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石耀辉,《山西党校报临汾版》总编、临汾市委党校副教授; 

张快乐,陕西快乐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网上西部》执行总编)

 

 

 

 

管子(公元前723~前645),名夷吾,安徽颍上人,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思想家。其《管子》一书大约成书于战国(前475~前221)时代至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学术典籍之一。刘向编定《管子》时共86篇,今本实存76篇,其馀10篇仅存目录。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战国后期赵国(今山西安泽县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时称为孙卿。著名唯物主义思想家,先秦诸子百家集大成者。著有《荀子》一书,今存32篇。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突出的位置上,已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追溯生态文明的思想源头,我们欣喜的发现,《管子》和《荀子》这两部先秦诸子时代百科全书式的巨著,虽然所处的时代不同,但其思想的光芒同样照耀千古,可谓开启了我国古代生态文明思想的滥觞。本文仅就其生态文明思想作一初浅比较,以求教于各位方家。
一、生态认识论:管子“人与天调”;荀子“制天用天”
在生态认识论上,管子强调“人与天调”。他认为,自然界有其独立不移的运行规律,作为自然产物的人类个体以及整个社会,其行为都要与“天“,也就是大自然保持协调,否则,就将受到自然的报复。管子将自然(即“天”)归结于一种物质---水,即“人生之于水,人之德鄙清邪皆决之于水。由是推之,人必合于水,即必合于自然。管子倡导 “ 无违自然”。他在《幼官第八》中还记载了“合于天时之人事”,强调“合作福,不和作祸”,“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的思想。这清楚表明“天”的独立性,人应主动与“天”协调,这就明确了天和人的主、从关系。管子“人与天调”思想,强调人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按照自然规律办事,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其认识根源来自“天人合一“的思想,这在当时无疑是对天人关系的一种正确认识。
管子在《形势》篇说,“天不变其常,地不其则,春夏秋冬不更其节,古今一也。”在《五辅》篇还指出,“上度之天祥,下度之地宜,中度之人顺,此所谓三度。故日:天时不祥则有水旱,地不宜则有饥谨,人道不顺则有祸乱。此三者之来也政召之。日审时以举事以事动民以民动国以国动天下天下动然后功名可成也。故民必知权然后举措得举措得则民和辑民和辑则功名立矣。”即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天象、地理和人事。天象的征兆,有可能预示着气候的旱涝情况;地理的适宜与否,可能预示着饥谨的情况;人事违背天道必有祸乱。这三者都与政治有关。因此在行动时要考察天时、地理,把握时机,然后发动人民,举措得当就会民心和顺、建功立业。在《宙合》篇中也说“成功之术,必有巨获,必周于德,审于时,时德之遇,事之会也,若合符然。故曰:是唯时德之节……春采生,秋采菔,夏处阴,冬处阳……取与之必因于时也。时则动,不时则静。”
荀子则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进一步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荀子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荀子在这里明确告诉我们,自然界的运行是有其固定规律的,只有明白自人界和人类各有自己的职分,才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高明人。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荀子提出人类社会出现的饥荒、疾病、祸殃”不可以怨天“是由于”应之于乱“,即没有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违背了自然规律所造成的。在这一点上,荀子和管子的认识是一致的。
在生态实践观上,荀子则较管子更进一步,强调人能改变自然,提出了“制天用天”的思想。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即强调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从而改造自然、战胜自然。荀子说:“所志于天者,以其见象之可期者矣。所志于地者,已其见宜之可以息者矣。所志于四时者,已其见数之可以事者矣。所志于阴阳者,已其见和之可以治者矣。官人守天,而自为守道也。”认识天,就是要人们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转规律去推测时令的转化;认识地,就是要人们根据土地条件去繁殖可以生长的庄稼;认识四季,就是要人们根据春耕、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去安排农事活动;认识阴阳,就是要人们根据它们所显现的协调的变化去处理事情。总之,认识自然界是为了利用自然界,同时我们应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而不应当等待天的恩赐。
荀子指出:“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熟与聘能而化之”在荀子看来,与其高喊“唯天为大“而仰慕它,不如把天自然的物质而控制它;与其顺天命而歌颂它,不如掌握自然规律而利用它;与其仰望天时等待天的恩赐,不如因地制宜用天时,与其消极听任物类的自然增多,不如积极的施展才能去化育繁殖。总之,天不会满足人,人应该相信自己的力量,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的利用自然规律和自然条件,去控制和改造自然,从自然中获取财富,增加生产。
不论是管子,还是荀子,都意识到了自然的重要性,人与自然相辅相生的关系,从其根本上来说,他们是相通的,他们对自然、生态的认识,都提高到了对自然规律的摸索和运用的高度,都主张在认识、掌握规律的前提下从事人类的生产活动,不逆天而动,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但相比较而言,荀子“制天用天”的思想,是一种更富有生气,充满活力,积极进取的生态认识论。
二、生态伦理观:管子“敬养山泽”; 荀子“强本节用”
管子不仅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主张对山泽林木实行国家垄断,提出“敬山泽林薮积草,夫财之所出,以时禁发焉”(《管子?立政》)的观点,而且把保护山泽林木作为对君王的道德要求,提出“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山林菹泽草莱,不可立为天下王”的思想(《管子?轻重》)。
管子认为 “山不童而用赡,泽不弊而养足”(《管子?侈靡》,所以“童山竭泽者,君智不足也。”(《管子?国准》)意思是说管制山林川泽,保护生物资源,并不是把山林川泽封禁起来不让人们利用,而是必须按照规定的季节时间开放,让人们充分利用其间的生物资源。“山泽各以其时而至,则民不苟”。(《管子.小匡》)管子还制定严厉刑法,“苟山之见荣者,谨封而为禁。有动封山者,罪死而不赦。有犯令者,左足入,左足断,右足入,右足断。”(《管子?地数》)可见其法令之严厉。即便是皇宫贵人也必须遵守法令:“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管子?八观》他这是在告诉君王:山林虽然靠得近,草木虽然长得好,但建造房屋皇宫必须有一定限度,封禁与开发必须有时间限制。管子保护环境的思想和措施是从发展经济、富国强兵的目标出发的。管仲保护山林泽川的禁令是非常严厉的。可见保护环境必须以法律的手段来实施才可有效。
荀子注重“强本节用“。荀子的”强本“是指务农,发展农业生产;”节用“是指节约物质消费。荀子说:”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忒,则天不能祸。“意思是务农而节用,则天不能使他穷;营养足而动作顺时,则天不能使他疾病;循道而无差错,则天不能给他祸害。而反过来,人们如果不自行努力,甜也不能有所给与。农桑已荒芜,而又用得奢侈,则天不能使他富裕;衣食不足,而又不及时努力,则天也没有办法成全他;背道而驰,行为不正,则天不能给予他幸福
三、生态保护论:管子“四时之禁”;荀子“不绝其长”。
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富民”、“惠民”,但要取财有道,合乎自然。这种理论在具体的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上,形成了世界上最早的环境保护论。
《管子.八观》写道:“山泽虽广,草木毋禁.壤地虽肥,桑麻毋数,荐草虽多,六畜有征,闭货之门也。故曰:时货不遂,金玉虽多,谓之贫国也。”指出“山泽虽广”,然而“草木毋禁”,则是“闭货之门”,这样的国度,即使多有“金玉”,依然是“贫国”。强调“草木”之“禁”的合理性,是渊源十分久远的主张。
《管子》认为国家的政令必须遵守“四时”,否则就会使国家处于昏昏蒙蒙、杂乱无章的状态。如果不通晓“四时”则国家就有危险“唯圣人知四时。不知四时,乃失国之基。不知五谷之故,国家乃路。”“是故阴阳者,天地之大理也;四时者,阴阳之大经也;刑德者,四时之合也。刑德合于时则生,福诡则生祸。”阴阳变化是天地之间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而四时季节的运行更替则是阴阳的根本规则和结果。
管子《轻重己》中规定春季应“生而勿杀赏而勿罚罪狱勿断以待期年”。夏季“毋聚大众毋行大火毋断大木诛大臣毋斩大山毋戮大衍。灭三大而国有害也”。秋季。罚而勿赏夺而勿予罪狱诛而勿生。终岁之罪毋有所赦。作衍牛马之实在野者王”。冬季“毋行大火毋斩大山毋塞大水毋犯天之隆”。《管子》认为对一年四季应禁止的行为,应该严格执行。否则会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春无杀伐,无割大陵,倮大衍,伐大木,斩大山,行大火,诛大臣,收谷赋。夏无遏水达名川,塞大谷,动土功,射鸟兽。秋毋赦过、释罪、缓刑。冬无赋爵赏,伤伐五谷。故春政不禁则百长不生,夏政不禁则五谷不成,秋政不禁则奸邪不胜,冬政不禁则地气不藏。四者俱犯,则阴阳不和,风雨不时,大水漂州流邑,大风漂屋折树,火暴焚地燥草天冬雷地冬霆草木夏落而秋荣蛰虫不藏宜死者生宜蛰者鸣苴多螟塍山多虫蚊六畜不蓍民多天死国贫法乱逆气下生。”
《管子》还认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都有固定的时期。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也会给农业生产带来损害。“凡在趣耕而不耕民以不令不耕之害也。宜芸而不芸百草皆存民以仅存不芸之害也。宜获而不获风雨将作五谷以削士民零落不获之害也。宜藏而不藏雾气阳阳宜死者生宜蛰者鸣不藏之害也。”《轻重己》所以统治者必须掌握好一年中的四个收获季节这样才可以发号施令。“岁有四秋而分有四时。故日农事且作请以什伍农夫赋耜铁此之谓春之秋。大夏且至丝纩之所作此之谓夏之秋。而大秋成五谷之所会此之谓秋之秋。大冬营室中女事纺绩缉缕之所作也此之谓冬之秋。故岁有四秋而分有四时。已有四者之序发号出令。
荀子“不绝其长”则更为鲜明的提出,要保护每一种生物的生长权利。《荀子.王制》说:“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鳢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尤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也就是说,不能在草木正值茂盛生长时进入山林砍伐树木,否则会使树木的生长中途夭折、断绝它的生长。不应该在水中的鱼类产卵时把鱼网和毒药投入水泽,否则会使各种水生动物中途死亡、断绝它的繁殖。按时有序地进行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五谷就会源源不断地获得丰收,老百姓家中就会有余粮。不在繁殖时节去鱼塘捕捞,鱼鳖就会很多,老百姓的食用也会有多余了。砍伐木材和培育山林都尊重时机,山林就不会荒芜,老百姓就会有多余的木材使用。

荀子认为:“群道当,则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故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也就是养育生长适时,六畜就繁育;砍伐种植适时,草木就繁盛。不能任意砍伐处在生长季节的木材,也不能肆意捕杀孕育期间的鸟兽鱼虫,按照自然万物的生长规律进行有规律的开采,就能使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处于相对平衡的稳定状态,当环境变动时,大自然的生态系统就会具备一定的抵御能力,不至于引起生态失衡。

荀子认为天地万物并不是“足以食人”、“足以衣人”的,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必须遵循的原则是“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也就是必须谨慎地适应季节的变化,节约资源,发展生产,这样才能使财货满足我们的需要。在它们繁育、生产的时期禁止采伐捕捞,对自然的攫取要有度,不能任意灭绝任何一种生物,要最大程度的保证生物的多样性。

管子和荀子都认为对自然生态不能采取极端的态度,要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唯有适度,才能保证资源的充足供应。荀子尤其强调保护生态平衡,认为各种物产和动植物(包括野兽、飞鸟、昆虫)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生态联系,它们之间“可以相食养者不可胜数”(《荀子.富国》)。
综上所述,管子和荀子这两位先秦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虽生活在二千多年前的早期农业社会,两位思想家前后也相差400多年,但其生态文明思想,同样有着丰富的内容。不论管子的“人与天调 ”,还是荀子的“制天用天”,两者既有认识上的先后传承关系,又各有其思想的光芒,堪称中国古代生态文明思想的两座丰碑。在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新形势下,学习和借鉴管子和荀子生态文明思想,并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 ,一定会有其积极的作用。

 

 

 

管子,荀子,生态文明,思想,天地万物,美丽中国管子,荀子,生态文明,思想,天地万物,美丽中国管子,荀子,生态文明,思想,天地万物,美丽中国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管子》与《荀子》生态文明思想比较发布于2023-03-19 22:0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