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阴表证丨辨寒热、汗、脉象、四肢、大小便
太阳伤寒中,脉浮者必发热,太阴病表证亦是如此,尽管脾阳不足,但仍可以达表抗邪于外,因此在脉浮的同时,就有发热了,当然,这种发热与太阳病发热相比就轻得多,但比少阴病表证脉沉而发热的热势要高,持续的时间也长。脉浮者必发热,只适应于六经病,若脉浮而不发热,那是内伤杂病,而不是外感六经病。既然太阴病表证有发热,就得以汗法退热,故曰“可发汗,宜桂枝汤”。由此可见,太阴病在表证期当有发热恶寒症。太阴病表证阶段之所以无汗出,就是因为太阴病得病的病理基础就是脾阳素虚,阳虚无力蒸化津液以为汗,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太阴病表证阶段的无汗,并不是表证本身的无汗,而是太阴病阳虚本质在表证阶段的体现,为了解除表邪,用桂枝汤助阳以发汗。太阴病表证是脉浮,但中风表证之脉浮而涩;伤寒表证之脉浮而缓,这些太阴病表证之脉象,不仅说明了在表有风邪、寒邪之不同,而且更能反映出脾虚内湿的病理因素,在受表邪诱发所表现出的病理变化趋势,体现着太阴病的发病特点。太阴病表证,有中风、伤寒之别,在四肢的表现亦不同,中风者四肢烦疼,伤寒者手足自温。以证推理,四肢烦疼与手足自温,一则偏于阳邪,属于太阴中风,一则偏于阴邪,属于太阴伤寒。太阴表证,无论中风还是伤寒,都有小便不利、大便不实的太阴病里证的早期表现,说明太阴表症阶段就有向里证发展的趋势。综上所述,太阴病表证,有中风伤寒之别,发热恶寒、无汗、脉浮、小便不利、大便不实等是其共同症状,其不同点;中风者脉涩,四肢烦疼;伤寒者脉缓,手足自温,反映出阳邪与阴邪的不同。无论中风还是伤寒,其恶寒无汗、脉涩脉缓、四肢烦疼与自温、小便不利、大便不实等均属“系在太阴”证,是太阴病表证阶段的发病特点,只有脉浮发热才是真正的表证表象,且发热往往寓于脉浮之中,由此体会,仲景所论276条;“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中对太阴病表症只言“脉浮”的深刻含义,是对太阴病表证阶段的高度概括[1]
太阴表证方证举例[2]
太阴伤寒,郁滞肌表——术散证——恶风寒,手足温温发热,头不痛,脉浮而缓。提要:本方证源于《论》第278条。伤寒脉浮为病在表,突出手足自温,则为太阴之表的特点,其脉兼缓,既有阴经之表正气抗邪相对无力之迹,也有因“太阴之上,湿气治之”,而有寒从湿化之象。张仲景原未出方,姚荷生先生则认为,后世《阴证略例》的神术散(防风、苍术、甘草可为补充。
太阴风湿,流阻肢节——桂枝秦艽汤证——恶风寒,四肢疼烦,不呕不渴,脉浮软而涩。提要:本方证源于《论》第274、276两条。太阴中风,亦易湿化,转为风湿。风淫四末,合湿性阻滞,则令四肢疼烦,而太阴之表,四肢是也,不呕不渴是无里也,举方借用桂枝汤,意在缓汗解表,使湿随风去。姚荷生先生则进以秦艽代桂枝,祛风胜湿,更为独到。
太阴表虚,邪稽经脉——桂枝新加汤证——恶风不发热,身痛不休,无里证,脉弱或沉迟。提要:本方证源于《论》第62条。阴经表证,病多夹虚,表虚邪恋,也较常见。太阴手经表虚在卫,太阴足经表虚在营,而此处即太阴足经营弱脉虚,肌体失养的代表类型,其于症则以无热而身痛不休为主诉,于方则新加汤中以桂枝汤增芍药加人参,力主和营定痛,并益气养荣,概营卫在表,总以元气为内援。
太阴表证分型
伤寒论》第276条:“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明确提出太阴病,有可发汗之证,即是表证。太阴为三阴之表,主皮毛、肌肉、四肢,病变位置和发病为表证的机会也很多,此时宜用汗法给邪气以出路,但要顾及病传太阴,其脾藏之营和肺藏之气多少已经受损,此时不宜麻黄等强发汗,宜桂枝汤和解汗之。不仅如此,即使是太阴实证也要顾护脾胃之气,正如张仲景在第280条论:“太阴之为病,脉弱,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胃气虚弱的患者,用药亦当思前顾后,不可拘泥,所谓保一份胃气,存一份生机。
1.太阴寒湿表证:《伤寒论》第98条曰:“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欲饮水而呕者,柴胡不中与也,食谷者哕”。此条所述为太阴表证,所谓无热恶寒,发于阴也;论中第278条:“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此系在太阴”,也说的是太阴经的表证;况“病得六七日,脉弱”明言病在三阴经,“脉浮,且颈项强,恶风寒”意仍有表证,但没有少阴“脉沉,手足冷”,没有厥阴“脉微,手足厥寒”。邪气仍为寒湿,邪传太阴脉已弱,营卫之气自然不足,太阴脾土,湿气所主,若为单纯寒邪可能是“血弱气尽”伤半表半里的少阳经了,也就有了后文“柴胡不中与之,与柴胡汤必下重”的告诫。寒与湿具有“凝和濡”的特性,虚弱的表气与之相争,故而恶风寒,但相争在太阴之表且正气稍不足则手足自温,而不会是像太阳“发热恶寒”、少阳“往来寒热”、阳明“不恶寒,只恶热”。误二三下之,寒湿入里,阳明太阴相表里故不能食,小便难而湿气不能从下利之,颈项强而寒气不能从表而汗之,寒湿郁滞太阴气分,太阴中央主色为黄,故见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若为表寒引动营分湿热则会是第262条“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所论。“呕、哕”乃太阴虚弱邪气在表,食谷饮水稍增营卫之气,正邪相争邪气欲外达的表现,但此时已非饮食所能救,多饮暴食则会反伤脾胃之气。表证发汗乃是正治,故当发汗散寒透湿,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恰好合拍。
2.太阴风湿表证:《伤寒论》第274条曰:“太阴中风,四肢烦疼”;第276条:“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此二条贵在言明“太阴中风、可发汗”是太阴脾所主的肌肉受了风邪形成的表证。第174条:“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抟,身体疼痛,难以自传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此条叙述太阴风湿表证,脉虚是太阴脾阳不足,太阴主湿、脾主肌肉,为三阴之表,故太阴所主之肌表易受风邪和湿邪所伤,风湿郁阻肌肉营分运行,加之湿性重浊濡滞,故身体四肢疼痛或烦疼,难以左右侧转。“不呕、不渴”为鉴别“表证和里证”的要点,湿邪在太阴之里,脾阳虚而运化水谷不及,中焦痞塞,湿气阻滞津液输布则口渴,影响了胃的和降则作呕。有些注家按:不呕为病不在少阳,不渴为病不在阳明。实有些牵强,与第61条“不呕,不渴”有天壤之别。脉浮者,病在表;虚乃本气虚,涩乃湿之体现和邪气郁阻营分的证明。不可桂枝汤发汗,需顾及脾虚之本,助阳解肌而祛风湿,桂枝附子汤主之。
3.太阴中风、荣气不足表虚证:《伤寒论》第62条:“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太阳主营卫,主开,为三阳之表;太阴主气血,主开,为三阴之表。太阴肺主皮毛,卫气所使,脾主肌肉,营血所守。太阳肌表中风,脉浮缓,营分不足也,与桂枝汤发汗,汗后身疼,脉转沉迟,不可再行发汗。故第49条告诫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为何呢?荣血不足则肌肉失荣,心失所养,患者“尺中脉微”或“尺中迟”,此为里虚,不可汗。由于荣气不足,风邪直中太阴,脉象可由浮弱、浮缓或迟缓转变为迟、沉迟或微,病所的层次有太阳、太阴之别,营血有不足和虚弱的不同程度。前者可用桂枝汤,出现后续的脉象,雷同第301条“少阴伤寒,脉反沉”之意,则需表里实,养营益气,津液自和,自汗出而愈,桂枝新加汤主之[3]

关于手足自温及四肢烦疼

太阴脾主四肢,因此太阴病必然从四肢表现出来,即使在表证阶段,四肢也必然体现着太阴病的发病特点。大论中276条曰:“太阴中风,四肢烦疼”就明确提出了太阴病中风表证,在四肢的表现是烦疼太阴中风之所以出现四肢烦疼,就是由于外感风邪引动太阴里湿而相搏结于脾所主的四肢。风湿相搏可引起烦疼,论中就有明论,如174条有:“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此为风湿相搏于太阳之肌表而致的身体烦疼,这与太阴病表证的四肢烦疼是相似的,只不过太阳病之身体疼烦是全身性的,说明了太阳主全身肌表,而太阴病中风表证之烦疼只是在四肢,说明了脾主四肢。当然太阳病的风湿相搏之湿邪主要来自外感湿邪,而太阴中风的风湿相搏之湿邪主要来自脾阳虚不化所生的内湿。至于太阴病伤寒表证的四肢表现,在187条、278条就有:“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此为太阴病伤寒表证的四肢表现是手足自温。手足自温是比正常手足温热偏低,但未达到手足冷的地步,也就是介于手足正常的温热与手足厥冷之间,反映了四肢阳气已比正常时的阳气显得不足,但尚未到阳气不足而生寒冷的地步,只是手足自温,当然也是四肢因阳气不足而得不到正常温煦的表现,属太阴表证阶段的四肢表现。太阴病伤寒表证之所以出现手足温,就是由于在素体脾阳虚的基础上,又外感寒邪伤阳,致脾阳不足以温煦四肢所致,若进一步发展,到了手足厥冷地步,就会出现典型太阴病自利腹痛的里证。可见,太阴病表证,有中风、伤寒之别,在四肢的表现亦不同,中风者四肢烦疼;伤寒者手足自温。以证推理,四肢烦疼与手足自温,一则偏于阳邪,属于太阴中风;一则偏于阴邪,属于太阴伤寒 [4]
太阴之表所涵盖的应为手太阴肺经经络及其苗窍——皮毛(玄府),鼻,气(喉)足太阴脾经经络及其苗窍——四肢,肌肉,口(咽)。寒邪侵袭太阴之表的部位,引起太阴之表功能障碍而出现的病变称为太阴伤寒表证。四肢为太阴脾所主,身体官窍位于人身之表,寒邪犯于太阴之表,四肢多会出现反应,如第187、278条所言“手足自温”。正常人脾阳输布于四肢,手足自然温热。条文中伤于寒后,出现“手足自温”而无他症。寒邪伤于三阴之里,即现手足寒,今见“手足自温”,故知寒邪未入于里伤及脾阳,邪正交争于表出现手足温,如《医方辨难大成》中记载“脾阳横逆四肢,邪合之,故手足自温”。四肢为脾之阳气所聚,寒犯太阴,四肢出现邪正交争,温度升高。如患者脾阳素虚,邪犯太阴,邪正交争不甚,可不见身发热而独见手足温热,如范恒在《伤寒论讲义》中对“手足自温” 解释为温温发热,并注释“脾主四肢,四肢为诸阳之本,太阴为至阴,感受外邪之后,抗邪之力不足,故无明显发热。阳虚不甚,脾阳尚能达于四末,故虽身恶寒,但尚‘手足自温’,这也是和少阴病手足厥逆不同之处”。所以太阴伤寒表证之四肢见证为四肢手足温度升高,远端高于近端,或不见发热而独见手足温温发热[5]
参考文献:
[1]纪立金.《伤寒论》太阴病表证之探析[J].中国医药学报,2002(09);521-523+575.
[2]吴斌,刘英锋,黄波.统一表证分类,沟通辨证纲领;方证列举篇[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08);2422-2429.
[3]程贤文,施维群,王峰,崔翔,王新磊,张博,华鹏,万文雅,杨涛,张亚梅,曾霞,唐梓涵,刘遥顺,李垚,王振东,姚应琴,王磊,刘磊.“见病知源”体会太阴证[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06);2538-2541.
[4]纪立金.《伤寒论》太阴病表证探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医方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2001:4.
[5]林霖,张光荣.《伤寒论》中太阴伤寒表证见症试探[J].江西中医药,2013,44(04):14-15.
 

整理丨菟丝子

校对丨石静

图片丨石静

版权声明

本平台所使用的图片、音视频、文字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侵权及使用不当情况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或协商授权事宜



中华医学杂志天人合一与中医理论


延伸阅读(中医理论,中医学理论、中医经方学、麻衣神相、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皇极经世四柱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太阴表证解析及方证列举发布于2023-05-26 12:34:3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