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播放列表

重症,中药方,中药,抗疫,仝小林

 

64年来,唯一的中医中国科学院士

 

在我们国家的中科院里,目前有155位院士,而这155位院士中,有154位都是西医,只有一位是中医!

 

在以西医为绝对核心的中国中科院,此人却以中医身份,当选为中科院院士,而且在这次国家派去武汉的顶级医学专家团队里就有他。

 

遗憾的是,很少有人听过他的名字。

 

 

这位和钟南山齐名的中国顶级医学家,极少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但他却是最不为人所知的抗疫英雄!

 

他就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仝(tóng)小林。

 

武汉最危急的时候他一头扎进临床一线

 

早在1月24号除夕夜,武汉最危急的时候,64岁的仝小林院士,就带领专家组一头扎进了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临床一线,至今已40余天。

 

仝小林一到武汉,就直奔病房、急诊留观、发热门诊看病人。他首先要判断这个新发的病到底是什么病。

 

1月24日除夕,仝小林院士(右二)与北京专家苗青(右三)、王玉光(右四)和李修洋(右五)在从北京前往武汉的火车上

 

他看到的初发病人,舌质淡,舌苔白厚腐腻,困乏无力,发热但热度不高或不发热,咳嗽胸紧,没有食欲,恶心甚或呕吐,腹泻,这是典型的寒湿郁肺和寒湿困脾的表现。

 

“通过对病人的观察,结合环境因素,我们基本考虑这个病的病名叫寒湿疫”!

 

中医诊疗方案牵头人、武汉抗疫方拟方人

 

面对疫情,仝小林迅速定下中医治疗新冠肺炎的原则:宣肺化湿。即针对寒湿郁肺、阻肺,要宣肺解表,散寒透邪;针对寒湿困脾,要避秽化湿,健脾化痰;同时,针对疫毒损伤肺络,痰瘀阻络,要解毒通络。尽管由于地域、体质、基础病、药物干扰(西药、中药)等,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变证、坏证,可以化燥、化热、伤阴等等,但这个病是个阴病,以伤阳为主线。

 

仝小林院士床前问诊 李修洋供图

 

“宣肺化湿是个大的原则,在后来指导全国的中医治疗方案里都是以这个思想为主线”,仝小林说。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已更新到第七版,仝小林是制定中医治疗方案部分的牵头人。第一个被推荐使用的中药通治方——“武汉抗疫方(1号方)”,仝小林是拟方人。

 

一条微博冲上了热搜!

 

前两天,一条微博冲上了热搜:清肺排毒汤总有效率97%,无一例患者由轻转重。

 

 

在日前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清肺排毒汤列入中医临床治疗期首选。该方将四个方剂21味药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新的方剂。

 

中药复方“清肺排毒汤”作为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门设计的方子,适用发热、疑似病例,轻型、普通型、重型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应用比较广泛。原则是“宣肺、化湿”。

 

“总的来看,方子在应急状态下,按照通治方去治疗,取得了比较好的疗效。”仝小林介绍,目前服用“清肺排毒汤”的患者症状缓解都比较明显。

 

他参加过3次抗疫,均用中医力挽狂澜

 

仝小林介绍,他参加了3次抗疫工作。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国发生流行性出血热,当时,仝小林正在读首批国医大师周仲瑛的博士

 

“该疫情持续十多年,我参与了3年。”仝小林介绍,当时患病人数多,死亡率也比较高。后来在周仲瑛教授团队的努力下,死亡率下降,中医效果非常明显。

 

“我当时是博士生,在苏北医院治疗这些病人,很多危重症,中医很有效果,把他们抢救回来了。”

 

另一次,是SARS爆发。“当时我在中日友好医院,是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组组长,除了中西医结合治疗200多例外,我们用纯中医治疗了11例,效果很好,发热、咳喘等症状明显得到改善,病人的病程也缩短了不少”。

 

第三次,就是新冠肺炎疫情。他以院士的身份出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组共同组长。

 

仝小林在武汉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留观室查房,开具中药处方

 

几千年的中医治疗这个新病到底行不行?有没有效果?即使是院士,仝小林也是肩负着巨大的压力。

 

“我的信念来自于对中医疗效的确信,自古以来,中医在数百次的疫情中,都是中流砥柱,对中华民族的繁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学前,他对中医没什么认知

 

仝小林说过:“在上大学前,我对中医没什么认知,仅有的印象就是留着长白胡子的老中医,一手捋胡一手摸脉,学中医可谓歪打正着。”

 

仝小林的母亲是抗美援朝战场归来的战地医生,为了更好地救治病人,西医出身的母亲自学针灸,在自己的身体上一遍遍地体验针感。家庭的熏陶,在仝小林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要成为一名“白求恩式的好大夫”的种子。

 

1977年冬天,仝小林以高分被林医科大学(即后来的白求恩医科大学)录取。可接到录取通知书时,他吃惊得够呛:“我报考的是医疗系,怎么给我调到中医系了?”后来才听说,因为学中医需要古汉语基础,所以从高考语文分数高的学生中挑选了几个学生分到了中医系。

 

开学后,仝小林便跑到图书馆去借书,一位老先生见他看书看得入,就拍着他的肩膀说:“你把《汤头歌诀》翻到附录的《濒湖脉学》。”仝小林翻到此页,紧接着,“浮、沉、迟、数、滑、涩、虚、实……”老先生一口气、一字不落地背完了28部脉。这还不算,老先生又让仝小林翻到《经络歌诀》,再次将十四经脉奇经八脉从头背到尾,仝小林目瞪口呆。之后,别人告诉他,这位背功了得的老先生竟是赫赫有名的大医陈玉峰教授。

 

仝小林在进行带教查房

 

出身书门第、酷爱学习的仝小林,颇受陈玉峰老先生的喜爱。年过七旬的陈老开始给仝小林开小灶,在家中为他讲解《医宗金鉴》的《杂病心法要诀》以及《妇科心法要诀》《五运六气》等,因为有着深厚的国学、扎实的中医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陈老总是能将高深的中医理论深入浅出、通俗懂地讲出来。例如,陈老对妇科“种子”这样讲解:“你就把子宫想象成土地,土地涝了不行,旱了不行,寒了不行,热了不行,营养不良不行,营养过剩也不行,都长不成庄稼。‘种子’就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学中医就要练‘背功’,摇头晃脑使劲背。”作为启蒙老师,陈玉峰对仝小林的影响颇深。仝小林说,他学中医没什么窍门,就是下死功夫,别人花一小时,他往往要花一个半小时甚至两小时,没有祖传秘方,没有童子功,先天不足就要后天来补。

 

建议将中医药从娃娃就开始抓起

 

“这次大疫是一次大考,也让我们重新衡量中医在未来医学体系中的位置。建议将中医药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从娃娃就开始抓起,普及中医知识和中医思维。另外,建议在医学院本科阶段就规定中医为必修课,而不是选修课,从学医之始就打好中西医结合的基础。”

 

这是仝小林在接受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副刊记者采访时说到的一段话。

 

请关注 中华中医药文化传媒 命理百科:中医养身,中医典籍,中医

 

中医养生,中医,中医药,命理中华中医药文化


延伸阅读(中医理论,中医学理论、中医经方学、麻衣神相、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皇极经世四柱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和钟老齐名,仅一张中药方力挽危机,让97%重症缓轻!可谁知道这位抗疫英雄?!发布于2021-05-24 15: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