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先恐后

心不在马

            《韩非子·喻老》

【原文】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于期逐,三马而三后。

襄子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

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今译】

赵襄主向驾车高手王子于期(姓王子,名于期)学赶车,学习没多长时间,学了不久便同王子于期进行赶车比赛,在比赛中他换掉了三次马,结果每次都远远地落在王子于期的后面。

赵襄主很不高兴,埋怨且责备于期说:“你教我驾车,技术没教完呀,为什么不把全部技术都教给我而还要留一手呢?”

王子于期连忙解释,回答说:“我的技术已经全都毫无保留地教给您了,是您用的不对,你技术运用上有毛病。

“赶车技术最要紧的是,要使马套在车上能舒适妥帖,赶车的人的注意力要集中放在调理马上,人心和马协调一致,同时,驾车时要注意马的情况,不断加以调整,这样才能提高速度,马才能赶得快,跑得远。

“在这次比赛中,您总是争先恐后,当您落在后面的时候就光想着赶上我,当您跑在前面领先我的时候又怕被我超赶过去。

“其实引马上路竞争赛跑,不是领先,就是落后;可是您无论领先还是落后,注意力总是全都集中在我身上,哪里还顾得上调理马同马协调呢?这就是您所以落后的原因啊!”


【赏析】

赵襄子驾车赛马失败的原因,是他只想着一心取胜,而没有抓住比赛中的关键因素 —— 调理马,使马匹安于驾车,人心集中于调马。

在竞赛中以及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的,不能让胜负得失的杂念束缚着自己,只有集中精力抓住关键问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才能获得好成绩。

后用“争先恐后”喻指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赵襄主,又称赵襄子,名毋恤,赵是姓氏,襄是谥号。赵襄子于公元前457年到公元前425年在位。当时赵国在名义上还从属于晋,实际上已经形成独立的国家

赵氏本是周代诸侯国晋国的贵族,后来赵氏和另两家贵族韩氏、魏氏的势力逐渐强大,到战国初期,三国瓜分晋国,建立了韩、赵、魏三国。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心不在马 《韩非子·喻老》发布于2024-03-06 17: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