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卫中医医院。


北京大卫中医医院中医药古文献室


清同治九年(1870):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横批:华佗再世。清代书法家汪士宏书。北京大卫中医医院中医药古文献室 藏


北京大卫中医医院中医药古文献室,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满井桥西侧。所藏五万余册中医药古籍诉说着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藏书之多的视觉冲击、珍贵古籍的秘、生动形象的讲解......令人耳目一新。对于中医药的传承、医药史的研究、疑难病的攻克、中医药自信的树立,起到了示范作用,做出了积极贡献。


这里是中医药古籍的“传承”地


北京大卫中医医院中医药古文献室下设:中医工程研究所、中医古文献保护工程研究所、中医古文献整理挖掘工程研究所、中医工程传承研究所、中医疑难病工程研究所。该院积极组织有效人力、财力、物力,腾出大面积空间和宝贵时间,投身中医药古籍庞大书海整理、研究。

在2020年2月我国疫情最为严重的时刻,院长张占宗快速反应,连续作战,不顾白昼地翻阅古籍,终于发现治疗瘟疫发热的方法和方剂,第一时间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这只是该院院藏中医药古籍发挥治病救人效果的一个缩影。尽管条件困难,医院仍安排专人、专室、专时对古籍进行整理归类、造册归档,力图让这些古籍发挥更多更大疗效。


这里是中医药古籍的“宝藏”地
    
毋容置疑,北京大卫中医医院张占宗院长所藏中医药古籍之多,在医家私人收藏家、社会收藏家中是首屈一指的。这里是一座是名副其实的中医药古籍“宝藏”地。

一是存量之大、种类之多,为中医家传藏书所罕见。据初步整理统计,在5万余册中医药古籍中,单本18000余册(套),珍本1500余册套,孤本92册(套)。其藏书量不仅远远超出一般个人收藏,而且远远多于中医药院校、科研机构和中医院古籍藏书量;这样的收藏,大致是国内各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中医药古籍藏书量的2~3倍。
    
二是理论之丰、价值之高,为中医药古籍藏书所稀有。如《几希录良方合璧》《痧胀玉衡全书》《千金方衍义》《医门法律》《冯氏锦囊秘录》《本草求真》等,属极为珍贵版本。又《万国药方》,是西医药名、病名对照的内容,是研究清末民初西医进入后中国医疗状况的珍贵史料。另有古医方、经验方、单方2000余个,其中肿瘤、再障、带状疱疹、糖尿病、肾结石、冠心病、肝腹水等医理药方,已整理上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三是刻本之早、手抄之最,为中医医家藏书所独到。经初步考查,这批海量的藏书,多数为石印本,少量为木刻本。版本年代上,有一些是明代以前的,有清、明年代的,有清末、民国早期的。如《本草求真》,就是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遂宁务本堂刻本;《几希录良方合璧》,则为清同治八年(1869年)姑苏得见刻本。而其中千家医馆堂号的数万册手抄本,不仅是中医的瑰宝还是中国书法的楷本。
    
四是名医之聚、良方之汇,为中医集成藏书所奇葩。据初步浏览,在这些古籍中,保守讲至少有数千名当时的名中医大师,有数万个当时流传的良方,可以说是集大成、汇大流的民间中医诊疗“百科全书”。
    
而且,在各医馆堂号开出的数以千万计的药方中,大部分标明见效时间;这些显然是经过临床反复验证的良方,有的还有当朝皇帝御批确认奇方,印证了当时名医名家名方的全面性、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同时也表明这些古籍研发潜力很大、用途很广、应用价值极高。
    
这些之所以与其他藏书不同,主要是由张福海老先生作为宫廷御医的身份地位、一代名医的声望和影响,以及作为师者讲习中医知识和经验等的特殊经历和阅历所决定;更是中医药古籍收藏家张福海老先生潜心研究并献身中医药事业的衷情表达和佐证。  
    
张福海(1864-1960),河北保定人,光绪年秀才;自幼随父学医得真传,勤奋聪颖、博闻强记、融会贯通,乃直隶津京名医大家。光绪二十五年(1899)春,张福海入皇宫大内为隆裕皇后诊疗,后又为慈禧太后用药并献上祖传养生秘笈,遂受命担任宫廷御医。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外凌内乱;先生厌恶官场黑暗,便辞官还乡行医,为民除病解忧。李鸿章袁世凯以及同盟会会员陈幼云等,都曾慕名前来把脉开药和求调养之法;先生运用妙方奇方治愈疑难杂症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至今仍令人敬佩不已。其所著《中医脉象转解》《福海妙方实见》《张氏祖传秘方》《中医炮制与配伍》《中药外治》等巨制,是他一生行医实践的结晶,也是弥足珍贵的传世之作。古稀之年,张福海老先生在保定开办中医讲习所,为培养中医人才,为中医的后继有人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生前,张福海先生以超常的智慧和独到的眼光,致力于中医书籍的收集,长年累月,积少成多,不惜代价,义无反顾,终于保存了大量的中医经典,为后世后人留下一笔极为珍贵的中医文化遗产。
    
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为了防止兵荒马乱导致收藏的流失或损毁,张福海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承担了很多风险,付出了很大代价。他将这些古籍放置于房屋建筑的夹墙中,或用大瓮密封存藏于地下室。正是这种秘而不宣的用心良苦和精心保存,使这批“国宝”躲过了天灾人祸,避免了可能招致的毁灭性破坏。如今,这批中医药古籍能在国家重振中医药事业的新时代重见天日,一代名医张福海先生功不可没、功高盖世。
    
这些中医药古籍之所以与一般藏书的意义有别,是因为藏家唯一合法继承人张占宗院长,在守护和献出这批中医古籍“国宝”中,几十年间表现出来的、令人肃然起敬的赤子之心和家国情怀。为了全面继承好、合法保护好、充分利用好这笔珍贵的中医文化遗产,在创办大卫中医医院不久,张院长就将这批古籍陆续批量开封,从河北保定运至北京。由于年代久远,他发现这些古籍的纸张普遍泛黄老化,有的边角残缺,有的脆不可触。他果断采取了防护措施,在确保不受到直接毁损影响的前提下,护送进京。目前,这批古籍的很大部分已存放于大卫中医医院,少部分仍在原地大缸中封存。


这里是中医药古籍的“创新”地


北京大卫中医医院中医药古文献室所藏中医药古籍,包括盖有清乾隆皇帝玉玺的、清光皇帝御批“此书好”的、明清时期千余家医馆堂号手抄本的......等等。如何让这些古籍发挥最大现实作用?该院守正创新,努力推动院藏“深闺”的中医药古籍“活”起来。

一是广泛开展宣传推广。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媒体等资源,融合文字、图片、视频、书刊、挂历等媒介,举办中医膏方节、振兴中医座谈会、晒医书、中医服务队重走长征路等活动,中医药文化宣传工作有声有色、精彩纷呈。

二是发挥人脉资源优势。一批批考察者、交流者、参观者、拜访者、求学者等人群,院长张占宗热情欢迎接待,详解解答介绍,做到有问必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以自己对中医药文化的热忱和痴迷,影响人们关注中医药、了解中医药、热爱中医药。

北京大卫中医医院中医药古文献

北京大卫中医医院中医药古文献室

北京大卫中医医院中医药古文献室藏书

北京大卫中医医院中医药古文献室藏书

北京大卫中医医院中医药古文献室藏书,培元堂、郭致敬堂。仅各种“堂”的医书,这里就藏有上千家。


北京大卫中医医院中医药古文献室藏书,全生堂、三多仅各种“堂”的医书,这里就藏有上千家。

北京大卫中医医院中医药古文献室对所藏中医药古籍整理归类、造册归档。

2020年9月3日,北京大卫中医医院中医药古文献室举办晒书活动,迎来一批批参观学习者。

2020年9月12日,中红网总编辑江山一行三人到北京大卫中医医院中医药古文献室采访。

2020年11月19日,石家庄以岭药业健康城总顾问吴以池一行到北京大卫中医医院中医药古文献室参观。

2021年1月15日,北京大卫中医医院中医药古文献室迎来参访者。



编辑:布铁威

八字命理六爻奇门遁甲六壬太乙神数术数中医:红色时间


延伸资源下载(中医疗法理论,中医文献古籍、中医经方学、麻衣神相、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数、皇极经世四柱、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北京大卫中医医院中医药古文献室:五万余册古籍,传承中医药文化发布于2021-05-05 21:1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