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心经》系列



本篇主题:读懂《心经》系列,如何照见五蕴皆空?



本篇要解读的经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这是《心经》开篇的第一句话,但笔者也相信,每每读到这句话时,也会有无数的人实际上在疑窦丛生:经里说“能度一切苦厄”,“真实不虚”,到底是真?是假?如果是真的,我都读了那么多遍了,倒着都能背下了,现在怎么还是一身的病痛,一脑门子的烦恼呢?或者说念了那么多年的《心经》,怎么还是老样子,什么都不顺呢?如果是假的,是不是连观世音菩萨都在打“大妄语”,骗人嘛?

 


一、对弥勒菩萨的建议?


维摩诘经-嘱累品》,陀这样叮嘱弥勒菩萨:

 

弥勒当知:菩萨有二相,何谓为二?一者、好于杂句文饰之事;二者、不畏深义,如实能入。

 

这句话说的很明白,大乘菩萨都有两大特征:第一,都喜欢读书;第二,都能成体系的精进,成体系地一门深入经典。而我们大家的实际情况呢,喜欢读书的越来越少;能直接读原始佛经的,更是少之又少;普通人呢,一读书就头疼。说实话,这注定都是与佛之大乘无缘的。就比如对于《心经》,文字上,多简单容啊!但就是不明白,为什么呢?

 

原因一:从未有大乘之志?


绝对多数的人们,对于佛教、对于佛法、对于佛经之事,只是个可有可无的业余生活。大家从未真正地意识到:《心经》里就蕴含了人类有史以来的,全人类的文明智慧精华。它超越了人类所有圣贤思想家的格局和视野,更超越了所有现代大科学家的格局和视野。这短短的260个《心经》文字中,就携带了我们大家每一个人的生命密码和命运钥匙。然而,就看你是否有缘,将其当做人类最为终极的真理,信受奉行。?????????????????



原因二:“心浮气躁,一目十行”的习气


遇到了生僻的佛学词汇,往往一带而过,不去深究;很多基础性的佛经,理解上一旦有了疑难重点,也是一带而过,一知半解;这反而会成为精进前行的障碍,不仅仅是学习《心经》,人生任何的学业事业业均是如此。



原因三:“贪大厌小,急功近利”的毛病?


我们世间人,大多都有“一口吃个胖子”和“一步登天”的习气;就比如《心经》的这第一句话,“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太多的行者师友们,大多都将其错认为只是“甚深定”。殊不知:这是千千万万的《心经》解读中,最大的扭曲和误导!


这一句话中就已经含摄了大乘佛菩萨修行的,成体系的几个大乘意趣:


 


二、经文关键词解读:


1、行?

 

即是“大乘之行”,说白了,就是实践、就是落地、就是知行合一。就是说任何佛家智慧和真理,都要兑现在眼前的生活中,当下的实事上;实践,始终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深?

 

佛之大乘甚深,对我们普通人而言,的确很难。其完整的、成体系的智慧框架,是从《楞伽经》开始,从《解深密经》才开始逐步展开的。当前,我们只需要明白“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的这个“深”,其大乘甚深主要具备两大特征:第一个,是要区别于佛家内部的“二乘人士”的;第二个,是要区别于佛家外部的“外道圣贤”的。而“二乘”指的是“声闻乘和缘觉乘”的佛家行者,都是佛门之内的高手,甚至是祖师,一代大德;若不是大乘佛菩萨,则难辨“二乘”。比如,你在佛门圈子里听到最多的、耳闻能详的佛门高僧大德,可能其中多数都是“二乘”。而佛门之外呢,比如儒家道家,也有无数的圣贤哲人,也是“道”;比如,孔子老子庄子之于佛陀,在我们国家历史上就讨论争执了两千多年,到底谁的真理意趣,更加彻底和圆满呢?比如苏轼王安石阳明和湛若水,对此都曾经争论不休,最终也是没有结论。因此,对普通人就更难理解了;这是因为,我们必须能够将佛之大乘与儒道双方的,成体系的经典吃透后,还要必须经历在生活生命中的实践历练过程,拨云见日后,才能最终看到彼此最高峰的差异。言外之意:不爬山,不爬山爬到一定的高度时,那些高高低低的群峰,从山脚向上看时,似乎都是巍峨壮丽、相差无几。但是,只有站在了天下最高峰顶,才能一览众山小。此时才会懂得:即便是群峰耸立,山峰与山峰,也会差之千里!


而《心经》中的佛之大乘甚深,便是此义。?


 

3、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这个时候就容易明白了:观世音菩萨,就是以“大乘般若智慧”为核心,用“布施波罗蜜、持戒波罗蜜、安忍波罗蜜、精进波罗蜜、禅定波罗蜜”等一系列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大乘修行方法,在生活中要现量落地、反复实践、亲自验证。


我们看:禅定,只是“甚深般若”的具体方法之一;佛之大乘般若,是一个最为圆满、高效的完整智慧体系。因此,很多《心经》解读中,只是将其解读为“禅定”、“三味”,这种误导和扭曲危害无穷也。?


 

4、五蕴?

 

佛学上有个著名的“蕴、处、界”三科体系,也就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基本介绍了“处”和“界”。这里,重点说一说“五蕴”。

 

1)、色蕴?

 

即我们大家通常意义上“物质世界”的一切,即一切物、质和事的逐步积聚、汇集、累积。


佛学上色蕴包含内色与外色。内色就是:眼、耳、鼻、舌、身这五根器官,即我们大家肉身的一切。外色就是:色、声、、味、触五境,即我们所感知的一切外境,这些都包含在色蕴之中。生活中像空气、声音、味道、水、云雨、雾霾,我们的内脏、肉身,身体内的各种器官、脏器,以及各种正在变化中的肿瘤、血栓凝块儿等病灶。我们旅行时所看到的高山,大海,眼前的所有器物,不一而足,统统这些,都是由无量的同质微观粒子或形态,按照一定的因果规则在微观上的积聚。从微观上看,比如我们大家肉眼所看到的自然界当中的“绿色森林”,就是由无数无量的“绿叶”积聚而成;而一片叶子的绿色,又是因为叶片中有无量无数的“叶绿素积聚”。从宏观上说,我们所有同一类的人,有缘的、志趣相投的,就会按照某种共同的因果规则聚集到一起,形成各种各样的圈子,有的圈子叫“家族”,有的圈子叫“同学”,有的圈子叫“公司”,有的圈子叫“协会”,有的圈子叫“寺庙”,有的圈子叫“党派”,有的圈子叫“宗教”,有的圈子叫“国家”,有的圈子叫“民族”,而统统这些圈子,又因为地球母亲的共缘,积聚在一起形成了“人类之蕴”。所有的树木,就形成了“森林之蕴”,所有无数的恒星及其星系,就形成了“银河系”这样的“蕴集”。

 

而佛学上更加严格的“色蕴”定义呢,还会有表色、无表色、极迥色极略色等等,不在本文探讨的范畴。??


 

2)、受蕴?

 

是我们大家的一颗心,对各种内外色境的因果反应,尤其是对外境的因果反应。凡此种种的反应聚集,是受蕴。


对于顺境,我们领受和感应到的就是开心、快乐和健康;对于逆境,我们的领纳感受到的就是烦恼、不快和病痛。同时呢,受蕴又可分为身受和心受;“身受”由五根和五境所引起,它有苦受、乐受、舍受(不苦不乐)三种;“心受”由意根所引起,有忧有喜,故受有苦、乐、忧、喜、舍五种性质。比如,我们禅修打坐,会感受到腿子痛;听到好的消息,我们会感受开心;听到有人离世,我们会感受伤心难受;而就是这各种各样的“受"的总集,就形成了“受蕴”。


 

3)、想蕴?

 

想字,顾名思义,心头之相为“想”;非常类似“一念”之间的,当下的现量,也就是说在时间上是非常短暂的现量心理活动。比如,我们见到爱吃的食品,就想吃;见到了喜欢的人,就想亲近;见到了粪便等肮脏之物,就想避而远之;见到了美丽的景色,就想拍照留影。就是这些无数“想”的念头的集聚和积累,就形成了“想蕴”。


 

4)、行蕴?

 

这里的“行”有三个基本的意思:

 

第一个,顾名思义,“行”就像我们走路那样的,沿着一定的轨迹前行之意。

 

第二个,反应在时间的概念上,似水流一样,前际后际,念念迁流不息。而佛家在时间上的概念,也是无穷无尽,大到一劫,一年,小到一瞬,一念之间。

 

第三个意思,就是我们凡夫的“身、口、意”,上的主动因果反应,主动地“造作”和“实践”,都是“行蕴”的范畴;比如,我们生活当中的吃、穿、用、住、赶路、说话、劳动、睡眠、休息其实都是在行,就是这些无数的“行”,在最终驱使我们造作诸业。至于大乘佛法中的“行”,则会上升到一颗心识的高度,其“六位心所”中,除“受”、“想”以外的心所法和心不相应行,都是“行蕴”的范畴。此中深意,更加广泛精细,这里就不赘述了。

 

这里,我们需要特别思考以下:佛家为什么会有“修行”、“行者”这样的词汇,而不说“修色”、或者“修受”?


 

5)、识蕴?

 

佛教对识蕴的解释,有大、小乘的区别。在此依据大乘的分类来解说:识蕴实际上就是我们所有“心、意、识”的总集,我人全部世界的总集。


说白了就是一颗心,依据“了别事物”、“综合处理”、“行为造作”、“种子熏习”的功能侧重不同,一颗心识中有“心王”、“心所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和“无为法”依次展开,共计五个部分。“心王”共分为八识:分别为眼、耳、鼻、舌、身前五识,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这其中的所有,都是“识蕴”的范畴。


这里,读者需要注意的是,“想”与“识”有着本质的区别,“识”中包含有“想”。佛学上将前五识设定为“现量分别”,而“第六、第七、第八识”则为“妄想分别”。”五蕴中的“想蕴”,即是第六意识的范畴,是我们“善、恶造作”的第一执行者。只有“想”多了,才是“思”;只有“思”多了,当对某一事物的“分别、了知”到了根深蒂固、不折不扣、坚硬难调的程度,才是“第七末那识”;而世世轮回的“识”呢,又进一步,则构成了“我”,是我们“善恶造作”的总源头。

 

但是呢,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上述种种的“蕴”,还均在佛家小乘的阶段。到了大乘阶段时,会变得更加简单直接、高效和浓缩,所有的五蕴,都会浓缩为一颗心识,故大乘唯识也。而关于各种识之间的关系,识与五蕴之间的关系,不在本文的范畴;有缘人,可以深入探讨。


 

5、度一切苦厄?

 

至此,您就可以知道:如果您是观世音菩萨,当您用上述种种的、甚深大乘般若智慧,来成体系地长期生活实践时,五蕴空否?见否?度一切苦厄否?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心经》— 如何照见五蕴皆空?(8)发布于2024-02-23 12:06:4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