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行》,即是桃花诗,原系唐乐曲名,据唐武平一《景文馆记》载,唐中宗景龙四年春,宴桃花园,群臣毕从,学士李矫等各献桃花诗,中宗令宫女歌之,辞即清宛,歌乃妙绝。其中十二篇入乐府,号曰《桃花行》。这里作者借用旧题。行,原是乐曲的意思,古诗中的一种体裁,如汉乐府有《长歌行》、《短歌行》,魏晋有《燕歌行》、《从军行》等,这里的行即为歌行体,"歌"与"行"名称虽不同,但并无严格的区别,后来就有"歌行"一体,形式相对比较自由,多用五言,七言,篇幅较长。

 

 

这几日背诵黛玉的《桃花行》,当背到天机烧破鸳鸯这一句的时候,激动不已:简直太妙了!当背完整首《桃花行》的时候,我不禁为这首长诗的精妙构思和精巧写作技巧折服。

 

这首长诗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以天机烧破鸳鸯锦,春酣欲醒移珊枕为分界点,以上是第一部分,以下是第二部分。此联是整首诗的过渡。

 

第一部分以六个韵展开桃花盛开的美景以及在这美景之下抒情主人公的情绪波动。这六个韵部分别是《词林正韵》第七部仄声部、第十二部仄声部、第十一部平声部、第四部平声部、第三部仄声部、第十三部仄声部。两个仄声部,一个平声部,换一个仄声部,再换一个平声韵一个仄声韵分别成句,在韵脚上构成跌宕起伏旖旎婉转之势。

 

 

 

 

思路方面,作者始终把花之景与人之感结合起来。比如第一个韵部,以”“”“”“四个字,写出了人在春暖花开时节所特有的情绪。这也是抒情的第一个层次。在东风渐软,桃花盛开的季节,作者感受到倦怠、慵懒。第二个韵部则以”“”“为韵脚,构成了一首古绝,这是抒情的第二个层次,表现了春愁满怀、容颜消瘦的情态。第三个韵,换成平声韵,以”“”“为韵脚构成了一首七绝,以闲苔院落”“斜日栏杆为背景,让人想起了宋词中的泪眼问花花不语”“秋千院落夜沉沉等句,抒发了主人公在春色满园时节百无聊赖愁绪满怀的情感。第四个部分很自然就转入了直接抒情。一个字是情感的高潮,当她愁绪满怀无释处的时候,眼泪就成了她情感的释放方式。直接抒情却只点到即止,作者立即转到桃花主题。此时作者视角转换,由院内到院外,并且以夸张和想象的方式,写出了院外炫目耀眼的桃花怒放的姿态。

 

雾里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那一片绚烂的桃花就是一片花海,这花海在春风的晕染下蒸腾成如烟似雾的美丽幻境, 幻境里无边无际的桃花焕发出一片炫目的红,那红色之中是朦朦胧胧的朱楼和粉壁。

 

太美了!读到此处,谁不被这一片花海陶醉呢!

 

 

 

 

这还不算高潮,高潮的是下一句,诗人进一步发挥她无与伦比的想象力,在她想象的世界里,这一片花海是织女织就的美丽锦缎烧破之后碎落人间的火海。一个字,用得极妙,既是动态,又表颜色,那燃烧的火焰正是盛开的漫天满地的桃花。试问,读到此处,你是否感觉自己已经与桃花融为一体,是否感觉自己已经飞到了那一片粉红之中,心中已经产生出缱绻的柔情,嘴角已经溢出微笑?

 

七个字铺陈桃花的红,桃花的美!有比喻,有夸张,有典故,谁能不被林黛玉的才情折服?谁能不被曹雪芹的才情折服?

 

上文的渲染铺陈是诗人“晨妆懒”的想象,这一句“春酣欲醒移珊枕”,自然转入下一个部分的抒情。

 

 

 

 

侍女句,接上文,转下文,由洗脸时候要用到的胭脂进行生发,联想到人之泪,由胭脂的红想到桃花的红,又由这两种红,想到泪。泪与胭脂和桃花又有何相似之处呢?在诗人笔下,泪是血泪,是自心底流出的至真至纯的情感。作者用胭脂的血红进行对比衬托,衬托出泪之红,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不能与人言的隐秘心事。此时林黛玉的情感抒发更进一步,由上文的对景伤情,过渡到相思之“血泪”。

 

这血泪,让我们自然想起了“斑竹”的传说。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投进湘江为其殉情,她们的眼泪滴在竹子上,竹子上就有了斑斑点点的泪痕。作者曹雪芹用湘妃的传说寓意是十分明显的。她的居所是潇湘馆,她的号是“潇湘妃子”,而这一首《桃花行》无疑又是与此典故的呼应。脂砚说“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此处当是其中一明证。

 

这部分总共有十句,分两个韵部,一个是第三部仄声韵,分别是“类”“泪”“媚”“悴”等韵字,情感婉曲幽微。最后用第六部平声韵,“人”“昏”“痕”等韵字,回应开篇,与开头形成回环往复的效果。结句,“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以动衬静,写出了桃花落后春已去的景象。大地上没有了桃花,一切都归于寂寞,归于虚无。只有那一痕弯月,犹自在夜空孤独地望着这个世界。结句,意犹未尽,余音绕梁,让人久久沉浸在这桃花的世界里不忍离去。

 

 

 

 

总之,这首长篇歌行体古风,写尽春闺女儿的伤春情怀,传达出寄人篱下敏感多情的林黛玉幽微曲折难以言说的心事。其表现手法借物抒情、托物寓意,表达含蓄而委婉。更重要的是语言的张力。所有能称得上经典的文学作品,最重要的还是语言的表现力。《红楼梦》最重要的艺术性也在于此。

 

 

 

 

林黛玉《桃花行》原文——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

 

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

 

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

 

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黄花瘦。

 

花解怜人花亦愁,隔帘消息风吹透。

 

风透帘栊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

 

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

 

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

 

树树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

 

天机烧破鸳鸯锦,春酣欲醒移珊枕。

 

侍女金盆进水来,泉饮蘸胭脂冷。

 

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

 

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

 

泪眼观花泪干,泪干春尽花憔悴。

 

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

 

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红楼梦.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精彩推荐
 
 
 
邵琳 | 闲题四季诗·步宝玉《四时即事诗》韵
 邵琳 |《诡婳词》赏读
大观园里的诗社
祝秉权 | 论贾宝玉《访妙玉乞红梅》一诗
宝玉《访妙玉乞红梅》赏析
伤春,并非林妹妹专利 ——《葬花吟》赏读
贾母:一位智慧通透的“老文青”
那一抹青春的印迹 ——宝玉《四时即事诗》品读

 

 

 

林黛玉,桃花行,汉乐府,长歌行,短歌行,从军行,邵琳林黛玉,桃花行,汉乐府,长歌行,短歌行,从军行,邵琳林黛玉,桃花行,汉乐府,长歌行,短歌行,从军行,邵琳林黛玉,桃花行,汉乐府,长歌行,短歌行,从军行,邵琳林黛玉,桃花行,汉乐府,长歌行,短歌行,从军行,邵琳林黛玉,桃花行,汉乐府,长歌行,短歌行,从军行,邵琳林黛玉,桃花行,汉乐府,长歌行,短歌行,从军行,邵琳林黛玉,桃花行,汉乐府,长歌行,短歌行,从军行,邵琳林黛玉,桃花行,汉乐府,长歌行,短歌行,从军行,邵琳林黛玉,桃花行,汉乐府,长歌行,短歌行,从军行,邵琳林黛玉,桃花行,汉乐府,长歌行,短歌行,从军行,邵琳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邵琳天机烧破鸳鸯锦——林黛玉《桃花行》赏析发布于2021-09-06 14: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