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红楼梦》批语对研究其背后的“真事隐”有非常重要的提示意义,是《红楼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正确解读《红楼梦》,离不开对文本、批语的准确把握。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红楼梦》第十六回“贾元春才选凤藻宫”中的一条批语给了我们提示:〖庚辰眉批:《石头记》中多作心传会之文,不必明。一道明白,便入庸俗之套。〗即用“心领神会”这种“角色带入”的方式来品读文本以及批语,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似的仔细揣摩,再通过合理的推理,才能较为准确地把握文本或批语所传达的信息。举个例子,如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中,宝钗读两遍通灵宝玉上所镌刻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后,回头说莺儿“你不去倒却在这里发呆作什么”,此处批语:〖甲戌侧批:阅者试思此一句话是何意思〗〖甲戌双行夹批:请诸公掩卷合目想其神理,想其坐立之势,想宝钗面上口中。真妙!〗

批书人一面提醒读者思考宝钗说此话的意思,一面提示读者进行“角色带入”,想象此情此景下,宝钗说这些话时所伴随的脸上的神情。宝钗念第一遍的时候本想着莺儿就会接话,说和宝玉的通灵玉上的八个字是一对儿,即暗示俩人也是一对儿,但莺儿没反应过来,于是又念了一遍。可莺儿还是没反应,这可急坏宝钗了:莺儿这笨丫头,以前都是怎么教你的啊,好容今天宝玉单独来看我,关键时刻居然这么掉链子!于是只好回头用语言神情暗示莺儿。果不其然,莺儿立刻领会到宝钗的用意,终于道出宝钗心中所想。这种不写之写,正是需要读者身临其境似的细思冥想,方能领悟表面文字以外传达的丰富信息,体会作者行文所用“偷渡金针”之法的高明,故而批书人说“真妙”。

再如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机”有以下文本和批语:黛玉冷笑道:“问的我倒好,我也不知为什么原故。我原是给你们取笑的,拿我比戏子取笑。”宝玉道:“我并没有比你,我并没笑,为什么恼我呢?”黛玉道:“你还要比?你还要笑?你不比不笑,比人比了笑了的还利害呢!”宝玉听说,无可分辩,不则一声。〖庚双:何便无言可辩?真令人不解。前文湘云方来,“正言弹妒意”一篇中,颦、玉角口后收至褂子一篇,余已注明不解矣。回思自心自身是玉、颦之心,则洞然可解,否则无可解也。身非宝玉,则有辩有答;若宝玉,则再不能辩不能答。何也?总在二人心上想来。〗〖庚眉:此书如此等文章多多不胜枚举,机括神思自从天分而有。其毛锥写人口气传神摄魄处,怎不令人拍案称奇叫绝!丁亥夏。畸笏叟。〗

批语言明“回思自心自身是玉、颦之心,则洞然可解,否则无可解也。”

同样,我们能以“心领神会、换位思考、角色带入”的方式,来研究《红楼梦》批语相关问题。在《红楼梦》现有的各版本中,批语总数非常之多,批语形式有眉批、侧批、夹批、回前批、回后批。下面我们将以《脂砚重评石头记》(甲戌本)为例,探讨一下不同类型的批语是如何形成的。

由于“心领神会”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因此,不同层次的读者对《红楼梦》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某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地方也只能求同存异。讨论这几点内容需要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有些问题也会互相交叉。

由于古书均是竖行书写,读书时对书中文字有所感悟,则可在竖行间的空隙处落笔下批,如此便形成侧批。若批语较长,则可写在页眉处形成眉批,夹在正文文字之间的称为“夹批”,写在每回开头或结尾处的总结性批语,则为回前批、回后批。如图:

鉴于侧批、眉批的位置特点,可以是后来补入,因此其形成时间就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很早期的批语,经传抄以后留下原貌;另一种是通过与其他本子的对比,在缺批语的相关文字处补录。因此,侧批、眉批的形成时间不好确定。而双行夹批位于正文文字中间,正文文字一旦抄好,是没有补录夹入的机会的。

那么夹批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一种观点认为,夹批是批书人如脂砚斋一边抄书、一边思考文字内容,有感而发所写。理论上来说,夹批的确可以以此种方式诞生。但诸位请随我一起进行角色带入,把自己想象成批书人脂砚斋。如此皇皇巨著,脂砚斋如果是一边抄书,一边思考作者用意,一边写批语,那将会严重影响抄书进度,因为几乎每一句话都要在抄录前仔细品味,才能想好哪些文字处需要写批语,才能以夹批的形式夹写在正文中间。但如果只抄录文本,那么只需阅读文本情节,就可直接抄录文字,而无需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度思考挖掘,则可以较快速度完成抄录工作。抄录好以后,也非常便于随时翻阅,阅读时就可更关注文本内涵,所感所想亦可随笔写下(形成侧批或眉批)。正如脂砚斋自己在第二回中的一段眉批所言:〖甲戌眉批:余批重出。余阅此书,偶有所得,即笔录之。非从首至尾阅过复从首加批者,故偶有复处。且诸公之批,自是诸公眼界;脂斋之批,亦有脂斋取乐处。后每一阅,亦必有一语半言,重加批评于侧,故又有于前后照应之说等批。〗“余阅此书、非从首至尾阅过”表明其是对抄录好的文本进行批注,固有“后每一阅”的方便。

另一方面,通过仔细观察甲戌本各双行夹批,我们会发现,不管是双行短夹批还是长夹批,其两行字数都基本相等,文本卷面看起来十分令人赏心悦目,如下图所示:

如果是边抄书边思考下批,尤其是文字较多的长夹批,难道思考文本内涵的同时还要先把想好的长批语写在稿纸上,看其总字数,以决定每行夹批的字数吗?否则无法做到两行批语基本字数相同这一点。这显然不符合批书习惯,批书人也说是“偶有所得,即笔录之”,所感所想随手就立即记录在案。因此可以排除夹批是边抄书边书写感想所成的可能。而对抄好的正文文本进行批注,其形成的批语又必为侧批或眉批(“重加批评于侧”),字数不定,位置也不必过于十分精确。但阅读夹批可知,每条夹批都是非常准确的位于所要批注的文字下方,结合甲戌本书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可知,既为“重评”,则必然之前有过批评。那么他在甲戌抄录正文以便再评时,为防止之前的批语丢失,抄阅时就将之前的批语以夹批的形式抄入,且由于之前的批语已经写好,故可根据总字数来决定双行夹批每一行的大概字数,以做到版面的美观。因此,夹批的形成时间一定非常早期,即夹批形成于之前的上一级抄本中,此批语就以侧批或眉批的形式存在了。

关于不同类型的批语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就谈到这里。关于批语的其他问题,我们在后续文章中继续探讨。

————————————

校对:王华东 至真斋主 编辑:潇湘夜雨

深度解读,高屋建瓴。薛宝钗红学红学研究红学家红学专家学者,高端学术知识的盛宴,智慧的光芒。

新观点、新视角,同一部红楼,不一样的文章。欢迎关注"薛宝钗红学会红学研究红学家红学专家学者"头条号,欣赏更多薛宝钗红学会红学研究红学家红学专家学者精品文章!


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红学会红学研究红学家红学专家学者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红楼梦》不同类型批语的形成发布于2021-06-02 10:36:5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