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持久战》是《毛选》中的经典之一,不仅是因为它准确判断了抗日战争,给抗日战争进行提供了实施纲领,更重要的是,它给我们提供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然,也可以让我们从中体悟《孙子兵法》与《战争论》的思想。我们依然以《孙子兵法》思想为主来解读《论持久战》。

一、判断偏失多因立场或偏私问题

《论持久战》是抗日战争一年之际,针对败亡论、速胜论、持久论等观点而作,提出对抗日战争形势的正确判断和正确方针。

读《孙子兵法》时强烈感受到,准确判断战场形势对兵力部署和战场运作的重要性,因此,孙子兵法也用了很多笔墨讲如何知彼知己、知天知地,日本的山鹿素行认为,孙子十三篇皆为知彼知己、知天知地的内容。

他说,始计、用间首尾相连,是知己知彼、知天知地的纲要,作战、谋攻为战与攻之原则,军形、兵势、虚实为知己、治己,军争、九变、行军为料敌知彼,地形、九地为知地,火攻因时日而作,是知天。

可见,准确判断形势的重要性,但很多人往往容对形势判断失误,我总结大概是两个原因,一是立场问题,一是认识或喜好的偏私问题。

文中讲了立场问题,有人基于自身的利益,选择性的看到了整体的形势的某一面,比如担心战争影响自己利益的商人,他们更愿意相信败亡论,看到的是日本军队的强大,他们希望赶紧妥协,开放港口恢复他的生意。

还有一些人看到了平型关大捷,看到了台儿庄的胜利,基于某方面的立场看到了日军的劣势,放大了我方的优势,盲目乐观。

当然也有些人认为,中国一定会取得之中的胜利,但没有具体的路径和解决方案。

关于偏私问题,这也是人的本性,《大学》讲修身,专门要克服这个问题,文中说“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知其所傲惰而辟焉”。

是说人通常会从五个方面有所偏私,因为亲近的、喜欢的人,或因为讨厌的人,或因畏惧、尊敬,或因可怜,或因骄傲、懒惰等情况而有所偏私,选择性的收集信息,采纳信息。

所以,无论是矛盾辩证法,还是孙子兵法辩证法角度看,都强调全面看问题,要看到信息的两面性,看到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复杂事物找到多个矛盾。

当时的中国,面对日本的侵略,各方态度不一样,看问题的视角也不同,论持久战的成书,用矛盾辩证法看问题,不仅全面而且准确,更给当时的抗战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二、大国不可以战胜

大国战略纵深太长,有足够大的退却空间,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组织更多的资源,并最大限度地消耗对方资源,是不可以战胜的。

孙子兵法始计篇的、天、地、将、法”能分析胜负?

文中对中日两国的情况做了分析,这是得出持久战这个结论的根本性因素。日本的优势在于他是一个强的帝国主义国家,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在东方国家中都是一等的。不利因素有两个:一是其社会经济的帝国主义性,产生了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它的战争是退步的和野蛮的;二是尽管它军力、经济、政治组织力都很强,但有先天不足,即资源有限,人口有限,财力有限,经不起长期战争。

中方的经历了诸多战争,虽然是过弱国,但战争基础存在,另外所处的历史时期,又比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是进步,第三中国是个大国,地大、物博、人多、兵多,能够支撑长期战争。

从这个分析可以发现,似乎《孙子兵法》的五个基本要素中只体现了四个要素,即组织力的“道”,经济力、财力、人口所涉及的“天与地”,军力所涉及的法。

道,一般被认为是政治、政策类,或代表战争的正义与否,其实这不是孙子之本义,组织力才能,“令民与上同意也”代表了组织力,无论正义与否,它都有发动民众的理由,道是精力量的核心,当然,其中隐含了“利”的存在,没有一致的利益,则难以实现一致的行动。

天地,代表了气候和地理,这是人们生存的基础,也必然养成不同的性格文化特点,是战斗力生成的基础,用在战略上,它代表了经济、人口、财力等要素。

法,不仅有编制、法令、制度等,也包含了战术素养,一个军队的战术素养代表了其战斗力,故法代表了军力。

文中没有分析将领的因素,从战略层面将领不起决定性作用,无论是麦克阿瑟,还是李奇微,都决定不了朝鲜战争的胜负。但在战场上,就要研究、分析具体指挥的将领,摸透他们的性格特点与弱点、指挥风格、擅长的战法等,专门为他设计战法。

研读孙子兵法的人,都喜欢将其拔高的战略层面,甚至国家战略层面,还有人认为,这本书是给国君看的,但实际上,孙子兵法用在战役、战术上更为实用。

三、全面辩证认识才有正确判断

把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规律,是正确判断问题的根本。

败亡论的观点只看到了敌人的强,妥协论观点是看到了日本的强与“示形”,速胜论是夸大了自己的强,都没有用矛盾辩证法去分析。

在孙子兵法中,治乱、勇怯、强弱是任势操作方法的方向,这三者也是攻击的目标,因为它们是相互转化的关系,一定条件下,治乱、勇怯、强弱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此治则彼乱,此勇则彼怯,此强则彼弱。

这些相对概念,双方此消彼长,找到或创造转化的条件是重点,故作为决策者,无论面对优势,还是劣势,都不要轻易下结论,高明的将领要能够“静以幽,正以治”的洞悉形势中的关键性问题。

就像很多人喜欢强调或夸大兵法中“强弱”、“众寡”这些矛盾一样,说战略就是十个打一个,就是强胜弱,实际上这个兵力法则,从原则上讲其说法不能算错,但它不是矛盾的全部,只是战争中诸多因素中的一个,正确认识并运用这个法则才是根本。

所以,我们看问题不能一叶障目,不能教条主义,要看到其辩证关系,看到其相对性,面对强者,它一定有不足的地方存在,面对整体的众,局部一定可以使其寡,论持久战的分析中反复讲,日本有经济、军力、动员力的强,同时也有其国小无法持久的弱。

决策者如果不能从矛盾两端看问题,尤其是看不到其中的变化规律,则难以做出准确判断。

读到这里,让我想到了大家对孙子兵法的理解,有人说孙子兵法讲的就是多胜少,也有人说孙子兵法讲的是以少胜多,其实,这些皆非孙子兵法之本义,它强调的是“识众寡之用”,教我们的是使用力量的方法,核心宗旨是有什么资源打什么仗,众有众的战法,寡有寡的战法。

另外,众寡之用除了有多少资源打什么仗外,还要知道实现什么目标,用多少资源,就像王翦清楚灭楚非六十万不可,而李信不懂,他认为二十万就够了,二十万够不够呢,如果目标只是打败项燕,二十万不够,三四十万肯定没问题,但如果目标是灭楚,则不同了。

文中用这种全面辩证的认识,驳斥了败亡论、速胜论和妥协论等观点,条理清楚,实事求是,极具说服力。

四、为什么持久?

持久战的结论是怎么来的?

前文分析了彼我双方的优劣势,也驳斥了速胜论、败亡论、妥协论的观点,如此罗列一些优劣势就断定这样的结论?

显然不是。

文中说:“单纯的以弱敌强,无论在理论上,在实际上,都不能产生持久的结果;单是大小或进步退步、多助寡助,也是一样;大并小、小并大的事是常有的,进步的事物如果力量不强,常有被大而退步的事物所灭亡,多助寡助是重要因素,但是附随因素,依据敌我本身的基本因素如何而定其作用大小。”

“因此,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是从全部敌我因素的相互关系产生的结论。”

任何事物都有其优势,也有其劣势,我们不能形式的看问题,要看到其内在联系,辩证的看问题。

大小、强弱、多助寡助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会在一定条件下转化,《矛盾论》中已经阐明了这个观点。

面对日本的强,我方的弱,随着坚持抗战与坚持统一战线,这种形势会逐渐发生改变,同时一些内外部因素又决定,不可能速胜,一定阶段内它会保持着它的优势。

今天我们学习,对于这种结论已经没有任何异议,也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要关注关注、研究这个分析问题的方法。

第一,我们要清楚简单的、形式的罗列问题优劣势,得不出有价值的结论。

第二,分析问题要抓住问题内在联系,找到优劣势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的条件,相对的、动态地看待这些优劣势,才能准确判断。

论持久战结论分析法,印证了我在《孙子兵法》始计篇“五事七计”的研究结果,绝大多数注家都认为,道天地将法这“五事”是基础要素,后比较彼我的“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之七计,得出彼我胜负的结论。

同时,还拿企业经常用的SWOT分析来佐证,实际上,这样的分析得不出任何结论,每个组织都有优势,也有劣势,同样面对机会和威胁。

怎么用呢?

我研究发现,这是一个战斗力生成模式的模型,道天地将法之“五事”是“经”,力量生成的基本要素,“七计”是通过这“五事”的精神力量、物质力量和两种力量兼备的要素,生成组织的战斗力。

从战斗力角度来判断作战中要攻克的“机”,故我在《孙子兵法战术体系》中认为,五事七计的重点不是得出胜负结论,而是审势察机。

五、持久战路线图

持久战的战略路线图,详细描绘了持久战中三个阶段的具体规划。

如果仅仅提出抗日战争持久的观点,那与当时泛泛而谈最终胜利属于中国的观点没有差别,也对整个战略过程没有指导价值。

就像很多人对于已经出现的结果,向众人“炫耀”说,看我三年前就已经预测到了这个结果,并有朋友圈截图为证。

读了《论持久战》,就会发现这些行为有点可笑,结论无非就那么几种,蒙一个也有三分之、四分之一的正确率,关键是要能够把结论路线图做出来,这才是真正高明。

文中指出了持久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时期;第二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

在将整个持久三阶段进程中,每个阶段要用什么战法,以什么方式与日本军队作战,用什么策略也讲清楚了,完全可以指导当时决策。

也难怪,《论持久战》发表后,引起了全国各党派的高度认可和赞扬,足以说明这个战略的可行性。

我想《论持久战》可以作为咨询公司为企业提供服务的范本,也是企业做战略时的一个重要内参。

具体内容我们不再讨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书中看一下,严谨、丰富、精准,我们还继续说对《孙子兵法》理解的启发。

文中说,这三个阶段的过程是,中国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日本由优势到平衡到劣势,中国由防御到相持到反攻,日本由进攻到保守到退却。

这是中日战争的过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

从这三阶段论看,与《孙子兵法》谋攻篇的“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战之;少则逃之,不若则避之”思想基本一致。

这六条策略,被很多注家理解为六个战法,其实则不然,它是两两一组,是彼我形势的三种状态,十、倍、少是众寡而言,五、敌、不若是战力而言。就是说,兵力十倍于对方,战力五倍于对方,这是处于绝对优势状态;兵力两倍于对方,战力相当,这是处于均势状态;兵力不如对方,战力也不如对方,这是处于劣势状态。

同时,面对三种状态也都有相应的战法,处于优势状态要围而攻之,处于均势要分而战之,处于劣势要逃而避之。

如果用矛盾论的观点看,这三个种状态不是绝对的,是相对的状态,它会在一定条件下转变,比如全局的优势,可能在局部会出现均势的状态,或劣势状态。而且转化的过程,也不是一下就从优势变成了劣势,也不会一下从劣势变成优势,一定有个过程,就是经历均势这个阶段。

任何组织的发展,这三段论,都可以作为参考,不同量变的状态所要采取的策略不同,每个阶段质变的临界点亦不同,这考验的是决策者操盘节奏与手感。

六、战争是力量的竞赛

《论持久战》中提出了“三段论”之后,针对败亡论再次抬出经济力、武器力必须要超过日本才能实现的观点进行了驳斥。

这是典型的“唯武器论”的机械战争观点,今天持有这个观点的人也大有人在,物质力量只是力量构成的一个部分,不能说不重要,但如果仅仅关注物质条件,而忽略了人的因素,则容易产生败亡论。

美国企图用思想意识控制世界的过程中,“唯武器论”的观点也是他们倡导的一种论调,这样可以让它们实现“不战而屈”的效果。

文中认为,速胜论不懂战争是力量的竞赛这个规律,在双方力量没有发生改变之前就举行战略决战,就想提前到达解放之路,这是没有根据的。

针对这两种观点的再驳斥,均体现了力量这个战争原理,今天我们从《孙子兵法》角度体悟一下。

战争是力量消耗与恢复的竞争,力量包含了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孙子兵法“道天地将法”这五个力量的基础要素,道是典型的精神力量,它体系的是组织的发动力、动员力,实现“令民与上同意”的凝聚力,这是士气的基础;法是典型的物质力量,将人与物质组织起来的方式。

由此,我们可把力量分为三种,一种是把可控的资源组织起来,二是把人组织起来,三是实现人与物的协调状态。

这三种要素构成的力量,会在一定条件下变化,一般而言,也会有三种变化,一是力量自身的变化,通过改进工具,或者提高人的素质,可实现自身力量的增强,尤其是通过训练使人与工具更协调,可提高自身力量的变化。

二是针对敌人的力量变化,在力量对比的过程中,往往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变化,如孙子兵法兵势所言,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你治对方就乱,你勇对方就怯,你强对方就弱,这是战场上催动势能后的一种力量变化。

另外,在双方消耗过程中,力量变化如《论持久战》中所讲,会随着阶段变化,到了我方战略反攻、日方战略退却阶段,无论其物质力量,还是精神力量都会变弱。

三是力量在时空中的变化,这是战术上的体现,尽管总体实力我们比较弱,但我们可以在局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或空间上集中兵力对敌人进行重点打击,以小胜积累大胜。

这是《论持久战》的重要内容,面对中国这个超长的战略纵深,又是彼强我弱的一种战略态势,必然出现一种复杂的战争格局,文中讲是内线与外线、有后方与无后方、包围与反包围、大块与小块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的态势。

这样复杂的战场形势,需要抗战的各个部分,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基于自身所处的条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优化自己的战术,在时间和空间上集中数倍于敌的兵力打歼灭战。

当然,在力量的使用中,还要注意增强自身的力量,可以通过内部自强和借助外力两种方式实现。

七、有正确理论指导的团队,才是打胜仗的团队

文中说,一切根据和符合于客观事实的思想是正确的思想,一切根据于正确思想的做或行动是正确的行动。

就是说,有正确的思想才会有正确的行动。

之前的论述,侧重于讲为什么持久,为什么最终的胜利属于中国,为什么其他结论不正确,接下来开始讨论怎么做,不能怎么做。

关于怎么做的首要问题就是理论正确的问题,我们必须先根据客观事实,引出思想、道理、意见,再提出计划、方针、政策、战略、战术,如此才能做得好。

“能动性在战争中”这一节,强调了正确理论在能动性中的作用,任何事情,不发挥能动性显然做不好,或只是空想,但做又必须有符合客观现实的理论和思想作为指导,否则也是瞎做。

创业十几年,服务过上百个企业,对这点有深刻的感受,每个快速成长的企业都找到了正确的理论和思想,整天跟着热点概念跑的企业一定还没有落地,处于渔猎的生存状态,尚未找到自己的根据地。

最典型的当属咨询公司,一个没有自己理论的咨询公司多还未摆脱生存问题,尤其是跟着市场流行思想走的咨询公司自身发展也是问题。

这点我自己的感受很深,公司从2015开始放弃主流的营销思想,转向以《孙子兵法》为主线的服务体系,虽然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时期,但最终让公司走向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之所以选择《孙子兵法》,是因为发现了其系统【力量使用】的操作思想,发现了各篇的思想、方法、工具和模型,也构建起了战术和谋势体系,而且这套操作体系与企业经营同频,完全可以嫁接上。

美国有本《火线上的适应》的书,作者是位美军退役的中将,他讲了三个要点,第一个是理论,第二个是技术,第三个是领导力。

用很多战例来论证理论在战争中的作用,比如越战的失败让美军从“作战理论”中将针对战领区的操作思想去掉,导致伊拉克战争后期无法展开工作,前期因为策略失误,导致重大损失,而后又经过自下而上的经过研讨编撰了针对占领区的小册子,以指导军队行动。

我们之所以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都获得胜利,与正确理论指导有很大关系,包括后续发展中不断取得瞩目的成果,也是基于我们有正确的思想。


八、战争是政治的继续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矛盾的普遍性,从古以来没有不带政治性的战争,都为实现某个政治目的而进行战争。

抗日战争的政治目的,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自由平等的新中国。

要实现这个目的,必须坚持抗战和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方针,以此来做政治动员,发动民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抗日力量。

从动员角度,一方面要让大家知道为什么打仗,打仗跟他们有什么关系,如此方能造成抗日热潮,使几万万人齐心协力;另一方面还要有一个说明此目的的步骤和政策,即一个政策纲领,当时的纲领是《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抗战建国纲领》。

从这个角度看,《孙子兵法》中“五事”中的“道”讲的就这事,它是“令民与上同意”的关键,形成上下一致的核心,这是军队的精神力量。

任何一个组织都需要动员大家齐心一致,但必须让他们清楚为什么努力工作,以及努力的意义,因此,这里不能仅仅有目的性的,口号上的东西,也不能都是画饼,更重要的是要有政策,有纲领,有具体的利益。

所以,就团队力量构成而言,“道”与“利”两个因素必不可少,离开哪个都可能导致团队分崩离析。

这些是动员的内核,宣传工作也必须跟上,利用各个群体熟悉、喜欢的形式进行宣传,让大家都熟悉,能背诵、传诵,与他们生活实际相关联,最终把大家都团结起来。

企业团队的动员也是如此,要将企业精神、文化宣传下去,贯彻下去,就需要组织各种活动,尤其是让大家能直接感受到的活动、仪式,使其清楚这些精神不是说说的,是认真做的。

很多老板饼可以画得很美好,但到分钱、分利益的时候就打折扣,如此企业精神也就没了,谁还愿意“将士用命”呢?

在做战争政治动员的同时,也要认识到战争这个矛盾的特殊性,它不等于一般的政治,是为实现实现政治目的扫清障碍的特殊行动,日本为了组织中国的进步发动侵略战争,中国抗战也是为了扫清阻碍我们进步的障碍。

针对不同的目的,其方法、战略战术也不一样,就像《孙子兵法》所倡导的,要基于自身的经济、技术、武器装备资源(作战、谋攻篇),结合地形、天时(地形、九地、火攻)情况制定具体的战略战术(军形、兵势、军争、九变、虚实),而不能机械的照搬某些成功的战例。

今天很多老板都被曾国藩“扎硬寨,打呆仗”而成功消灭太平天国的方式“道德绑架”,说什么要做基础的事,练基本功,慢就是快之类的鸡汤。

实际上,曾公这个作战方式与他的性格、思想没有关系,完全是战场需求,完全基于当时双方的所使用先进的洋枪洋炮的客观条件所致,因为太平天国以宗教主导,他们跟洋人的关系很好,购买了先进的武器,如果湘军不用这种方式,不就成活靶子了么?

而到了民国时期,环境变了的湘军,依然用这种“工程兵”的“扎硬寨,打呆仗”的方式,始终没有形成战斗力,红军与他们交过手,给他们的评价是战斗力不咋地。

所以啊,老板必须清楚,做基础的事,练基本功这些都是有条件的,是要结合环境与自身能力而言,不能一概而论。

正如孙子兵法的“地”与“道”说,始终要评估自己所处环境与能力的匹配性。

九、战争的目的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这是一切战争行动的根据,都要基于这个目的展开行动,文中指出,在整个抗战中,每战不论大小的胜利,力求解决一部分敌人的武装,损伤敌人一部分人马器物,把这些对敌人的消耗积累起来,成为大的胜利,达到最后驱敌出国,保卫祖国,建设新中国的目的。

这个目的,不仅指导我们的战争,也指导敌人的战争,他们也同样会以此目标为根据在行动,它是一个相互对立的指导原则。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说,消灭敌人的军队和保存自己的军队这两种企图是相辅相成的,因为它们相互影响,它们是同一意图的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但克先生更侧重消灭敌人的军队,他认为,保存自己军队这一企图具有消极的目的,能粉碎敌人的意图,也容易导致单纯的抵抗,这种抵抗最后只能延长军事行动的时间以消耗敌人。

这个目的用在攻守上,进攻是消灭敌人的主要方式,防守是保存自己的主要方式,但而进攻中本身又包含了防守的作用,防守中也必然有进攻的因素。

有人认为,《孙子兵法》的“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讲的就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但这里更多是中国传统“攻守兼备”思想,从孙子兵法这句话的理解看,先为不可胜,显然是“必受敌而无败”的奇正思想,牵制敌人的部分如果败了,不仅保存不了自己,分出去能够打破战场平衡的奇兵也失去其价值和作用了。

以待敌之可胜,这个“待”可不仅仅是等待的意思,就像克劳塞维茨说,防守不能被动的抵抗一样,防守中也要有进攻和主动之意。因此,很多人在“等待”上加以发挥“以待敌之可胜”的“待”,这里显然不仅仅是等待敌人犯错,等待战机出现,也包含了诱导敌人犯错,而且“先处战地”也是等待敌人到来,这里的等待就是主动,是积极的进攻。

无论以攻为主导,还是以防御为主导,亦或是攻守兼备,其根本目标都是胜利,消灭敌人,克劳塞维茨说,消灭敌人军队的企图是战争的长子。

论持久战中对消灭敌人做了解释,是解除敌人的武装,也就是所谓“剥夺敌人的抵抗力”,不是要完全消灭其肉体

从这诠释中,体现了东西方思想的差异,也体现了我党在“道”层面的功力,优待俘虏的政策上,无论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十、主动是军队的命脉

一般而言,战略上的主动是彼我双方实力决定的,而战役、战术上的主动则是指挥员决定的。

文中说,战争是两军指挥员以军力财力等项物质基础作地盘,互争优势和主动的主观能力的竞赛;竞赛的结果,有胜有败,除了客观物质条件的比较外,胜者必是主观指挥正确,败者必由于主观指挥错误。

我想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孙子兵法》的原因,要想战场上打胜仗,必须学会正确指挥,而《孙子兵法》就是一套完整的教我们正确指挥的兵书,而非战争原则原理之书。

说到掌握主动权,《孙子兵法》在虚实篇专讲这事,李世民说,我读兵书孙子十三篇是最好的,而这十三篇中虚实篇又是最好的。

这位善战之君,一下子抓到了要害。行动自由是主动权的典型体现,也是打胜仗的前提。

如何主动?

文中给出持久的方针是,在第一和第二阶段即敌人之进攻和保守阶段中,我应该是战略防御中的战役和战斗的进攻战,战略持久中的战役和战斗的速决战,战略内线中的战役和战术的外线作战;在第三阶段中,应该是战略的反攻战。

这个方针充分运用了矛盾思维,防御中的进攻,持久中的速决,内线中的外线,总结一下就是与敌人拧着来,这是掌握主动的重要手段。

其核心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力量不同,采取的措施就不同,你越是应对对方的策略,越容易陷入被动。

孙子兵法要求我们“致人而不致于人”,要调动对方,而不被对方调动,才能掌握战场主动权。

敌强我弱,战略上被动防御,就要创造局部上的主动进攻,否则,防御就意味着消极抵抗。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始终强调防御带有消极因素,大概也是为了提醒指挥员避免陷入消极思维中,争取主动。

可见,争取主动权不是优势一方的专利,弱势一方也要争取主动,战略上无法主动,就在战役上创造优势和主动,中外历史都告诉我们强大不一定不打败仗,弱小也能打胜仗,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文中列举了不少例子,比如城濮之战、成皋之战、韩信破赵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拿破仑的多数战役都是以少击众。

从这些思想中我们发现,没有绝对的以少胜多,也没有绝对的以多胜少,弱者的选项不是消极抵抗和被动投降,强者的选项也不是必胜,无论资源众寡、力量强弱,要善于把手里的牌打好,把现有资源发挥到极致。

正如《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识众寡之用,众有众的战法,寡有寡的打法,孙子十三篇提供了基于现有资源设计战法的系统方法和工具,具体可参考我的《孙子兵法战术体系》。

灵活性是具体实现主动性于作战中的东西,简言之,就是灵活的使用兵力,使用资源,基于战场形势组合使用分散与集中、分进与合击、进攻与防御、突击与钳制、包围与迂回、前进与后退这些战术动作。

文中提供灵活用兵的三个要点,即时机、地点、部队三个关节。时机的选择不能早也不能晚,打早了,过早暴露自己给敌人有了预防条件,打晚了敌人集中了变成了硬骨头;地点是选突击点的问题,左翼是敌之弱点容易胜,右翼是敌之优势,就会碰钉子;部队的问题,择部队而分配任务,要把握每支队伍的优势,完成他们擅长的任务。

灵活性在《孙子兵法》中体现在“权变”上,始计篇讲“八权”,要因敌而动,兵势篇奇正相生,要通过战术变化而创造“机”,虚实篇讲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军争篇讲分合为变,九变篇讲因的智慧

就是说,善战者,要能基于客观情况,审时度势,正确判断敌势、我势、地势而采取及时和恰当的处置方法。

其实,兵法之用也在于灵活性,郑友贤注孙子兵法时说,兵法之传在于常,兵法之用在于变,常者,法也,用者,势也。

孙子兵法六千字是常法,是一整套基于地势、敌势、我势设计战术的方法、工具和模型,而其用则是按照其判断战场形势的方法准确判断形势,按照其排兵布阵之法正确以“地”为抓手布阵,按照造势用势之法奇正相生、分合为变创造效应,调动对方,在敌之战略重心上集中优势兵力。

计划性是现实主动的保障,尽管战场具有非常多的不确定性,但我们要将确定性的内容准备好,以应对战场上的不确定性。

因此,要有事先的计划和准备,将各种可能发生的不确定性都想到,并做好各种预案,这正是《孙子兵法》始计篇的内容,上半部分评估战斗力情况(五事为战斗力要素,七计为战斗力生成模式),下半部讲计算,以“四诡八权”为参数,以“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为标准列出各种可能性。

十一、抗日战争的三种作战样式

基于抗日持久战的总方针,即战略内线、战略持久、战略防御中的战役和战斗的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其作战样式就是运动战为主,游击战为辅,阵地战会在局部存在但只是为配合运动战消耗敌人或争取时间而实施。

文中也强调了三种作战样式在不同阶段地位的变化,第一阶段敌人的战略进攻阶段,以运动战为主,游击战为辅;第二阶段战略相持,游击战为主,运动战为辅;第三阶段战略反攻,以运动战为主。

作战样式的选择要基于战场形势来决定,而抗日战争的整体形势决定了我们要采取持久的消耗战,将日本的人力、财力皆消耗掉,使之优势变劣势。

尽管《孙子兵法》也说,要因粮于敌,就是在敌占区就地解决消耗问题,补充装备、粮食、人员等,日军在抗日战争期间也确实采取了这样的策略,但到相持阶段,化整为零的游击战,以及极大的战略纵深,使其不得不分兵,其消耗远大于补充。

因此,有人讲《孙子兵法》是一部善用杠杆的兵书,所谓杠杆就是“取用于国,因粮于敌”,通过打胜仗在敌国解决消耗补充问题,但这涉及到一个占领区采取策略的问题,美军越南战争、伊拉克战争都在占领区的关系处理上出现问题,导致其失败,《孙膑兵法》的“五恭五暴”倒是阐述了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有个矛盾必须解决,就是速决与持久的关系,小国可以速决,大国战略纵深长,则难以速决,持久就意味着失败,前文说,大国是不可战胜的,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不要寄希望于杠杆,各个领域用杠杆都有极高的难度,不是一般智慧能驾驭得了的,读《孙子兵法》先学会打胜仗才是第一位的。

文中也强调了避免与日军决战,这是针对日军企图速决而言的,我们针对他们的速决是有把握的战役就快速解决它,消耗它,没把握的战役就避开它,总之就不在整体上与之决战。

可见,从“运动战、游击战、阵地战”、“消耗战、歼灭战”、“乘敌之隙的可能性”、“抗日战争中的决战问题”几个部分,其核心就一个,各种方式消耗敌人。

这是抓住的战争的本质——消耗,消耗的对象不仅有物质、财力,还有人,打歼灭战的核心也是消耗。

十二、兵民是胜利之本

日本之所以侵略中国,不是它有多强大,而是它看到了当时的中国民众处于一个无组织的状态。

任何一个被组织起来的国家都是强大的!

而将民众组织起来的核心在政策,针对官兵与民众的政策,士兵是军队的基础,民众是经济基础、财政基础。

因此,抗日战争军队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这个原则的落实,要从尊重士兵,尊重人民,尊重那些已经放下武器的敌军俘虏的人格做起。

这是根本态度。很多人搞不好官兵关系、军民关系,不是方法的问题,而是根本态度或根本宗旨的问题。

记得《大学》中有句话说“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强调的就是,你的心若在,就一定可以做成。

所以,论持久战最后的结论是,中国抗战的胜利,虽然有很多条件,但核心条件是中国人民的大联合。

从这个角度看,一个团队的凝聚力是战斗力的根本,《孙子兵法》强调“道”,强调“上下同欲”,强调“修道保法”,其重心就是将个体组织起来。

 


    到这里,论持久战学习完了,《毛选》的经典“三论”(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也全部学习完了。


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孙子兵法作者,孙子兵法全文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再读论持久战,学孙子兵法之实践,体悟战争论之思想发布于2021-07-01 11:43:3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