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音频收听


上一节我们介绍完了“三曹”,接下来我就继续谈一谈建安七子的情况。本文篇幅较长,有将近1万字,请选择好时间阅读。

第六章:建安文学

第三节:建安七子
由于这一小节介绍的人物实在太多(足足有七位),我不想占有过多的篇幅,所以对他们的人生历程和作品的分析都是比较简略的。
如果大家想更加详细了解他们的人生事迹和创作情况,可以去找相关的书籍来了解,或者去看更加专业的文学论著。
在这里,我只不过是大体介绍他们的情况,让读者们对他们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而已。
建安七子,是汉献帝建安年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他们都是当时文坛巨匠,分别是: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位文学家。“
七子”之称,始于曹丕同志所著的《典论?论文》:
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
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
下面我们逐一介绍他们的人生经历和其主要成就
第一位:孔融
孔融,字文举,153年生人,是建安七子中年纪最大的一位。
他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
他家学渊源,从小聪明伶俐,口才了得,经常把大人驳倒。他自小就身负美名,孔融让梨这个故事,也成为我们现代家长教育小孩要懂得谦让的范例,童孔融成为后世孩子们学习的榜样。
孔融是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并非浪得虚名,他少有异才,写得一手好文章。他在担任北海相时,政绩也是非常突出的,修复城邑,建立学校,举荐贤才,重视儒学,总体上来说,他是一个称职的父母官。
后来袁绍扩张,瞄准了北海郡这块肥肉,把孔融赶走了。孔融被袁谭打败后,兵败逃往山东。不久,曹操迎驾汉献帝幸许都,朝廷也把孔融征召回朝当官。
此时的孔融先生,已经是一个年过四十的中年大叔了。孔大叔是汉末建安时期的文坛巨匠,他的文章以议论为主。他文采一流,辞采典雅富赡。孔融的章表在当时都能独树一帜,代表作有《荐祢衡表》。
孔融的文章风韵气度高雅超俗,词采胜过说理,讲究辞藻的华美和字句的对称,具有浓重的骈俪气息。他的散文锋利简洁,以文笔的犀利诙谐见长。
孔融擅长写多种体裁的文章,是一个文体大家。
据《后汉书》记载,孔融写过诗、颂、碑文、论议、六言、策文、表、檄、教令、书记等文章,共记二十五篇。
但可惜的是,这些文章大多数失传了,只保留下为数不多的一些遗文(其中诗歌仅存八首)。
孔融的作品,在艺术上是具有较高的价值的,其文章比喻精妙,气势充沛,独具一格。曹丕直称他的文章“体气高妙”,有过人之处,总体上来看,孔融的创作体现了建安时期文学创作的共同风尚。
孔融这人,其实也是一个愤青。
他自负有高名清才,经常当众和曹操抬杠,多次侮辱曹操。他与曹操政见不合,故意散布一些惊世骇俗的乱伦败礼之语,这些言论产生了极坏的社会舆论,惹得曹操非常不满。
我们知,一个人经常和老板对着干,明显是没有好果子吃的。孔融虽然是拿国家的工资,其实他是给曹操打工的。孔大叔和曹老板对着干,他经常在文章里引古论今,锋芒毕露,“引经据典”讽刺曹操。
由于孔融有名声在外,曹操一时也拿他没办法,多次警告他没有效果后,曹老板怀恨在心。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再也忍受不了孔融的“胡言乱语”了,决定给他小鞋穿,“恰巧”此时有人诬陷孔融,于是曹操便以“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罪名处死孔融,并诛其全家。
一代名儒、文章宗师孔融先生惨遭杀害,就此殒命,时年五十六岁。说实在话,孔融太不识时务了,他已到了知天命的年龄了,即使不与曹操合作,何必老是用口舌去惹火烧身呢?
第二位:陈琳
陈琳,字孔璋,广陵射阳人。
他的出生年月日不详,都怪当时政府没有完善户口制度。他的年龄在“建安七子”中比较年长,大约与孔融先生的年龄相当。
陈琳首次登上历史舞台时,是以主簿的身份劝说大将军何进不要征召四方豪杰猛将入京诛阉。
何进被杀后,董卓迅速进京掌控朝政。袁绍与董卓政见不合,弃官逃往冀州,随即又被任命为渤海太守。不久陈琳为避难计,依附于袁绍。
在官渡之战时,陈琳替袁绍写檄文(《为袁绍檄豫州文》)讨伐曹操。
陈琳以笔代舌,此檄文言辞激烈,不仅将曹操骂得狗血淋头,而且痛骂曹操祖宗三代,把曹操痛斥成古往今来第一大奸臣。
当时曹操头风病发作,头疼难以忍受,正躺在床上休息。当他卧读陈琳的檄文后,竟惊出一身冷汗,骤然之间,头风病顿愈,翕然而起。
后来邺城之战袁尚兵败,冀州集团倾覆后陈琳归附曹操。曹操很赏识陈琳的才学见识,深爱其才,不计前嫌,委以重任,让他管理军队的文书工作
在此后的职业生涯中,陈琳还是干他的老本行,主要工作是专典文书,为曹老板撰写檄文,讨伐各路豪杰。对于陈琳的作品,曹老板有时候竟然不能为之增删一字。
陈琳作为一位文学家,他的文学成就也是比较突出的。他的章表书檄文笔雄健有力,犹如一把匕首直刺人心脾(《为袁绍檄豫州文》就是例证)。
他的文风雄放,笔力强劲,著名的文艺理论批评家刘勰先生说陈琳“符檄擅声”、“陈琳之檄豫州,壮有骨鲠”,肯定了陈琳在章表书檄写作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
陈琳生活在乱世之中,亲眼目睹了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苦难,对老百姓们充满同情,他的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文气贯注,感情真挚,描写繁重的劳役让夫妻分离,颇具现实意义。
他的诗风朴实,语言生动,富有民歌特色,以对话形式写民歌,对后世乐府民歌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世诗评家所称道。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陈琳感染上瘟疫,染疾逝世。
第三位:王粲
王粲,177年生人,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人。
他出身于名门望族,曾祖父和祖父都曾位列三公,国家的正国级干部。王粲的父亲王谦是大将军何进的秘书长(长史),职位不高但权力不小。
王粲的家族,在当时也是比较显赫的,如果不出意外,王粲必然会沿着祖辈的职业方式,走上仕途的,当国家的公务员
就在王粲13岁那年,大将军何进因为诛阉泄密被十常侍黑掉,西凉军阀董卓趁机入京把持朝政,董卓倒行逆施,引起士族的不满。
关东联军举起讨董大旗,孙坚给予董家军重创,逼得董卓把朝廷西迁到长安,躲避关东联军的追杀。当时王粲同学家住洛阳,也被逼迫搬家,随同前往长安。
在搬家的路上,王粲亲眼看见大量的饥民活活饿死或活活被士兵杀死,这一幕幕的惨景给了这个内心敏感的少年极大的刺激。
他原本是一个衣食无忧的公子哥,残忍的现实打碎了王粲的憧憬,他对社会的认识更加深刻了,也让他明白了人间的悲惨剧是怎么回事。
此时的王粲,不仅吃不上皇粮了,恐怕连粗粮也吃不饱了。颠沛流离的生活,磨炼了他的意志,增长了他的见识。
在这个世界上,欢乐少,痛苦多,这个锦衣玉食的官宦弟子,终于领悟到了人间悲欢离合,这些人生历程,对他以后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长安,一代大儒蔡邕先生听说王粲在门外求见他,连鞋子都穿倒了也顾不上(“倒履迎之”),便急忙出迎。蔡邕一见到少年王粲,就发出了语惊四座的感叹:王粲是一代奇才,我自愧不如他!
当时蔡邕59岁,名满天下!当时王粲的嘴角还没有长出胡须,年仅15岁!
王粲17岁的时候,受到司徒推荐,征辟他做为皇帝侍从(黄门侍郎),让他给皇帝跑腿(传达诏令)。但王粲认为长安很混乱,中原扰攘,实在不是一个当官的好时机,便没有赴任。不久,王粲来到荆州,依附刘表。
刘表看见王粲相貌猥琐,身材矮小,体弱多病,又有点儿不拘小节,所以刘表并不器重他。
王粲客居荆州十几年,怀才不遇,没有老板来赏识他,也没有人事部门给他安排什么职位,他只不过是刘表府上的一名不起眼的宾客罢了。
他在荆州集团最大的作用,只不过是被刘表当成一名“枪手”来使用,替刘老板撰写檄文表章而已。残酷的现实,理想的落差,让他产生了郁闷之情。
王粲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他渴望建功立业,施展自己的才能,但是没有人给他一个表现能力的舞台,尽管他才华横溢,满腹经纶
独在异乡为异客,我志何年能实现?
就这样,王粲在荆州度过了苦闷的十几年,有志不伸,直到有一个能赏识他的老板的到来。
这个老板就是曹老板(曹操)。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大举南征。恰巧此时,荆州牧刘表病死了,荆州集团群无首。
当时荆州集团的大多数高层,都劝说新任董事长刘琮主动把集团的股份转让给曹老板。王粲作为荆州集团的一名贵宾,也力劝刘琮唯有如此做,才是最好的选择。
刘琮看见各位高层众口同声,自忖自己并非曹老板的敌手,只能按照众人的意见把自己的股权转让给了曹老板。曹老板顺利的收购了荆州集团,自然对“有功之人”进行封赏。
曹老板大笔一挥,封侯十五人,王粲就是其中的一位。王粲因为劝说刘琮投降有功,被曹老板封为关内侯,深得曹氏父子的信赖。
从此,王粲就开始给曹老板打工了,他的生活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王粲博学多识,擅长应机辩论,口才极好,回答领导的问题时总能做到对答如流。当时旧礼仪制度废弛殆尽,曹操就让王粲与卫觊等人负责除旧布新,重新制定新的典章。
在曹操幕府中,王粲很混得开,不但受到曹操的赏识和重用,而且他同曹老板的儿子曹丕、曹植的私人关系也相当密切,他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王粲才华横溢,写得一手好文章。
他写文章,从不打草稿,总是一挥而就,落笔成文,并且从来不用修改,随便选一篇拿到高考考场就是满分作文。
当时的人常常以为他是预先写好的,但怀疑的人尽管反复精心构思文章框架,苦思冥想写出的文章的水平也没法超过王粲。
曹丕、曹植经常与他进行文学交流,畅谈文学创作,他们之间经常写诗做赋,互评作品,交情确实非同寻常。王粲是建安七子之中,唯一的一位得到曹氏父子如此器重的人。
王粲是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一位。他的《登楼赋》和《七哀诗》最能代表建安文学的精神
由于王粲的特殊经历,他的作品立足于现实,深刻揭示了汉末军阀混战带给人民深重灾难,一幕幕惨象使人怵目惊心!
《登楼赋》以简洁明快的语句,忧愍世道,抒发思乡之情和怀才不遇的愁恨,对自己的坎坷遭遇,他也发出了强烈的感慨,渴望建功立业,实现抱负。
王粲的文学创作,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是在建安十三年之前,他客居荆州,过着流寓生活,怀才不遇,他亲历战乱灾祸,心里笼罩着一层悲凄愤悱的情绪,所以其文学作品表现出忧国忧民之情与壮志难酬的感慨。
他归顺曹操后,真真实实的感受到了快乐,仕途的顺畅激发起他建功立业的信心,所以他的创作基调与以往不同了,转变为激奋昂扬,歌颂了曹操的英明神武以及表达了自己从军征战、为国建功的志向。
文学评论家刘勰先生在《文心雕龙?才略》赞誉道:“仲宣溢才,捷而能密,文多兼善,辞少瑕累,摘其诗赋,则七子之冠冕乎。”由此王粲获得了“七子之冠冕”的荣誉。
据《三国志》记载,王粲一生中共撰写诗、赋、论、议近六十篇,其诗赋为建安七子之冠。
以上就是王粲的主要文学成就。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春,王粲病逝,死在征途,时年四十一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可能就是王粲最好的归宿。
第四位徐干
徐干,170年生人,字伟长,北海郡人(今山东寿光)。他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文学家、哲学家、诗人,“建安七子”之一。
他少年勤学,潜心典籍,每日喜欢钻在书堆里研读古籍,如饥似渴地汲取文化知识。他潜身穷巷,贫而乐道,过着极其贫寒清苦的生活,但他乐道安贫,从不悲愁,也从不贪图荣华富贵
地方长官欣赏徐干的才能,想礼聘他来当公务员,被他一口拒绝了。
曹操听说徐干有才名,便征召他来京城当官,数年后他以病辞官。曹操还不死心,再次授官给他,徐干称疾不就,拒绝了曹老板的官位。
当时人们竞相追逐名利,对官位趋之若鹜,世族子弟结党权门,想方设法把个人利益实现最大化。
徐干面对这种社会现象,不为所动,仍能坚守清贫。他闭门自守,专志于学,穷处陋巷,不随波逐流,“轻官忽,不耽世荣”。
徐干刻苦钻研学问,过着极度穷苦的日子,布衣蔬食,但从不抱怨,坚守自己精神的家园。他食不果腹,并日而食,他的生活水平虽然很低,但他的精神享受是常人所不能体会得到的。
我之前听过一位老师这样说过:“物质满足、精神空虚的人生,是悲哀的人生。
当时我并不理解老师的这句话,现在我懂了。即使你日日山珍海味,即使你家财万贯,物质的满足代替不了精神上的缺欠,现代人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往往会忽视了精神层面的建设。这样的人生,应该说是悲哀的。
可以说,徐干是一个“社会异类”,一个能不眨眼把荣华富贵抛在身后的人。他是一个孤独的守望者,守望着他的精神家园。他在陋巷简屋里,创作出辉煌的文学作品,他的成就对后代文学者产生影响的深远。
徐干以诗、辞赋、散文、政论著称。他的诗歌语言浑朴,感情真挚,对人物心理刻画细腻,十分委婉动人。
他潜心多年研究辞赋,造诣极深,他在辞赋方面的名声颇高,代表作品有《齐都赋》、《圆扇赋》等,刘勰对他的辞赋水平也是赞誉有加。他最主要的著作,是散文集《中论》,这是一部水准极高的政论性人生哲理书。
这部书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哲学思想以及他的文章风貌,此书里面有许多传世金言和修身处世的道理。
曹丕非常欣赏《中论》,由衷的称赞道“《中论》二十余篇,成一家之言,词义典雅,足传于后,此子为不朽矣。”(《与吴质书》)。
此书的哲学思想,时至今日,依然对人们影响深远,许多知识分子把里面的警世名言,当做人生的座右铭。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春,徐干染疾而卒,年四十七。
徐干的病逝,曹丕很伤感,他论及徐干时说道:“观古今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矣!”
这是曹丕给徐干的评价。
徐干的一生,是光明磊落的一生。他是一个彬彬君子,不慕名利,与世无争,生于乱世,著书立说,名留史册,人生足矣!
第五位:阮瑀
阮瑀,字元瑜,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市尉氏县)人。
这哥们的历史定位是文学家,依我看来应该把他定位为文学家兼音乐家更为恰当。阮瑀文笔很好,他行军时在马背上一气呵成就能写成一篇檄文,好到曹操竟然不能增损半字!
阮瑀的音乐修养颇高,他善解音律,能敲鼓弹琴,能唱能跳,并且能制作新歌,以他的这种音乐天赋来说,穿越到现代定能成为著名的音乐人,引领华语乐坛的潮流。
阮瑀年轻时在大儒蔡邕的门下学习文化课,受到蔡大师指点后的阮瑀,他的学习进步很快,对老师传授的知识能举一反三。
蔡大师见此很惊奇,这个学生的领悟力实在惊人,称赞阮瑀为“奇才”。
成年后的阮瑀,他的文章写得十分精炼,名噪一时。
据《文人传》记载,曹操听闻阮瑀的雅名后,非常想征辟阮瑀过来他的地盘当公务员。
我们知道,曹老板特别青睐青年才俊,他的人才政策在三国时期是卓有成效的,但这一次他的政策没效了,因为阮瑀这人清高,不喜欢当官,根本就不想搭理曹操。
曹操看见阮瑀不应召,又多次派人召见他。阮瑀不堪其扰,匆忙之间逃进深山老林里躲起来,谢绝曹操征召。曹操见此状依然不死心,不甘心这样的人才“终老山林”,决定无论如何都要把阮瑀请出山。
曹老板借鉴了古人请贤的办法——放火烧山。这是当年晋文公逼迫介子推出山的终极手段。阮瑀没辙了,他不是介子推,当然不想被活活烧成北京烤鸭,无奈之下,所以他只能勉强出山应召了。
看了这个故事,我终于明白了曹操麾下人才济济的原因了。
对于主动投奔的贤才,曹老板慷慨的给予他们高官厚禄;对于不能拉拢的人才,实在不行了就威胁;威胁不了的人才,那也不能让他活着去给别人打工。反正曹老板为搜罗人才,无所不尽其极,有时候真的有点不择手段了。
就这样,阮瑀不情愿的踏上仕途,来到曹操手下当差。
曹操看见阮瑀出来应召了,大为高兴,让他主管文书工作。曹操行军之时撰写的檄文,有很多出自阮瑀笔下,他堪称是曹老板的金牌秘书。
从此以后,曹操军中表章、檄文大多是出自他和陈琳之手,各种军国大事所需的信函基本上是由他们两人起草。他们两人都是写军国文书的文案高手,曹操的用人真是因材施用,人尽其才!
阮瑀志不在仕途,他在曹营中,并不怎么努力工作,基本上也不加班,按时来上班按时就下班回家。
后来曹操看见阮瑀这样子,也不勉强他,反而给他安排了一个比较轻松的职位,让他去当了管理仓谷之事的官员(仓曹掾属)。
阮主管虽然是管仓库的,他在岗位上不干正事。每日他的任务基本上是来仓库瞄几眼,收租时节去督促一下就交差了,他落得空闲,喝聊天写文章就成为了他的日常工作了。
阮瑀作为一个文学家,他的文章水平是很高的。他的诗歌语言朴素,比喻生动形象,往往能反映出一般的社会问题。(如《驾出北郭门行》)他最擅长于章、表、书、记这几种体裁的文章,《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是他的名作,这是一篇非常厉害的作品(恐吓信)。
阮瑀现存的诗歌十二首,明人辑有《阮元瑜集》。
第六位:应玚
应玚,177年生人,字德琏,汝南郡南顿人。他是一名出色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应玚从小聪明伶俐,才思敏捷,身负才名,被时人称之为汝南才子。他出身于书门第,他的祖父和伯父以及父亲都是当时的儒者,博学多识之士,撰述甚丰。
应玚自幼生长在这样一个家庭,耳濡目染,身教言传,深受家学熏陶的他,再加上后天的努力学习,他要是写不出一手好文章那就是怪事了!
年纪轻轻的他,诗学文章就享誉郡县,受到父老乡亲们的夸赞。
他身怀绝学,但因生逢乱世,他到处飘零流浪,满腹经纶却似乎毫无用处,他踌躇满志而又壮志难酬,他满肚子的才华,却不知道该去哪里实现理想。
后来,应玚辗转来到邺城。在此地,应玚遇见了很多志同道合者,他与曹丕、曹植都成为了好朋友,也与邺城许多文人结交为笔友。渐渐地,应玚在邺城的名头也打响了,他凭实力得到了曹操的赏识。
曹操听闻应玚的名字后,知道他是一个人才,爱惜人才的曹老板当然不会让人才在自己眼前白白的流失了,马上任命他为自己的私人秘书(丞相掾属)。
曹丕很敬重应玚,经常邀请他和众人一起宴游吟诗,畅谈文学,发表文章。就这样,应玚在大都市(邺城)吃香喝辣了,再也不用忧愁自己的才能没有施展的舞台了。
应玚在邺城兢兢业业的工作,深得曹操器重。他先后被曹操指派到曹植、曹丕那里工作,当时曹植和曹丕都是曹老板潜在的接班人,应玚能在他们府上工作,可见他是多么值得曹老板的信赖。
应玚在工作之余,写了大量的文章。应玚擅长于辞赋,他的主要文学成就也是体现在辞赋方面,著有文赋几十篇,代表作有《愍骥赋》、《征赋》、《灵河赋》等。
他的辞赋作品辞情慷慨,立足于现实,比较深刻的反映了汉末社会的动乱惨象,深切同情战争带给老百姓的痛苦(应玚深有体会),这些作品体现了他企盼国家尽快统一的愿望。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应玚染疾病逝,时年四十一岁。
曹丕得到应玚的死讯后,悲恸不已,认为应玚文采出众,常有著述之意,他的才能与学识,足以让他著书流传后世,但他美好的愿望没有实现就走了,实在让人痛惜!
应玚留下来的诗文并不多,大多数作品已经散佚,明人辑有《应德琏集》。
第七位:刘桢
下面接着说一下建安七子中最后的一位——刘桢先生的情况。
刘桢,179生人,字公干,东平宁阳人,东汉末年的文学家、诗人,“建安七子”之一。
刘桢从小聪明过人,记忆力惊人,口才极好,他五岁能读诗,八岁能诵《论语》、《诗经》,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神童。
刘同学的学习能力无可挑剔,用现代话来说,他每次考试不用复习也能考满分。
刘桢十七岁那年,刘家因避兵乱,他跟随母亲和哥哥来到许昌。刘桢由于文学才能出色,渐渐地在许都的文艺圈中混出了知名度,他结识了同样喜欢文学的曹植。
少年曹植被青年刘桢的渊博学识所折服。曹植为了进一步与刘桢交流,探讨文学,便将博学有才的刘桢领到丞相府,叫他留在自己身边居住。
他们日夜在一起解文作赋,诗酒唱酬,共同探讨各种文学问题,关系日笃,成为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刘桢在丞相府很混得开,他不仅当了曹操的私人秘书(丞相掾属),而且还攀交上了同样热爱文学的曹丕。
曹氏兄弟颇为敬重刘桢,他们经常聚集在一起谈论学问,撰写诗文,成为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刘桢遂以文学见贵,成为丞相府的座上宾。
自从曹操把办公室搬到邺城后,大力招聘天下英才,大量的文化人纷纷从四面八方涌入这个国家一线城市,邺城遂成为全国文化中心。
当时邺城人才荟萃,活跃着许多文人墨客,这些知识分子在大都市很吃得开,很受曹氏父子的招待。
有一次曹丕设宴邀请在邺城的诸位文人,作为文学家的刘桢当然也在邀请之列。就在大家酒酣耳热、不亦乐乎之时,曹丕也酒酣忘情,喊出他的美女老婆甄氏出堂与各位文人见一个面。
大家看见曹丕的老婆向大家盈盈下拜行礼,酒席上在坐的诸人都不敢抬头仰视,都一起匍伏于地。唯有一人例外,他就是刘桢。刘桢不仅立而不跪、平视不避,而且满面讥意、愤然之情溢于言表。
在刘桢看来,甄氏不过是一个二婚的没有文化的妇女(甄氏原为袁熙之妻),这样再嫁的女人就是不忠不贞、不守妇道之人,她怎么能向众士行礼呢?
再说参加这次宴会的人都是饱读诗书的文人,甄氏只不过是一个美女而已,她凭什么能出席这么高雅的宴会?
刘桢从小就接受中国传统教育,饱受儒家仁义礼智信”的影响,最恨不轨之为,对这种逾越儒家礼教的行为最深恶痛绝之。
曹丕和刘桢交好,对刘桢的表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假装没有看见,对此并未介意。但当曹操听说此事后,非常生气刘桢不懂规矩,感觉他当众蔑视老曹家的权威,要以“不敬之罪”修理刘桢。于是曹操派人把刘桢抓起来,投入监狱中,一审判处刘桢死刑,后经过曹丕的援救和众人的求情,司法部门在人民群众的干预下,二审改判为年限未知的有期徒刑,罚为苦役(“减死输作”)。
就这样,刘桢一夜之间从座上宾变为劳改犯(劳改项目:磨石料)。免于一死的刘桢,又被罚作苦力工,这对本来前途无限的刘桢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打击,他把痛苦的感悟化作一首首诗文。
刘桢遭到沉重的打击,对他的生活来说是一场灾难,但对后世的文学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他从万人尊重的文学家变成地位低下的阶下囚,从上流社会的精英转变成不入流的阶级,他吃惯了山珍海味,又品尝到人生的艰难痛苦,沉浮的人生,让他更加清醒的认识到了世界的真面目。
荣华富贵如梦如幻,只不过是一场美梦罢了!从高处跌落下来刘桢,在劳作中托物自喻,写出了许多有名的诗文,《赠徐干》、《遂志赋》这是他劳改时期的作品。
遭遇坎坷人生后的刘桢,他的作品中常常表现出个人愤慨不平的情感。他在诗文中给自己鼓励,风霜逼迫愈严,愈能体现出松柏坚贞挺拔的本性。因此他的作品气势激宕,意境峭拔,行文中总是充盈着慷慨磊落之气。这种精神和气骨造就了刘桢诗歌俊逸而奇丽的风格。
刘桢的五言诗和辞赋水平极高,颇负盛名,由于他在文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因此刘桢被后人誉为“五言之冠冕”、“文章之圣”。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刘桢染上瘟疫,不幸病逝,时年三十八岁。曹丕听说刘桢染病去世,不胜悲惋,亲自为这个亦师亦友的前辈整理遗文,给他的作品撰写评价。
刘桢所著诗大多散失,今存诗十五首。他的著述包括《毛诗义词》十卷,文集四卷,皆已佚。明代张溥辑有《刘公干集》传世。尽管他一生存留下来的作品并不多,但他当时确为“建安七子”中的佼佼者。
【小结】
建安文学,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鲁迅先生赞誉道:“建安是文学的自觉时代,从这个时候起,人们开始认识到文学有它自身的价值和独立的地位。”
建安文学是中国文学的第一个自觉时代,它取得的辉煌成就,对后来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巍巍华夏文明古国,建安文学,民族骄傲,璀璨文化,闪耀世界!
下一章:造反
《三国那些事儿》陆续更新中……

完整版更新于:三国故事】的「三国那些事」 专栏

三国演义的故事三国演义故事情节三国故事三国演义故事梗概三国故事的成语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建安七子,个个都不寻常——第六章:建安文学(3)建安七子发布于2021-06-29 12:15:4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