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生于光时期,在咸丰时期入仕。咸丰时代的大清国处于极不太平的状态——内有太平天国等农民军起义,外部则有西洋势力的渗入。而这些,为张之洞提供了发展契机,让张之洞得以成为“同治中兴”时代的弄潮儿。光绪时代,张之洞主政湖北,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宣统时代的到来,张之洞去世了。

可以说,张之洞的一生,见证了咸丰时代的动乱,也亲历了同治中兴,并且,也预感到了大清帝国即将衰亡——张之洞去世两年后,清朝灭亡了。

像张之洞这种读书人出身,并且接触过西学的人物,理应注重家教、家风。但是,让人感到讽刺的是,张之洞的两个儿子,都做了汉奸。

张之洞一共有十三个儿子,张之洞临终的时候,他的最小的两个儿子,一个只有十三岁,另一个则只有九岁。

明清两代,由于世卿世和门阀政治早已经绝迹的缘故,很多官宦人家一旦出现后继无人的状态,其没落是大概率事件。更何况,张之洞死后不久,大清国也随之崩溃。民国时代的张家,出现了没落。

这种没落,让张之洞最小的两个儿子:张仁乐和张仁蠡感到反差很大,甚至用心理蒙上阴影来形容也不为过。

因此,中华民国建立之初,张仁乐就有了前清遗少的倾向——张仁乐倒不是对清朝有什么忠诚,而是怀念自家在清朝显赫时候的光景。

张仁乐长大后,前往日本留学,在留学期间,和日本官方有了来往——日本官方摸清了张仁乐的心思,而张仁乐对日本的拉拢,也没有任何拒绝。就这样,张仁乐成为了亲日派。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在我国东北地区建立伪“满洲帝国”。伪满政权的国家元首是清朝的宣统皇帝,因此,很多清朝的遗老遗少——比如郑孝胥之流,纷纷出来为伪满政权效劳,并幻想可以利用日本人的势力,复辟清朝。

张仁乐作为日方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参与到了伪满政权的建设中,张仁乐一度担任伪满的外交部长,堪称地位显赫。

民国二十六年(西历1937年),中日全面战争爆发。日军在战争爆发后不久,很快攻占武汉。

日方在攻占武汉后,想起武汉是战略要地。想要安抚武汉的民心,就需要找一个能让武汉百姓认同的人来担任武汉的地方官。日方于是想到了张仁乐,打算委任张仁乐就任武汉市市长。

哪料到做过伪满外交部长这类“大官”的张仁乐,实在看不上市长这类小官,但又不好拒绝日方的差遣,于是,张仁乐想到李代桃僵:向日方举荐自己的弟弟张仁蠡做市长。

就这样,在张仁乐的拉拢下,张仁蠡也成为日伪政权的汉奸、要员。

不过,随着抗战结束,很多日伪政权的要员遭到了国民政府的审判和处决。张仁乐托关系辗转逃到日本,最终客死日本,而张仁蠡则在解放后,被人民政府处决。

搜索<历史故事成语历史小故事>

立即关注

你若喜欢,请点“在看”


经典民间故事大全中国民间故事有哪些历史人物故事历史故事的成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晚清名臣张之洞的两个儿子,为何都当了汉奸?发布于2021-07-11 15: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