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期到南北朝时期,是文化的萌芽阶段。


中国饮茶始于西汉有史可据,但在西汉时期,中国只有四川一带饮茶,西汉对茶作过记录的司马相如、王褒、杨雄均是四川人。


这时期的四川地区已经有人开始大面积种植茶叶园区。


随着茶叶的大量生产和发展,当时的茶农将生产的茶叶,运到邻近的成都及水陆交通便利的武阳市场出卖。


逐渐开始出现了茶叶市场。



中国茶叶向东的移动发生在秦汉至南北朝时期,西汉年间,湖南就有以茶命名的“茶陵县”。


当时的湖南等地不仅生产茶叶,还对茶叶非常的重视,从《行州图经》的记载中:“秦陵者,所谓山谷生茶茗地。”就可以看出。


而且茶叶的药用价值也受到了很多人的赞赏,东汉名医药家华佗在《食论》中最早论述了茶的保健作用:“苦荼久食益意思。”(苦荼即为茶)


指出茶味苦,饮茶有益于振奋精,吃茶可增进思维。


这让茶叶跨进了社会和文化的范围里,并且彼此有了更紧密的联系。对茶叶的研究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西汉时期,较早记录茶为流通商品和民间饮品的人是王褒。


他是西汉辞赋家,宣帝谏议大夫。王褒在《僮约》中规定,把煮茶、买茶作为家奴必须完成的劳役。


《僮约》中有两处提到茶,即“脍鱼炰【fǒu】鳖,烹茶尽具”和“武阳买茶,杨氏担荷”。


“烹茶尽具”意为煎好茶并备好洁净的茶具,“武阳买茶”就是说要赶到邻县的武阳(今成都以南彭山县双江镇)去买回茶叶。



这是现存最早较可靠的茶学资料。此文撰于汉宣帝三年(公元前五十九年)正月十五日,是在茶经之前,茶学史上最重要的文献。


其文内笔墨间说明了茶叶在汉代已经成为市场交品和民间饮品,也反映了茶文化的发展状况。


“姜桂荼荈【chuǎn】出巴蜀,椒橘木兰出高山”,这篇诗句出自西晋诗人孙楚所著的《出歌》。


后被收录《茶经》中,成为汉以后最早咏茶叶的诗篇之一。


孙楚是最早为茶写诗的人,这篇诗点名茶的原产地,与生姜、肉桂等调味品并列为巴蜀的特产。


随后北魏曹思勰【xié】所撰的《齐民要术》中,也记载了许多茶叶烹调技艺的介绍。


三国魏张揖《广雅》中提及:“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苦煮劳饮,先灸令色赤,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桔子毛之。”


表明了三国时期已形成采茶制成茶饼的加工方法。


《茶经·七之事》记载:“孙皓每飨【xiǎng】宴,坐席无不悉以七胜(升)为限,虽不尽入口,皆浇灌取尽。曜饮不过二升,皓初礼异,密赐荈以代酒。”(荈【chuǎn】即茶)



当时三国吴国皇帝孙皓,常举宴狂欢,而韦曜酒量甚小,孙皓就开创了以茶代酒的先例,一直被后人模仿。


可见当时茶的生产与饮用已在华中地区流行开来。


魏晋时期将茶做成茶饼,每次喝茶的时候,将茶橇起一块,放在容器中捣成粉末,加水煮的同时还会放葱、姜、桔子等调味品。


所以当时的人们称其为“喝汤”,后改为“喝茶”。针对这种茶汤的做法,西晋时期记载的有很多,配料的种类也很多种多样。


到了六朝时期,教的盛行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茶佛一味”可以说明二者关系十分密切。饮茶对佛徒来说是很有益处。


一是坐时可彻夜不眠;二是满腹时能帮助消化;三是用作不发(抑制性欲)之药,借以摒绝尘念。


伴随茶叶生产的发展和饮茶的普及,茶学蓬勃兴起,茶学兴起的反馈,使得茶叶生产更快地向发展,于是出现茶科学文化的萌芽。


那么茶文化除了佛文化的传播以外,是怎么在隋唐时期快速发展起来的呢?下期将继续讲述隋唐时期茶叶的发展。


上期回顾:【中国茶叶历史】第三阶段——茶文化的启蒙


寻老寨古树  &  品世代传承



添加阿楠微信

教你选茶、买茶、更懂茶


___每日一茶___

___不能错过的精彩内容___

【中国茶叶历史】开端——蒙昧阶段中的发现

【中国茶叶历史】第二阶段——三代时期上贡的珍宝

【中国茶叶历史】第三阶段——茶文化的启蒙

【流金岁月普洱茶】时光消逝,甘润永存

八字命理六爻奇门遁甲六壬太乙神数术数中医:玉苍之南普洱茶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中国茶叶历史】第四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萌芽的茶文化发布于2021-05-09 19:19:4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