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汉字对照表大全甲骨文图片甲骨文转换器

#甲骨文

在上篇中我们推论说,的甲骨文造字义应为铠甲、衣甲、护身甲,其材质可能是连缀的石片、皮革或金属片。那的甲骨文又会是个什么东东呢?

图1  甲字的甲骨文

甲骨卜辞中,甲有两种写法(见图1),其中的十字形甲是普遍适用的,用于天干地支和殷王室先祖先妣的庙号,而类似田字形的甲则专用于商的先祖上甲微,几乎所有研究甲骨文的学者都认为它是一个合文,读作“上甲”。
周武王推翻殷商政权之后,就不会再尊崇商王室的先王先祖了,于是就不再管他马十字形田字形,全都拿过来乱用,因此我们看西周金文中的天干甲,也就有了两种字形。

图2  甲的商周金文

不但拿过来乱用,而且还由于原来七也是个十字形、后来的十也变成了十字形,因而他们还渐渐地抛弃了十字形的甲,只用田字形的了。战国以后,又由于田字形的甲跟田地的田犯冲,就又把甲的一竖拉长,遂逐渐变成了我们现在所写的这个样子。
但若要分析甲的甲骨文造字构思,则只能以十字形为基础。田字形甲是十与囗(读作围)的合体,咱最后再仔细说它。
早在2019年9月5日,我在《十天干通解(上):甲乙丙丁》里就罗列了几种前人对甲的解释(当然还很不全面),且暂时选择相信“种子发芽时裂口的形象”这个说法,但却又一直隐隐地觉得不妥,因为从其他殷商文字的造字手法看,他们没有这样的造字“习惯”,且“种子裂口”也并不都是这个样子,况且又有谁会去观察得这么细致入微呢?
后来我想是不是种子发芽时顶破土面的裂纹形状呢?近十几年来我一直在自己的院子里种菜,仔细观察后也否定了这个可能性,因为土面裂纹基本上都不是十字形。
上古时期,世界各地都有太阳崇拜,且大都有十字形图案,还有专家提供信息说在某个西亚文明里十字形代表启明星。我存在心里半年后,也否定了甲与它们(太阳、启明星)有牵连。
关注康殷先生的《文字源流浅说》时,又发现他把甲说成是盾,而我以前接触到的盾的说法来自于廖文豪先生的《汉字树》。走投无路之后,我开始认真研究起来。

图3  盾的甲骨文

盾的甲骨文有两种基本写法,见图3。无论如何,我认为盾都是由一个木板面加上边框(或有)、加劲肋和执手组成,另外盾面上也通常会画些图案;又由于两种写法都出现在宾组和子组卜辞里,所以我认为这两种写法是同时造出来的,并不存在谁先谁后、谁是谁的简化的可能。若此推论站得住脚,则图3中第二行的写法就可做如下解:
方框是木板做的盾面,十字形会意两根用作加劲肋的交叉的木条,十字交叉中心为执手部位。竖向木条两端之所以长出一截,从实用角度来说是可以理解的,行军时可以在地面上拖着走而不必老是费劲一只手拿着,驻扎时可以插到地上。
我之所以一开始没相信廖文豪先生的甲为盾的说法,是因为他说盾一开始是交叉的木棍,所以才照葫芦画瓢造出了甲字——这显然不合情理。
我现在则以为,盾字造出来之后才引申、分化出了十字形的甲,其过程又可分为含义引申和字形分化两方面。

图4  盾的商代金文

在说盾的引申义之前,我先把目前学者对盾字的不同意见摆出来,以便读者自行鉴别,避免在我这里偏听偏信。
国学大师》网站和部分学者认为,图4里的金文是盾字,但也有不少古文字大家认为它是个(guàn)字。我思考来思考去,还是觉得它是盾而不是毌,因为从《汉典》网站提供的文字解析和证据看(见图5),毌是以线穿贝,且过去的铜钱也曾是以贯为单位的(如传统戏曲《十五贯》),而把图4里的字理解为盾才是最自然、象形的。

图5  毌的字源演变

澄清了图3、图4里的商代甲金文字形不是毌而是盾,咱就好接着分析它是怎么引申出甲的了。当然以下都是合理推断,并没有确凿的证据。
盾牌是坚硬、片状的护身武器,那么身上具有坚硬外壳的虫子如蜣螂自然就是甲虫;殷商人最重要的占卜材料就可称为龟甲(尽管卜辞中没见到类似龟甲这样的词,但他们总得给它个命名吧);乌龟有背甲和腹甲,战士身上能护前心后背的介又可转称甲;种子发芽时向下扎根,其种子被顶出地面并褪去种皮,这个种皮又被称为孚甲。
可是可是,字义若是这样引申,殷商时期应称盾虫、龟盾才对啊,怎么后来只见甲虫、龟甲了呢?
那是因为原来没有盾字,那个盾形字其实就是甲。甲一直都在,而盾是后起的。这个咱后面再细说。
由于用甲骨占卜(最好的材料是龟甲而不是牛骨)并祭祀祖先、诸神和打仗(见下面戎字说解)是殷商王族最重要的家国大事(国之大事,唯祀与戎),所以他们就把盾字作为十月太阳历的第一个月的月名,至于具体是因为在首月占卜祭祀还是打仗,就不得而知了,当然我偏向于大量的、集体集中式的占卜祭祀。
由于盾字还有别的世俗的用途,如用于地名和人名,就不能再跟十天干里的盾写法一样了,且由于作为天干之一需要大量书写从而有简化的必要,所以就从盾字里提取出了那个作为加劲肋的十字形木条另造了十字形甲字。
综上,殷商时期十字形甲是由盾字简化而来的,其原始义为盾牌和龟甲,由于他们要在一年的第一个月集中以龟甲为主占卜并祭祀祖先和诸神,于是就把一年的首月称为甲。又由于殷人很早就放弃了自己一年十个月的太阳历而转用十二个月加闰月(十三月)的夏历,所以从甲至癸就又变成了计日的十天干。这几个一路转下来,我们也就很难再探寻到甲字的真实起源了。
至于上古或太古时期是否存在十月太阳历,大家在网上简单一搜就知了。网上介绍的彝族十月太阳历,就是每年分十个月,每月36天,最后剩下五六天过年。我过去只是根据何新在《诸神的起源》里的猜测写在了《十天干通解(下):辛壬癸》里,现在彝族太阳历给我证实了(那时我没想到网上会有所以没去细查)。
还有,彝族原来称“夷”,1949年周总理在定少数民族名称时觉得夷有贬义就给改成了彝族。但我们知道,殷商人很可能是来自于东夷的,这不就又对应上殷人祖上是曾经使用过十月太阳历的了吗?

说十字形甲是简化的盾,除了图3中盾的甲骨文外还有别的证据吗?
有,这就是的甲骨文。

图6  戎的甲骨文一

《汉典》网站上只选择了两个戎的甲骨文字形(见图6,可《甲骨文字典》里却选了另一类字形(见图7)。

图7  戎的甲骨文二

图7中的字形是戈与盾的合体,图6中的字形是戈与十的合体(前一个字在一期,后一个在三期),尽管专家们互不承认,但我却以为它们都是戎,就如图3里的一期盾字也有两种写法一样。当然,除了这个理由外,我们还能从戎的早期金文中找到更有说服力的证据,见图8。

图8  戎的金文

在西周早期的戎的金文中,既有戈盾合体,亦有戈十合体。加上前面说的一期甲骨文盾里有十字、一期甲骨文中戎里有十字,甲骨文“古”字里的盾亦有两种写法(古字以后再细说),这样是否就可基本证明,从甲骨文早期开始盾就已经可以简写为十字形了呢?
当然我这里仅仅是为了叙述方便,才把甲和盾分开说,其实很可能在西周早期及以前并没有现在的盾字,那时盾的象形字及其简化成的十字形很可能都读为甲,只是到了西周开始造新字后,他们又根据自己特殊的语言且借用了殷商的十造出了不同于殷商甲字的盾,其演变轨迹见来自于《字源》的图9。

图9  盾的字源演变

到此似乎又该小结一下了:
殷商时期的护身铠称为介,所以像披着铠的虫就被称为介虫,鳄鱼、有鳞鱼被称为介鳞;殷商时盾牌称为甲,由于占卜用的龟甲很像盾牌,所以甲被借用作十月太阳历的首月之名又即十天干之首;后来周人把铠改称为甲,且根据其“方言”语音另造了盾字,又把介转做了它义,于是介、甲、盾就固定成了后来文言文里的主要字义并沿用至今

那么甲骨文中的那个专指上甲微的类田字形的甲又是怎么回事呢?

图10  上甲微的合体甲骨文

截至目前绝大多数专家的意见都是:十外加囗读作上甲,但在卜辞上又可能在此字上加一笔(如图10),加的这一笔可能只是强调无实意义10中的最后一个字形多加了个“上”。
可是我要问了,是谁告诉你这个类“田”的甲骨文是读作“上甲”的?
在我看到的各种资料中,只有《古文字诂林》第10册第938页里引用的前辈地理学丁骕先生的说法最有说服力,其大意是:类田的甲实为(与报乙报丙报丁类似的)“报甲”,而囗为读音,图10中多加了一笔的字应读作“上甲微”。
是不是振聋发聩?
但却一直没引起古文字学家们的兴趣,盖因丁骕老先生是地理学家而非古文字大家的缘故邪?
当然,也可能是因为丁老先生对甲字的解释篇幅虽多,却在这个关键点上没有继续发挥,古文字的训诂书籍、文章又汗牛充栋,这三两句话被完全淹没也是非常正常的。而我,却想继续把它好好地研究一番。
欲知详情,且听下回分解。

甲骨文转换器、甲骨文图片,甲骨文汉字对照表大全、传播中华文化,泽济苍生,功德无量!!!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介甲盾与上甲微(中)发布于2023-03-05 10:34: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