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的积极性与消极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人名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即由 带来益处和不幸,这是就已取人名而言的;二是就取时而言,命名是从积极意义出发的,还是从消极意义出发的。
    

 

 人名具有功利性,很多人取名都是带有很明确的目的的。如汉代王莽时有谶语“刘秀作天子”,五莽的国师刘歆,为符合这流传的谣言,改名为秀,准备有朝一日全部上皇帝宝座。

 

当时,光武帝刘秀(其实未称帝)正在南阳耕田,有人把这话传到他耳朵里:“国师欲作天子啦!”光武投锄而起说:“安知非我”。于是利用谣言的力量,以一匹夫起兵成势,果为皇帝。

 

“秀”是光武乳名,一般来说长大之后是要改的。但为了迎合“刘秀为天子”的图谶,光武帝一直名为刘秀,以姓名应图谶而做了皇帝,也算是因名字而得到最大的福气
  

 

    朱元章(芾)清洁成癖相传尝有一帖云:“朝靴偶为他人所持,心甚恶之,因屡洗,遂损而不可穿。”米芾为襄阳人,尝居于吴,婿为健康段氏,名拂矣,又去尘,真吾婿也。“遂以女妻之,因名字取得让人中意,而娶到媳妇,这也算是取好名妙处。


      清末直隶总督满人端方,字午桥,同时有一名旗籍属员重阳谷。端方曾偶然看见这个名字,喜:“可与我端午桥作佳对!”于是特地提升了他官职。其实,这位重阳谷碌碌无为,只靠重阳这个名字而获主官逾格擢用。

 

      这些都是从人名而得到好处的例子。相反,也有人因名而丢官,甚至掉脑袋。《陔余丛考》第二十四卷记载,宋孝武帝时有一个小官姓皇名太子,孝武帝把“太”字下面的一点移到外面,成了“犬”,名就改为犬子。

 

苗晋卿给他十个儿子分别取名为发、丕、坚、粲、垂、向、吕、稷、望、咸、这些都与古代帝王同名,宋德宗很讨厌这种取名,就把他们任命到外地做官,所以他们的政绩都不突出。
 

     庄绰《鸡肋编》上说:钱唐休,赵鼎臣相把他推荐给皇帝,高宗不喜欢钱唐休这个名,所以也就不用他。

      上面这些人都因人名而遭到不幸,无妄之为,实觉冤枉。顺便说一名,父母孩子取名时,那样苦苦追求,看来真是难怪了。

 

      相传曾国藩由衡阳兴师讨伐洪杨,派人回湘乡募兵,当时有两个在乡下替大户看牛看羊的长工,趁着新年到城里来投军,临到点名入伍时,他们还没有名字,招募员须代为编撰,抬头一望,看见县衙门正常门上贴有一张“开印大”的红纸,灵机一动,灵机一动,将四字分开,姓萧的命名开印,姓成名大吉,后来随军出征,萧开印在克复金陵战中,成为曾国荃手下攻打雨花台最善战的骁将,成大吉助曾胡与太平天国的大将四眼狗陈玉成鏖战蕲黄桐庐间,独当一面,二人以命名吉祥天端,旗天得胜,个俱官至提督。

 

    命名有积极命名法与消极命名法。积极命名法从正面意义角度出发,多直抒其意,慷慨激昂,明白晓畅,其意积极主动,消极命名法就从反面意义来取名,由于是从反面来表其意,即使表达同样一种理想愿望,也稍显委婉,不那么锋芒必露。

 

希望健康、延年益寿灾类意义人名为例,以积极命名法取名的有:健、壮、彭祖、延年、永年、千年、万年、百年、大年、龟年、鹤年、长寿、,千秋等等。

 

以消极命名法取名的有:去病、病已、弃疾、无伤、无忌、弗忌、不害等。

又以女性以男性字取名为例,积极的人:胜男、超男、同男、比男、犹男、亦男、消极的人:亚男、次男等。


      一般人名都是用其积极意义。如毛泽东、表达了他要积极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建设作出番宏伟事业的理想和决心。又加陈振裹、尚振羽、岳飞、孔安国、名字中都包含着积极用世的理想。

 

有的人名的意义本来已够积极了,再以表积极极义之字辅名,其积极意义就更重了。比如,程从字登云、王文渊字巨卿、诸葛亮字孔明。消极意义的人名较少,如杜如晦、严损之。再如,
  

 

    韦希损,字又损,孙默,字无言,更是凤毛麟角。有些人取积极意义的名,而消极意义的字,有些人则取消极意义的名,取积极意义的字,其目的在于积极与消极互补,互相为用,希望达到儒家的境界。韩愈字退,袁洪愈字抑之,都是这方面的例子。
  

    我们再以一些人的改名和后来取的字号来说明积极与消极意义在一个人身上为同时体现,以及又是怎样从积极走向消极的。吕必用,明代浙江新昌人,字同是行。后改名吕不用,字则耕。从金华黄潜学,明武祖以经明行修,辟授本县训导。时兵革初清,不用疏六伟四籍诸史之官,学授生徒,一时翕然向化,后以聋解官.自号石彭山聋。

 

此人初名必用字则行,说明他这时对社会,对前途还抱着很大的幻想,还持乐观态度,怀着积极入世的思想。当他怀着满腹经统;“致君尧舜上”准备为社会大展其才的时候,仅授本县训导,而时兵革初靖,不用钻故纸的文人,只能学授生徒,这时对社会的希望破灭了,前途渺茫,仕途坎坷。既如此还不如隐居山了,于是改名为“不用”,字“则耕”。改后的名与字,倒还挺有骨气,显得洒脱。
   

   从古至今很一些知名人士,起先取名都是慷慨激昂,富有进取。及至晚年,事业有成,子孙满堂,性情趋于平淡,立号便托于山林泉石,超然洒脱,消极享受。正如古人所云:“一命而偻,再命而府,三命而趋”,正是说明这个道理。

      青年人正值血气方刚之年,有理想,有抱负,一生的道路还很长,前途远大,应该有所作为。立名富有进取之心,富有积极用世的思想,这是最好的精鼓励。年青人立积极意义的人名,与其年龄,性格都是相符的。人与人名都不应该是未老先衰。请记住:一个人最好的时光是青年,立功立业也是青年,年青人的血是热的,年青人的名是应富有积极进取精神的。

 

    功利性的人名
      所谓“功利”,《现代汉语词典》解为“功效和利益”。人名的功利性就是指人名内容与人自己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从人名与人自身关系来看,人名是人的符号,代表人自身,代表人的利益。从这种关系可以看出,人名与人个人利益是紧密相连的。从人名的思想内容看,很多人更是从个人利益角度来取名。不论是期许学识渊博、品质贤良、还是希望进运亨通,一帆风顺。生活富足,钱财有余、身体健康。都带有强烈的功利性。

      无论古人还是今人,取名时都寄托着希望成为志向远大、学识渊博、有所作为非凡之人的美好理想。其实,有很多人的目的在于祈求飞皇腾达,光宗耀祖。他们志向不外乎能升官发财,这就需要学识渊博才能实现。对于古人,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古代一直实行的是“学而优则仕”的原则。
 
    有人给孩子取名径直以福、贵、钱、财、升、顺等字入名,其功利性甚明,希望子女能时运亨通,一帆风顺、官场如意、延祖嗣宗、家族兴旺、生活富足,钱财有余。如任遇亨、寄托时运亨通之望,孔顺,寄希望一帆风顺;任举、方升、王陲、伍仕阶等名字都是希望被命名者能不断得到提拔升迁、宦海如意。吕良粥、伍良臣、伍宗尧、方致尧等名字是从例面希望能得到皇帝重用。郭一裕、朱文贵、曹胤昌等名字表达的是希望能得到荣华富贵之意。何荣祖、何嗣琨、朱鼎延等名字表达是希望光宗耀祖、延祖嗣宗、家族兴旺的意愿。

      王延寿、严彭祖、霍去病、辛弃疾等人名,表达的是希望身体健康,尽享有生之年意愿,这也是从人自身的切身利益切出发来取名的。

      杨成武、孙希武等名字是从职业爱好出发来取名的,也带有一定的功利性。
  
名与时代
 
      人名的名字是标志是一个人的符号,也是命名取字者寄托其期望、理想、要求、祝愿等等的创作。人总是生活在具体的现实社会中。因此,这些期望、理想,要求、祝愿、便总是和时代相结合,总是紧与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相联系,它就不能不受到社会环境特别是社会文化思想潮流的影响,带上传统和时代的色彩。

      在殷商时代,人们命名多用干支。到了周秦,由于阴阳家与百家争鸣五行之说渐盛,干支配合五行,便要考究如何就相生,避相克,使得刚柔相济,阴阳调和,人们命名取字,多从这方面考虑。
 
   前面说过,《春秋公羊传》因讥两名而把仲孙忌改为仲孙忌,魏曼多改为魏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汉代王莽也禁止用两名,以去两名示朝延的宠遇,恢复二名,则表示贬辱。如此一抑一扬、一褒一贬、对社会的影响极大,造成人们对两名普遍存在低残观念,使得两汉到三国这大致三百年间,人们几乎清一色为单名。上至武显赫人物,下至知识分子都竟先仿效,取单名的故成习惯。
 
      汉代,由于文学上汉赋的兴起,汉赋尽铺陈抒写之能事,文风绮糜,人们取名也大有跟随汉赋的风气,故取名命字多加美辞。如公、君、士、孔、景、伟、巨、永、令、德、圣、惠、恭、思、承等字,人名中俯拾即是。如周瑜字公瑾,朱治字君理,宠统字士元,陈琳字孔璋,徐干字伟长,曹嵩字巨高,袁秘字永宁,荀或字今君,杨修字德祖,张温字惠恕,周昭字恭远,蔡伦字敬九,陈寿字承怍。魏晋六朝的人名广用“之”字,如王义之,王献之。降至五代,人名又多用“彦”字,与当时割据局面大相径庭。
 
     宋为人名却多以老、叟、翁、父自居,察其缘故,也许是中国人素有尊老习惯。《左传》有“六十杖于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之说,年龄越大,越受人尊敬。于是,很多人虽未老,却故作老气横秋这态,用以表示成熟,提高自尊。表现在人名字上,就呈现出人名的“老态”。清人赵冀说:“宋人字名则好用老字”。今人马叙伦在《读书续记》里写道:宋人自名叟老,可谓创一时之气,近时则友朋呼辄联其字之一字日某老,固有宋颜绿鬓之少年而老之者,夫老者人毛化也。未老而老少,岂尊之当如是耶?”举例如:胡唐老,刘德老,孟元老、陈敬叟、刘辰翁、王积翁、刘折父等。

      随着蒙古势力对中国的政府,蒙古人的名字也侵入到中国历史的园囿。蒙古多不通汉文,颇有用夷变夏的野心,对汉人常人以赐蒙古名以示宠,故汉人颇多仿效蒙古名,所以翻开宋史末叶及元史,番名满纸。
 
   我们现在来看社会思潮对人名的影响。

      在先秦时代,诸子百家,争奇斗艳,人们在思相上各有所宗,这可以在当时名中找到影子。汉武帝时,由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官方确定了儒家统治地位,于是设立博士,使儒学深透人心。于是人们起名,便以体现儒家思想字眼入名,从《论语》、《孟子》等四书五经上面引经据典。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影响最为深远的儒家思想,一代接一代地影响着人们的取名命字,至今以“仁”、“义”、“礼”、“智”、“信”、
 
      “德”、“恭”、“敬”、“悌”、“谦”等为名者仍名不少。
      由于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一切都以儒家的思想、道德作为标准。人们要往上爬,考科举得考儒家经书。被人们顶礼膜拜宾温、良、恭、谦、让,更是儒家的道德。人们为了标榜自己是真正的儒字之士,具有儒家所规定和要求道德,于是便在取名之时择用表示儒家思想和道德的字眼。

      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儒家推荐的至德。在宋代程朱理学兴起之后,它又被当作:“孔门传授的心法”。因而从先秦到宋、元、明上清而至近代。
  
名与阶层
 

      人名是无阶级性的,但却要受到阶级的影响。

      在现代民主社会里,命名是很自由的,当然不存在什么阶级性。在中国历史上,乱多于治,贵贱贫富也不是常为某一群人所独有,“交椅轮流坐”,如汉代刘邦少时在乡间是一无赖,最后也可以登上皇帝宝座,成汉高祖。明代朱元璋年青时曾当过乞丐,迫子无奈还进寺院作过几天和尚,最后明朝天下居然落在他的手中。这就所谓“有朝一日时运转”。中国的科举制度,虽不甚完备,但也确实给一些读书人找出一条出路。白屋出公卿,寒酸彻骨的穷秀才,也有金花斜插,鸣锣开道,吐气扬眉之日。如宋代吕蒙正未及第时,盐米无依靠,借也借不得,赊也赊不得。然而,“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及第天下知”。曾几何时,高中状元,当上在了大宰相。名字附丽于每个人,而一个人又可能穷通得失,名字随着人贵而贵,随看人贱而贱,也就没有阶级的区别。
 
     人名虽没有阶级性,但在阶级社会里又不可能不受阶级的影响,正象语言没有阶级性,但是语言却有阶级习惯语(即经常流传于一个阶级的内部的语言,如美国的黑人英语)一样。中国是有着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的国家,统治者、被统治者、富豪、穷人、经谓分明。孟子曰:“士之子恒为士,农之子恒为农。”这显然带有浓厚的阶级色彩,但确实也反映出了那个社会真实情况。自汉末实行九品中正制以来,更造成士了大夫阶层、豪门、巨族的严格等级划分。每一个人生于贵贱不同、贫富不均的门第,教养有别,文化深浅程度不同,所命的名也就常常受教养和文化深浅的制约,自然受到阶级的影响,更确切地说是阶层的影响,穷苦人家,读书较少,文化程度不高,为子女取名,带有明显的随便和精俗色彩,如。。、狗儿、虎子、阿大、老二之类;书门第给子女取名,动辄用典,从四书五经中寻打一些字词,以视高雅。如希圣、希贤、怀信、居仁等一类;官宦之家,命名又常用贤臣、良弼、举、陛等字词;给奴婢取名,大多用来兴、来顺、护财、秋香等较俗气的人名。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生活在一个阶层里,大体上都在与相身分相合的名字,不然是要被人笑话。
 
  人名受思想潮流的影响,其影响之一就是受阶级思想的影响。如汉魏晋时天师道又名五斗米道:由于“之”是五斗米道的标志,五斗米道普遍得到信仰,以“之”字命名便泛滥于一时。如五义之的儿子王献之。又有一种“德教”,信仰者都另立一个以“德”入名教名。
 
      在中国历史上,命名是极受限制的。“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礼记.曲礼》:“不以国,以国则废名。”“不以官,以官则废职。”“不以山川,以山川则废主”。“不以畜牲,以畜牲则废祀。”“不以器帛,以器帛为废礼。”《左传》鲁大夫申儒指出过,皇子皇孙命名尤要谨慎,须处处为将来的避讳作好打算。这种人名多少都带有一定阶级性。避讳是中国的特写风俗,又成为国家礼制。国君的名字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一经取用,就变成专利,法令颁布之后,同名要更改,或更其形,更更变其音,敢与抵触者都要遭罪责。如宁,因避清宣宗(名民宁)讳而后写成密(“宁”的繁体为“宁”);胤,因避清世宗(名胤祯)讳而写厉胤,已不成字。还有改为同义同音的。如义,因避宋太宗(名光义)讳,改为毅;弘因避清高宗(名弘历)讳,而且凡是高你一级者,也一律要避。有个成语叫“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变因此而得,一个州官名“登”,登与灯同音,老百姓点灯只能称为“放火”,真主荒唐之极。甚至有些涉及皇帝的意思的字也不能用。赵冀《陔余丛考》记载:宋孝武帝时,有一个小官叫皇太子,孝武把“太”字的一点移于外面,改其名为“皇犬子”。
 
人名与外来影响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各个社会、国家、民族之间免不了要互相接触、互相影响。上古时候,各个社会之间的接触不多,而且也只是和邻近的社会接触。人类越进步,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越发达,社会间的交往也就越频繁,交往的区域也就越广阔。由于交往的频繁,就要互相学习彼此之间民族语言,语言词汇之间互相不断借用,这些对人名的取法及使用,用带来一些必不可少的影响.

      以辽金元时代为例。辽金元都是以游牧民族入侵中原。对汉人来说,他们都是异族,在汉族区域住久了,很多人得到汉化,便多以汉语命多,始奴、哥等字,如买奴、三宝奴、庆山奴、桑哥、常哥、燕只哥等名。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命名时初步接受汉化的标志。也有一部分人在本族本名之外,另立一两个纯粹的汉名,如金完颜承立,字献甫,本名庆山奴;独吉思忠,本名子家奴萧观音奴、字耶宁;萧乐音奴,字婆丹,这些名字都可见共逐步汉化的痕迹。

      随着蒙古势力对中国的征服,建立起元帝国。由于蒙古人齿莽凶悍,帝王大将,多不通晓汉语汉文,并且颇有以夷化汉之心,对汉人常以赐蒙古名示宠,无形之中,汉人也就有模效蒙古名来取名的,蒙古人名字侵入了汉人历史的园圃。
 
      元代时,有不少汉人取用蒙古名。如贾塔尔库。本来是冀州人;张巴图,本是平昌人,刘哈喇布哈,本江西人;杨朵尔济,迈里古思,本宁夏人,崔或本宏州人,小字却取作拜帖木儿。

      汉人取蒙古名,当时主要是由于蒙古人占统治地位造成的。元代统治者对于他们所满意的汉人,常常以赐名表示宠爱。如张荣造舟济师,太祖赐名兀速赤,并赐名一个叫刘敏的人为玉出干,次子世亨为塔塔尔,世济为散祝台。有些汉人以被赐蒙古名为荣,大加夸耀,有些没有得到赐名的汉人便加以模仿,一时形成风气。五四以来,西方的很多作品翻译介绍到我国。由于汉字和西文字是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字体系,用汉字来翻译西方的一些人名,一般采用音译法,这就是需要有一个转写的过程。有翻译过来的人名中,如果音节较少,并且有汉民族人名的特点,于是就借用过来作为汉人取名之用。

      如果翻译过来的人名第一个音节与汉语中的姓氏音同或音近,就直接作为人名。如:马丽亚、马丽、安琪、安娜、乔治等。
 
   还有发姓氏上之后加上翻译过来的人名,如余曼丽、惠丽娜、吴燕妮、许美妮、赵粟妲、萧约翰等。

      这些人名一般都带有外国人名色彩,具有洋味,迎合了一些人的崇洋心理。于是,一些洋场少年,也就朝向这条对髦方面而取名。近几年,在与外国人交往甚多的开放城市,这类人名也就从无意地取变成了有意地跟从。

      还有一种现象,由于日本文字体系中至今还有一部分汉字,并且日本名一般也是利用这一部分文字来取名,这对汉人取名也带来一些影响,利作日本人名中相连两个字入名。有的取名属于崇拜此人。如黄袅雄、田裕子(田中裕子的缩减)、薛巷健、杨宏田等。不过,这一部分人名可以看作是汉族本族的名字,因为从语音上并不具备日本民族语的特点,这些文字本来就是汉字。
 
     近年来,由于中日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以至于有些汉名不仅是取用日本人名常用字词,甚至完全以日本人名的形式出现。比如,父亲姓张,母亲姓李,生了一个女儿,便取名为张李和子。和子,共同的孩子,取意很好,有些人对这种名字很欣赏。因为它打破了中国传统的父姓代继。父姓与母姓都在孩子的姓名中体现出来的,它表时孩子不是父亲一个人的,而是父母两个人的,继承了又双方的血统。
      人名受民族文化的影响,一个是因为政治的干预,元代汉人多用蒙古名即是;二是出于有意或无竟的模仿。

      第八章《姓名预测学》辅导资料

      对姓名的字音字义也能直接测出某些玄机,不看任何符号或符或其它理论。例如(姓名学)中“风流符三”杨现珍例,女性将自己“珍贵”之部位轻“现”出,自然婚姻曲折,红杏出墙。
 
      对《姓名学》之感悟,姓名之名以70年计分前后三十五年,以断具体事件,若加上姓,以全称之音,义、结合测字,字谜等资料,用以断其人整个一生之总概况,或重大事件,即该之大局(富贵贱夭……)。如:夏伟、其人。断之很难出名,欲出人头地艰难,何故?夏者,下也,落下,排挤下……伟者,名声(伟大)也,尾也这是以全局论,再以单名“伟”四用教材之各法逐一判断其条事项,又如:洪雪飞,断之平生之中会有破身流血之大灾,洪雪飞者;红红飞也!再如,《重庆晚报》9  6、3、22日刊登发自柱州21电,题为“八戒得怪病,四年喝稀粥”一篇消息。(为帮助老师积累资料,全文录下)”逝江顺泰县包羊乡上辽村青年夏盛库有“八戒”:戒肉鱼盐酸辣甜烟,至今已连喝了四年零3个月的稀粥,当地村民戏称为“八戒”。
  
    夏盛库现年33年,父母早亡,小学读了三年就跟一木匠师傅福建打工,1990年得了乙肝,吃了大量西药不见好转,他便据民间编方独自到山上找来一种草药,拿回家拌鸡蛋用菜油炒着吃,这样吃了一段时间后,乙肝似断了根,却又添了另外一种怪病,一日三餐吃饭配菜(原文如此),身体疲乏无力,大便带血,小便似菜油,夜间只能左侧身睡,否则上身就像火烧般难受(愚按:此与“夏”有关)他多次到数家医院诊治,或曰胃溃病,或曰胆襄炎,但怪临床仔细检查仍不明病因。小夏经过摸摸索索与实践,找到了治疗自己身上的怪病的秘方,即每天吃稀饭,配少许没加盐的炒黄豆(愚按:黄豆其形似肾入肾经,色黄、入脾胃经,并解诸毒),这样吃进去(后)大便正常小便清,四肢也有力了。夏盛库现身脏况正常,但他想有了积蓄后,到上海去作彻底检查,以便早日告别天天吃稀粥的历史。
   
   考其姓名,极易发现,其病来源与“夏盛库”不无关系,可以说就是名所带来的怪病。人的脾胃就是人体的仓库。脾胃不纳计诸等食物,皆因库本已装(盛,又作丰盛,充足之极)盛满了(物资,物质),(再)吃饭对於已满负荷的胃肠是一种超负荷之负担,故大小便不分清浊。唯有稀状可充填“仓库”之空隙,加黄豆的补充足蛋白质解毒……
  
    其实只要改换名字,怪病自然会消失,无须再检查花费钱财。

      姓名不好,会引发相应之凶兆,今再以例说明。

      大家最熟悉的“雷锋”同志,以五格数理算为28划,主英雄豪杰,若无相应好的四柱配搭则引导为遭难数;若以字音之义则应《白娘子永镇雷锋塔》中的“雷锋塔”,鲁迅有篇《论雷锋塔的倒掉》,可证雷锋塔是倒是掉过,事实上“雷锋同志”正是在指挥倒车时被木料(塔一般粗,一般高)倒下砸中头部而牺牲,我们不能完全认为巧合,其中有“凶”名诱导之必然。(锋”字之右半部有“夂”翻哲符,易发生错误收复灾难)。
 
     又如,《重庆晚报》载:一残疾人吴立植在南坪街道边邀人斗殴闹纠纷被处罚。考其姓名:吴者,没有也不也,立者,站也,植者直也,合为没站直,即“站不直”,其人正是开残疾车非法营运之“拜拜”,巧合乎,必然乎!

      又据晚报载,李作名在《乳名文化》中讲了些乳名趣谈,其一,“同村一名伙伴乳名曰“五保”,三岁后全家因生活困顿成了政府救济的“五保户”这一巧合被村人说成是乳名叫来的。”其二、“还有一位伙伴,乳名“文革”,可见这个乳名对中国政治风云纪念意义,然而他都未能“而立”便撒手人环。村人说,“文革”动乱仅维持十年,本来就短命,可见他的小名起得不好呀。”

      下面就改变(实际是改善)命运方法与师交流
     
 又如,四川电视台94年4月采访一位名叫洪雪飞的女戏剧表演家,曾成功饰演阿庆嫂等众多形象,94年11月1日四川台重播采访录相称:这是意想不到的永别纪念,洪雪飞已于94年9月去克拉玛依演出途中,遇车祸不幸去世,(94年4月)当时拍摄采访的镜头,录音已成“绝访”,电视台放出94年生月采访录相,观其面相,呈长方形,下停跑满,相貌端庄,非贫夭之相,仅感觉其接受采访时谈话声调乏力,无充足中气之后劲,问题肯定出在姓名“洪雪飞”三个字上,洪雪飞与“红血飞”三字同音,她出车祸后那一瞬间,鲜红的血飞溅之惨,令人叹息。又如,几年前邵XX弟子张XX先生在渝办“六爻”班时,曾举过几例,某大师善用姓名测人生,一人名“王晶晶”断曰:此人一定是呆子,答曰:然。盖因二个“晶”字合为“十八日”,十八为“呆”也,一人为“吴娟妹”断曰。浑身皮肤有体无完肤之忧,此人为天生“无皮症”,数十万分之一的发病率,盖吴者无也,娟者,衣也,皮也。弟子前数日遇一个,名周丰明,断曰:君适宜从事电器,燃料等类职业,可望有所发展。对曰:“正是搞电器,欲租一门面。”又如一个人名“曾正勇,愚断曰:“你胆量极大,天不怕地不怕,若不涵养遵守法,有伤灾。对曰:”何以得见”?答:“勇字下面一把刀?”其人信之。名“长福”者,其中年或晚年之前必是艰难困苦,奔波曲折,尝尽辛劳烦恼,至少得中年后期方免。其理自明:“长久”(苦难)之后才有幸“福”可言。还有很多例证,今不再述。

 
 

取名,易经取名,易经取名,易经取名,易经取名,易经取名,易经取名,易经取名,易经取名,易经取名,易经取名,易经取名,易经取名,易经取名,易经取名,易经


延伸阅读(儒释道古本及民间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易经姓名学】取名的积极性与消极性发布于2021-04-17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