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业力

 

 

 

“业力”是思想中最重要、也是最难解释的一个概念,因此最使人们产生误解。业力这个概念,在佛教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整个佛学的基础。佛教是为了解脱的教育,那么如果没有业力的思想,佛教的基石是不牢固的,正确的理解业力的作用,才能真正把六道轮回的思想在心中建立起来。因此,即使业力再难理解,我们也要认真地来学习。

 

01

业力和我们修行的关系,

业力包含哪方面的内容?

业力是组成因果关系最原始的一个要素。一个人,过去、现在、将来的行为,会引发一系列的结果。那么我们的行为,会导致我们现在以及未来,使我们的行为、遭遇受到影响。同时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要为我们的生命负责,因为这种可能性和责任是我们自己造作出来的。

 

业力这个概念实际上不是佛教所独有的,而是古印度所有的宗教团体,包括印度教、锡克教、佛教等等同时认同的一个基本宗教概念。

 

这里我们不会像《俱舍论》那样详细分析业的性相,而是着力于研究考察婆罗门、原始的印度其他教派的业力与佛教的关系,小乘的业力概念与大乘的业力关系,大乘与金刚乘的业力关系,以及佛教发展过程中的业力概念的变化,业力范围的变化,对我们修行的影响;以及菩萨所示现的业、因关系,以及因、果关系;还有,不同的解脱方法,对业力概念的影响。只有这样纵横两方面,从教派和历史发展上深入分析,我们才能真正了解和理解业力的广泛性、佛教构建业力轮回的原理、不同修行方法的依据。

朴素的业力概念广泛存在于婆罗门教、佛教、耆那教等基本思想里。所说的业,就是梵语karman的音译“羯磨”。“羯磨”就是业的意思,就是你去做,你去行。小的时候,老师常常留作业,只要你“作”了,就有“业”,业就是去做、去行的意思。这是印度宗教普遍的一个概念,不是佛教所独有的,业力是广泛的指一种因果关系,业力是轮回的一个主要的“因”,所以业力不单是现实的果,还会生生不息地繁衍到来世,形成一个轮回的主要动力。

 

佛教的这种业力观,和印度教的业力观,不能简单地称为从“心”的角度来判断善恶的问题,也不能简单地认为是“无我”与“有我”的关系。因为佛教本身存在从部派佛教发展到大乘佛教,以及密乘的出现的各个阶段,它的业力概念是变化发展的。与印度教的比较,可以从小乘、大乘、金刚乘三方面来讨论 。

02

到底有没有“我”

小乘佛教的业力思想和印度教的业力思想差别不是很大,有差别的地方在于,小乘佛教认为受业的主体是“无我”, 而印度教认为受业的主体是“我”,是一种“有自性”,而小乘认为受业是“无我”的。那么对业的解释内容是相近的,区别在于受业的主体是否是“我”的自性上,可能我们以后要详细讲到。

03

身口意三业

因为有些人是初学,对业的概念理解不够,在这里我们先一起共同来回顾一下佛教对业力的最基本解释。佛教对业力分为“身业”、“口业”、“意业”三个方面,就是我们常常说的身、口、意业。我们身体所有的行为作业就叫“身业”;如果有语言,你说话所引起的行为叫“口业”;意业就是所说的念头、思维、思考,实际上身口所造的业,多数是随着念头而造的,善念则造善业,恶念则造恶业。可以说,意业则具有广泛性、加行性。有时候,你认为自己没有由念头造的业,但实际上,是在你思维习气下身体产生的行为,也是身业和意业的结果。这是“身、口、意”三业。

 

04

十恶与三毒

 

果从善恶的角度来讲,还有“十恶业”,这是我们佛教徒经常听到的一个概念。所谓的十恶业,就是说我们身体会造三种恶业,口会造四种恶业,意恶业有三种。

 

身业,一般我们是说“杀生、偷盗、邪淫”,这三个业都是生死轮回的根本;口业有四种,“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虽然口业不是生死轮回的根本,但却是一切天灾人祸的根本;更大程度上是意业,它包括贪嗔痴三方面。意业的贪嗔痴,包括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是所有烦恼的根源,也是三恶道的直接业缘,也是导致我们身体疾病的一个根本原因;甚至现在所出现的水灾、火灾、风灾,等等,也是由众生的意业造作的。

 

《俱舍论》中就解释,整个世界的大劫出现,有火灾,最后有风灾。为什么世界有风灾呢因为人心常动!人心的浮动,就造成了世界的动,就造成了“风”。水灾是因为贪欲,火灾是因为人类嗔恨,风灾是因为有动,有愚痴,有无明的行,因此有风灾。这是对十恶业的划分,从身口意上划分。

 

我们知道,更大的恶业就是五逆,杀父杀母,杀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在《无量寿经》中记述比五逆之业更重的业,就是谤法之业,这是对佛教中恶业的整体认识。

05

善恶无记,共与不共

业力除了“善、恶”以外,还有无记业,这是从业的动机角度来说,无记业是不善不恶。打个比方,比如开车时无意中撞到了人,那么他的业是无记业,是非善非恶的。可能困了打瞌睡,没有看到,不是成心想去撞人,也不是不想去撞,事情发生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无记业佛教分得很细,《俱舍论》中分为有覆无记、无覆无记,不善不恶也不见得就是好。它有的会遮住你的本性,这就有覆的。有时,这种无记性,可能还给你带来好处,那么它可以叫无覆无记,不会遮盖本性。这是从业的动机角度来讲业 。

 

在业的讲述分析过程中,人们还常常以“共业”和“不共业”划分业力,共业和不共业的概念很重要,它对于我们如何选择修行方法很有意义。

 

共业就是大家一起来造过业,一起受过报,整个造业的这种形式,类似于一个系统,我们造的一些业相互影响,关系密切。比如说现在的经济形势,国家的整个经济形势对我们的收入有影响;又如大气气温的不断升高,甚至每年的流行性感冒,这都是我们共业的影响。经济的全球化,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化,显而易见,越是社会发展,这种共业的造作,力量就越大,我们所受的共业也就越大。那么“不共业”,就是说我们造的一些业只是影响我们个人的身心,你今天不吃饭今天就只是你一个人会饿。

06

定业,还是不定业

定业和不定业也是理解业力的一个角度。在佛教的记载中,有些果报,受业的时间,已经肯定了,那么这叫定业。比如杀人的根本业成立,在小乘佛教中,其果报是要堕地狱的,称为报定。如果堕地狱的时间肯定,那么叫定业。如果堕入的时间不肯定,那么叫不定业。在佛经中,杀父母的业是五逆之罪,死后,下一世,一定堕地狱,这叫“定业”。

 

什么叫“不定业”有些业的果报和受业的时间都不一定,称为不定业。比如说一个种子,它马上要结果实了,那么这种子结果就叫“果报”;如果这种子刚发芽,它结果的时间没有定,那么可以说这叫不定业。打个简单的比方,我们经常拜佛忏悔,消除我们的业障。深入经藏后,我们就知道,在原始佛教的记载中,佛陀有三不能,其中一项是定业不能转,比如杀父杀母,定业不能转,今生死后必堕地狱,任你怎样拜佛忏悔都无法改变这结果,那么这是在小乘佛教中的认识,认为这是定业。以后我们还要讲,大乘佛教是可以转这种业的。

 

不定业就不同,不定业是可以通过拜佛忏悔、修行来改变的,所以有些人想忏悔业障,把一切业障消除。这里就有两种观点,有些人认为是不可能的,因为定业不能转,有些人认为靠佛力靠力是可以转的,这一点是有所争议的。

07

催化剂与化学反应

从业力的果报作用力的角度来讲,业力还分“引业”和“满业”。什么是引业就是我们死后,能牵引你到六道中某一道的业力就叫引业。比如你修定,你就造作禅定业的引业,死后会往生到四禅天。又如你常常修善行放生布施,可能引生到天道,那么这些善业就是引业。这个业力你做的所有行为,它不起别的作用,只是最后在你临终的时候起作用,给你推到某一道中。

 

我们投生到人道了,为什么有些人投生到沙漠,有些人投生到海岛,有些人投生到繁华的城市,有些人投生到偏远的农村呢这是因为每个人受的“满业”不一样,所以说业力有引业和满业的不同。我们投生到某一道,必须有些业报使我们的一生有连续的作用。我们今世做人就是过去造了引业让我们投生为人,但是为什么我们每个人的眼睛、头发、肤色有差别呢是因为我们的满业不同。

 

在过去的观点中,常常认为在人世所做的、所受的一些业报,都是过去造的,这种是狭隘的错误观点。你所造的业的大小不同,它的力也不同。较轻的业力,微的业,成熟的就慢,可能三世、五世才成熟;比较重的业,可能现世就成为满业了,也就是现世你就得报了。就像我们现在生活的人,常常是满业的力非常大,你工作你就挣钱,你不工作你就挣不到钱,你就挨饿,这都是源于现代人造业的能力非常大。引业与满业的关系让我们知道,不同的修行法门的作用是不同的。往生多造引业,求福报要多造满业。

 

实际上,与我们修行有关系的,还是整个业力对我们修行的影响。其重点是我们如何看清我们所修的法门与业力的关系。

08

印度教与小乘佛教的区别

印度教它认为受业的主体是我,只有我存在了,才有业力存在,印度教的业力思想,是一种类似于机械性的业力思想。那么这种机械性的业力思想,它与小乘的业力思想是极其相似的。所说的佛教的部派业力思想与印度教的业力思想区别在哪里佛教区别于其他的宗教思想我们必须看清。

 

  首先,业力观是构成印度教的主要部分。无论是印度教也好,还是小乘的部派佛教也好,都认为业力是主导人的命运的,人在自由的情况下所做的一切行为,都会影响你的命运。如果我们播种善因,那么就得善果,如果我们播种恶因就会得恶果。凡此种种行为,就会决定我们的将来,虽然业力不会马上显现,也可能会经过很长时间的积累,但是它早晚会显现。人没有能力改变业力这法则,业力是一种自然法则。小乘佛教和印度教都是有如此的认识的。

小乘佛教的业力观点到底和印度教的业力观点有那些区别这是我们必须区分开的。

 

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业力的受体上。就是说,谁来作业,谁来受业,谁来轮回,就是在受体上有不同。我们知道印度教提倡有我的,有我的一种有业报的轮回思想,认为有个我来存在,这个我来作业,最后由我来受业,这是印度教对业力受体的一种解释。而佛教认为,业力的性质虽然没有变,但是真正能承担,能造作受业,能轮回的并没有一个所受的“我”存在,而是一些因缘的组合,是由刹那生灭的一种现象所构成的,并不是真正的有一个我在造业,我在受业,没有一个轮回的主体,虽然不否定业力的存在和不可灭性,但是,是否认它的受体存在的,由此修无我而证解脱,而不是在业力的本身上想办法,这就是原始佛教和印度教的区别。

甲开枪打乙,甲乙都死了,甲比乙先死,《俱舍论》认为甲犯没有犯杀业,因为甲不存在了,已经轮回变成另一个人了,或是中阴身了,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根本罪的存在了。如果认为轮回的那个人还是那个“不变的我”,根本罪是存在的,这是佛教与印度教的最大区别吧。

 

我们说佛陀的教法,是解决人生死轮回的一个教法。比如一头老牛在拉车,如果这车不走,我们是用鞭子打牛还是打车的问题引伸而言,若从业力入手,你就是打车;如果你从拉车的无我自性入手,那么你就用鞭子打牛,牛车才往前走。所以佛陀反对苦修,如果有人认为只有把业力全消了你才能解脱,一般都会导致修苦行,受苦,往身上烫疤,比如故意跳入粪池里,或者故意饿自己几年,让自己受苦,所有的恶业都在我身上显现消完之后我就成就了,这是佛陀反对的一个苦修。所以佛陀讲究要中道。佛陀讲究认证自身的无我性、无自性你才能成就,这就是佛教和印度教因为对业力的认识不同,业力的受体不同而产生的修法不同。

09

大乘小乘的区别

        世界、社会在变化,也是无自性的。随着佛教的发展,所面对众生的根基会发生不同的变化,而每个众生的业力也会显现不同。在小乘佛教阶段,我们每个人的满业,当时受的业报,是相对清净的,而随着众生所受共业的发展,众生的业报越来越不同。当大乘佛教发展的时候,对业力的认识也有所不同了。

 

佛教发展到大乘阶段,对业力的认识就有个飞跃。它不简单的说造业的是你的行为,而更重视的是你的心里的动机,意愿的倾向。过去是倾向行为,不管你怎么想的,你杀了人你就有杀业,那么到了大乘佛教的观点,可能你心里的动机对业的判断占了更重要的地位。这就是大乘与小乘的区别。

 

  大乘认为小乘所说的加行业对修行更为重要,“业”从“行为的本身”到“心的转变”,这是大乘小乘对业力观点的区别。所以我们既要知道印度教跟小乘佛教的区别,也要区分大乘和小乘业力的区别。

 

 

大乘佛教的业力观点认为善恶业的构成必须通过心里的动机,业才能成立。如果你心中不存善恶的动机,则不构成所谓的恶业和善业,而且业力所造成的因果循环也不是机械式的,不是绝对的。心念的影响要超过业力行为的本身。比如在《法句经》中解释:心是善恶业的主导者。这是最早出现心是善恶业主导的一个经典,小乘更重视行为的结果,你善良的动机也可能去伤害别人,比如这个大夫很好,结果就把那个人的病给治砸了,甚至给治死了,那么在过去小乘的范围内,你就是造了一个恶业,用大乘的观点来讲这仍然是个善业,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不同。

 

佛教认为,如果你没有嗔心和谋杀的动机,无意的杀害并不能构成完全的杀业,这是与原始小乘佛教有一定区别的地方。

 

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为什么会有大小乘的划分这不是我们这次要讲的内容,在这里,我们只是讲业力概念的变迁过程。在大乘阶段,业力被更详细的划分,这涉及到大小乘业力概念的变化。由于当时,人们在业力问题上出现了迷茫,出现了迷惑。因此对业力的解释发展到大小乘并存的时候,对业力的解释就更加详细了。

 

 

随着佛教理论的完善,业力概念已经不是单纯的果报,而是业力一定要有外缘配合才能形成果报,业力是与果报说和轮回说结合到一起来阐述的,而不是单讲“业”的概念,更详细的把业分成业因、业力、业果。

 

 

 

 

业力,佛学,思想,六道,俱舍论,大乘,金刚乘,定业,果报,轮回业力,佛学,思想,六道,俱舍论,大乘,金刚乘,定业,果报,轮回业力,佛学,思想,六道,俱舍论,大乘,金刚乘,定业,果报,轮回业力,佛学,思想,六道,俱舍论,大乘,金刚乘,定业,果报,轮回业力,佛学,思想,六道,俱舍论,大乘,金刚乘,定业,果报,轮回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业力详解(一)发布于2021-06-30 14: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