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中医感悟


黄帝内经》里把健康的人叫做“平人”,王冰曾注解说:平人,谓平和之人。

什么是平和?也就是心平而气血和畅之人


中医把脉的原理,就是通过两手寸关尺三部脉,来分析人体气血运行的状态。气血在上半身偏多,人就容出现胸胀、头疼、耳鸣等症状;气血在下半身偏多,人就容易出现小腹胀满、腰腿疼痛等症状。


只有气血平均,上、中、下脉象平稳均和,气血流通无碍,这个时候的人才是真正健康的状态。



当然,中医不只强调身体,也强调精的作用。中医认为人得病,无非有三种原因,也即是内因、外因、不内外因。


外因,也就是风热暑湿燥寒,天气的变化会导致人体得病。而这个内因,讲的就是人的情志造成人五脏之气失调,引发的疾病


喜则气散,人太高兴了,气就都散出去了,所以大笑一会儿我们会觉得很累,过喜就会伤到心脏



怒则气上,一发怒,人的气血一下子就冲到头上了,有句古话叫怒发冲冠,所以有的人发怒的时候脸都红了,这是血随着气往上冲到脸部的结果。


这股气往上冲到头部,冲破了毛细血管,就是脑中风、脑溢血,所以有些老人,突发脑中风的,多数都是发完脾气以后就发病了,大怒就伤肝。



 悲则气消,人一悲伤,气就往下降,肺部的气就不足了,肺气就容易虚弱,所以说气消。黛玉整天哭哭啼啼的,所以最后得了肺痨,年纪轻轻的就走了,过悲就伤肺。



  思则气结,中医讲意到气到,人体的意识可以指挥人体的气,我们老想着一个地方,气就会往相应的部位去聚集。比如说我们用眼睛盯着身体的一个部位,过一会儿你就会感觉这个地方发胀,这个胀就是气往这个部位聚导致的。


除了这一点,过度思虑,老是担忧这个、担忧那个的人,身体都不会很好,因为过度的思虑,会影响到脾胃的正常功能,造成消化吸收不好。过度思虑就会伤脾。



恐则气下,人一害怕的时候,人体的气会往下跑,这里的气主要指的是肾气往下降,肾管着小腹,小腹里的气往下一冲,就是大小便失禁。我们常常听说有的人被吓得屁滚尿流,就是这个意思,过恐就伤肾。



这个就是中医里讲的情志致病,过喜、过悲、过思、过怒、过恐都会影响人体气血的流通。当然,有些人就会说了,那没有情绪就能长命百岁了?那不就是根木头吗!


当然,没有情绪确实就是木头人了,不过这里说的不是让大家没有情绪,只是让大家不要“用情过度”,过犹不及嘛!


咱们见到想见的人肯定不能冷冰冰着一张脸,要微笑。遇到谁家有个难事,适度的悲伤对人对己都符合时宜。保持危机意识,也就是保持一个适度的“恐”,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所以人有七情六欲很正常,最重要还是又有个“度”,过了这个度就是“错”,明明知“错”还要去做就是“恶”,坚持做“恶”就是“罪”


所以中庸上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讲的就是人的情绪还没有发出来,心境平和安宁的状态,就叫“中”,情绪发出来了,但是合乎时宜、合乎节度,就叫“和”儒家所追求的中和的境界,与黄帝内经里所讲的“平人”,也是殊途同归。



近代民国的时候,有个民间教育家,叫王凤仪,他发明了性理疗病,里面讲到怨恨恼怒烦,怨伤脾,恨伤心,恼伤肺,怒伤肝,烦伤肾,说的也是情绪致病,究竟是不是这个样子,也需要我们去验证。



  说到这个“平”字,祖师马祖道一说过一句话,叫“平常心是道”。


  什么是平常心,在我看来就是一颗踏踏实实、一切顺其自然的的心。



很多次别人问我,该怎么养生,要吃点什么,喝点什么,做点什么?


我都告诉他们,好好吃饭,好好睡觉,不乱折腾,就是最好的养生了。


就是食疗没有明白人指导,吃出一身病的大有人在。或者各种艾灸、养生锻炼,越练越虚的也是一抓一大把。


阳明说:饥来吃饭困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世外觅神仙


吃好睡好是门大学问,能把这个修炼好的,也许就是“平人”的境界了吧。



所谓的“平人”,就是今天买彩票中了五百万,我继续该吃吃该睡睡,不会影响我正常的生活


再有钱,也是一日三餐一张床,一切都是平平常常的。


我看过一个报告,说许多中彩票的人最后又变成了穷光蛋。


很多人不理解,个人觉得,是因为他们有钱以后忘了自己的“本”和“常”。


所以老子道德经里讲: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学习,好好工作,也许这就是所谓的“道”了吧!

五运六气详解与应用李阳波五运六气讲记中医五运六气解密五运六气讲解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平人与道发布于2022-05-10 22:23: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