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王略修仪轨·甘露圣瓶

第一

 

全知麦彭仁波切 编撰
益西彭措堪布 译讲

 

 

大文分三:一、前分;二、轨文;三、后跋

 

■ 甲一、前分 分三:一、仪轨名义;二、归敬发心;三、预备事宜

 

■ 乙一、仪轨名义

 

药师经王略修仪轨·甘露圣瓶

 

这是一部将经王药师经法门中的修法心要,以简略方式,摄集于一处的观行仪轨。

 

甘露”,指能治愈种种惑业苦病,养育法身慧命。

圣瓶”,即贤瓶、如意瓶,指能出生善福、如意满足所愿的宝瓶。在藏文里面是“贤”字,也就是善的意思,由于从瓶中能出生心中所欲求之物,因此譬喻为能生善福。那么这里是譬喻本仪轨能随众生的希愿,如意地实现利益。

 

药师经法的仪轨,有如是出生一切世出世间所需甘露妙药的功能。也就是以此圣瓶的妙用,源源不断地发生胜妙甘露,而治愈五浊恶世生身心器情、个人国土等的各种疾苦,且能如意出生世间受用丰足,乃至出世间解脱安乐

 

 

■ 乙二、归敬发心

 

一、 归敬上师

这里在编写仪轨之前首先敬礼文殊上师,以及归敬本法的依怙主八佛如来,以及声明自身编写仪轨的用心。

 

南无文殊师利上师!

 

此处归命文殊师利上师,欲求得加持,以智悲双运,编写一部药师经法简、方便、圆满摄集要义的修仪轨。

 

二、 归敬八佛

 

八佛(七佛及文佛)▲

 

耳闻名号能极断,

三有众生苦苦因,

引至无上菩提者,

七佛文佛我致敬。

 

谁的名号由仅仅耳朵听闻,便能极为断除三有众生的苦连同苦因,随后能以此因缘引导至无上殊胜的菩提,对具如是愿智力的七佛如来连同宣说本经的教主释迦文佛,致以恭敬地顶礼

这里首先礼敬文殊上师,然后缘念本法恩德之源的七佛如来,以及本土教主释迦文佛的恩德与功德,致以恭敬之礼。

 

三、 发心编轨

契经开演七佛愿,

命造立妙仪轨,

为易实修集心要,

显明言句编颂偈。

 

此部《药师七佛经》,开示了七佛如来的本愿,为了令众生得到此本愿大法的利益,而宣说了各种修行的轨则;堪钦静命依照经法作了很好的仪轨;为了容易趣入实修,收摄其中的心要,便利行者修行,以此缘故,作者以很明了的语言,编成讽诵的偈文。修者依照这样的仪轨,能完全把握住药师经法和静命仪轨的内涵,而且是以讽诵的方式,在短时间内修好完整的药师法门。

 

这里的发心偈要认识两个内容:

(一)为何发心;(二)如何发心。

 

(一)为何发心

过去世尊所宣说的七佛本愿功德经,以及堪钦静命所造的仪轨,这些到了今天,由于时代的隔远,生存的繁忙等等,众生难以摄集其义而作修持,机教不能相扣;以致对于这样的药师大法,众生的心难以修持而获取利益。以此缘故,发心要作一个简略的、易修的仪轨。

 

(二)如何发心

将《药师经》和静命仪轨的心要摄集起来,使得行者容易趣入,或者修起来很便当的缘故,自己用文义非常明显的语句,编成偈文的方式,使得行人能够念着偈子,非常有条理、非常容易入地修到药师经法的心要,由此能极大程度地实现大法的利益。

 

 

■ 乙三、预备事宜分二:一、广法;二、略法

 

■ 丙一、广法分四:一、安住戒;二、建立场;三、陈设供品;四、具足发心

 

■ 丁一、安住斋戒

 

此处,为欲修持药师七佛本愿功德妙经之仪轨,极善者为安住长净[1],因此应具足沐浴、清洁。

[1] 安住斋戒

 

修持各种法门都有相应缘起上的要求,药师法门特别强调修法期间受持八关斋戒,因此,心中想真正修持药师七佛本愿功德经的仪轨,身心按照仪轨的要求去做,从而实现良好的修法效果,那么最好安住斋戒(出家者安住大乘斋戒)。这里说到的“安住长净”,是斋戒在作用上的另一表达,也就是,住在清净戒中长善净恶。

 

为了能持续地安住在长善净恶的状态里,以清净的身口意与药师法门相应,真正承受这个法门的甘露疗效,实现圆满的修法效果,那就需要做到具足内外的沐浴和清洁。这里“外沐浴”,是沐浴身体,穿干净的衣服;“内沐浴”,指断除、肉、葱、蒜等不净食物,吃洁净食物,远离贪、嗔烦恼等的染污心,由此即是内外的沐浴或净化的做法。“清洁”是沐浴的效果,由外沐浴达到身体的清洁,由内沐浴达到口和意的清洁,那么这样就成了清净的法器,能承受甘露。

 

由于这是本法在缘起处理上最重要的一处,因此首先提出。针对今天的环境来说,凡是吸烟、喝酒、吃肉、吃葱蒜等都要断除。而且今天来看,还包括断除一切杂染的话语,各种染污的心念,包括在手机网络上各种与染污缘的接触等等,这是非常重要的。

 

这里提出的受斋戒、沐浴清洁的要求,在《药师七佛经》中前后共出现了八次。比如,世尊讲到宝月智严光自在王如来的名号功德时说:“清净严洁,于七日中持八戒斋”;在讲到持诵金色宝光妙行成就如来时说到:“清净澡浴,持八戒斋至诚念诵”;在讲到药师佛名号功德时说:“若能受持八支斋戒,或经一年,或复三月,受持学处”;在开示对七佛的供养法式时也说:“七日七夜受八戒斋,食清净食,澡浴身体,著新净衣,心无垢浊亦无恚害”。再者,救脱菩萨开显对七佛如来的供养法式时说到:“若有病人及余灾厄欲令脱者,当为其人七日七夜持八戒斋”。而且,七佛降临宣说神咒后也教示说:“著新净衣,在清净处,持八戒斋”,以及说到:“于七日中持八戒斋,诵满一千八遍”。再者,执金刚菩萨也开示说:“受八戒斋,日别三时,澡浴清净三昧衣别”,等等。

 

■ 丁二、建立道场

 

尔后洒扫住所,佛台布设花,台上安奉八佛圣像、药师经法,或者也可绘制无量宫图,其上圣尊住处设置诸堆,或者曼荼罗上广略随宜安置诸堆,唯一当执为圣尊住处。

 

依照本法的要求要建立坛场。如同迎请贵宾的时候需要作打扫,安奉在高处,作各种的供养等等那样,现在先要安奉本法门的三宝

 

◎首先洒扫住所,使得外环境很整洁。
之后,在佛台上安布花和妙香。
在这样的台子上供奉八佛如来的圣像、《药师经》的经本;
或者也可以用线条绘制平面的无量宫图,在所画的无量宫上各各圣尊所在的地方,用彩粉、彩砂等安置堆;

或者在曼扎盘上以适宜的方式,根据当时的条件、情况等,作广的或者略的安置诸堆,心里要执持“这个就是圣尊们所住的地方”。

放堆▲

 

■ 丁三、陈设供品

 

此等境前陈设主要供品,明灯、杂色彩幡乃至四十九数。广供方式,可等同圣尊数量等,相应陈设供品。此外,由悦意之五供、伎乐、伞盖、胜幢、妙衣、七宝、八祥物等真实供品围绕。若欲请瓶浴,应准备充满妙香之具饰妙瓶,奉请浴身之明镜、衣裳,此外,需备集供养护法与地祇之一双白色食子。

 

陈设的供品,主要是灯和彩幡,灯就是供光明,总的供四十九盏灯和四十九首彩幡。如果要作广供,那就跟所供的圣尊的数量相等,那样摆设相应的供品,或者其他方式。也就是供奉的圣尊有多少,每位圣尊前都供那样的供品。这以外,可以用各种悦意的供品来作围绕,比如五供、音乐、伞盖、幢幡、衣服、七宝、八吉祥物,“等”字也包括药物、瓜果等食品,或者其他的很好的物品,都可以向圣众呈供。如果想请圣众们作沐浴,那就需要准备充满妙香、带有装饰的瓶子,请圣众沐浴的镜子、衣服。还要准备供养护法和地祇的一双白色食子。

 

这里仪轨中所要求的建立道场、陈设供品,也是来源于《药师七佛经》中所说。比如释迦佛在经中说到:“曼殊室利,若有净信男子、女人,欲供养彼七如来者,应先敬造七佛形像,安在清净上妙之座,散华烧香,以诸幢幡庄严其处”。救脱菩萨开示的供养法式里也说:“应以饮食及余资具随其所有供佛及僧……燃四十九灯,造彼如来形像七躯,一一像前各置七灯,其七灯状圆若车轮,乃至四十九夜光明不绝,造杂彩幡四十九首,并一长幡四十九尺”,等等。

 

■ 丁四、具足发心

 

“如是具足大乘发心安然上座,进入修法。”

 

这样已经建立道场、陈设供品后,自己要有一个大乘的发心,也就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我来修持药师法门”,在这种发心的状态里,自己上座,进入修持。

 

■ 丙二、略法

 

简略做法:仅仅中央安奉本师、药师等圣像、文殊等菩萨像、药师经等法本,由五供等物资周匝围绕。如是具足大乘发心安然上座,进入修法。

 

简略的做法,就是只在中央安置本师和药师七佛等的圣像,文殊等的菩萨像,《药师经》等的法本,然后用五供等的物品围绕。之后由大乘的发心上座修持。

 

 

■ 甲二、轨文分三:一、前行;二、正行;三、结行

 
 
 

修前准备

 

1.准备
这里先要亲近善知识听闻本仪轨的讲解,对于里面法义的内涵,先作思惟抉择、细心地研讨,来得到确定。而且,要读得非常熟悉,对其中的文字、义理、次第修心方式,达到非常熟悉、明确的地步,以免临时出现差错。假使文句也不熟悉,意义也不明了,怎么修心也不知道,这样不如法的话,怎么能得到感应呢所以,事先做预习工作非常重要。能否熟悉文字、明确义理、掌握修心,在修法的效果上相差百千万亿倍。
 
2.入场
进入坛场时先要断掉一切杂乱,调伏身心,止息各种思虑。一旦入坛不能说闲话,各自安于寂静,断除戏论,一切时中护持正念,不能刹那顷昏沉、散乱,起种种杂想。如是一心缘于妙法,来取得与佛充分的感应,而达成修法的效果。今天在集体共修、个人实修等期间,不许手机入场,如果在修持当中,有手机铃声的扰乱,或者说各种闲话,将影响大众清修,罪过极大。
 
3.念诵
念诵时要求字句分明,音声和谐,不急不缓。那么音声极其重要,以音声摄心,缘着法句来进入到本法的修行,此时运用音声充满法界供养三宝,普施群生,使整个世界都得到药师大法的利益。仪轨的文字非常精妙,含有甚深的修心的内涵,因此要生尊重之心,依着这样的文字的指示,一一地在心上落实修行。对于其中非常甚深广大的法语,假使意思不了解也不要紧,就是用信心和恭敬来念诵,就能得很大功德。
 

修心进程

 

整篇仪轨有前行、正行、结行三个部分。

 

?? 前行,就是进入大乘佛道先行的修心;

?? 正行,指药师法门的主体;

?? 结行,指最后作总结修和回向祝吉祥。

 

整个的进程好比开三道门

?? 前行部分是首先开大乘佛道的门;

?? 正行部分是特别开启药师经法的门;

?? 最后是开未来缘起无限深远绵长的门。

 

因此,在修心缘起的组织上特别殊胜,的确是非常甚深、广大、直捷、圆满的。一座的药师大法的修行,实际一直处在道心发动的过程当中,全体运用普贤行愿的大精神,处处展现的是圆法、大法的风貌。

 

 

 

■ 乙一、前行 分二:一、归命;二、发心

 

前行有归命和发心两个部分,属于大乘上乘法道的层次,起点是很高的。

 

归命,包括归依三宝、忏除罪障、施身供献三个部分,最终达成的效果,是将自己完全供献给诸佛菩萨,此即是归命。

 

既然自身已经献于诸佛菩萨,那就唯一地以诸佛菩萨的心,作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因此,就需要达成与诸佛菩萨一致的心,因而,接着要作发菩提心的修行,其内涵就是信心和悲心两个方面。以信心趣入胜义菩提心,以悲心发起世俗菩提心,以四无量心于众生界起具体的与乐拔苦的善心,由此进入大乘佛道之门,接着再转入到药师法门,就有心理的基础。而且,将以此善心运起药师大法的修行,将这样的归命和发心结合于药师修法当中。

 

■ 丙一、归命 分三:一、归依三宝;二、忏除罪障;三、施身供献

 

■ 丁一、归依三宝

 

第一,归依三宝:
诸佛菩萨当垂念我!

我等从于今日,直至成佛,永远归依佛薄梵,永远归依无上寂静内明真法如来法身,永远归依十方世界不退转僧圣者菩萨摩诃萨众。

三遍

 

这里要把握两段修行:

一、请圣垂念;二、修归依心。

 

一、请圣垂念

 

“诸佛菩萨当垂念我!”

 

请圣垂念,指前行的修法,要求祈求诸佛菩萨观照、忆念,这样在诸佛菩萨前表明自己的心意

 

这也是自身一个落在生死里的凡夫,遭遇非常大的苦难,因而真正地想求一个归依处,以及接下来的各类的修行,想一切都要以诸佛菩萨为所依,那么在作这样的郑重的归依等时,首先要求诸佛菩萨垂念我。“垂念”就是要忆念我、观照我的意思。

 

二、修归依心

 

其次修归依心,要发起具相的心,因此,缘着仪轨把握三个方面,而起相应的心。要明确的三个方面就是:(一)归依之时;(二)归依之处;(三)归依之心。

 

(一) 归依之时

 

“从于今日,直至成佛”,也就是从现在开始,一直到成就无上菩提之间,都修持归依之心,因此说“永远”。

 

如同《大乘庄严经论》所开示那样,大乘行者从初发心,经历资粮加行二道,再登入圣者地一地至十地等等,处处不离念佛、念法、念僧,处处都有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的修行,而且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圆满。因此,这个归依是一种永远的修行,所以直接指示“永远”二字。

 

而且,这里的“永远”还有“唯一”的意思。强调从自身在轮回里开始寻找真实归依处而终于找到了开始,一直到完全回归了法界,在这个期间,不再以其他的天魔外道等为师,外道经法等为道,外道徒众为伴等等,因此,这是一种唯一的归依。我们在念“永远”二字的时候,心里也要有这种想法。

 

(二)归依之处

 

总的来说,归依之处就是佛宝、法宝和僧宝,其中佛宝指师,法宝指道,僧宝指伴。然而,归依也随着行者修行的进程,有共人天乘的归依,共小乘的归依,而这里指不共大乘的归依。

 

1. 佛宝
“佛薄伽梵”。

大乘的佛宝,指十方一切诸佛如来。这里“佛”指无上觉者的导师,“薄伽梵”指佛的圆满德号,以代表性的“出有坏”三字来作诠释。

 

“出有坏”三字,表达具有圆满的断证。“出”是出离有寂二边,指不落在凡夫的三有边、二乘的寂灭边,而入了无住涅槃的境界。“有”,指具有自在等六种妙德,即无余地显发圆满的万德。“坏”是能坏四魔,指摧坏了蕴魔、死魔、烦恼魔、天魔等的一切内外魔类,得了无上的断德。

 

由于有这样“出有坏”的圆满断证,因而超过外道自在天等,可承许为无上的导师。由了知此种德相,而一心归命,以佛为师。

 

2. 法宝
“无上寂静内明真法——如来法身”。

法宝的内容有两种:一、证法;二、教法,证法包括道谛和灭谛。这里直指无上灭谛——如来法身为所修法。

 

如同世尊在《涅槃经》中所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一切客尘远离的状况就是灭谛,在此时,错乱的生灭妄相全数远离,到达无上寂灭之境。这就返回了常住的法身状况,这是真实的佛法,也是真正的归依之处。为了达成它,要修习无我的圣道,其中无我空慧为主的种种道的主体和支分即是道谛。诠释此灭谛和道谛的文字即是教法。这里突出真实之法,只说归依无上寂静内明真法——如来法身。

 

此“如来法身”即是般涅槃,它没有任何生灭的妄相,故是“常”;一切法的根源,故是“身”;本是真如,故说“如来”。不同于妄识所缘的境,那是攀缘着外面的各种尘境之相,因而是假法,指示的能诠的教法文字也是假法,通常说到法身,有假教法身和真证法身,这里指真证法身,故说“真法”。“内明”,是各别自证或者内证,它不是妄识的境。内与外相对的,妄识都是对着投射出来的影像,攀缘所现的这些影像。它也有个明,但是这种明是个识,也就是现出了二取以后,对于面前各种的人我、法我的相有一种了别,这是识的状况。而这里内明不是向外攀缘,而是直接契证本身,这样才能见到法身的面目。就像《金刚经》等所说,法身没有生灭去来等,所以它本身就是本自寂灭的、无上寂静的,唯一在能所两亡的时候,这时自己证见自己,由于不是向外攀缘的一种明了,所以叫“内明”。所以,古德都说法身是真佛,或者说法身是真法,唯此一真实;其他的都属于“二”的范畴,因而都像迷梦一样,虽然现,实际没有的,因此是假法。而唯有这个内明所证得的法身才是真法,这是归依之处,要修的就是它,因此说以般涅槃为正修法。

 

那么,教法和证法相比而言,教法是一种标示或者指示,如同手指指月那样的,手指的真实的月是法宝的体性。现在的情况一般是,读了很多的经书等,以为这些教法文字是法,其他的就不是法;实际上,这些教法全部都是这如来法身的一个注解,或者为了达成它的各种语言上的指示、引导。实际上,真正的法藏就是这个如来法身,真正的法就是它。

 

3. 僧宝

“十方世界不退转僧——圣者菩萨摩诃萨众”。

 

僧宝的体性是不退转无上菩提。归依处,就是整个的十方世界中,所有的圣者菩萨摩诃萨。这个就是已经达到不退转位之后,乃至无上菩提之间的圣法界的全体。

 

意思就是,所有的发起了大菩提心,心一直是往无上菩提上相应的这种状况,而没有退落到生死迷界中的范畴,对于这一切的大心菩萨圣众,都作为菩提之道的助伴。

 

(三)归依之心

“归依”。

 

由于我们落在轮回当中,有很大的怖畏,想寻求一个真正的归处,可救护我们。接着我们明白了,十方三世的诸佛,具有圆满的断证功德,能为我们指示菩提的道路;而且,般涅槃法身是真正的不生不灭之地,远离一切虚妄的客尘,这是真正的所修之法;以及十方世界所有的不退转菩提的圣僧,一切菩萨摩诃萨,是修行的助伴。这样明白三宝的功德,发生了清净信这个信心的内涵,之后非常地确定,心里就想:“唯一这个是我的导师、我的正道、我的助伴,而且,从现在开始一直到无上菩提之间,我作永远地归依!”如此起了心,就是归依的体性。

 

“念三遍”。

念三遍,指量的积累和强化。

 

《大日经》云:

归命十方正等觉,三世一切具三身,

归命一切大乘法,归命不退菩提众。

又云:

南无十方三世佛,三种常身正法藏,

胜愿菩提大心众,我今皆悉正归依。

 

思考题

 

1.解释名义:药师经王略修仪轨·甘露圣瓶

2.作者为何发心编集此轨他是如何发心的

3.念修此轨之前需做哪些预备事宜每一项应如何操作

4.归依三宝:

(1)念“诸佛菩萨当垂念我”时,应如何起心

(2)归依之时指什么如何理解“永远”

(3)分别解释本轨归依处佛、法、僧的涵义。

(4)如何发起归依之心

 

 药师经,药师,甘露圣瓶讲记,释迦文佛,功德,大乘法

 

药师经,药师,甘露圣瓶讲记,释迦文佛,功德,大乘法药师经,药师,甘露圣瓶讲记,释迦文佛,功德,大乘法药师经,药师,甘露圣瓶讲记,释迦文佛,功德,大乘法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药师经王略修仪轨·甘露圣瓶讲记01发布于2021-12-05 20: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