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度后,尊者大迦叶、尊者阿难、尊者末田地、尊者舍那婆斯、尊者优波崛、尊者婆须密、尊者僧伽罗叉、尊者达摩多罗乃至尊者不若蜜多罗,诸持法者以此慧灯次第传授,我今如其所闻而说是义。

他说这个法门释迦牟尼佛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的。历代这些成就祖师,以此智慧的法门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

翻译这本经的人说,我现在把这个法门说出来。

我今如所闻  演说修行
方便胜究竟  如其修所生
修行于善法  先当知四种
退减住升进  决定诸功德

我现在把历代祖师传承下来的方法,演释开来,修行一步一步的功夫,由方便到达胜究竟。

如其修所生,修行于善法:好好去修行这个呼吸法门。应当知道有四种现象。哪四种现象?

修行退,退步了。
住,也没有进步也没有退步,停留在那里。
升是升。进是进步。

所以他这里讲修行用功是很科学的,分析很严谨。

决定诸功德:这句话说你修行怎么会退步呢?
怎么会停止呢?
怎么样升进呢?

这个中间有决定性的。一步有一步的功德,这个功夫有成就了才叫功德。

先当起等意  习行慈心观
须当止瞋恚  令暂息不行

烦恼暂止息

他说做功夫不能进步,第一个同你心理影响大有关系。

也就是说你的慈悲心还没有发起。他说做功夫起等意,要起平等的意识

就是说我们修行打坐,做功夫,不是为了自私自利,我修行好了是为了帮助别人。你先要有这个心。

如果以自私自利的心来修,不会成功的。先要起平等心意,习行慈心观,习惯自己的心理,要爱一切人、一切众生

要发起慈悲心,没有慈悲心你不要谈修行。我们大家学佛都是自私自利,都是为自己,要别人来慈悲你,不是你去慈悲人,这个心理自己没有检查出来,没有用的。

还有一点很重要,要止息瞋恚心。怨恨别人,埋怨别人,生别人的气,都是别人的错,自己永远是对的。这是嗔恚心,这个瞋恚心不能止息,不会进步的。

令暂息不行:要你真做到慈悲心你做不到,但是假装一下,暂息这个瞋恚心不动,烦恼要暂时把它止息了。

换句话说,你要做呼吸的功夫,你这个平等的慈悲心没有生起来,你想修这个法门做不到的,所以不会有进步。

次当净尸罗  尸罗既清静
三昧于中起

尸罗就是戒律
尤其是男女的性行为必须要停止。

戒律清静了你才能得定。三昧是梵音,意思是正受,正正当当的领受。

玄奘法师另外翻成三摩地,就是定境。那个定的境界就生起来。

三昧已修起  观察应不应
善知应不应  修向所应作
既向所应作  专念系心处

他说你慈悲心生起来,戒律清静了,这个三昧境界已经有了。这个时候你要观心了。

观察自己应不应,不是坐在那里没有思想,这个思想来的是应该、不应该。譬如说你坐在那里背部发胀,那代表骨节有问题,你是应该动一下或者是不要动呢?

这个就要有智慧观察了,这就要依靠真有修持老师了。

要知道应该用运动或者吃药来帮助,或者是不动忍一忍,让他自己过去。

修向所应作:修行方向应该这么作。既向所应作:确定了这个方向。专念系心处:最后要专念一心了。什么叫做系心?

就是你把心用绳子一样拴住,你心不向外跑了,到这个时候你做到心系在那里不动了,每一个思想,每一个感觉,每一个动向,你都很清楚。但是专念的心在这里拴住了,你晓得心拴住了才可以修这个出入息。

上面所讲的都是准备的功夫。所以你开始就要听呼吸、闭气、计数啊,都是自己搞的,没有用的。

这两句话非常重要。这个时候你定下来,心里头发生快乐之感。心定下来,不再向身体外面乱跑了,才开始正观。

依风开始,我们这个鼻子它自然在呼、在吸。譬如你们现在一边听课,鼻子照样在呼吸,大家都没有感觉到自己呼吸在动。为什么没有感觉到?

因为你没有系心一处,心没有收回来,所以没有感觉到自己的呼吸在动。等到你心收回来,自然晓得自己呼吸的来去。正观依风相,要观这个风。

正观依风时  其心犹驰乱
止心在入息  如系调御马

这个时候你心定了,听这个呼吸、感觉这个呼吸。正观依风相,依风是我的感觉思想,心和气两个合为一了,两夫妻一样相依为命,这个时候你心跟气两个配合了,正观依风时,其心犹驰乱:

你的心还在乱跑,要怎么样不乱跑呢?

止心在入息。你感觉到这个气进来了,就不放出去,忍在这里,止心在入息上,这是第一步。

这就是所谓的寳瓶气了。并不需要另外吸一口气,自然进来,你心停住。开始时很短暂慢慢练习。止心在入息。

安般者二种:一见。二触。钝根不见。

他说这个气由鼻子开始,到全身的毛孔都在呼吸。整个宇宙同我们的生命都是在呼吸往来的。他说修安般有二种现象。

有一种修持高明的人,他看得见气同我们生命的关系,怎么进来,怎么出去。第二种是看不见有感觉。

我们普通人只有感觉看不见。为什么?因为我们是印出钝根。

如系调御马,这个时候心和气相依。进气的时候停止,如一匹马一样,把它拴住。哪一匹马会那么乖,让你拴在那里啊?

要有方法
心既止入息  思惟正忆念
冷暖与轻重  柔软粗涩滑

这个现象要注意。你打坐起来随时定在入息上,这一匹马慢慢拴嘛,拴了以后马就乖乖站在那里。

你的心同马一样到处乱跑,你这个息等于是拴马的绳子,你要把他拴好。心定在入息上。这个时候你有思想没有?当然有。思惟修嘛。

思惟正忆念,心和气合一,这个时候你身体内部,会因为身体健康不健康的关系而有这些现象,有时候全身发冷。
有时候发暖。有时候感觉身体轻灵的飞起来。有时觉得身体粗重的不得了。有时候身体连骨节都软了。有时皮肤的很粗很痒,药都吃不好。

有时涩,皮肤长出一粒粒的东西来。有时皮肤变得很滑,不但是外面,里面自己也感觉到。有时大便是通的,有时不通。这里只讲八种,还有酸、痛、胀、痒都会发生的。

修行谛觉知  随顺善调适
于触复不了  是说修行退

上面告诉你这些现象是必然的,所以你在修行的时候要谛觉知。

“谛”就是很仔细。“觉”是要感觉到。“随顺善调适”,跟到他的境界,善于调配。你要懂得医药,懂得作功夫把它调整过来。

这里只告诉你原理,要你调到舒适的境界。“于触复不了”,你修了半天对这些现象都感觉不到,知道了又没有方法去对付,这叫做修行退步了。

数一以为二  数二以为一
至九犹错乱  是说修行退

这里讲数息观,我们这个气出去了知道,进来也知道。

比如数入息,进来数一,气呼出去了。再进来数二。

数到第三、第四结果忘了,这个思想配合不起来。

数一当成二,数二当成一,搞不清楚了,是说修行退。心没有专一不算。

还有一个方法是数到十以后,再由十倒数回业数到一。再由一数到十。

每一数都要念念清楚。这个进来的气越停越久的话,真正的寳瓶气就来了。你身心的定力越来越大了。

至于说气功治病,那不是问题了。这是讲数息观,佛并不是叫你做数习观哦!这是假设你修数息观,而数到心错乱,这是修行退。




南怀瑾简介南怀瑾南七日南怀瑾全集

南怀瑾简介南怀瑾南禅七日南怀瑾全集南怀瑾视频儒释道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释&达摩禅经讲解】修行为什么会有进退发布于2021-07-07 22:00: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