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8日(农历二月十五)

妇女节快乐!

中华医药 抗击疫情《一、二、三集》请点击:解密中医古籍:龚廷贤《万病回春》之瘟疫、诸病主药!(附中华抗疫视频三集)

中华医药 抗击疫情《第四集》

悬壶抗疫有中医

中华医药 抗击疫情《第五集》

北京战“役”共盼春来》

对话实录(2020.02.03,农历正月初十)

上期回顾:解密中医古籍:陶华《伤寒六书》之陶氏柴葛解肌汤、葳蕤汤!(附中华抗疫视频四集)

      对话一:造化,万物养虚灵,人生之贵贱,生死定枯荣!五行循环理,周而复无穷,相生言为,刑克为至凶,阴阳玄妙玄理,尽在一掌中,至诚精心研,自然明!今逢春节旺,三阳开泰明,五福并臻至,福祷康宁!

      对话二:我把上图所有的十大类,药方全部备齐!待时来过目!方有依椐!来源於历代名医医案验方

      此文来源于通玄真人对话实录。仅供参考!医者自悟!传承的都是即将灭绝的医学文化中华民族的医学至宝!

      以下部分节选自中医世家《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防己黄芪

处方防己四两(120g),黄芪五两(150g)甘草(炙)二两(60g),白术三两(90g)

炮制右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风湿相搏,客在皮肤,一身尽重,四肢少力,关节烦疼,时自汗出,洒淅恶风,不欲去衣。及治风水客搏,腰脚浮肿,上轻下重,不能屈伸。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9g),水一盏半,入生姜三片,枣一个,同煎至一盏,去滓,稍热服,不计时候,服讫盖覆温卧,令微汗,瘥。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调中汤

处方当归、肉桂(去粗皮)、川芎白芍药、附子(炮)、良姜,各一两(30g);甘草(炙)半两(15g)

炮制上为散。

功能主治治产后肠胃虚怯,寒邪所侵,及未满月,饮冷当风,乘虚袭留于肓膜,散于腹胁,腹痛作阵,或如锥刀所刺,流入大肠,水谷不化,洞泻肠鸣,或下赤白,胁侾胀,或走痛不定,急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匕,水三盏,煎至一盏,去滓,热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丰年间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陈师文,生卒年不详,宋代医官,临安(今浙江杭州)人。曾任朝奉郎尚书库部郎中、提辖措置药局等职。精于医术,与裴宗元齐名。

        大观年间(1107~1110),陈师文等建议朝廷修订方书。不久宋徽宗诏准这一请求,并施陈师文、陈承、裴宗元等对和剂局配方进行校订。陈师文等多方搜集资料,严格校订,"校正七百八字,增损七十余方"成《和剂局方》(全称《太平惠民和剂局方》)5卷,对后世影响极大。

        宋代政府官方举办的一种买卖药材机构。宋代对药材多行官 卖,十一世纪后期在京城设立了太医局卖药所,制造,出售丸 、散、膏、丹和。此后,几经改名,而且不少省、州、县 也相继设立。当时把制剂药物的部分称为"修合药所"或"和 剂局",把出售药物的部分称为卖药所或"惠民局",或"太 平惠民局"。《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陈师文等撰。十卷。收集当时医家及民间常用有效方剂,剂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当时的配方手册。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编写,是全世界第一部由官方主持编撰的成药标准。

        中医方剂学著作,全书共10卷,附指南总论3卷。分伤风、伤寒、一切气、痰饮、诸虚等14门,载方788首。所收方剂均是中医中药方剂,记述了其主治、配伍及具体修制法,是一部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临床方书。书中许多方剂至今仍广泛用于临床。本次整理,以元版宗文书堂郑天泽刊本为底本,经过精心校勘而成,书前增加导读,书后附有方剂索引。本书是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以及从事中药炮制、制剂、调剂研究工作的必读书籍之一,也是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生学习中药学、方剂学的重要参考书籍之一。

进表

        昔神农尝百草之味,以救万民之疾;周官设疾医之政,以掌万民之病。着在简编,为万世法。我宋勃兴,神圣相授,咸以至仁浓德,涵养生类,且谓札瘥荐臻,四时代有,救恤之术,莫先方书。故自开宝以来,早敕近臣雠校本草,厥后纂次《神医普救》,刊行《太平圣惠》,复位《针艾俞穴》,校正《千金》《外台》,又作《庆历善救》《简要济众》等方,天下。或范金揭石,或镂板联编,是虽神农之用心,成周之政治,无以过也。天锡神考 圣承统,其好生之德,不特见于方论而已。又设“太医局熟药所”于京师,其恤民瘼,勤矣。主上天纵深仁,孝述前烈,爰自崇宁增置七局,揭以“和剂”、“惠民”之名,制给卖,各有攸司。又设“收买药材所”,以革伪滥之弊。比诏会府,咸置药局,所 祖考之德泽,可谓曲尽。然自创局以来,所有之方,或取于鬻药之家,或取于陈献之 经参订,不无舛讹,虽尝镂板颁行,未免传疑承误。故有药味脱漏,铢两过差,制作 经,祖袭间有伪妄,至于贴榜,谬戾尤多,殆不可以一二举也。顷因条具,上达朝廷 被命,遴选通医,俾之刊正。于是请书监之秘文,采名贤之别录,公私众本,搜猎靡 阙所从,无不研核。或端本以正末,或溯流以寻源,订其讹谬,折其淆乱。遗佚者补 复者削之,未阅岁而书成,缮写甫毕,谨献于朝。将见合和者得十全之效,饮饵者无 疑,颁此成书,惠及区宇。遂使熙丰惠民之美意,崇观述事之洪规,本末巨细,无不 纳斯民于寿康,召和气于穹壤,亿万斯年,传之无极,岂不韪欤﹗

将仕郎措置药局检阅方书陈承

奉议郎守太医令兼措置药局检阅方书裴宗元

朝奉郎守尚书库部郎中提辖措置药局陈师文 谨上

治伤寒

    人参败毒散解密中医古籍:龚信《古今医鉴》之温疫·人参败毒散·升麻葛根汤·二圣救苦丹!

治伤寒时气,头痛项强,壮热恶寒,身体烦疼,及寒壅咳嗽,鼻塞声重 呕哕寒热,并皆治之。

柴胡(去苗) 甘草 桔梗 人参(去芦) 芎 茯苓(去皮) 枳壳(去瓤,麸炒)

上十味,各三十两,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生姜、薄荷各少许,同煎七分,去滓,不拘时候,寒多则热服,热多则温服。

柴胡汤解密中医古籍:张仲景伤寒论》之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小柴胡加桂枝汤!

治伤寒、温热病,身热恶风,颈项强急,胸满胁痛,呕哕烦渴,寒热往来,小便不利,大便秘硬,或过经未解,或潮热不除;及瘥后劳复,发热疼痛妇人 烦热;经血适断,寒热如疟,发作有时;及产后伤风,头痛烦热,并宜服之。

半夏(汤洗七次,焙干,二两半) 柴胡(去芦,半斤) 人参 甘草(炙) 黄芩(各三两)

上为粗末。每服三大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枣一个,擘破,同煎至七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小儿分作二服,量大小加减。

林檎散

治伤寒及时行疫疠,头痛项强,壮热恶寒,腰背四肢拘急烦疼,面赤咽干,呕

麻黄(去节) 肉桂(去粗皮) 苍朮(去皮) 川大黄 干葛 石膏 山栀子(去皮,各一 去皮、脐

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入林檎糁十数片,新者亦得,煎至七分,去滓,稍热服不计时,相次再服。衣被盖覆,汗出为度。

柴胡石膏散

治时行瘟疫,壮热恶风,头痛体疼,鼻塞咽干,心胸如满,寒热往来,痰 稠粘。

赤芍药 柴胡(去苗) 前胡(去苗) 石膏 干葛(各五十两) 升麻(二十 五两) 黄

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生姜三片,豉十余粒,同煎七分,去滓,稍热服。小 儿分作三服,更量大小加减,不计时候。

麻黄汤

治伤寒头痛,发热恶风,骨节疼痛,喘满无汗。

麻黄(去节,三两) 甘草(炙,一两) 肉桂(去粗皮,二两) 杏仁(七十枚,去皮尖,

上为粗末,入杏仁膏令匀。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以汗出为度 若病自汗者,不可服。不计时候。

治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咳嗽微喘。又治溢饮,身体疼重,不得安卧;或因形寒饮冷,内伤肺经,咳嗽喘急,呕吐涎沫,并宜服之。

干姜(炮) 细辛(去叶) 麻黄(去节、根) 肉桂(去粗皮) 芍药 甘草(锉,炒,各三

上将七味为粗末,入半夏令匀。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食后。

圣散子

治伤寒、时行疫疠、风温、湿温,一切不问阴阳两感,表里未辨,或外热内寒 外寒,头项腰脊拘急疼痛,发热恶寒,肢节疼重,呕逆喘咳,鼻塞声重;及食饮生 胃脘,胸膈满闷,腹胁胀痛,心下结痞,手足逆冷,肠鸣泄泻,水谷不消,时自汗 出,小便不利,并宜服之。

浓朴(去粗皮,姜汁炙) 白朮 防风(去芦头) 吴茱萸(汤洗七次) 泽泻 附子 (炮裂 黄(去根、节) 细辛(去苗) 芍药 独活(去芦) 半夏(汤洗七次,姜汁制) 茯苓 (去皮) 柴胡(去芦) 枳壳(去瓤,麸炒,各半两) 甘草(炙,一两) 草豆蔻仁(十 个,去皮) 石菖蒲(半两)

上为粗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取一盏,去滓,热服,不计时候,取遍身微汗即愈, ..时气不和,空腹饮之,以辟邪疫。

五积散

调中顺气,除风冷,化痰饮。治脾胃宿冷,腹胁胀痛,胸膈停痰,呕逆恶心;.. 寒,内伤生冷,心腹痞闷,头目昏痛,肩背拘急,肢体怠惰,寒热往来,饮食不进 血气不调,心腹撮痛,经候不调,或闭不通,并宜服之。

白芷 川芎 甘草(炙) 茯苓(去皮) 当归(去芦) 肉桂(去粗皮) 芍药 半夏(汤洗 朮(米泔浸, 粗皮,四两)

上除肉桂、枳壳二味别为粗末外,一十三味同为粗末,慢火炒令色转,摊冷,次入桂、枳壳末令匀。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入生姜三片,煎至一中盏,去滓,稍热服。如冷气奔冲,心、胁、脐、腹胀满刺痛,反胃呕吐,泄利清谷,及 癖症瘕,膀胱小肠气痛,即入煨生 姜三片、盐少许同煎;如伤寒时疫,头痛体疼,恶风发热,项背强痛,入葱白三寸、豉七粒 同煎;若但觉恶寒,或身不甚热,肢体拘急,或手足厥冷,即入炒茱萸七粒、盐少许同煎;如寒热不调,咳嗽喘满,入枣煎服;妇人难产,入醋一合约煎服之;并不拘时候。

升麻葛根汤解密中医古籍:龚信《古今医鉴》之温疫·人参败毒散·升麻葛根汤·二圣救苦丹!

治大人、小儿时气温疫,头痛发热,肢体烦疼;及疮疹巳发及未发,疑二 之。

升麻 白芍药 甘草(炙,各十两) 葛根(十五两)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用水一盏半,煎取一中盏,去滓,稍热服,不计时候,日二、三服,以病气去,身清凉为度。小儿量力服之。

葛根解肌汤解密中医古籍:吴谦《医宗金鉴》之六气客气主病歌、柴葛解肌汤、大柴胡汤!

治伤寒、温病、时行寒疫,头痛项强,发热恶寒,肢体拘急,骨节烦疼,膈烦闷。

葛根(四两) 麻黄(去节,三两) 肉桂(去粗皮,一两) 甘草(炙) 黄芩 芍药(各二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入枣一枚剥破,煎至八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取汗出为度。

金沸草散

治风化痰,除头目昏痛,颈项强急,往来寒热,肢体烦疼,胸膈满闷,痰涎 喘满,涕唾稠粘,及治时行寒疫,壮热恶风。

旋复花(去梗) 麻黄(去节) 前胡(去芦,各三两) 荆芥穗(四两) 甘草(炒) 半夏(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入生姜三片,枣一个,同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有寒邪则汗出,如风盛则解利。

大柴胡汤

伤寒十余日,邪气结在里,寒热往来,大便秘涩,腹满胀痛,语言谵妄,食不下;或不大便五、六日,绕脐刺痛,时发烦躁,及汗后如疟,日晚发热,有力者,可服。

枳实(去瓤,炒,半两) 柴胡(去芦,半斤) 大黄(二两) 半夏(汤洗七次,切,焙,上五味,为粗末,入半夏拌匀。每服三大钱,以水一盏半,入生姜五片,枣一枚,煎至 一中盏,滤去滓,温服,食后、临卧。此药治伤寒内热里实,若身体疼痛,是表证未解,不 可服之。

朮附汤

治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转侧,不呕不渴,大便坚硬,小便自利。及风虚 甚者不知食味。此药暖肌补中,助阳气,止自汗。

甘草(炒,二两) 白朮(四两) 附子(炮,去皮、脐,薄切片,一两半)

上捣白朮、甘草为粗末,入附子令匀。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入生姜五片,枣一个擘破 同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食前。

防己黄芪汤

治风湿相搏,客在皮肤,一身尽重,四肢少力,关节烦疼,时自汗出,洒 去衣。及治风水客搏,腰脚浮肿,上轻下重,不能屈伸。

防己(四两)黄耆(五两) 甘草(炙,二两) 白朮(三两)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入生姜三片,枣一个,同煎至一盏,去滓,稍热服,不计时候,服讫盖覆温卧,令微汗,瘥。

姜附汤

治伤寒已经转下,又曾发汗,内外俱虚,邪气未解,表证不见,身无大热,昼 不得眠睡,夜即安静,不呕不渴,脉候沉微者,宜服之。又治暴中风冷,久积痰水 痛,霍乱转筋,一切虚寒,并皆治之。

干姜(一两) 附子(生,去皮、脐,细切,一枚) 上合匀。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食前。

竹叶石膏汤

治伤寒时气,表里俱虚,遍身发热,心胸烦闷;或得汗已解,内无津液,中烦满,气逆欲吐,及诸虚烦热,并宜服之。诸虚烦热,与伤寒相似,但不恶 头亦不痛,脉不紧数,即不可汗下,宜服此药。

人参(去芦头) 甘草(炙,各二两) 石膏(一斤) 半夏(汤洗七次,二两半) 麦 门冬(

上为粗末,入半夏令匀。每服三钱,水两盏,入青竹叶、生姜各五、六片,煎至一盏半 滤去滓,入粳米百余粒再煎,米熟去米,温服,不计时候。

五苓散

治伤寒、温热病,表里未解,头痛发热,口燥咽干,烦渴饮水,或水入即吐,利,及汗出表解。烦渴不止者,宜服之。又治霍乱吐利,躁渴引饮。

泽泻(二十五两) 白朮 猪苓(去皮) 赤茯苓(去皮,各十五两) 肉桂(去粗皮,十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热汤调下,不计时候,服讫多饮热汤,有汗出即愈。又治瘀热在 里,身发黄胆,浓煎茵陈蒿汤调下,食前服之;疸病发渴,及中暑引饮,亦可用水调服之;小儿加白朮末少许服之。如发虚热,加绵黄 、人参末少许服之。

四逆汤

治伤寒自利不渴,呕哕不止,或吐利俱发,小便或涩、或利,或汗出过多,脉 腹痛胀满,手足逆冷,及一切虚寒厥冷,并宜服之。凡病伤寒有此证候,皆由阳气 寒,虽更觉头痛体疼,发热恶寒,四肢拘急,表证悉具者,未可攻表,先宜服此药 里。

甘草(炙,二两) 干姜(一两半) 附子(生,去皮、脐,细切,半两) 上以甘草、干姜为粗末,入附子令匀。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一中盏,去滓,温服,不计时候,常服消暑气,分水谷。

大顺散

治冒暑伏热,引饮过多,脾胃受湿,水谷不分,清浊相干,阴阳气逆,霍乱呕 不调。

甘草(锉长寸,三十斤) 干姜 杏仁(去皮、尖,炒) 肉桂(去粗皮,炙,四斤) 上先将甘草用白砂炒及八分黄熟,次入干姜同炒,令姜裂,次入杏仁又同炒,候杏仁不 作声为度,用筛隔净,后入桂,一处捣罗为散。每服二钱,水一中盏,煎至七分,去滓,温 服。如烦躁,井花水调下,不计时候。以沸汤点服亦得。

白虎解密中医古籍:张璐张氏医通》之白虎汤(玉函)、小柴胡汤(玉函千金名黄龙汤)

治伤寒大汗出后,表证已解,心胸大烦,渴欲饮水,及吐或下后七、八日,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宜服之 中暑毒,汗出恶寒,身热而渴。

知母(七十五两) 甘草(,三十七两半) 石膏(洗,十二斤半)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入粳米三十余粒,煎至一盏,滤去滓,温服。小儿量 力 亡

薷丸

治大人、小儿伤暑伏热,躁渴瞀闷,头目昏眩,胸膈烦满,呕哕恶心,口苦舌 困倦,不思饮食,或发霍乱,吐利转筋,并宜服之。

香薷(去土) 紫苏(茎叶,去粗梗) 干木瓜(各一两) 丁香 茯神(去木) 檀 香(锉)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每两作三十丸。每服一丸至二丸,细嚼,温汤下,或新汲水化下亦得。小儿服半丸,不计时候。

香薷散

脏腑冷热不调,饮食不节,或食腥 、生冷过度,或起居不节,或路卧湿地 取凉,而风冷之气,归于三焦,传于脾胃,脾胃得冷,不能消化水谷,致令真邪相 虚弱,因饮食变乱于肠胃之间,便致吐利,心腹疼痛,霍乱气逆。有心痛而先吐者 而先利者,有吐利俱发者,有发热头痛,体疼而复吐利虚烦者,或但吐利心腹刺痛 筋拘急疼痛,或但呕而无物出,或四肢逆冷而脉欲绝,或烦闷昏塞而欲死者,此药 白扁豆(微炒) 浓朴(去粗皮,姜汁炙熟,各半斤) 香薷(去土,一斤)

上粗末。每三钱,水一盏,入酒一分,煎七分,去滓,水中沉冷,连吃二服,立有神效,随病不拘时。《活人书》方不用白扁豆,加黄连四两锉碎,以生姜汁同研匀,炒令黄色,曰黄连香薷散。

枇杷叶散

治冒暑伏热,引饮过多,脾胃伤冷,饮食不化,胸膈痞闷,呕哕恶心,头目 烦渴,肢体困倦,全不思食,或阴阳不和,致成霍乱,吐利转筋,烦躁引饮。

枇杷叶(去毛,炙) 陈皮(汤去瓤,焙) 丁香各半两 浓朴(去皮,涂姜汁炙,四 两)

上件药捣、罗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生姜二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温水调 下亦得。如烦躁,用新汲水调下,不计时候。小儿三岁以下,可服半钱,更量大小加减。

伤寒十劝

  一 伤寒头疼又身热,便是阳证,不可服热药。

  伤寒传三阴、三阳共六经太阴病头不疼身不热,少阴病有反发热而无头疼,厥阴病有头疼而无发热,即是阳证,若医者妄投热药,决致死亡

  一 伤寒当直攻毒瓦斯,不可补益。

  邪气在经络中,若随证攻之,三、四日痊安。医者必谓生须正气,却行补益,使毒瓦斯流炽,必多致杀人

  一 伤寒不思饮食,不可服温脾胃药。

  伤寒不思饮食,自是常事,终无饿死之理。如理中丸之类,不可轻服。若阳病服之,致热气增重,或至不救。

  一 伤寒腹痛亦有热证,不可轻服温暖药。

难经》云︰“痛为实。”故仲景论腹满时痛之证,有曰痛甚者加大黄。夫痛甚而反加大黄,意可见也。唯身冷厥逆而腹痛者,是阴证,须消息。每见医者,多缘腹痛便投热药而杀人。

  一 伤寒自利,当看阴、阳证,不可例服补药及止泻药。

  自利,惟身不热手足温者属太阴,身冷四逆者属少阴、厥阴外,其余身热下利,皆是阳证,当随证依仲景法治之。每见医者,多缘下利便投暖药及止泻药而杀人。

  一 伤寒胸胁痛及腹痛,不可妄用艾灸

  常见村落间有此证,无药便用艾灸,多致毒瓦斯随火而盛,膨胀发喘而死。不知胸胁痛自属少阳,腹胀满自属太阴,此外惟阴证可灸。

  一 伤寒手足厥冷,当看阴阳,不可一例作阴证。

  治有阳厥,有阴厥,医者少能分辨。阳厥而投热药,杀人速于用刃。盖阳病不至于极热,不能发厥,仲景所谓︰“热深则厥深”是也。热深而更与热药,宁有复活之理?但看初得病而身热,至三、四日后,热气已深,大便秘,小便赤,或谵语昏愦,及别有热证,而反发厥者,必是阳厥也,宜急用承气汤下之。若初得病,身不热,大便不秘,自引衣盖身,或下利,或小便数,不见热证而厥逆者,即是阴厥也,方可用四逆汤之类。二厥所以使人疑者,缘其脉皆沉,然阳厥脉沉而弱,又阳厥脉时复,指爪却温,阴厥常冷,此为可别。

  一 伤寒病已在里,即不可用药发汗。

  伤寒病须看表里,如发热恶寒,则是在表,正宜发汗。如不恶寒反恶热,即是里证,若医者一例发汗,则所出之汗,不是邪气,皆是真气邪气未除而真气先涸,死者多矣。又有半在表、半在里之证,及无表里之证,不惟皆不可下,仍不可汗,当随证治而消息之。

 一 伤寒饮水为欲愈,不可令病患姿饮过度。

  病患大渴,当为之水,以消热气,故仲景以饮水为欲愈。人见如此说,遂令病者纵饮,因而为呕、为喘、为咳逆、为下利、为肿、为悸、为水结、为小便不利者,多矣。且如病患欲饮一碗,只可与半碗饮之,常令不足为喜矣。

  一 伤寒病初瘥,不可过饱及劳动,或食羊肉,行房事,与食诸骨汁及饮酒。

  病方愈,脾胃尚弱,食而过饱,不能消化,病即再来,谓之食复。病方愈,血气尚虚,劳动太早,病即再来,谓之劳复。又,伤寒食羊肉、行房事者,并死。食诸骨汁、饮酒者,再病。

八字命理六爻奇门遁甲六壬太乙神数术数中医:协定方


延伸资源下载(中医疗法理论,中医文献古籍、中医经方学、麻衣神相、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数、皇极经世四柱、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解密中医古籍:宋·太医局《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治伤寒!(附中华抗疫视频五集)发布于2021-05-05 20:0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