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有远近,亲戚分厚薄",中国人最讲究亲情,也对这方面最有研究。尤其是那些同族人在一起的村落,更加注重彼此的亲属关系。

民间,老一辈常说"出了五服不是亲戚",而这句话是啥意思?


为什么说"出了五服不是亲戚"呢?


简单意义上讲,就是若两人的关系出五服了,那么即使是同一个老祖宗,也没有亲戚关系,这个"五服"到底是什么?

五服在古代最开始并不是用来规定血脉范围的,而是用来规划统治范围的。


天子坐镇中央为核心,然后往外规划区域,根据关系的亲疏来决定封地的远近,总共分为五个区域,天子脚下的称为甸服,其次分别为:侯服、绥服、要服、荒服。

这“五服”的最初含义,有点类似现在“行政区”的划分。不过是以天子所在地为中心,以这中心为圆心,然后半径不等画出一个个或大或小的圆,从里到外,冠以不同的“服”名。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便于天子对百姓臣民的管理。相应地,不同的“服”,有各自不同的任务和职责。


这5个区域,由里向外,每年要缴纳的“粮食”如下:带藁秸的谷物、禾穗、去掉藁芒的禾穗、带壳的谷子、无壳的米。

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五服的含义发生了变化,从封地变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五个阶层的服饰

后来又被民间丧礼服装所采用的,变成了分辨辈分的丧服;最后才发展成现在我们所说的亲戚范围。

最广为流传的说法就是:五服其实指的是九族,包含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己,儿子,孙子,曾孙,玄孙九代人,如果不是这九代本家人,那就是所谓的出五服。


划分“五服”的原由


古人通过把血缘关系通过“服”的概念进行划分后,层层递进在服中的人想要向最中心的缴纳粮食,一起收集以后交给官府,这样也保证了国家粮食的稳定,粮食稳定了国家和社会的安定才能得到保障。

还有就是为避免近亲结婚历朝历代对于婚姻也是有条件的,因为刚才提到九族以后的血缘关系就不密切了,所以两个人想要结婚就得看是不是在五服之内,不是的话两个人才有可能成婚。

“五服”的说法在侧面也表现出了古人的智慧,对于婚姻关系上的选择能看出古人对于下一代质量的重视。






















延伸资源下载(唐诗宋词元曲中华古籍藏、道家经典古籍、太乙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数、皇极经世四柱八字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俗语:“出了五服不是亲戚” ,五服指的是什么发布于2023-12-16 19: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