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生》:嵌入式引述《山海经》
《老生》大量嵌入《山海经》的内容,占据了小说不小的篇幅,这种写作方式在古今小说史上是罕见的。建构小说的四个故事全都是老唱师因听诵《山海经》而回忆的往事,每个故事之前和中间直接嵌入《山海经》篇章,共有八个段落,原文之后是师生关于《山海经》的篇章问答,与原文形成两两相对的关系。这样的结构安排产生了“对称、均衡”的“结构的建筑美”。不仅如此,两者的互应还生成强烈的历史感和空间感。老师教了四天的《山海经》,所识见的不过是神州大地之一隅,老唱师忆起了百余年间经历的世事,也不过是漫漫历史长河之一瞬,山川大地、人类历史在宇宙洪荒中都不过是沧海一粟,《山海经》引文的嵌入在小说中生成历史与现实交织的高古浑厚之气。
《老生》后记曾言:“《山海经》是写了所经历过的山与水,《老生》的往事也都是我所见所闻所经历的。《山海经》是一个山一条水的写,《老生》是一个村一个时代的写。《山海经》只写山水,《老生》只写人事。”
《山海经》依次展开两千多年前中国南、西、北、东、中的山水长卷,具有空间上的连贯性。《老生》正是借鉴了《山海经》的平铺延展的特点依次展开叙事,《老生》依次展开中国革命时期、土改时期、人民公社时期、市场经济时代的历史画卷,具有时间上的顺序性。各自的顺序和连贯性又在展开的过程中彼此打破,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历史与现实的错杂。
《山海经》《老生》呈现的内容虽不同,但发生的地理空间却是相同的,同在广袤的中国大地,千百年间山水恒常,世事迁化。贾平凹说“《山海经》里那些山水还在,上古时间有那么多的怪兽、怪鱼、怪树,现在仍有着那么多的飞禽走兽鱼虫花木为我们惊奇《。山海经》里有诸多的神话,那是神的年代,或许那都是真实发生过的事,而现在我们的故事,在后代来看又该称之为人话吗?”
贾平凹期望在苍茫浩荡的大自然中演绎人类历史的风云变幻,《老生》是作者隔离遥远的宇宙太空,跨越厚厚的历史土层,对远古历史的深邃回望。“后之视今犹今之视古”,今天中国的山水和故事亦如《山海经》一样将成为远古的回响。《山海经》的植入蕴含着作者对历史人事的体悟,蕴含着山川历史变 迁的感慨,从而形成时空的交错和穿越,不论读者穿行于历史还是现实,都会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产生强烈的历史感和空间感。正如贾平凹自己在接受访谈时所言“从秦汉上寻到先秦,再上寻到上古、高古,就感觉那个时期,好像天地之间,气象苍茫,一派高古浑厚之气,有着这个民族雄奇强健的气息。”
《山海经》章节嵌入《老生》故事,不仅具有历史对应感和呼应性,还通过师生共读起到结构上的承接作用,很自然地引出了老唱师的回忆,有叙事引导作用。如祭祀南山之首鹊山之神“以白菅为席”,老师回答学生这样做是因为“白颜色干净,以示虔诚,沿袭到现在,丧事也叫白事,穿孝也就是穿白,裹白巾,服白衣,挂白帐,门帘也用白纸”。这种解释引出了没有读过《山海经》的老唱师的看法,丧事用白是因为黑色阳气太重,五常无法靠近勾魂,亡人就可能灵魂飘散,所以才用白布盖头裹身的。老唱师认识的鹊不是山,是人,是老黑的娘,为她唱过阴歌,由此引出了老黑家的故事。
又如嵌入《西山经》第四经后,由上古人采草入药引出了秦岭山中有两千三百二十一种草都能入药的叙事,又引出了只产当归的当归村,又引出当归村在市场经济时代的故事。两部分之间看似毫不相干,但是衔接却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不过这种植入式的写作,因刻意的裁剪与拼接,虽有生新之效,到底还是缺乏浑然天成的审美获得感。
文字来源:《山海经》对贾平凹小说创作的影响——以《老生》《山本》为例,李小奇
图片来源:网络
俯仰终宇宙
不乐复如何
让我们一同回到
洪荒时代
观志异品荒诞
山海经,山海经异兽录,山海经异兽,山海经故事, 读山海经山海经,山海经异兽录,阿长与山海经
山海经,山海经异兽录,山海经异兽,山海经故事, 读山海经山海经,山海经异兽录,山海经异兽,山海经故事, 读山海经山海经,山海经异兽录,山海经异兽,山海经故事, 读山海经山海经,山海经异兽录,山海经异兽,山海经故事, 读山海经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 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山海经》对贾平凹小说创作的影响(三)发布于2023-06-29 10: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