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命二运三风水,四靠积德读书

投胎技术,是没得选的,做人得认命。不是所有的老爸都叫王健林的。不过你也要知,在建国初期,地主家的傻少爷们那可是很悲催的,那也是命。


是环境,八十年代,摆个摊就能挣钱,很多人不敢,九十年代,买只股票就有收益,很多人不信,零零年代,炒个房就会发财,很多人不做,一零年代,开个网店就能致富,很多人不试。

这虽然是一段烂大街的广告词,但的确反映了这几十年的时代机遇。

说的倒是简单,你要是在八十年代干个体户的,基本上都是社会闲散人员。九十年代,做股票的都是提心吊胆的,光是姓“资”,还是姓“社”,就摇摆了好多年。

零零年代,炒房的是因为单位没分房的。一零年代,开网店的都是毕业就失业的。人的好运气,都是被逼出来的。

风水说的不光光是老祖宗的福荫,而是你这行业的祖师爷赏不赏你饭吃。人怕入错行。你方向错了,再努力也不会成功。

有些家里风水好的人,祖师爷就是喜欢他,就是愿意赏他饭吃,同样的事情,他做事半功倍,可如果祖师爷觉得你家风水不好,你再努力也是浪费。天赋这东西,不服不行。

积德是褒义词,但我个人觉得,三国里的积德是有点异味的。

曹操是宦官之后,他做官后的第一件功德,就是杖毙了违禁夜行的大宦官蹇硕叔父。

国有常法,违禁夜行就该被杖毙吗?还不是因为对象是大宦官的亲戚。还不是因为曹操知道自己后台硬。

曹操这种行为,传统历史都解读为曹操不畏强权,实际上这就叫积德。这就是曹操在向士大夫集团交的投名状。

同样,有时候,你积德是不一定有回报的,那你就要进一步的去积德了。

袁绍谋士陈琳,一纸檄文骂的曹操头痛都好了。难道陈琳和曹操有血海深仇?

没有,他们以前还是很好的同事。

但陈琳需要在袁绍那里积德,可以设想,如果官渡之战,袁绍赢了,陈琳鼓舞士气,居功至伟啊。

可惜袁绍输了,陈琳只能卑躬屈膝的在曹操面前再去积德,一句“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说得是多么的可怜。积德就是站队,屁股才决定脑袋。


读书是狭义的,广义的看,读书就是学习。你光读书不行啊,学习才是成功的重要途径。

可是在东汉豪门政治使得阶层固化,寒门子弟,就是想通过积德读书来获得成功,都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本来呢,寒门就是无法与豪门在统治阶层相争的,因为他们的起点与机会都是不对等的。

豪门子弟只要想读书,他的父母会给他做好一切后勤工作,总而言之,他们只要好好读书就可以了,其它的事都不用操心。而寒门子弟呢,温饱都是问题,你还想读书?

除了基本生活问题外,还有两个问题,也是很严重的阻扰着寒门子弟的发展。一个是家长的问题,难怪现在许多学校除了要考学生,还要考家长。

要知道,小孩子哪有喜欢学习的,熊孩子都是熊家长养育的。熊家长们借口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其实是对自己的无能或者懒惰做掩饰罢了。

他们放任自己的孩子胡乱玩耍,浪费孩子最宝贵的打造他们基础的学习时机。这对寒门子弟来说,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另一个就是学习方向的问题。

三国历史上就有一个优秀的将领,他还算是败落的豪门后裔呢,家学尚存。在他小的时候,就喜欢天天琢磨军事问题,只要看到一些山头、险道、河流,就想着如何率军通过,如何安营扎寨。

人们看到他天天想这种问题,都觉得可笑极了。

本来嘛,你一个吃地沟油的命,操的哪门子中南海的心。

农家子弟能学好稼穑就是有出息,从商的孩子会经济之道就是有本事,你一个要饭的,要是只会多种“回”字的写法,那不就是个供人取乐的孔乙己吗?



这三个问题,还都是客观环境所造成的,很多有志向,又懂事的寒门子弟,还能通过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努力。

可最后,他们还会遇到一道常人所无法逾越的心理鸿沟,那就是——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指一个人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面对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当一个人将不可控制的消极事件或失败结果归因于自身的能力。)

寒门子弟一般都不怕辛苦,甚至他们原本就相信,努力了就一定能成功,但事实上呢,当他们的上升空间一旦受阻,看不到希望的时候,也就是他们崩溃的时候。

寒门子弟要在上层建筑获得成功,是真的太不容了。

而豪门子弟从小父兄们就告诉他们,不管是学文学武,只要你能成才,攀附凤是必然的,绝不会让你被埋没。

豪门子弟也相信自己族人的这种承诺。他们会比寒门子弟拥有更好的心理环境。

而且从家庭教育上,豪门更容易倾向于培养子弟们的政治能力和军事能力。

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一切都是非常实用的学问。他们也有条件会给那些努力上进的子弟更多的实践机会。这是寒门子弟求之而不得的。

最后豪门之间的朋友圈也是寒门子弟所不能想象的重要资源,诸葛亮未出茅庐,就被人们吹得乎其神。

现在有大学生在说,诸葛亮也没有带过兵,刘备就三顾茅庐了,凭什么我找工作就一定要有工作经验呢?你要是官二代,你也不用有工作经验的,可惜说这话的大学生肯定是寒门。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寒门子弟的逆袭之路那是相当的艰难。

入宫为宦-寒门逆袭首选之路

由于寒门子弟走常规渠道逆袭艰难,所以,在东汉立国不久后,入宫为宦,是寒门子弟改换门庭的第一选择。

首先,可提升朋友圈档次

只要寒门子弟一旦成为了宦官,就能融入到一个特殊的朋友圈,这个朋友圈和豪门,和皇族相交。

其次,是学习和历练的机会

这些成为宦官的寒门子弟在长年累月服务于皇族的过程中,不但在军事和政治上,能有着足够多的学习机会,更能比豪门子弟多出不少的实践活动,毕竟他们都是被使唤惯了的下人。肯定要比一直高高在上的发号施令者,更清楚第一线的工作。

最后,他们敢于豁出去

他们更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他们会更加努力的去追求想要的成功,比那些顾虑重重的豪门子弟更敢于豁出一切。

所以,他们也更容易代表寒门子弟,取得与豪门子弟在上层建筑里相抗衡的资格。

虽然在各种丑化宦官的宣传资料中,宦官大都是没文化的人,而且又贪婪、又短视,仅仅因为会讨好皇帝,所以才能狐假虎威。


但更接近真实的情况显然是,成功的宦官,都有着一流的军事、政治、经济才能。因为,他们常常扮演的角色,就是皇帝的机要秘书。只有取得这种身份,他们才有机会变得权倾朝野。

如果让宦官或宦官的后人们控制了历史话语权,他们的形象通常也会像那些贤臣良将一样光辉照人。
三国志》开篇就为了我们塑造了这样一个伟大的、光荣的宦官形象。

宦官曹腾是好人还是坏人?

大魏帝国的高祖皇帝就是一个宦官,所以当时的御用文人,自然得承认,宦官也有好人,而且还是个大好人。

按照史书记载:
曹腾在宫中三十余年,历事四帝,没有过失,而且经常推荐贤能,终无所毁伤。他所荐之人,如陈留虞放、边韶、南阳延固、张温、弘农张奂、颍川堂溪典等,都是海内名人
有一次蜀郡太守因计吏修敬于腾,益州刺史种暠于函谷关搜得其书信,上太守,并报奏曹腾内臣外交,行为不当,请免官治罪。

皇帝认为‘笺自外来,腾书不出,非其罪也’,于是搁置了种暠的罢官奏议。

曹腾却不以介意,常称种暠为能吏,认为他有事上之节,当时人都赞叹。种暠后升任司徒,对人就说:‘今日为公,乃曹常侍力也’,曹腾之行事,皆此类也。



这种胸襟气度,就是历史上能留名的重臣,又有几个能具备的呢?

当然了,同样是曹腾,在官渡之战时,陈琳痛骂曹操的檄文中就变成了这个样子。“司空曹操祖父腾,故中常侍,与左悺、徐璜并作妖孽,饕餮放横,伤化虐人。

总而言之,曹操的干爷爷既然是大宦官,他自然也是一个变态、邪恶的化身

那问题来了,哪个曹腾才是真实的曹腾呢?显然就看谁胜利了,如果当时袁绍取得了胜利,曹腾的历史形象,估计也只能以心理变态、贪婪邪恶的形象出现了。问题是曹操胜利了,曹腾的形象瞬间就高大的让人只能仰视了。

其实,在后汉书里,有对宦官比较公允的评论:
宦官这种人,他们与普通人不同,名声不好,不是出身于贵族大家。推情未鉴其敝,即事易以取信,加渐染朝事,颇识典物,故少主凭谨旧之庸,女君资出内之命,顾访无猜惮之心,恩狎有可悦之色。亦有忠厚平端,怀术纠邪;或敏才给对,饰巧乱实;或借誉贞良,先时荐誉。非直苟恣凶德,止于暴横而已。然莫邪并行,情貌相越,故能回惑昏幼,迷瞀视听,盖亦有其理焉。
宦官也是有好人有坏人。只是他们行事为人都差不多,很难区别罢了,所以就更容易被全体恶魔化。

完。

感谢 起点是渣渣 的投稿,欢迎大家指正修改错误之处,发表不同看法。

推荐阅读

三国演义故事三国演义故事情节三国故事三国演义故事梗概三国故事的成语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寒门子弟逆袭有多难?三国寒门逆袭的第一选择,居然是这个职业!发布于2021-06-29 11:50: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