚,笔法方圆结合,在存世汉碑中,与晚于它的《张迁碑》同属方笔一派而有别具特色。碑阴字大小不一,不甚工整,参差错落,近两爨书风,真率稚拙。

此外还有《史晨碑》、《张迁碑》、《衡方碑》等。

此时还有摩崖刻石,此类刻石是刻在山崖之上的作品,多为记事作品,然其书法风格质朴浑厚,天真自然。著名者如《石门颂》、《西狭颂》等。

第三章 隶书的没落与重兴

汉代以降,隶书走向没落。后世几乎未曾流行过隶书,唐代是个例外。

唐代时唐玄宗喜爱隶书,在当时掀起了一股学隶热潮。玄宗本人就曾亲自书写多块隶书碑刻。如:

《石台孝经碑》刻于唐玄宗天宝四年(公元745年),由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作序、注解并书写,李亨篆额。书法工整,字迹清新,秀美多姿。此碑由四块黑色细石合成,方额、盖石、顶上等均做了非常艺术化的处理,碑下有三层石台阶。

《纪泰山铭》亦称《东岳封碑》、《泰山唐摩崖》,刻于唐开元十四年(726)九月,为唐玄宗李隆基封禅泰山后撰书的铭文。摩崖高1320厘米,宽530厘米。文隶书24行,满行51字,现存1008字,字大16x25厘米。额题纪泰山铭竖列24字,字大45×56厘米,亦隶书。《纪泰山铭》形制雄伟,文辞雅驯,书法遒劲婉润,端庄浑厚,为汉以来帝王摩崖石刻之最,开隶书新面目,是唐隶的代表作之一,历代书家多有称颂。

自唐以后至清中期,隶书便彻底没落。偶有文人书写,也多不成字。近百年来,“金石学”兴盛,善隶书者极多。

我认为,隶书的临习和书写的审美标准不能和过去相同,毕竟今日的条件不同了。在书写时应该更加注重笔墨的表现,写出水墨的韵味。临习方面不能单一临习碑刻作品,更应该学习简牍书法,直接学习汉人手泽,这方才是学习隶书的极则。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浅述隶书的源流发布于2021-12-24 08:32: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