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记者 侯晓 通讯员 韩银亮

一座祠堂见证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座祠堂见证了一段战火纷飞的年代。在莘县观城镇南街村,有一座张氏宗祠,不仅是凝聚张氏宗族家园的祠堂,也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观城县的早期支部旧址之一,还是解放战争时期随刘邓大军南下支前的粮库。同时,大批张氏儿女从这所祠堂走向抗日和解放战争的战场。

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革命历史陈列馆。

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老照片。


破败的张氏宗祠,后人建议将其修复。


一段战火硝烟岁月

90多年前,观城县是坚强的抗日根据地,是冀鲁豫的中心区。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巩固的解放区,党依靠人民,领导人民,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曾写下光辉的篇章。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抗战爆发。同年12月14日,日军土肥原师团一部占领观城县城后,杀害无辜群众158人,仅南街被杀绝的就有4户人家,妇女被日军奸污20多人,制造了惨无人寰的“观城惨案”。

1938年3至4月间,聊城专署和政治部派张舒礼、刘宙光、陈兢波等同志到观城抗日县政府工作,并相继派张复庆、孙树声、鲁森、王慧颖、刘序等成立“动委会”以及工、农、青、妇、文各界抗日救国会组织。观城南街张绍逖、张型端(化名高澎)、史秀峰、张良轩等同志随之入党。

1939年2月,鲁西地委派王镜如同志到观城,在前史楼村史秀峰家召集有张绍逖、张化民、张型端等同志参加会议,由王镜如同志代表鲁西地委宣布了关于成立中共观城县工委的决定,并宣布由张绍逖同志任县工委书记,张化民同志任县工委组织委员,张型端同志任县工委宣传委员。

1940年春节前后,我军发动的“讨逆”战役从冀中、冀南开始以破竹之势由北向南迅速进展。农历正月十五左右,驻观城、朝城、濮县、范县和清丰南乐一带的石友三部(即国民党十军团)以及李树春、王金祥、丁树本所部(包括一些县和县以上的党、政机关与部队),一经我军包围进击,大部被歼和被俘,余者向陇海路一带溃逃,观城和上述各县随告解放,并成为联成一片的解放区,把观城建成坚强的抗日革命根据地。

成立第一届党支部

1938年初,观城县城内南街村以张氏宗祠为据点成立第一届党支部,书记是张显密,委员张显仓、张敦让,直接领导就是张绍逖,张氏宗祠成为入党地点及秘密活动点和红色基因的传播点。1939年2月,在前史楼村正式建立了观城县临时工委。1939年9月,改建为观城县委,张化民任书记。他们遵照上级关于发展党和建立党组强的要求,在农村的贫雇农和城市贫苦劳动者中发展党员,建立了十几个党支部和三个区委。

随着革命队伍不断壮大,各种工、农、青妇、文和自卫队、儿童团等各级群众团体的组织建设也由地下秘密活动转为公开,打击日本侵略者,打倒土豪劣绅、打击各种反动会门、土匪的斗争在张氏家祠这个大宅院内上演,通过一系列的斗争胜利,观城成为了坚实的解放区。

1941年7月平原游击战的鲁西和冀鲁豫边区的合并,1943年11月,中共中央冀鲁豫(平原)分局在观城县第二区红庙村成立。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刘少奇、万里、黄敬、宋任穷、苏振华、杨得志、杨勇、黎玉等都曾经在观城县战斗、生活过。当时,边区拥有近2000万人口,成为全国最大的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期间曾作为粮库

1947年秋,晋冀鲁豫野战军采取南北牵制,宽正面、多地段强渡黄河。观城县委在张氏家祠召开动员大会,报名参军者4000多人,在“一切为了前线”的口号下,建立了战勤指挥部,由县长、县委书记分任指挥长和政委。党政军民齐动员,只要战争需要,要人有人,要物有物。张氏家祠又成了观城县解放战争期间的粮库,各种战备物资一批批的从这里奔赴前线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据不完全统计,从1946年至1948年间,仅10万人口的观城县,就出动担架13303副。大小车辆18677辆,牲畜25745头次,支前民兵民工267754人次。县长沈彬带随军担架长期奔波在前线,积劳成疾,不愈而逝,被公誉为“累死的县长”。刘邓大军积极创造与捕捉战机,调动敌军就范,把攻城与野战、分割与围歼相结合,创造了以15个旅的兵力歼敌4个整编师共9个半旅约6万人的战绩。从而打乱了国民党军在南部战线的战略部署,开辟了进军大别山的道路,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张氏儿女的英雄传奇

观城县张氏宗族人数众多,参加革命者众,在当地影响力较大,地方反动兵匪烧杀抢掠但对于张氏家庙却望而却步。在战火年代,涌现了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特别是张绍逖兄弟五人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均参加革命工作,成为张氏家族的典范。

据介绍,张绍逖,观城南街人,1937年至1939年担任观城县工委书记(县委的前身),以小学教员的身份作掩护宣传和组织党的抗日工作,以张氏宗祠和南街书店作为联络点,秘密发展党员,传播红色理论。1939年进入范县游击队工作,后随二野渡过黄河进入大别山区参加解放战争,负责后勤卫生医疗工作;建国后,任北京协和医院党委书记。

张氏后人张典凯说,张绍逖的大哥张式金,1938年参加革命,在抗日县政府任财政科长,专署财政科长。张绍逖的二哥张玉亭,曾任民国政府政务警,1940年投身革命工作,任抗日县政府财务科审计,山东省财政厅审计。他的四弟张化民,1938年参加抗日工作,先任观城县工委组织委员,张绍逖到范县游击队工作后,担任观城县第一任县委书记。建国后,任河北省粮食厅副厅长等职。他的五弟张育青,1938年参加革命,任县大队文化教员,后任二野一二九师先遣队供应处军械科长,建国后,任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分行行长、党委书记。

还有一位张氏族人张聿栻。1918年出生于观城县文明寨村,18岁从军,次年参加了淞沪会战,24岁追随孙立人将军远征缅甸(时任中国远征军新编38师114团1营1连上尉连长),曾率领全连战士在“于邦大捷”中击毙日军30余人,活捉日军中尉1名,战后荣获国民政府七等云麾勋章1枚,美国银星奖章1枚。

建议维修成为爱国教育基地

据介绍,张氏宗祠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1572年--1620年),为明代甘肃巡抚张三杰的宅院,其后逐年扩修,至清康熙年间已建很大的规模,乾隆十六年(1751年)张氏后人张虬去世后,按其遗愿族人把宅院改为张氏宗祠。观城镇原为观城县,解放初期撤县。

据张典凯介绍,文革前祠堂很壮观,有大门两庑大殿,祠堂的大门挂着“张氏祠堂”、“风高万石”、“垂天健鹤”三个牌匾,次门上面悬挂的是写有“木天载重”四个大字的牌匾,正殿前还写有“树德无资”、“兄弟进士”的牌匾。文革中,祠堂虽遭破坏,牌匾全部丢失,但基本规模保存着,前门大殿两厢都有,祠堂当过仓库,办过学校,学校的历史较长。文革后还有数年的时间,后来又当过村支部与村委会。现在祠堂的大殿已彻底坍塌,成为一片废墟。两厢损坏严重,东厢也基本算坍塌了,西厢相对较好,房顶也已漏天。只有大门楼相对保存较好,从外观看还保持着古意。

张典凯说,现如今以参军入伍为例,只要在说家住观城南街家庙附近,家家户户都有复退及现役军人,这不只是巧合,而是先辈遗留下的光荣传统。对于张氏宗祠这栋古老的明清建筑,很多学者专家以及参加革命的老同志呼吁建议政府修复起来,将其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乡村记忆工程。这对于丰富聊城市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弘扬爱国精神和发展红色旅游都有着重要意义。

— END —

【版权声明】转发分享,传播中华孝道宗祠文化,功德无量!!!转载自大众网聊城·海报新闻。版权归原作者,若有不当,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投稿、合作、建议等可后台回复“传统文化”添加本站编辑。

胡氏宗祠、张氏宗祠、川胡氏宗祠、吴氏宗祠、转发分享,传播中华孝道宗祠文化,功德无量!!!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红色记忆:张氏祠堂见证一段战火岁月!发布于2023-03-04 23:32: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