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的西南方向有巴和蜀两个小国家,他们都位于今天的四川盆地。巴是春秋时候巴子建立的国家;蜀国是蚕丛、鱼凫的后人,蜀王又 封他的弟弟于汉中,号苴候。本来苴候和巴王的关系一直很好,五国伐秦的时候,巴蜀两国也产生了矛盾,彼此相互仇恨。

蜀王因此迁怒于苴候,还派兵攻打他,逼迫他进军巴国。巴、蜀两国之间,就这样展开了战争,两国互不相让,久争不下。两国都想到了一个可以消灭对手的方法,借力于秦消灭对手。于是,两国都派使者,携带 着金银珠宝求援于秦。

这可是为难住了秦惠王。此时的韩国从东边向秦国发起了进攻,应该派兵伐韩。可是如果伐巴蜀成功,对秦国的好处也不小。不知所措的秦惠王,召集来了群臣,前来商议。张仪的主张是先讨伐韩国,他从政治上考虑,觉得伐韩的影响更大,可以“下兵三川“,耀武中原,还可以“挟天子以令天下",一举成就王业。而秦国大将军司马错,则提出和张仪截然不同的意见。司马错觉得:蜀国是小国,又是“戎翟之长”,现在又“有桀纣之乱”,出师讨伐名正言顺,又容取胜,“得其地足以广国,取其财足以富民”。如果攻打韩国,有很大可能会遭到中原各国的阻挠不说,还有“劫天子”的恶名。因此不如伐蜀,只要伐蜀成功就可以富国、广地、强兵,三者具备,要称霸天下,号令诸侯也就易如反掌了。所以司马错反对先伐韩,主张先伐蜀。

秦惠王最终采取了司马错的意见,任张仪为主将,司马错为副将。秦国军队从石牛入蜀,出其不意,进入蜀境。蜀军慌乱应对,企图据险抵抗。张仪看蜀军尚未部署妥当,就先发制人,强行攻关,结果蜀军大败,就连蜀王也被杀了。接着张仪、司马错等人又指挥着秦军,趁苴候和巴王不曾提防时,向他们发动猛烈的袭击,很快也就将这两国灭了。就这样,秦岭以外的 广大地区,便归秦国所有了。

巴蜀归秦后,张仪为了防止有人,趁乱复国,在成都筑“大城”和“少城”两个城池,以方便成都成为秦在巴蜀地区的统治中心。对巴蜀地区安顿妥当后,张仪返回了秦都,并向秦惠王汇报了攻伐巴蜀的经过,还建议秦王派自己的儿子公子通为蜀候,命陈庄为蜀相,派张芳为郡守,统治巴蜀。为了能很好的削弱当地少数民族的势力,改变“戎伯尚强”的格局,张仪又建议从秦地移去“秦民万家”,以充实秦在那里的统治实力。

攻伐巴蜀的成功,让秦“擅巴蜀之饶”,为秦国后来的一统天下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张仪治理巴蜀的方略,成功的把巴蜀化为秦国一部分。老话说的好“守业更比建业难”,但到张仪这停了,他的一条计策,就把打下来的土地、人民都同化成秦国的了。

要统治原并不属于自己的事业,无非就这一招,让它跟自己同化,成为自己。

搜索<历史故事成语历史小故事>

立即关注


你若喜欢,请点“在看”



经典民间故事大全中国民间故事有哪些历史人物故事历史故事的成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守业更比建业难?张仪一条计策的事,一直沿用至今发布于2021-07-11 13: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