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诃止观》卷第二(3/10)


天台智者大师 说         门人 灌顶



意止觀者,經令思惟,思惟摩訶袒持陀羅尼,翻為大秘要遮惡持善,秘要只是實相中正空。

經言:“吾從真實中來,真實者寂滅相,寂滅相者無有所求。求者亦空,得者、著者、實者、來者、語者、問者悉空。寂滅涅槃亦復皆空,一切虛空分界亦復皆空(其一)。無所求中,吾故求之。如是空空真實之法,當於何求?六波羅蜜中求(其二)。”

此與大品十八空同。大經迦毘羅城空、如來空、大涅槃空,更無有異。

以此空慧歷一切事,無不成觀。方等者,或言廣平。今言方者,法也。般若有四種方法,謂四門入清涼池,即方也;所契之理,平等大慧,即等也。

令求夢王,即二觀前方便也。

道場,即清淨境界也。治五住糠,顯實相米,亦是定慧用莊嚴法身也。塗者,即無上尸羅也。五色蓋者,觀五陰,免子縛,起大慈悲,覆法界也。圓壇者,即實相不動地也。繒旛,即翻法界上迷,生動出之解。旛壇不相離,即動出不動出不相離也。香燈,即戒慧也。高座者,諸法空也,一切皆棲此空。二十四像者,即是逆順觀十二因緣覺了智也。餚饌者,即是無常、苦、酢助道觀也。新淨衣者,即寂滅忍也。瞋惑重積稱故,翻瞋起忍名為新。七日,即七覺也。一日,即一實諦也。三洗,即觀一實,修三觀,蕩三障,淨三智也。一師者,即一實諦也。二十四戒者,逆順十二因緣發道共戒也。者,囑對也。瓔珞明十二因緣有十種,即有一百二十支,一咒一支。束而言之,只是三道,謂苦、業、煩惱也。今咒此因緣,即是咒於三道而論懺悔。

事懺懺苦道、業道,理懺懺煩惱道。文云:“犯沙彌戒乃至大比丘戒,若不還生,無有是處”,即懺業道文也;“眼耳諸根清淨”,即懺苦道文也;“第七日見十方佛,聞法得不退轉”,即懺煩惱道文也。三障去即十二因緣樹壞,亦是五陰舍空,思惟實相正破於此,故名諸佛實法懺悔也。

勸修者,諸佛得道皆由此法,是佛父母,世間無上大寶。若能修行得全分寶,但能讀誦得中分寶,華香供養得下分寶。佛與文殊說下分寶,所不能盡,況中上耶?若從地積寶至梵天,以奉於佛,不如施持經者一食充軀,如經廣說(云云)。

約法

方法者,身開遮,口說默,意止觀。

身開為十,一嚴淨道場,二淨身,三三業供養,四請佛,五禮佛,六六根懺悔,七遶旋,八誦經,九坐禪,十證相。別有一卷名法華三昧,是天台師所著,流傳於世,行者宗之。此則兼於說默,不復別論也。

意止觀者,普賢觀云:“專誦大乘,不入三昧,日夜六時,懺六根罪。”安樂行品云:“於諸法無所行,亦不行不分別。”

二經本為相成,豈可執文拒競?蓋乃為緣,前後互出,非碩異也。

安樂行品護持、讀誦解說、深心禮拜等,豈非事耶?觀經明無相懺悔:“我心自空,罪福無主”、“慧日能消除”,豈非理耶?

南岳師云:“有相安樂行,無相安樂行”,豈非就事理得如是名?

特是行人涉事修六根懺,為悟入弄引,故名有相。若直觀一切法空為方便者,故言無相。

妙證之時,悉皆兩捨。若得此意,於二經無疑。

今歷文修觀,言六牙白象者,是菩薩無漏六通。牙有利用,如通之捷疾。象有大力,表法身荷負。無漏無染,稱之為白。頭上三人,一持金剛杵,一持金剛輪,一持如意珠,表三智居無漏頂(云云)。杵擬象能行,表慧導行,輪轉表出假,如意表中。牙上有池,表八解是禪體,通是定用,體用不相離故。牙端有池,池中有華,華表妙因,以神通力,淨佛國土,利益眾生,即是因。因從通生,如華由池發。華中有女,女表慈,若無無緣慈,豈能以神通力促身令小入此娑婆?通由慈運,如華擎女。女執樂器,表四攝也。慈修身口,現種種同事、利行,財法二施,引物多端,如五百樂器音聲無量也。示喜見身者,是普現色身三昧也。隨所宜樂而為現之,未必純作白玉之像。語言陀羅尼者,即是慈熏口,說種種法也。

皆法華三昧之異名,得此意於象身上,自在作法門也。

勸修者,普賢觀曰:“若七眾犯戒,欲一彈指頃,除滅百千萬億阿僧祇劫生死之罪者;欲發菩提心,不斷煩惱而入涅槃,不離五欲而淨諸根,見障外事,欲見分身、多寶、釋迦佛者;欲得法華三昧、一切語言陀羅尼,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於天龍八部眾中說法者;欲得文殊、藥王諸大菩薩持華香住立空中侍奉者,應當修習此法華經,讀誦大乘,念大乘事,令此空慧與心相應。念諸菩薩母,無上勝方便,從思實相生。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成辦如此諸事,無不具足。能持此經者,則為得見我,亦見於汝,亦供養多寶及分身,令諸佛歡喜。”如經廣說。“誰聞如是法,不發菩提心?除彼不肖人,癡瞑無智者”耳。

四非行非坐三昧者,上一向用行坐,此既異上,為成四句,故名非行非坐,實通行坐及一切事。而南岳師呼為隨自意,意起即修三昧。大品稱覺意三昧,意之趣向,皆覺識明了。

雖復三名,實是一法。

今依經釋名,覺者,照了也;意者,心數也;三昧如前釋。

行者心數起時,反照觀察,不見動轉、根原終末、來處去處,故名覺意。

諸數無量,何故對意論覺?窮諸法源,皆由意造,故以意為言端。

對境覺知,異乎木石,名為心;次心籌量名為意;了了別知名為識。

如是分別,墮心想見倒中,豈名為覺?

覺者,了知心中非有意亦非不有意,心中非有識亦非不有識;意中非有心亦非不有心,意中非有識亦非不有識;識中非有意亦非不有意,識中非有心亦非不有心。心意識非一故立三名,非三故說一性。若知名非名,則性亦非性;非名故不三,非性故不一;非三故不散,非一故不合;不合故不空,不散故不有;非有故不常,非空故不斷;若不見常斷,終不見一異。

若觀意者,則攝心識,一切法亦爾。若破意,無明則壞,餘使皆去。

故諸法雖多,但舉意以明三昧,觀則調直,故言覺意三昧也。

隨自意、非行非坐,準此可解。

就此為四,一約諸經,二約諸善,三約諸惡,四約諸無記。

諸經行法上三不攝者,即屬隨自意也。

且約請觀音示其相:於靜處嚴道場,旛蓋香燈,請彌陀像、觀音勢至二菩薩像,安於西方,設楊枝淨水。若便利左右,以香塗身,澡浴清淨,著新淨衣。齋日建首,當正向西方,五體投地,禮三寶七佛、釋尊彌陀、三陀羅尼、二菩薩聖眾。禮已胡跪,燒香散華,至心運想如常法。供養已,端身正心,結加趺坐,繫念數息,十息為一念。十念成就已,起燒香,為眾生故,三遍請上三寶。請竟,三稱三寶名,加稱觀世音,合十指掌,誦四行偈。竟,又誦三篇咒,或一遍,或七遍,看時早晚。誦咒竟,披陳懺悔,自憶所犯,發露洗浣。已,禮上所請。禮已,一人登高座,若唱若誦此經文,餘人諦聽。午前初夜,其方法如此,餘時如常儀。若嫌闕略,可尋經補益(云云)。

經云“眼與色相應,云何攝住”,乃至“意與攀緣相應,云何攝住”者,大集云:“如心住。”如,即空也。此文一一皆入如實之際,即是如空之異名耳。

地無堅者,若謂地是有,有即實,實是堅義。若謂地是無,是亦有亦無、非有非無,是事實,皆是堅義。今明畢竟不可得,亡其堅性也。水性不住者,謂水為有,有即是住,乃至謂水是非有非無,亦即是住。今不住有四句,亦不住無四句中,亦不住不可說中,故言水性不住。風性無礙者,觀風為有,有即是礙,乃至謂風非有非無。亦無無四句,故言風性無礙。火大不實者,火不從自生,乃至不從無因生,本無自性,賴緣而有,故言不實。觀色既爾,受、想、行、識一一皆入如實之際。

觀陰既爾,十二因緣如谷響,如芭蕉堅、露、電等,一時運念,令空觀成。勤須修習,使得相應,觀慧之本,不可闕也。

消伏毒害陀羅尼,能破報障。

毘舍離人,平復如本。

破惡業陀羅尼,能破業障。

破梵行人,蕩除糞穢,令得清淨。

六字章句陀羅尼,能破煩惱障。

“淨於三毒根,成佛道無疑”。

六字即是六觀世音,能破六道三障:所謂大悲觀世音,破地獄道三障,此道苦重,宜用大悲;大慈觀世音,破餓道三障,此道飢渴,宜用大慈;師子無畏觀世音,破畜生道三障,獸王威猛,宜用無畏也;大光普照觀世音,破阿修羅道三障,其道猜忌嫉疑,偏宜用普照也;天人丈夫觀世音,破人道三障,人道有事理,事伏憍慢稱天人,理則見佛性故稱丈夫;大梵深遠觀世音,破天道三障,梵是天主,標主得臣也。

廣六觀世音即是二十五三昧,大悲即是無垢三昧,大慈即是心樂三昧,師子即是不退三昧,大光即是歡喜三昧,丈夫即是如幻等四三昧,大梵即是不動等十七三昧,自思之可見(云云)。

此經通三乘人懺悔,若自調自度,殺諸結賊,成阿羅漢;若福厚根利,觀無明行等,成緣覺道;若起大悲,身如琉璃,毛孔見佛,得首楞嚴,住不退轉。

諸大乘經有此流類,或七佛八菩薩懺,或虛空藏八百日塗廁,如此等皆是隨自意攝(云云)。


欢迎翻印,请勿增删

依据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发行之本(标点有改动)

《摩诃止观》卷第二(1/10) |(2011新式标点分段)

《摩诃止观》卷第二(2/10) |(2011新式标点分段)


天台,天台山论道,天台宗,天台法藏法师天台宗入门佛教天台宗研究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摩诃止观》卷第二(310)(2011新式标点分段)发布于2021-06-27 11:59:4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