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备用号,早关注,不迷路
【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孝献皇帝 建安四年 公元199年
会稽功曹魏腾尝策意,策将杀之,众忧恐,计无所出。
策母吴夫人倚大井谓策曰:“汝新造江南,其事未集,方当优贤礼士,舍过录功。
魏功曹在公尽规,汝今日杀之,则明日人皆叛汝。吾不忍见祸之及,当先投此井中耳!”
策大惊,遽释腾。
【译文】会稽功曹魏腾曾经忤逆孙策,孙策要弄死他,众官员忧虑恐惧,却又无计可施。
吴国太倚着大井的栏杆对孙策说:“你刚刚开创江南的局面,诸事都没有安顿好,正应礼贤下士,不记过失,只记功劳。
魏功曹在公事上很尽责,你今天杀了他,明天别人都会背叛你。我不忍见你大祸临头,应该投井先走一步!”孙策大吃一惊,连忙释放魏腾。
解析】一、众忧恐
孙策要杀魏腾,而臣下忧虑恐惧,却无计可施,在这种情况下,孙策强行要杀魏腾自然可以达成目的,但强杀魏腾之后带来的政治伤害却是避免不了的。
领导立足的本质,就在于有多少人铁了心的支持你,如果说魏腾违逆了孙策的意思,孙策就要杀魏腾,那孙策违逆大多数人的呼声强杀魏腾,那臣下心里又该作何感想呢。
为了处理一个人,而引起众怒,敢怒而不敢言,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这就好像当初曹操杀名士边让,杀一人而兖州忧恐,敢怒不敢言。
后来趁着曹操攻打徐州,兖州空虚,陈宫张邈这些人就直接叛变了,这其实就是强行处置下属带来的后果,曹操因此而差点一蹶不振。
吴郡四姓顾陆朱张,而会稽主要由虞翻、魏腾两大家族把控。曹操杀边让是作为打击兖州豪强的开端,而孙策要杀魏腾未必也没有要打击江东豪强的意思。
吴母不惜以死相挟,其实就是怕孙策重蹈曹操当初兖州叛乱的覆辙,因为杀了魏腾,江东世家就会有孙策要打击豪强的预期,所以会众忧恐。
二、新造江南
就在孙策要杀魏腾之前,华歆主动退出豫章郡,吴郡、丹杨、会稽、豫章这江东四郡刚刚被孙策掌握,所以吴国太说孙策新造江南。
在这种时候杀魏腾吹响清算世家大族的号角也不是不可以,但风险很大,不够稳妥,因为孙策此时对于江东的统治,主要还是建立在世家大族协助统治的基础上的。
这个时候孙策权力不稳,在新的基本盘还没建好之前,强杀魏腾就等于和世家摊牌,这个清算世家的使命,孙策最终还是没有落实就死了,接力棒交到了弟弟孙权手上。
而孙权年幼继位,能力又不如孙策,在外又有强敌,就更加的不敢清算世家引起内乱了,不仅不敢清算,反而要尽力拉拢,所以这种形势就一直持续到孙权执政晚年,孙权权力趋于稳定了才敢尝试性清算。
如果说这个时候孙策杀魏腾,可能要重走一遍曹操当初在兖州走过的路,置之死地而后生,如果成功了,孙策就打造了一个平民化的会稽郡,如果失败了孙家就没了,在吴国太的干预下,孙策还是放弃了。
像这种事,一般雄才大略的帝王都会留到执政晚年来执行,一方面执政晚年大权在握,另一方面杀完自己也快死了,新的皇帝上台,就可以当好人,不背负这个刻薄寡恩的包袱。
具体事例事见:为什么历史上雄才大略的帝王,晚年大多昏聩滥杀?
三、在公尽规
如果说孙策一定要杀魏腾,那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必须将法律法规套用到魏腾头上来杀,而不是仅仅凭借自身的好恶来杀。
因为好恶是没有标准的,过于主观,以好恶杀人,则谁都不知道你哪天会讨厌自己,所以以至于终日惶惶,没有安全感就会生出反心。
而以法律法规杀人就不一样,法律法规都是客观的明令,是死的,这就像一根高压线,只要不去碰,就不会触电,而领导的好恶却是一根活的高压线。
以好恶杀人,就好比在人群中挥舞着高压线,谁敢跟你站在一起?作为领导,没有人跟你站在一起了,事业也就离失败不远了。
所以说,如果孙策真的想杀魏腾,还是应该调查魏腾有没有犯罪,只要实事求是,罪名确凿,处理公正,不是栽赃陷害。
更高明一点的,那就是捧杀,郑伯克段于鄢,先把魏腾纵容成害群之马,先让他犯众怒,然后后发制人,依法为民除害,岂不更好?
点击  

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白话文,资治通鉴在线阅读, 资治通鉴简介资治通鉴翻译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处置下属,决不能仅凭一时好恶发布于2021-06-28 11:07:5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