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敌寡。能以众击寡,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占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这段重点讲“以众击寡”。

怎么才能出现“以众击寡”的格局,关键是我知敌人虚实,而敌人不知我的虚实,于是,我就可以“以实击虚”。就是这句“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

总体来讲,要形成我专敌分的格局,“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敌寡”,是要我军集中在一处,敌人兵力分散在十处(十,只指多,不是具体的十),用十倍的兵力去攻击敌人,这样的我就成了优势,敌就成了劣势。

“能以众击寡,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能集中优势兵力攻击劣势之敌,是因为敌人到处有顾虑,不得不分兵把守,那么同我们作战的兵力就有限了。

“吾所与占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这句说我要进攻的地方敌人不知,不知我要进攻的地方,防守的地方就多,防备的地方多,那么我要进攻地方的守敌就少。

“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是说,防备了前面,后面兵力就薄弱;防守了后面,前面兵力就薄弱;防守了左翼,右翼兵力就薄弱;防守了右翼,左侧薄弱。总之,到处防守,就处处兵力薄弱。

这里主动与被动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无论实力多么强大,兵力都是有限,处于战场上的被动状态,就要处处分兵,容由优势变劣势。

所以,接下来就说了,兵力薄弱是因为被动戒备敌人,兵力集中是使敌人被动戒备我。“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讲了主动与被动的关键。

如何才能形成“以众击寡”呢?

主要是分合之变。通过分散与集结,在不断运动中,陷敌于分散,陷敌于被动。

李零教授讲,战场上兵力总有虚实,不可能哪里都是实,众寡、虚实都是相对而言,关键在于众寡怎么分配,虚实如何照应。

虚实的实现是整个战场布局实现,一场战斗可能直接关系到后边战斗的成败,所以,粟裕大将每一战,都要考虑他与后边战斗是什么关系?前边的战斗能不能为后边的战斗做铺垫。

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


孙子兵法》谋攻篇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里又加上了两条,不仅要知己知彼,还要知天、知地。

知天,就是知战之日;知地,就是知战之地。谋攻篇讲的是战略原则,还没有进入应敌状态,所以只讲知己知彼,到了战场上,两军展开,准备开战了,就要做到四点了。

自己的优势兵力要投向哪里,知道敌人兵力集中在哪里,哪里兵力比较空虚,知道在哪里打,知道什么时候打,主动权都在我手里,这就是“四知”。

这句话的意思,能够预料在什么地方打,什么时候打,就是跋涉千里也要同敌人会战;不能预料在什么地方打,什么时间打,左路不能救右路,右路不能救左路,前后不能相救,何况远在数十里,近在数里呢?


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哉?

“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哉”,这个场景是孙武对吴王阖闾讲兵,提到了吴国的敌人越国。

意思是,兵不在多,而在用,不会用,兵力再多,又何益于胜负。

投入到战场上,兵力多少并不是关键,关键是如何用兵,如何占据战场的主动权。

孙武参与指挥的“柏举之战”,当时与楚国的兵力对比是楚国九万人,吴国三万人,兵力相差悬殊,柏举之战不仅打败楚军,而且以十天的时间攻入了楚国首都。


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故策之而知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


“胜可为”,这与“形”篇的“胜可知,不可为”有点矛盾

形篇讲“胜可知,不可为”,是因为没打之前,是讲己所具有的素备,所以“可知不可为”。

这里讲“胜可为”,在战场上应敌,通过调动敌人,实现虚实的转化,是人为制造的胜,属于因敌而设。

“胜可知”是从形的角度讲,“胜可为”是从势的角度讲,其实是一件事的两个侧面。

接下来四句我理解为怎么侦查。“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讲要分析一下敌我双方的计谋得失,要通过各种途径侦查到敌人的计谋,这与“上兵伐谋”差不多。

“作之而知动静之理”,是说刺探或触动敌人,以了解它的动静规律。这个比较好理解,在我们看的影视剧中也经常出现,观察敌方多长时间换防,交接的方式等,这里不仅是这些,包括出兵规律、优势兵种等。

“形之而知死生之地”,查明敌人所占区域哪里容易进攻,找到弱势区域。查清楚兵力配置情况,以众击寡。

“角之而有余不足之处”,通过战斗侦查、火力侦查,即通过小规模的战斗,查明敌人兵力部署情况,或理解为试探敌人的实力。

这里讲侦查。第一,察其计谋;第二,察其动静规律;第三,察其兵力部署,火力配置;第四,小规模战斗侦查,试探其实力。

市场调查与终端调查的区别在于,前者为了战略或策略制定做基础,终端调查则是到了临战状态,准备开发这个市场了。

讲完侦查,接下来就告诉你怎么不被侦查到。

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可窥,智者不能谋。因形而措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变形于无穷。


“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可窥,智者不能谋”,讲怎么不被查明?

我制造出来的假象,看到的兵形、运动,无法看出我的规律,因为虚实不露,深间也无法窥测,有计谋的人也想不出办法。
“因形而措胜于众,众不能知”,我放因形制造的胜,士兵只是按照安排而行动,不知是怎么胜利的。

“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打了胜仗,人们看到的是有形的东西,却不知是怎么胜利的。

这有点像我们看成功的企业,看到的都是外形,而不是本质。

小米鼓吹自己靠互联网思维成功,靠极致产品成功,可是你越来越发现,他的产品越做越差,根本就不是追求极致产品,展示给我们的都是假象。

六个核桃、加多宝的成功都被冠以各种总结,实际上,可能只有操盘的人才知道是怎么回事,甚至高管都不知道。

当然,也可能连他自己都不知怎么做出来的,否则加多宝的“昆仑山”就不是现在的量级。

所以,总结一下,“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变形于无穷”。取胜的方法灵活多变,不重复,根据不同情况变化无穷。

这样就明白了,打胜仗的方法最大的禁忌就是:重复。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胜〕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行〕,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成〕势,(水)无(常)〔恒〕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故"五行"无常胜, "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用水来比喻避实击虚,因敌制胜。

总之,打仗就是要避开敌人的实,攻击它的虚。

微乎、神乎,打仗变幻莫测,用我的实击对手的虚,势篇一个比喻说,用石头击鸡蛋。这就是唐太宗为什么这么喜欢“虚实”的原因。

大企业关注的更多是“虚实”,在地盘上、认知上争得失;小企业则既需要关注“形胜”,又要关注“虚实”,既要在市场上拿销量,又要关注在什么地方蓄势,否则一个品类做不下去,又要换一个领域继续战斗,实力很难积累起来。




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孙子兵法作者,孙子兵法全文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唐太宗最喜欢的“虚实”之法:关于市场布局与市场攻坚(下)发布于2021-07-01 12:14:4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