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经典祖师语录、参法要,敬请关注【云居山佛学】微信 号  →  搜索 【tsyunju】

简介: 

宝志公禅师(公元418-514),初金陵东阳的一农民朱氏之妇,在上巳日,听到一小儿在树上鹰窠中啼哭,搭梯子上树得之,然后就将此小儿认作自己儿子
七岁时依钟山寺大沙门僧俭出家,修习禅学,到后来处处显现奇事迹,将剪刀、尺子、拂子挂在拄杖头上,负之而行。
于是往来皖山剑水之下,赤着脚,穿一棉袍,世人呼为志公。
禅师面方而莹彻如镜,手足皆是鸟爪,经行聚落村庄时,儿童都喧哗追逐他。有时索要一些喝,或者几天不吃饭。曾遇到吃鱼肉的屠夫们,向他们索要鱼肉吃,屠夫们虽然分肉给他吃,却都怀轻薄之心,志公禅师随将鱼肉吐在水中,却变成了活鱼。
后被梁武帝召入宫中,相从甚久,一身预言皆验,神异事迹颇多。著有《十二时辰颂》,《因果文》等。       

劝世歌

天也空,地也空,
人生渺茫在其中。
日也空,月也空,
东升西沉为谁动。
金也空,银也空,
死后何曾握手中。
妻也空,子也空,
黄泉路上不相逢。
权也空,名也空,
转眼荒郊土一封。
田也空,屋也空,
换了多少主人翁。
喜也空,悲也空,
无非都是在梦中。
缘也空,孽也空,
前生后世觅无踪。
诗也空,曲也空,
随风飘落任西东。
帅也空,丑也空,
转瞬即是白发翁。

春也空,秋也空,
繁华过尽就是冬。
江也空,海也空,
几度轮回做田耕。
情也空,义也空,
大难来时影无踪。
爱也空,恨也空,
人生陌路不相逢。
成也空,败也空,
百年身后罪名声。
真也空,假也空,
真真假假两难清。
食也空,色也空,
酒囊饭袋养残生。
亲也空,戚也空,
亲荣戚贵才沟通。
苦也空,乐也空,
苦乐从来不均衡。
身也空,意也空,
体魄刚强路难通。
斗也空,让也空,
争来让去不兼容。
非也空,是也空,
是非自古不分明。

福也空,祸也空,
祸福相依一路行。
恩也空,怨也空,
恩怨相交一杯羹。
好也空,歹也空,
好歹尽在不言中。
善也空,恶也空,
善恶相报难公平。
醒也空,梦也空,
一枕黄粱事无成。
活也空,死也空,
生难死奈何终。

朝走西,暮行东,
人生犹如采花蜂。
采得百花成蜜后,
到头辛苦一场空。
夜来听到三经鼓,
转身就见五更灯。
头仔细看将去,
人生一世空空空!
不信但看桃李树,
花开能有几时红。
任你做到公卿相,
死后还归泥土中。
身归土,气归风,
一片顽皮裹臭脓。
败坏不如猪狗相,
何不当初问志公。
生有一,死无二,
休向人前夸伶俐。
生前置下田万顷,
死后只得三步地。
宽八尺、长丈二,
仔细思量真个是。
人死后带得去,
志公与你亲书契。

附: 宝志公禅师神异事迹
南齐建元年间,逐渐显示出奇异之处。一连几天不吃饭,也没饥饿的表情;跟别人说的话,人们开始很难理解其含义,后来则都被事实所验证;时常作诗,但语言像谶言语一样。江东的人士与俗民百姓都对他礼敬。齐武帝说他迷惑群众,将他收监于建康。第二天,有人见他在市区内游逛,回到监狱里一看,宝志却仍然在牢房里,宝志对狱卒说:“门外有两驾车子给我送饭来了,用金钵子装着饭,你可去给我拿来。”说完,只见齐王的文惠太子、竟陵王 子良一块儿来给宝志公送饭,果然像他所说的,建康县令 吕文显 将此事奏闻武帝,武帝便把宝志公接到了宫里,让他住在皇宫后院的厅房里,这里暂时停止了内部宴乐活动,宝志公也可以像别人一样随意出入。


后来,景阳山上也有个宝志公,与七个僧人在一起。武帝大怒,派人去检查宝志公的住处,守门人报告说,宝志公出门好长时间了,在省,正以黑墨涂抹他的身上。当时僧正法献打算赠给宝志公一件衣服,便派人到光寺和罽宾寺找他,两个寺庙的人都说他昨晚上住宿在寺里,刚刚走了。又到他常去的侯伯家寻找,侯伯说:“宝志公昨天在这里行,早上睡眠还没醒呢。”此人回去把打听到的情况告诉了法献,法献才知道宝志公昨晚上分身在三处住宿。


宝志公常常在隆冬数九光着身子走路,出家道人宝亮想要送给他一件和尚穿的衣服,没等开口,宝志公突然到来,伸手拿过那件衣服就走了。后来,宝志公假齐武帝以神力,让他在地下 见到了父王齐高帝,让他在地下备尝锥扎刀割之苦,武帝从此永远废除了锥刀之苦刑。武帝又常在华林园召宝志公,宝志公带着三层布帽来见。不久武帝死,文惠太子及豫章王相继死去。


永明年间,宝志公经常住在东宫的后厅。一天黎明,他从大门出入时,忽然说道:“门槛上的血能弄脏衣服。”于是提着衣服跨了过去。等到郁林事变皇帝被害时,车驾载着人从这里出去,皇帝脖子上的血流到门槛上许多。


南齐卫尉胡谐患了病,派人请宝志公,宝志公解释说:“明天”,结果没有去。这天胡谐死了,用车载着尸体回了家,宝志说:“我说的明天,是指明天尸体被载着出去。”


南齐太尉司马殷齐之跟随陈显达去镇守江州,临行前向宝志辞别,宝志在纸上画了棵树,树上有鸟,告诉他说:“急难之时可以登上这棵树。”后来显达背叛朝廷,留下齐之镇守江州,叛乱失败后,齐之叛逃进了庐山。有人骑马追了上来,眼看就要追到跟前了,齐之见林中有一棵树,树上有鸟,跟宝志所画的一样。他顿时省悟过来,急忙爬到了树上,树上的鸟一直没有飞走。追的人看到树上有鸟,便以为树上不会有人,于是回去了。结果,齐之就这样逃脱了。

南文屯骑桑偃想要谋反朝廷,他去看望宝志,宝志远远地看见他就跑了,边跑边大喊道:“要围台城,想反叛,砍头破肚。”过了十来天叛乱终于发生,桑偃叛乱逃去了南方,被人捉住,果然被砍头破肚。


南梁鄱阳忠烈王曾经硬把宝志公弄到自己的府第,宝志突然急急忙忙地让人寻找荆子,找到之后,他放在了门上,谁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不久,忠烈王出任为荆州刺史。


宝志公的先见之明,像这样灵验的,并非一次两次。宝志公平常大都住在兴皇与净名这两座寺院里,梁武帝即位后颁下诏书说:“宝志公虽然身处世俗凡尘之中,却能神游于幽远无极之境,水火不能使其焦湿,蛇虎不能使其惧怕。论其佛理造诣则声誉无比,论其隐居韬晦之志则道行高绝。岂得以对待俗士凡情之举,白白将他拘束限制,愚蠢鄙陋,竟至如此!从今以后,准其自由出入,不得再行限制。”宝志公自此常常出入于皇宫,经常出现在台城里。


他与梁武帝对面坐在一起吃鱼肉,昭明等各位王子都侍立在旁边。吃完之后,武帝说:“我有二十多年吃不出鱼的味道来了。师父有何高见”宝志便从嘴里吐出一条小鱼,鱼鳞鱼尾都完好清晰,武帝见了深感惊异。如今在秣陵仍有一条切剩的鱼。

天监五年冬,天大旱,各种祭祀方式都用到了,也没求下雨来。宝志公忽然启奏皇帝道:“我现在患病未愈。我来告诉官府求雨活命的办法。如果不来告诉官府,就应受到惩罚。希望在华光殿宣讲《胜鬘经》求雨。”梁武帝立即让僧人法云宣讲了《胜鬘经》,夜间便下起了大雨。宝志公又说:“须用一盆水,上面放一把刀。”一会儿大雨普降,高处与低洼处都浇得透透的。


梁武帝曾经询问宝志公道:“弟子的烦忧困惑尚未解除,用什么办法根治呢”答道:“十二。”明白人以为他说的是“十二因缘”是根治困惑的良药。又问他“十二”的含义是什么,答道:“在书字时节刻漏中。”明白人以为他说的是“写在十二个时辰之中”。又问他“弟子什么时候能够静心修习”他答道:“安乐禁。”明白人以为,“禁”者“止”也,到了“安乐”的时候,就可以停止了。


后来,法云在华林寺讲说《法华经》,讲到“假使黑风”处,宝志公突然问他“有”与“无”的问题。法云答道:“世俗之谛自然是‘有’(即存在),第一义的真谛则为‘无’(即一切皆空)。”宝志与他往复几次进行辩难,然后笑道:“若说体相是假有,这也不可解悟,很难解悟。所谓‘假使黑风’,辞旨实属隐晦。其他地方也都与此类似。”


有个叫陈征虏的,全家人都对宝志公十分热情,宝志公曾为他显示过自己的真面目,形相光泽像菩萨的塑像一样。宝志在世上出名显奇共四十多年,崇敬信奉他的男男女女不计其数,但他喜欢用小便洗濯头发,俗众与僧人暗中都有讥笑他的。宝志公也知道许多僧人仍然喝酒吃肉,当讥笑他的人自己却喝酒吃猪肚时,宝志愤怒地质问他们道:“你们讥笑我用尿洗头,那你们为什么吃装猪粪的袋子呢”讥笑他的人惧怕他,并且自感惭愧而佩服他了。


晋安王萧纲刚出生的时候,梁武帝(萧衍)派人询问宝志公,宝志公合起两只手掌来说:“皇子诞生了,好得很!然而冤家也出世了。”后来推算年月日,萧纲与侯景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

会稽临海寺有个高僧,常常听人说扬州城里有个宝志公,语言颠狂,放纵自在,这位高僧说:“一定是狐狸的魅。我要到扬州都城去,找一只猎狗把他赶跑。”他乘上快船下海,直奔浦口。正要沿着长江往西行驶时,小船忽然被大风鼓荡起来,他心里知道是在往东南方向漂荡,过了六七天才漂到一座海岛上。远远望见前面有一座用金箔装饰的寺塔,高耸入云,他便顺着跑去。走到寺庙前一看,只见庭院与庙宇精美壮丽,到处是芳的鲜花,有五六个僧人,都有三十来岁,个个容貌秀美,都穿着圆领乔色袈裟,正依在门前树枝下谈话。高僧说:“我要到扬州都城去,被大风飘荡到此处,不知你们这里是什么州什么国。如今四面环海,恐怕再也见不到自己的故乡了。”那几个答道:“真要去扬州,即刻便能到。现在有封信托你捎到钟山寺西排南头第二间僧房,送给一个黄头发的人。”高僧便闭上两眼坐在船上,等风声休止时睁开眼一看,果然像那几个僧人所说的,不知不觉间便到了西海岸。往里行驶几十里,来到扬州。他径直去钟山寺访向,都说没有黄头发的。他把事情的原委说了一遍,有人报告说:“西排南头第二间房子,住的是疯子道人宝志。他虽说分配在这座寺院,但总在都城的热闹地方,一百天也不回来一趟。那间房子空无一人。”正在他问答的时候,谁也没发觉宝志已经来到寺庙的厨房里。他在外面喝醉了,回来要饭吃。别人因为已经开过饭,太晚了,没有给他,他就跳起来恶骂。这边的僧人听说后,打发小和尚绕到厨房旁边,随便地喊着“黄头发”。宝志公听到后忽然说:“谁在叫我”即追小和尚来到僧人跟前,对他说:“你发誓要找猎狗捉我,为什么空手来了”高僧知道他不是寻常人,对他行礼表示忏悔,把书信交给了他。宝志看完书信说:“方丈道人召唤我,不用多久我也该自行回去。”宝志屈指一算,又说某月某日就去,便不再与这位高僧说话。众人只记得他说的某月某日。

天监十三年冬天,宝志公在台城后面堂里对别人说:“菩萨要走了。”不到十天,他就无病而死。尸体柔软兼有香味,容貌自然和悦。临死前,他点上一支蜡烛,交给了后屋的守门人吴庆,吴庆立即奏禀了皇帝,梁武帝叹道:“大师不再留在人间了。给你‘烛’的用意,是要你把后事‘嘱’与我啊!”于是厚加殡葬。遗体安葬在钟山独龙岗上,仍在墓地建立开善寺,敕令陆倕在坟前制作墓志铭,王筠在寺门内刻写碑文,并在各处传布其遗像。

宝志公开始显露神奇形迹时,约有五六十岁,直到临终也不见衰老,实分享与转发不出究竟有多大年纪。有个叫余捷的道人,住在京都九日台的北面,自称是宝志公的姑舅表弟,比宝志公小四岁,推算起来。宝志公圆寂时该有九十七岁了。


后魏也有个称作宝公的僧人,不知老家是什么地方的,相貌很丑陋,知识极通达,能通晓过去和预见未来三代的事。说的话像谶言符咒,无法理解,事后则被证明句句属实。胡太后问他世事的结局怎样,宝公抓一把米给鸡,嘴里发出“朱朱”的唤鸡声,当时人们都不解其意。到了建义元年(公元528年),胡太后被尔朱荣杀害,这才验证了“朱朱”是有所指的。当时有个洛阳人叫赵法和,请宝公占卜什么时候能有爵位,宝公说:“大竹箭,不用羽,东厢屋,急手作。”当时谁也不懂是什么意思。过了一个多月,赵法和的父亲死了,所谓“大竹箭”者,是指服父丧所用的粗竹杖,“东厢屋”者,是在中门东侧搭制的守丧的房子。当初宝公所作的十二字歌诀,都被说中了。这个宝公与江南那个宝志公,尚未查明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


一、十二面观音像。丹青驰誉于南朝的张僧繇yáo曾受梁武帝诏请,为宝志禅师画像。禅师一时兴起,以指端轻轻地朝面门一剺【lí割;划开】,竟现十二面观音像妙相殊丽,或慈或悲,僧繇竟无法成笔。


二、屡现神异。齐建元年间,禅师几天不进食也不觉得饥饿;又常讲一些他人不理解的话,但事后他所说的话都应验了,所以江东一带的官员、百姓都很尊崇他。可齐武帝却认为禅师妖言惑众,将他囚禁在狱中。但人们仍见他在街市上游走,前往探监时却又见他确在狱中。一日,禅师对狱卒说:“门外有人用金钵盛饭来,你快去取!”狱卒到狱外一瞧,果真是文慧太子送饭来给禅师。当这件事传到齐武帝的耳中,他才将禅师迎入宫中,居于后堂,但仍禁止他自由出入。


三、直到齐亡,梁武帝即位立刻下诏:“大士宝志,迹拘尘垢,游甚冥寂,水火不能燋濡,蛇虎不能侵惧。语其佛理,则声闻之上;谈其隐伦,则遁仙高者,岂可以俗法常情空相疑忌自今中外,任使宣化。”在两位武帝之间,地位截然不同的宝志禅师,从此悠然自在,游化世间。


四、智识诡计。“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这是形容佛教法服海青缝合的广袖。据说广袖的缝合便是宝志禅师的杰作。梁武帝信佛虔诚,然而夫人郗【x 古读ch】氏却生性忌妒,不信佛法。某日,郗氏准备了许多肉包子,请禅师及其弟子们前来应供,心想:“和尚若吃了肉包子便是犯戒;若拒绝不吃便是违逆后旨。”要陷僧众于两难之中。宝志禅师知郗氏心怀不轨,临行前,要众僧将海青广袖的袖口缝合,袖筒中暗藏馒头。入宫应供时,一手把包子放进空袖筒内,一手取出馒头来吃,使郗氏的诡计无法得逞。


五、化导仁慈治国。梁武帝曾藉志公禅师神通力,见到地狱众生的种种苦相,志公云钟声可使地狱众生暂免受苦。武帝即下诏天下寺院,击钟时要舒缓其声。帝即位之初,国政严刑峻法,志公透过神通力,让梁武帝亲眼见到先王在地下受苦的惨状,终于废除锥刀之刑。


六、武帝前世之因。公答曰:“我皇前世是个樵夫。只因上山砍柴,遇见山间灵坛古庙,庵宇朽烂,惟有古佛一尊,雨淋日晒,无人侍奉。汝自发起善心,将己头上箬笠一个,遮盖佛身。佛以天眼观见,有此善心,赞言:“善哉善哉!贫苦布施,甚为希有。汝于来世,当作上人。’是故今生得此福报也。”武帝自思之:“苦舍这些,就得为帝,我今更作大福不难。”厥后武帝又敕圣旨,遍行天下建立五里一庵十里一寺。


七、帝大病问师:“寡人今发大善遍造庵宇,今且大兴善因,如何反加大病耶”志公答:“汝说兴善因,我言作恶业。”帝惊问何故师曰:“我王前世舍笠盖佛,乃是无意之中倾心布施,故得大福。你今敕行天下广造庵宇,自己又不舍财施利,惟使天下百姓之力但为主上造庵,以此人人受苦,个个艰辛,磨杀世人不知几何。所以天下军民尽皆怨叹。虽是真命天子难当万民尤怨。故曰:‘汝是造业人也。'”武帝闻说心中惭愧,复问师曰:“吾今太子遍身疮疥,日夜不安,未知是何缘故”师言:“皆因此业累及于他。我主若要忏悔,仍然快敕圣旨晓谕天下,即将钱粮赏给工资,自然有福,太子安康。若欲修诸善事,不得空劳众力。若用众力者,务宜偿赐工资,或是矜孤惜寡,爱老怜幼。或有僧道及贫子,来化讨者,宜当发心不得轻欺。为僧有善者,身贫道不贫,故来化引者,能令汝等为善事故。若空慢他去,元是自己错过了也,自后你家,祖宗烦恼香火神不安矣。”


八、帝问:“人不修善作福,祖宗香火神为何生烦恼”答:“祖宗或有生前未修善作福,死后久滞幽冥受苦,专望阳世子孙为善积福,有善因相助,能得沾恩减罪。所以子孙不为善事者,他无所靠,故生烦恼。人家香火神,正是门丞户尉、井灶神君、土地神等,掌管人家住宅,亦复爱人行善,亦可同沾善力也。”


九、问:“僧道修行,信是好事,如何又要去化缘”志公答曰:“我佛释迦如来,有大慈大悲,悯念众生,犹如赤子,平等救度。佛在兜率天上,观见一切众生,虽得人身在世,只知恩爱贪恋,但知受福不肯作福,只知造业不知忏悔,受尽阳命死入幽冥,受大苦恼无有出期。故从兜率下降人间,托生净饭王宫为悉达太子,弃舍皇宫,雪山修道成等正觉,普度众生。法说四十九年,教启三百余会。教化佛门弟子,住在一方一所,且要教化一方人们,回心向善,修办前程。正是与佛掌教,所以佛陀欢喜,龙天拥护。若为出家者,游手好闲,不务究理,不肯看经念佛,不去搬柴运水,不顾常住,空消信施,辜负四恩,如此之人罪业不轻也。若是好僧道人,早晚之中,务要勤参三昧,苦下殷勤之心,勿起懈怠之意。看见常住淡泊,或是庵堂佛像朽坏,应当发起勇猛精进之心,募缘修整。施主钱米,不可私自受用,务要公平正直,交入常住,公使公用。乃是化缘者之功德也。古人云:难行能行,难做能做,方是出家之佛子,学道之好人。是以天宽地阔,男女善心者多。若不去化他,纵有钱米,他也无处下手作福田,乃是僧道有过,枉在空门,为人无慈悲心,不肯引他出苦。僧道善人化到你家。汝若悭吝不舍,是自己当面错过了也。”


十、问:“人用钱米供佛僧,功德如何”答:“其福甚大不可量。若人有此信向自有无量功德。经云:供佛又礼拜,福等虚空无比量。斋僧复施,如同行路著脚跟。譬如耕种田园一般,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然虽如是,全要后代修行人脱俗离尘,守戒清净,剃除须发,不离道场,参求明师,勇猛精进,明心见性,宏法度人,接引后来,报佛恩德。若有如是僧道,应受人间供养。所以舍财施主要信心不退,切莫生疑。异日有因缘,亦同得此道也。”


十一、问:“世间人死后,请僧道建立道场,超荐父母,未审超得超不得”答:“譬如我主超度郗氏皇后,一般世人死后若有因缘,得值一个戒行僧道与他诵经礼忏,莫说一个亡魂,十个百个,亦可超得。莫说要作道场,他若肯到灵前嘱咐一声,承斯善力,即将超升,存亡两利也。又复多见世人不知因果,请那饮酒食肉僧道,来作道场敲钹擂鼓,不以经忏为主,专事热闹为胜。不知教人清净斋素,反更令人杀生害命。又将酒肉熏污佛坛,休言超度亡人,反与父母增添重罪。此等僧道,自己不怕地狱,如何度得亡人。古云:欲度他人,先须度己。果然度得自己出苦海,莫道度亡一个,但是汝等上祖先亡,并及乡中,枉死鬼魂,承他善力俱获超升。叹僧偈曰:有德僧人作道场 坚持斋戒讽经章 诚心礼佛多功德 利益存亡获祥。
训僧偈云:
手提铙钹响叮当,
饮酒茹荤做道场。
熏秽佛经真可惜,
亡人反更获灾殃。


十二问:“世人得闻佛法,微妙广大,能度生死。有欲为僧学道,超出轮回,何故幼入空门,受师恩德,不喜为僧学道,反起邪恶狠心,将山门钱米搬去还俗、娶妻受用者,后日如何”答:“此辈罪根深厚,福力浅薄,不信出家是解脱道,不知忏悔是安心行。这等人,从畜生中来,初转人身,邪心易炽,正法难知。吾佛法门中钱米,却是海外行粮,如同官物一般。或是念经礼忏,或是布施斋僧,种种皆是佛祖之余粮功德,庇荫修行弟子养膳。三心不了,信施难消,况复搬去反俗,娶妻受用!畜发是生尾,眠妻卧铁床,有日无常到,追见老阎王。那时节,我蛇王菩萨,方才与他算数,将他所作罪业丝毫清算,打落无间地狱,自作自受。入地狱如箭,恰似秤锤落海,再无出期矣。”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劝世歌》:人生一世空空空发布于2022-01-07 13:43:5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