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方微信,如果您还未关注,请 蓝色“中国中医”进行关注


在四川省图书馆,最“沉重”的,大概要数那些摆放中医药古籍的书架。


数万册中医药古籍里蕴含着数千年中医药历史,那些泛黄的书页和古老的文字,足以让这一排排书架变得“沉甸甸”。


最“寂寞”的大概也是这些书架。因为晦涩难懂,这些古籍鲜有人问津,只能静静地躺在书架上“沉睡”。


近日,四川省图书馆举办的一场展览把它们“唤醒”。在人潮涌动的展厅里,人们在中医药文化气息满溢的展区里,感受从古代流传至今的医学密码。


时间的刻度在这里被拉长,传统与现代在这里交汇,艺术与医学在这里共鸣,这场名为“默化——古籍里的传统医学文化与当代生活、艺术的潜移”的中医药古籍文化展一开展,便吸引了众多目光。








△医书浩瀚展厅现场


一座静待“唤醒”的中医宝库

震撼,是四川省图书馆研究馆员王嘉陵当年走进四川省图书馆古籍书库的第一感受。


在100多岁的四川省图书馆的数万册馆藏中,不仅有《太平圣惠方》《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等珍贵的中医古籍文献,还有大量近代蜀地医学的珍贵史料。其中《太平圣惠方》是宋代初版的抄本,也是该书在国内的孤本。蜀地著名藏书家严谷声辑刻的6种医学书籍、四川中医教育奠基人李斯炽的珍贵手稿、名蜀医蒲辅周的手稿、当代蜀地名医王静安位于成都鹤鸣山观的独特墓园碑方等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但让人扼腕的是,这些中医药典籍文献和历史文物只在古籍库里“沉睡”,并没有真正走入群众,让其中蕴含的中医药文化得到更广泛的认识和了解。


中国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的专家们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们聚在一起,探讨如何让这些具有历史价值和实用价值的文献“活起来”。


曾经策划过“成都·蓬皮杜国际艺术双年展”的展览策划人宁琤进入了专家们的视野。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的她有着多年策划文化展览的经验,对传统文化也有着很深的理解。


宁琤认为,文物并不是已经画下句号的历史,而是需要学术界采用多元的视野,打开历史诠释的格局,看到更为立体的历史轮廓。而这种“立体的轮廓”无疑能够在展览中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展览的互动性、体验感能够给予这些中医文献和文物鲜活的生命力。


于是,举办一场中医药典籍文化展,成为专家们的共识。


一场艺术与医学的联袂演出

“走进一个医学的世界,走出一个艺术的世界。”是宁琤对这场展览的定位,简单来说,就是以当代艺术为切入点,对传统医学作出创新的文化表达。


展览在艺术家柴一铭的《山海之图》中拉开了序幕。这幅26页的水墨作品结合《山海经》的文献与典故,将书中的植物药、矿物药及其他药物呈现在观众面前。


在“医书浩瀚”展厅,数十幅白色条幅从顶部垂下,上面用毛笔书写着中医药典籍中的“金句”:“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一阴一阳之谓道”“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置身其中,仿在中医典籍的海洋里进行一场巡游。


在“医艺同境”展厅,四副包含茯苓、当归、半夏、红花等中药材元素的水彩作品引人注目。这是艺术家郭鸿蔚创作的“解忧愁图”,灵感来自他拜访的一位老中医根据失眠、烦郁、焦虑、暴躁四个现代人常见的“情志病”开具的四个药方,是对传统医学进行视觉解构的一次尝试。


这些艺术化的表达方式,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成都市民赵楚风是一位中药行业从业者,她对这种形式的展览不吝赞美之词:“这些作品给人一种静中有动的感觉,既蕴含着中医药文化,又有很多当代语言的介入,可谓处处有新意。”


“我们打破常规,以艺术的视角来体现古籍里的传统医学文化,极富表现力。”宁琤介绍,与过去的中医药古籍展览不同,这次的展览不是按中医药古籍的年代划分展区,而是分为古医起源、中医哲学、传统藏医、生命与秘的大自然、理法方药·医艺同境、医书浩瀚、巴蜀医风医德以及生命诗学8个版块,让观众在时空交错中感受中医药文化。


这也正是展览名称“默化”的由来,这样的艺术氛围,潜移默化地使观众们受到感染,对中医药文化产生兴趣。


王嘉陵说,这场展览是一次对传统文献展陈方式的颠覆,艺术家作品与传统医学文化的互动是对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一次立体呈现,也是“古籍文献活化”的一次大胆的创新尝试。


一次插上科技翅膀的文化巡游

艺术与中医药文化的完美融合,离不开科技的助力。科技为这场文化盛宴添加了不少“美味佐料”。


走进展厅的观众们无一例外地发现,只要用手机扫描互动小程序,戴上耳机后,走到不同的展厅时,就会听到不同的声音。水流、虫鸣、雷动、鸟语......这些来自大自然的声音,给观众提供了沉浸式的观展体验。


这是声音艺术家陈弘礼以中医哲学为灵感,创作的“隐藏剧情”——声音作品《物语》。


“这些声音,基于中医阴阳五行的理念,源自大自然中的草木、动物、山水等。”陈弘礼介绍,希望通过声音和视觉,把观众“拉出”喧嚣的城市,感受中医理念中的生态世界,启发观众思考天、地、人及自然的关系。


在“中医哲学”展厅,忽明忽暗的空间悬浮球体将观众引入时间、空间、宇宙的概念之中,阐释“天人合一”的中医内涵。


科技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多的表现形式,通过科技的助力,观众们能够更直观、更清晰地体验到中医药文化。


看到这些曾经在书架上“蒙尘”的中医古籍焕发新的活力,王嘉陵感到很欣慰。他说,寻找古今的交汇处、共鸣点,只是传承和发扬中医药文化的第一步,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创新举措,唤醒“沉睡”的中医古籍。


  中国中医药报记者徐婧  通讯员王文凭

  编辑:董俊彤

高新军  监制:朱蕗鋆

中国中医

八字命理奇门遁甲六爻:satcm01

八字命理六爻奇门遁甲六壬太乙神数术数中医:中国中医


延伸资源下载(中医疗法理论,中医文献古籍、中医经方学、麻衣神相、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数、皇极经世四柱、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这个中医药典籍文化展,用当代艺术“唤醒”传统古籍!发布于2021-05-05 21: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