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而是立意不高不如回家种番薯!这就是司马同志开写《资治通鉴》时的心态。

从来没有一本分量这么重的史书,在一开篇就把天子骂到不能自理的;司马光同志做到了;不但如此,《资治通鉴》的开头,可谓是石破天惊,逼格无穷,仿要在一开头就把多数人隔开不能往下阅读一样,真可谓立意深远、用心良苦。

我们先来看原文截图:

以下是上面图片的文字版本:

正文卷第一(原文统一采用加黑、斜体、下划线,下同)

  【周纪一】起著雍摄提格,尽玄黓困敦,凡三十五年。  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公元前四零三年)

拿起《资治通鉴》,翻开看到正文第一页,扑面而来的是让人几乎要把书扔掉的十一个字“起著雍摄提格,尽玄黓困敦”,这是什么天书呢?其实这只是木星纪年的方法,对应就是从戊寅到壬子年,或者更加方便理解的“从公元前403年到369年”。司马光同志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纪年,虽然有些不方便,但是,可以让自己的《资治通鉴》从一开始就取得更高的逼格和更古朴、凝重的客观。


接下来,终于开始记事: 

 

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意思就是:

周天子把晋国的三位大夫魏斯、赵籍、韩虔升格了,从大夫升级为诸侯,这一年正式任命。

然后司马光同志开启自己的骂街模式(臣光曰,因为这本书原是写给皇帝看的,因此自己发表观点的地方,都是用“臣光曰”来穿插议论),把这位周威烈王,周朝的姬主席,用了1265个古文字,骂了一个晶莹剔透:

   

臣光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

先说结论:天子的职责就是规定并确保纲纪伦常、君臣名分,整个国家才能有序而治安。然后再用三段说明为什么有上面的结论:

  夫以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受制于一人,虽有绝伦之力,高世之智,莫敢不奔走而服役者,岂非以礼为之纲纪哉!是故天子统三公,三公率诸侯,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贵以临贱,贱以承贵。上之使下,犹心腹之运手足,根本之制支叶;下之事上,犹手足之卫心腹,支叶之庇本根。然后能上下相保而国家治安。故曰:天子之职莫大于礼也。

   文王序《》,以乾坤为首。孔子系之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言君臣之位,犹天地之不可易也。《春秋》抑诸侯,尊周室,王人虽微,序于诸侯之上,以是见圣人于君臣之际,未尝不惓惓也。非有桀、纣之暴,汤、武之仁,人归之,天命之,君臣之分,当守节伏死而已矣。是故以微子而代纣,则成汤配天矣;以季札而君吴,则太伯血食矣。然二子宁亡国而不为者,诚以礼之大节不可乱也。故曰:礼莫大于分也。

  夫礼,辨贵贱,序亲疏,裁群物,制庶事。非名不著,非器不形。名以命之,器以别之,然后上下粲然有伦,此礼之大经也。名器既亡,则礼安得独在哉?昔仲叔于奚有功于卫,辞邑而请繁缨,孔子以为不如多与之邑。惟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政亡,则国家从之。卫君待孔子而为政,孔子欲先正名,以为名不正则民无所措手足。夫繁缨,小物也,而孔子惜之;正名,细务也,而孔子先之。诚以名器既乱,则上下无以相有故也。夫事未有不生于微而成于著。圣人之虑远,故能谨其微而治之;众人之识近,故必待其著而后救之。治其微,则用力寡而功多;救其著,则竭力而不能及也。《易》曰:“履霜,坚冰至”,《书》曰:“一日二日万几”,谓此类也。故曰:分莫大于名也。


周易》、《春秋》早就明示,天尊地卑的君臣顺序是自来如此。上下有序而不做非分之想是保证国家制度长治久安的最有效办法,必须严格遵守。

然而:

   呜呼!幽、厉失德,周日衰,纲纪散坏,下陵上替,诸侯专征,大夫擅政。礼之大体,什丧七八矣。然文、武之祀犹绵绵相属者,盖以周之子孙尚能守其名分故也。何以言之?昔晋文公有大功于王室,请隧于襄王,襄王不许,曰:“王章也。未有代德而有二王,亦叔父之所恶也。不然,叔父有地而隧,又何请焉!”文公于是乎惧而不敢违。是故以周之地则不大于曹、滕,以周之民则不众于邾、莒,然历数百年,宗主天下,虽以晋、楚、齐、秦之强,不敢加者,何哉?徒以名分尚存故也。至于季氏之于鲁,田常之于齐,白公之于楚,智伯之于晋,其势皆足以逐君而自为,然而卒不敢者,岂其力不足而心不忍哉?乃畏奸名犯分而天下共诛之也。今晋大夫暴蔑其君,剖分晋国,天子既不能讨,又宠秩之,使列于诸侯,是区区之名分复不能守而并弃之也。先王之礼于斯尽矣。或者以为当是之时,周室微弱,三晋强盛,虽欲勿许,其可得乎?是大不然。夫三晋虽强,苟不顾天下之诛而犯义侵礼,则不请于天子而自立矣。不请于天子而自立,则为悖逆之臣。天下苟有桓、文之君,必奉礼义而征之。今请于天子而天子许之,是受天子之命而为诸侯也,谁得而讨之!故三晋之列于诸侯,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之也。


   呜呼!君臣之礼既坏矣,则天下以智力相雄长,遂使圣贤之后为诸侯者,社稷无不泯绝,生民之害糜灭几尽,岂不哀哉!

从周幽王、周厉王开始,周朝实力越来越不行,到了最后,已经连很多小国都不如了,但是,即便如此,周朝一直都没有任何的诸侯国能够取代,原因是什么呢?就是一直坚持着一直以来的天子、诸侯等君臣名分没有错乱,因此有实力的诸侯也不敢乱来。好了,现在周威烈王同志,竟然不顾纲纪伦常,把魏斯、赵籍、韩虔这三个乱臣贼子士大夫封为诸侯,那就是天子自己坏了规矩(“礼”),从此大家也更加没有遵守游戏规则的必要了,天下从此进入“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时代,再也不会有西周以前的国家伦理了。


整部《资治通鉴》300多万字,“呜呼”两个字用的地方不超过20次,这里就用了2次,可见司马光同志多么的生气,对于周威烈王这么不守天子规矩是多么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以至于最后只能用“岂不哀哉”来结束了自己“臣光曰”议论。



由于开篇立意的重要性,司马光同志其实开篇就长篇大论进行劝诫,会让读者莫名其妙,所以,接下来的几讲,司马光会采用倒叙的方法,把相关的历史故事逐一说清楚,让读者明白自己为何有这一番吐槽。

请关注后续文章......

资治通鉴白话文资治通鉴在线阅读资治通鉴简介续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白话版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开篇就骂天子骂到狗血喷头,司马光你想干嘛?发布于2021-06-28 15:27: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