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住情绪后面的

一个秘密武器

01

愿我们的弟子、都能够转我爱执为他爱执,不要唱高调,不要天天说广度众生,自己都没有度好,自己的我执那么重!先从从来不抱怨、不指责人家开始。


推而广之,有一些子女老是抱怨父母对自己不够关心,乃至于有些弟子也会抱怨师父,有些弟子说:“哎呀……师父从来没有真正关心过我们的解脱,从来没有单独给我指导过要怎么修行,甚至于我打电话、他也不愿意听,很不耐烦……”那么现在就告诉你一个摧毁轮回的秘密武器:就是从摧毁我执开始,这个才是真正修行!不从此地下功夫,你的心永远都是凡夫心。


你觉得不如意,对这个我执有了一个撼动。比方说我在单位上工作很用功,成绩也很优秀很出色,但是领导不满意,诸多的挑剔,有些同事又会在旁边冷言冷语,随时等着看我的笑话,我觉得这个世界很不公平!生气、很伤心,我觉得自己心力交瘁,怎么办呢解决之照样是要从修心开始。

第一个解决之道

02

第一个解决之道,是要分析一下为什么我会生起这些负面的情绪呢因为我觉得不公平,因为我觉得在单位上不被肯定。但是我们再深入想一想,我们为什么需要外在的肯定呢因为我执、我执使我们不知道从内在的心灵去汲取力量,所以要依靠外在的认同和肯定,我们才会暂时心安。所以可见负面情绪背后的小偷就是“我爱执”。
《入菩萨行·不放逸品》上寂天菩萨开示我们说:
  生死牢狱卒,地狱刽子手,
  若皆住我心,安乐何能有
  乃至吾未能,亲灭此惑敌,
  尽吾此一生,不应舍精进

就是说我执是让我们生起负面情绪、盗走我们功德法财的小偷,我执是把我们牵引到六道轮回牢狱的狱卒,是把我们推入地狱的刽子手,所以要断我执。“若皆住我心,安乐何能有”这些我执在我心里面,我哪里会有安乐呢我爱执——我贪、我痴、我见、我慢,住在我心里面,我怎么会有安乐呢


第二个解决之道

03

第二个解决之道,就是要想一想:我很生气、我很伤心,但是对问题的解决有帮助吗无补于事,问题依然存在。

第三个解决之道

04

第三个解决之道,是我们要想一想:单位的领导对我不满意、挑剔我,还有同事就等着看我的笑话、诽谤我……但是那个是我的事,还是人家的事是人家的事。那么是人家的事的话,我有资格去干涉吗没有。


所以只要管好我的因果,不要管人家的因果;不单单是要管理自己的现象因果,还要管好心灵因果。这个是我们说怎样摧毁轮回之根,断我执。 






《怎样在生活学佛(下)》

佛教是适应救度一切人的智慧慈悲之法是一种催人积极向上,追求完满的思想和人格品德的精动力,是驱散心智愚暗,点燃智慧明灯的火炬。皈依佛教,就是追求佛陀的高尚完满的精神境界,学习佛陀自省自悟,自我净化,自我完善,智慧洞察万物,慈悲方便利益众生的难能可贵的精神;学习佛陀的出污泥不染,宽厚仁慈,诚 实、光明磊落,无私无我,无贪无嗔,平近人,心胸广如虚空的人格德;如何在生活中学佛呢 

四、选择一份正当的工作。

作为居士,选择一份正当的工作也是修行的关键。所谓正当的职业,就是八正道中的正命,它包含著两重标准。首先,是不违背法律的规范,法律制定是以维护大 众的安全和利益为目的,如果我们连良好的公民都做不到,离佛教徒的标准就差得更远。因为佛教徒还须遵守更高的道德准则,还应遵循五戒的标准: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只有符合法律和戒律的双重标准的职业才是如法的。

五、要以戒律来约束我们的行为。

为什么要以戒律来约束我们的行为呢除了对行为的约束,戒律还有什么更重要的意义呢在我们的人性中,贪、嗔、痴是危害我们生命的三种毒素,当它们发作时,就会带来杀、 盗、淫、妄的行为。而这些行为,一方面会纵容我们的烦恼,张扬我们人性中邪恶的力量,伤害到我们的心灵健康,更会侵犯到他人的利益。


我们杀生,一定有被杀 的物件;我们偷盗,一定有被盗的物件;我们邪淫,一定有被淫的物件;我们妄语,一定有被欺骗的物件。同时,造恶带来的果报还会影响到我们未来的生命,杀生会导致短命和多病的果报,因为杀生使动物们不能终其天年;妄语则会使我们被人欺骗或不能取信于人;盗窃和邪淫也是同样,只要是我们自己种下的恶因,最后, 也一定由我们自己来品尝它所结出的苦果。


持戒律,主要是帮助我们克服贪嗔痴的烦恼习气,帮助我们制止不善的行为,保护我们不受伤害。当我们在选择职业时,要知道职业仅仅能够保障暂时的生存。我们在这个世间只有几十年的光阴,如果看不到生命的未来,就可能急功近利,一切从眼前利益出发。作为一个佛教徒来说,要为更长远的生命着想,眼前的几十年毕竟是短暂的,而未来的生命却是无限的,如果为了暂时的利益而殃及未来,岂非舍本逐末


如何才能保障我们未来的幸福呢就要严格地按照戒律的规范来生活。健康的、正命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好的修行。我们做的很多事情,看起来似乎和修行无 关。但如果我们将佛法的智慧落实在生活中,以佛法的观念来指导我们的言行,那么,行住坐卧中一样可以修行。平常人吃饭不能好好地吃;睡觉也不能好好地睡;在家庭中不能好好地和睦相处;在社会上不能好好地待人处世。


六、吃饭就是一种很好的修行。


我们吃饭时也要检查自己的心态:是带著贪心在吃还是带著嗔恨心在吃吃饭最原始的目的只是为了生存,是为了我们的色身得以维持。但很多人吃饭早已超过这个界限,有时为了贪图口腹之欲而大造杀 业;有时为了虚荣和面子而一掷千金。所以说,如果我们不能以平常心来吃饭,遇到好吃的饭菜就会起贪心;反之,则会起嗔恨心;为了吃给别人看,那又是虚荣心 和我慢心在作怪;看到别人吃得好,自己吃得不好,心里不平衡,还会产生嫉妒心。我们看,不好好吃饭,就会带来这么多的贪、嗔、痴烦恼。


为了维持色身的基本生存,还要注意相应的营养,营养不必太多,但也不要不够。因为我们的身体是缘起的,需要依靠物质条件才能得以维持。暴饮暴食固然不对,忍饥挨饿地自苦其身同样是不足取的。我们应奉行中道的原则,远离纵欲苦行两个极端。所以说,吃饭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修行,就蕴涵著智慧。


从前有位祖师在回答“修行是什么”的问题时说:“饥来吃饭,困来即眠”。听的人不明白:谁不会吃饭、睡觉呢


祖师就说:“你们吃饭时挑肥拣瘦;睡觉时又东想西 想。”所以,如果我们真正想要学佛的话,一切都要重新开始!把原有的贪、嗔、痴的生活,改变为智慧的、慈悲的、健康的生活。


每个人在生活中, 都有或多或少的不良习惯。还是以吃饭为例,嗜酒的人必须有几杯酒才吃得有滋味;嗜肉的人又要有点荤腥才觉得踏实,就把吃饭这件简单的事情越来越复杂化。


因此,我们要以平常心来吃饭,其中有几个非常关键的因素:一是饿了才去吃,这是个重要的前提,否则再好的东西也吃不出滋味来;二是要有好心情,古德云:‘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没有心事也就没有烦恼和负担,才能吃得开开心心;三是饮食要简单,如果菜太多、太复杂,会使我们的味觉被麻醉,根本就分辨不出各自的原味,远不如清请淡淡的两三样更适宜。


吃饭是如此,睡觉也是如此。尤其是那些有自己一番事业的人,每天俗务缠身,到了晚上仍妄想纷飞,结果备受失眠折磨。如果我们每天以打坐诵经将心静下来,就不会有这样的困扰。当然,这种训练要有个过程,念佛修都是很好的方式。凡夫的妄想总是不绝如缕,就像流水般一念接著一念,吃饭时在想问题,睡觉时在想问题,睡着了还要做梦继续想。可真正想要思考问题时,却无法集中精神。

七、通过念佛把心安顿在佛号上。

如何才能使我们的心保有清净的状态呢我们可以通过念佛把心安顿在佛号上,无论是走路还是干活,都让这一声佛号念念相续。如果妄想太多,心就会变得复杂,烦恼也随之增多。如果能够天天念佛、时时念佛,心就会越来越单纯,心理负担就会越来越少。一个人为什么开心不起来就是因为心事太多,心被很多事物和执著压迫著。当我们心事重重时,想快乐也快乐不起来,反之,如果我们的心没有任何负担,就能体会到放松的自在


所以,我们要学会观照自己的心念。我们手上的念珠是起什么作用的就是帮助我们来看好自己的念头。禅宗里有个故事说,一个孩子去放牛,开始时,牛是野牛,所以孩子每天都要跟在牛的后面,时时地抓著牛的绳子,稍一疏忽它就跑得无影无踪。孩子天天都训练这头牛,吹一下哨子,就拉一下绳子,久而久之,牛变得越来越温顺,到最后,孩子甚至可以骑在牛背上走,当他自己去睡觉时,牛也不会跑掉了。


我们的心念,也像这头野牛一样。有个词叫做‘心猿意马’,就是说我们的心像猿猴一样不安分,我们的意又像马一样到处乱跑。我们时常都会迷失在五欲尘劳中,听到好听的,看到好看的,就去执著,就去贪嗔痴了。当我们贪著这些的时候,早就把自己的心丢在了一 边,早就迷失在自己所喜欢的环境里,就像那头牛一样,一不小心就跑得无影无踪。而念珠就像栓牛的绳子一样,我们的心念,比牛跑得更快、更野,所以时常要观照它。


八、看住自己的念头。


我们时刻都要反省一下,看看现在在想什么看看自己想的这些念头是什么我们要看住自己的念头,无论是好念头还是坏念头出现时,心中都要了了分明。尤其是我们起贪心、嗔恨心的时候,不要盲目地跟著它跑。一个没有学佛的人,贪心现前的时候就拼命地贪;嗔恨 心现前的时候就拼命地嗔;爱的时候爱得死去活来;恨的时候又恨得不共戴天,让这些烦恼的心理成了主宰我们生命的主人。


而念佛就是要培养我们的正念,使我们把握好自己的心念,把握好自己的现在和未来,而不是让那些五欲尘劳的烦恼来左右我们的身心,使我们的心始终保有清净的觉照。


总而言之,修行就是良好习惯的养成。


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行住坐卧中,都包含著修行。学佛就是要从我们的一言一行做起,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做起,只要我们拥有健康、慈悲而智慧的生活,那就是最好的修行!




蓝毗尼佛教四大名山佛教教理佛教经典故事佛教书籍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捉住情绪后面的鬼发布于2021-06-30 14:20: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