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王贵祥,工学博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建筑历史与文物建筑保护研究所所长,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2001年10月至2002年5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建筑系高级访问学者。著有《东西方的建筑空间》、《中国古代筑基址规模研究》、《北京天坛》等。

 

 

 

建筑不是浮在空中的,跟民族文化密切相关

 

谈到建筑艺术,欣赏建筑美,其实很难有一致的看法,因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里面有文化背景,有教育背景,也有社会背景,所以我就不从这个角度谈,我想稍微谈一点理,中国建筑怎么回事,论题就是中国人的建筑观。我们对中国古代的建筑了解多少呢,我们所受的建筑教育基本上是西方的理论,所以我们的思想很多是西方的传承。我想作为一个比较,先把西方人的建筑观介绍一下,然后再谈中国的建筑。

 

西方建筑是非常厚重的,纪念性的,向上的,是富有精味的,也是非常几何的。最早系统地从建筑学的意义上来讲的是古罗马的一个叫威特鲁维的建筑师,他写过一本书叫《建筑十书》,这是我们所知道的西方唯一一部尚存的古罗马时代的建筑学手稿。西方所有的建筑理论基本上都是围绕威特鲁维的建筑思想来展开的。从文艺复兴以来,威特鲁维已经从宗教的迷茫分离出来,他非常理性,他的原则很简单:坚固、实用、美观。这个原则在西方延续了很长时间。

 

16、17世纪,随着商业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经济,所以现在说的经济、实用、美观中,经济这样一个原则是哪儿来的,显然是16、17 世纪来的。而在1501年的时候法国一个建筑学家德洛姆提出了建筑应该更完美更省钱,把省钱提出来了,这样就第一次把经济性作为一个概念来提。19、20世纪,西方的理念也在变化,最主要的就是它对古代的那几个原则——坚固、实用、美观进行了反复斟酌,发现它不能覆盖很多东西。

 

20世纪人们除了探讨形式、功能和意义外,他们也在思考除了坚固、实用、美观外,建筑还有一个意志的问题。比如说我国上世纪50年代建人民大会堂,就是要表达中国人民刚刚站起来时的一种民族精神。所以建筑的理念不仅仅是坚固、实用和美观,其实还有个性、形式、功能、意义、结构等涵盖很广的东西。

 

西方人的建筑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它绝对不是空穴来风,它是有一个来源的。坚固、实用、美观的来源,是直接从柏拉图来的。威特鲁维的建筑三原则和柏拉图的哲学三原则是对应的,哲学三原则是什么呢是真、善、美。

 

真、善、美跟建筑的三原则坚固、实用、美观是紧密相连的。善,跟实用关联;美,跟美观、愉悦关联;真,包括好几个概念:材料的真实,结构的真实,石头就是石头,木头就是木头,不加掩饰。斯克鲁顿的《建筑美学》说过,如果你在一个很好的大厅里面看到有一根大理石的柱子,你就会说,哎呀,太美了,太喜欢了。这时如果有人告诉你说,这是人造大理石,你马上会觉得,我上当了。所以坚固、实用、美观跟真、善、美是有关系的。

 

建筑不是浮在空中的,建筑跟一个民族的文化、理念、思维方式是紧密相关的。对中国建筑的理解,也要放在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哲学观念上。和西方人建筑追求真、善、美一样,中国建筑也有很多贯穿多年的哲学理念在里面,如仁、义、中庸、中正、德行、知行、礼乐、孝廉,等等。我从中抽取了几个思想,从这些角度来理解中国的建筑,比简单地看中国建筑有多美多精细要实在一点。

 

以上是对西方建筑理念的一个很简单的回顾。

 

 

 

 

中国建筑的整体布局——中庸与正名

 

中国人的建筑思维首先讲究“居正”,居正才能表现出善来,行为和建筑都要表现出“正”来。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者,不偏不倚,过犹不及。庸,就是平常的意思。所以程子说:“不偏之谓中,不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国儒家的这种善的最高境界就是跟圣人结合统一,达到仁的境界,中庸的境界。

 

 

中国建筑讲究阴阳观念。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居处就其和,劳佚居其中,寒暖无失适,饥饱无过平”。这就基本上对中国建筑下了一个定义。中国建筑凡是带有正统观念的、和人有关系的比较重要建筑,例如宫殿、寺庙、衙署、陵寝、住宅等,一般都是对称的。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坐北朝南的,主要建筑一定要做得很正。因为在族群中间,按照人伦的阶梯,长辈或者是高等级的比较重要的人一定要坐在中轴线上最重要的位置上,其他部分的人坐在各自位置上。然后在他的前面,负阴抱阳,一定要有比较空阔的空间。这样基本上形成中国人的建筑观念,就是中和、中正。

 

中国建筑还讲究圆润,因为中和的最高境界就是圆润,所以中国建筑经常有一种理想化的建筑——辟雍。辟是一种玉,雍就是圆和,也是中和的意思。圆而中,中而和,所以辟雍是中国建筑最高的一种典范。另外中国凡是重要的建筑,在建筑命名上,都体现了中正、中和的概念。

 

 

紫禁城主要的建筑中,大殿名称为“太和”、“中和”、“保和”,两翼的建筑名称为“体仁”、“弘义”,都跟伦理宗教有关系。北京西郊的园林,颐和园表现的是和,圆明园表现的是圆。北京本身的位置选择就是要说明这个位置是天下居中的,在中轴线上。元人说,北京好,是如坐厅堂,燕山为背,太行为俯,挟山带海,庭院广阔,直达九州,元代人认为这个地方是最好的,表现一种中和、太和。

 

西方人强调坚固,而且讲究装饰,要有纪念性,要持久。跟西方相反,中国人从来没有把持久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中国人讲的是“卑宫室”:一个帝王,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人伦规范的人,他的建筑要小,不能过分地追求土木,追求大,实际上就是约束自己,核心还是仁义。

 

“卑宫室”的主张是孔子提出来的,他的核心是约己予人。如果帝王没有约束,他就会把全国的财产拿来个人享受,所以必须要用理念约束他,让他接近儒家的人伦道德要求。中国历代帝王都非常重视水利,沟渠的重视恰恰和“卑宫室”是对应的,这种对应反映了两种建筑思想:一种节俭,一种奢侈。

 

墨子说尧舜的时候是“茅草屋顶,用土阶,根本不加石头铺装”。而他认为像夏桀、殷纣那样建筑花费很大则比较坏,节俭是一种美德,建筑应该是卑小的。中国建筑不是用来看的,不是为了好看,首先把美观从理念中排除了,不再作为一个标准,而强调一种人伦道德、一种礼仪建筑就是合用,便于生。墨子还批评了当时追求奢侈的建筑思想,他认为宫室大规模建造会造成政治危机

 

管子也反对奢侈,但比墨子稍微有一点经济头脑,他认为过分的建台造榭,彼此都会有埋怨,但是他还是主张要建。在他看来,大兴土木能造成一种财富的流动,这样贫困的百姓才有衣食之源,必要的土木工程能给老百姓带来福祉。

 

另外有一些真正代表帝王利益的人,像苏秦,认为建筑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代表了帝王的身份。他强调,建筑表现的是一种得意,建筑就是帝王意愿充分地放开,所以他怎么想就怎么做,甚至认为建筑建造得让帝王感觉到好看,非常愉快就行,它的美观不是为老百姓的,因此故宫以前老百姓是进不去的。

 

 

反映在建筑上的大同理想

 

大同理想是中国人很早的一种思想,它也反映在建筑上。大同,首先是孔子对“仁与德”的追求:“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弃者皆有所养。”它还体现在井田制度上,井田是一种理想化的土地分配制度。比如一块900亩地,中间100亩分出来,其中的20亩,每家分一半做宅子,80亩是公田,公田大家都来种,先种公田,公田种的粮食交给国家,然后再去种自己的田,家家户户都是互相依托的。井田制又变为孟子的一种住宅理想:“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种理想后来发展成为家庭内部的和睦相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再后来发展到所谓“四世同堂”。

 

陶渊明的住宅理想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白居易也是这样的想法:“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勿谓土狭,勿谓地偏。”这就是古人的居住理想。江南园林之所以有这么多院子,也是从这个理想来的。中国人的居住理想并不是那种非常强调美观,耐久,倒是主张蝉噪虫鸣,雨打芭蕉,一个非常自然的环境。

 

建筑不是一个孤立的东西,如何把他们放在一起,中国人有特有的思想。这个思想反映的是中国人的礼与行,礼是一种等级,一种规范;行是一种管理,一种遏制。城市规划的主要还是通过礼与行把大家约束、限定起来,这种限定最开始就是坊。坊是从那里来的它是从防过来的,防就是预防,防范,把居民组织起来,“五家为比,十家为联”,基本的思想是把地划成很多方块,形成一个城。在城里,继续量,量出来供人居住。这个概念在汉代变成了一种规划思想,先围出一个城来,在城里分成里坊,在里坊内再分出宅,“通田作之道,正阡陌之界”,就好像把这个城市像田一样划出道路来,做出横平竖直的路。

 

“营邑立城,制里割宅”,把宅、城、里这三个层次都给谈到了。古代中国人就是这样一种思想,它是一种网格,这种网格化带有一种人为的设计在里面,后来唐代也是这么做的,“每十户以上共作一坊,每户给五亩充宅,并为造一两口室宇,开巷陌,立闾伍,种桑枣,筑园蔬,使缓急相助,亲邻不失。”中国人的思维就是彼此要互相帮助,不能老死不相往来,这个互相帮助在里坊是最适当的,这就是中国古代的居住思维。所以“坊”这个概念,也就是中国人基本的生活模式,划分成许多方块的组团,再划分成许多院落。

 

 

 

中国建筑的美学——大壮与适形

 

在艺术层面上,中国人谈到建筑时不谈美观、坚固、实用,而是有自己一套体系,汉代大儒董仲舒提出,“高台多阳,广室多阴,远天地之和也,故人弗为,适中而已矣。”中国确实从来不盖过大过高的建筑,除了宗教因素,很少有帝王宫殿或住宅过于高大的。故宫里皇帝住的养心殿并不像凡尔赛宫那样有一个宽敞的大厅。但是适形往往不能表现皇上的威严和表仪天下的身份,因此还有一个和它互补的思想叫“大壮”。

 

“大壮”包括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尺度大。宫殿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人们经常形容故宫的轴线非常艺术,它的艺术就是把皇权充分地表达出来。比如人们从大前门进入狭长的知步廊,穿过一条窄窄的通道,横跨天安门,钻过压抑的端门,远远看见午门,再战战兢兢地过了午门,太和门突然又是一种收缩,过了太和门见到太和殿,才豁然开朗。太和殿在空中半悬着,白栏杆黄瓦很刺眼。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古人经过这样一空间序列,腿一软自然就跪下了,这就是建筑艺术。它通过一个序列,通过一个开合一个收缩,把建筑的氛围烘托出来了。中轴线是表现大壮的,而周围的一个又一个院落都是很小的,这是适形。

 

大壮另一个层面是等级森严,包括一个大建筑群的等级,和小范围的等级。古代家中正房是长辈住的,厢房是晚辈住的,因此大壮和适形分别代表礼和乐。中国的院子都是大小适度的,“鲁哀公为室而大,公仪子谏曰:‘室大,众与人处则晔,少与人处则悲,愿公之适”,人太多了吵,人太少了孤单,还是大小合适最好。

 

大壮与适形是很典型的中国思维,中国人的建筑不是为神造的,而是为了便于生活,多少有点实用便利的思想,而不是像西方人那样强调坚固持久,也并不追求纪念性。过去一旦皇帝亡国罪过往往算在建筑上,怪宫殿盖得太奢侈,后人便一把火烧了,等他皇帝坐稳了觉得空着别扭便会照原样再造一座。

 

 

 

 

文章转自:人民网2013年01月16日,

原始感恩的句子经典语录张爱玲语录经典语录村上春树经典语录小王子经典语录新华日报,文中图片来自于互联网。

 

 

中国建筑大势营造古建筑哲学中国建筑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贯穿在中国建筑中的哲学理念发布于2021-05-20 16:2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