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医古籍整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中华民族有几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有丰富和宝贵的文化遗产。整理古籍,把祖国的宝贵遗产继承下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关乎上对先祖先宗,后对子孙后代,关乎祖国优秀文化遗产延留于世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若不加以重视与推动,将对中医药发展造成重大损失。

    回顾宋代医学为什么有较大的发展并带来金元医学争鸣,使中医发展至清代成为高峰,原因虽有多种,但校正医书局所起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那是中国医学的大检阅、大普及,才有后来的大发展。

    近百年来,中医生存岌岌可危,论其发展更是步履维艰,对千百年来中医典籍大规模的研究整理力所不及。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提出要加强古籍整理出版工作。1982年卫生部组织专家学者多次讨论研究,制订9年规划,并首先落实第1批12种重点中医古籍的整理出版工作,接着又落实了第2批200多种古籍的整理任务,第3批、第4批也继续落实下达任务。

    中医古籍整理工作正在逐步扩大、逐步深入,许多文献经挖掘整理,得以显现于世,许多理论经过实践验证,得到发展充实,这些都是振兴中医不可缺少的基础工作。

2. 中医古籍整理人才队伍的培养

   整理中医古籍是一项长期而又紧迫的任务,应着意培养和选拔一批中医文献整理的骨干队伍。作为文献研究队伍的骨干,除了要掌握目录、版本、校勘、训诂等学问之外,还要具有一定的古代文、史、哲基础。

    除了文献研究的必要知识外,文献研究人员还要有一定的临床经验,不能完全脱离临床工作。中医理论源于临床实践,这是客观的事实。古往今来,任何一种中医学术观点、学术流派、学术理论的形成都是基于临床的实践心得和经验的升华。仲景成书《伤寒杂病论》是这样,金元流派形成也是这样。如李东垣的脾胃学说,产生于战争年代,人民处于饥饿劳役与忧愁思虑的环境中,此时所产生的疾病多种多样,但经过他的实践,发现大多数都与脾胃受伤有关,并针对这一关键问题,创造了不少新方,施诸临证有效,最后才提出一整套脾胃学说。所以后人研究前人医籍,若没有自已临床切身的应用与体会,就不能客观地、真实地保存、考据、校勘、研究。

    目前有许多中医文献工作者致力于中医文献整理研究,甘守清贫与寂寞,辛勤耕耘,竭尽心力,钻研典籍文献,使前人的宝贵理论再次开发,为临床所用,为民造福。我们要感谢那些日夜为整理、研究古籍文献付出辛勤劳动的同志

3. 中医古籍整理不能脱离临床实践

    古医籍整理对象直接是书籍文献,做文字工作,但最终的对象还是对人,文献为临床服务,临床要解决人的疾病问题,所以文献研究离不开临床实际。整理中医文献,不能仅着眼于文字,从理论到理论,不能以版本校对为满足,不能因为现代科学还不能给予破解,或人们还不能理解和接受,就轻否定、削删。有些问题不但要符合文献研究理论,还要符合临床应用之“理”。

    如甘温除大热,有人否定,认为只有抗菌消炎才能退热,而临床事实是只要辨证得当,甘温确实能治发热。又如大柴胡汤是一千多年前的方子,来自《伤寒论》,但用大柴胡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高却是最新的应用。麻痹性肠梗阻,西医认为比较棘手,但《金匮要略》之大建中汤却有奇效。

    这是用临床实践检验典籍,以典籍来指导临床,而不可以主观臆测否定。因此,不应把典籍与人体对立起来,也不能为文献而文献,而应钻研典籍,使前人的宝贵理论与经验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并在实践中给予发展和充实。

4.中医古籍整理工作建议

(1)《中医古籍总目提要》的编写应开始排上议事日程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一部名著,在书海中为学者指出探索与研究之门径。丁福保、周云青两位先生所编《四部总录》是在医学书类中续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之作。此外,还有现存的医书专门目录约数十种。就今天而论,应该有一部比较新的、更加完整的,既有书目又有提要的《中医古籍总目提要》的出版,以便为医疗、教学、科研服务。

(2)《古籍选读》的选注

    古医书汗牛充栋,学者时间有限,无法毕读。古往今来,互相转录、借用者不少。分门别类,按历史顺序精选其有代表性之部分,加以注释,使学者能溯其源流,知其发展,掌握其要领,对继承和发展医学将起重要的作用。

(3)从古籍中按问题或按病证出专辑

    所谓按问题,即按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或有争议的问题(如三焦问题),从历代文献中抽选辑录。临床方面则可以按病证分类,按历史顺序加以系统选辑,如过去曾出版《水肿专辑》,为科研与教学提供了参考。

(4)古籍考据之研究

    中医古籍不少托名与错名之作,例如《华氏中藏经》是托名华佗之作,《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李时珍认为不是刘完素而是张元素之作等等。一般点校医书不能作过多的考据,希望有关专家能在这方面多做工作,出专论集。

    此外,如《伤寒论》自方有执、喻昌辈提出删削《伤寒例》之后,学者任意提出这是“伪文”,那是“衍文”等等议论,《伤寒论》受删削之文甚多。当然,其中前人做了不少有价值的考据工作。今天应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之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进行深入之考证,做出比较科学的权威性的定论。

(饶媛整理)


参考文献:

[1]邓铁涛著.对中医古籍整理工作的管见.邓铁涛医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06

[2]邓铁涛著.正确对待古籍整理.邓铁涛医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07

[3]杨悦娅,邓铁涛.谈古医籍整理工作[J].中医文献杂志,2006(01):1.

-----------------------------------

老师承团队长年跟随邓老开展古方国医经方验方的临床研究、总结、应用工作,欢迎咨询、预约和就诊。

门诊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滨江东路795号3楼。

咨询电话:020-80925786


八字命理六爻奇门遁甲六壬太乙术数中医:广东新南方中医研究院


延伸资源下载(中医疗法理论,中医文献古籍、中医经方学、麻衣神相、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皇极经世四柱、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邓铁涛教授论中医古籍整理发布于2021-05-05 21:02: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