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人气象论:

原文:

       黄帝问曰:平人何如?
  岐伯对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
  人一呼脉一动,一吸脉一动,曰少气。人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而躁,尺热曰病温,尺不热脉滑曰病风,脉涩曰痹。人一呼吸脉四动以上曰死,脉绝不至曰死,乍疏乍数曰死。
  平人之常气禀(bǐng)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
  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也。
  夏胃微钩曰平,钩多胃少曰心病,但钩无胃曰死,胃而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脏真通于心,心藏血脉之气也。
  长夏胃微软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无胃曰死,软弱有石曰冬病,弱甚曰今病。脏真濡(rú)于脾,脾藏肌肉之气也。
  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无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脏真高于肺,以行荣卫阴阳也。
  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肾病,但石无胃曰死,石而有钩曰夏病,钩甚曰今病。脏真下于肾,肾藏骨髓之气也。
  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鬲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结而横,有积矣;绝不至曰死。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
  欲知寸口太过与不及,寸口之脉中手短者,曰头痛;寸口脉中手长者,曰足胫(jìng)痛;寸口脉中手促上击者,曰肩背痛;寸口脉沉而坚者,曰病在中;寸口脉浮而盛者,曰病在外;寸口脉沉而弱,曰寒热及疝(shàn)瘕(jiǎ)少腹痛;寸口脉沉而横,曰胁(xié)下有积,腹中有横积痛;寸口脉沉而喘,曰寒热。
  脉盛滑坚者,曰病在外。脉小实而坚者,病在内。脉小弱以涩,谓之久病。脉滑浮而疾者,谓之新病。脉急者,曰疝瘕少腹痛。脉滑曰风。脉涩曰痹。缓而滑曰热中。盛而紧曰胀。
  脉从阴阳,病已;脉逆阴阳,病难已。脉得四时之顺,曰病无他;脉反四时及不间脏,曰难已。
  臂多青脉,曰脱血。尺脉缓涩,谓之解?(yì);安卧脉盛,谓之脱血;尺涩脉滑,谓之多汗;尺寒脉细,谓之后泄;脉尺粗常热者,谓之热中。
  肝见庚辛死,心见壬癸死,脾见甲乙死,肺见丙丁死,肾见戊己死。是谓真脏见,皆死。
  颈脉动喘疾咳,曰水。目裹微肿如卧蚕起之状,曰水。溺黄赤安卧者,黄疸。已食如饥者,胃疸。面肿曰风。足胫肿曰水。目黄者曰黄疸。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姙(rèn)子也。
  脉有逆从四时,未有脏形,春夏而脉瘦,秋冬而脉浮大,命曰逆四时也。风热而脉静,泄而脱血脉实,病在中脉虚,病在外脉涩坚者,皆难治,命曰反四时也。
  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脏脉不得胃气也。所谓脉不得胃气者,肝不弦,肾不石也。
  太阳脉至,洪大以长;少阳脉至,乍数乍疏,乍短乍长;阳明脉至,浮大而短。
  夫平心脉来,累累如连珠,如循琅(láng)玕(gān),曰心平。夏以胃气为本。病心脉来,喘喘连属,其中微曲,曰心病。死心脉来,前曲后居,如操带钩,曰心死。
  平肺脉来,厌厌聂聂,如落榆荚,曰肺平。秋以胃气为本。病肺脉来,不上不下,如循鸡羽,曰肺病。死肺脉来,如物之浮,如风吹毛,曰肺死。
  平肝脉来,软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曰肝平。春以胃气为本。病肝脉来,盈实而滑,如循长竿,曰肝病。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曰肝死。
  平脾脉来,和柔相离,如鸡践地,曰脾平。长夏以胃气为本。病脾脉来,实而盈数,如鸡举足,曰脾病。死脾脉来,锐坚如乌之喙(huì),如鸟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曰脾死。
  平肾脉来,喘喘累累,如钩,按之而坚,曰肾平。冬以胃气为本。病肾脉来,如引葛,按之益坚,曰肾病。死肾脉来,发如夺索,辟(pì)辟如弹石,曰肾死。
?译文:

      黄帝问:一个健康之人的脉象是怎样呢?

       岐伯答说:无病之人一呼气一吸气,叫做一息。另外,吸终到一呼开始的交换时间这是闰以太息,共有五次搏动,叫做无病的人,气脉跳动两次,一吸气脉也跳动两次。通常用无病之人的呼吸情况,来调候病人的脉息,医生无病,所以可以调匀自己的呼吸以候病人的脉搏次数,这是脉诊的法则。

     人一呼,有病的人脉只一次跳动;一吸,脉也一次跳动,这是气虚的现象。若无病的人一呼,脉就有三次跳动,一吸,脉也有三次跳动并且躁急,尺部皮肤发热,这是病温。尺肤不热,脉搏往来流利的,这是风病。若人一呼,脉的跳动在四次以上的必死,脉搏中断不复至的必死,脉搏忽慢忽快的也是死脉。

     人的正常脉气,是来源于胃的,胃气就是平人脉息的正常之气,人的脉息如无胃气,叫做逆象,逆象是能够致死的。

春脉,弦中带有冲和的胃气,叫做平脉;弦多胃气少,就是肝病;但见弦脉无胃气,就要死亡;若虽有胃气,而兼见毛脉,等到秋天就要生病;倘若脉太甚,就会立即生病。春天是脏真之气散发于肝,肝脏是藏筋膜之气的。

     夏脉,钩中带有冲和的胃气,叫做平脉,如果钩多而胃气少,就是心脏有病;如果但见钩脉无胃气,就要死亡;若虽有胃气,而兼见石脉,预测等到冬天就要生病的;倘若石脉太甚,就会立即生病的,夏天是脏真之气通于心,心是藏血脉之气的。

    长夏脉微软弱而有胃气,叫做平脉,假如弱多而冲和的胃气少,就是脾脏有病;假如但见弱脉而无冲和的胃气,就要死亡;若软弱脉中,兼见石脉,预测到了冬天就要生病;倘若石脉太甚,就会立即生病。长夏的脏真之气濡润于脾,脾是藏主肌肉之气的。

    秋脉,微毛而有冲和之象的,叫做平脉,如果毛多胃气少,主肺脏有病;假如但见毛脉而无胃气,就会死亡;若毛脉中兼见弦脉,预测等到春至就会生病;倘若弦极了,就会立即生病。秋时脏真之气高藏于肺,肺脏是主藏皮毛之气的。

     冬时的脉象,沉石而有冲和之象的,叫做平脉,如果石多而冲和的胃气少,就主肾脏有病;如果但见石脉而无胃气,就要死亡;若沉石脉中兼见钩象,预测延至夏天就要生病;倘若钩脉太甚了,就会立即生病。冬时脏真之气下藏于肾,肾脏是主藏骨髓之气的。

     胃经的大络,叫做虚里。出于左乳下,贯隔而上络于肺,其脉搏动应衣,这是脉的宗气。倘若跳动极剧,并且极快,这是病在膻中的征象;若见跳动时止,位置横移的,主病有积块;倘若脉绝不至,就要死亡。如果乳下虚里处脉搏跳动剧烈振衣,是宗气外泄的现象。

      如何诊寸口的太过与不及呢?寸口脉应指而短,其病头痛。应指而长,其病足胫痛。应指短促迫疾,有上无下,主肩背痛。应指沉坚的,其病在中。应指浮盛的,其病在表。应指沉弱,主寒热及疝瘕积聚小腹痛。应指沉紧并有横斜的形状,主胁下、腹中有横积作痛。应指沉喘,病发寒热。脉象盛滑而紧的,病是比较重了,是六腑有病;脉象小实而坚的,病是比较重了,是五脏有病。脉来小弱而涩的,主久病;脉来浮滑而疾的,主新病。脉来绷急的,主病疝瘕小腹作痛。脉来滑利,主病风。脉来涩滞,主病痹。脉来缓滑,其病热中。脉来盛紧的,主病腹胀。脉顺阴阳,病易痊愈;否则,病就不易好了。脉与四时相应为顺,即使患病,亦无其他危险;如脉与四时相反,病就难以痊愈了。

      臂多见弦脉,是由于失血。尺肤缓而脉来涩,主倦怠无力,喜卧。尺肤热而脉来盛,主大脱血。尺肤涩,脉来滑,主多汗。尺肤寒,脉来细,主大便泄泻。尺肤粗,脉气常显热者,主热在里。

      肝之真脏脉出现,至庚辛日死;心之真脏脉出现,至壬癸日死;脾之真脏脉出现,至甲乙日死;肺之真脏脉出现,至丙丁日死;肾之真脏脉出现,至戊己日死。这就是真脏脉出现死亡的日期。

     颈部脉非正常搏动,并见喘咳症状,主水病。眼泡浮肿如蚕眠后之状,也是水病。小便颜色黄赤,喜卧,是黄疸病;食后仍觉得饥,是胃疸病。面部浮肿为风,足胫肿为水。目珠发黄的,是黄疸。妇人两手少阴脉动甚的,是怀孕的表征。

脉有逆四时的,就是当其时不出现真脏脉形,却反见它脏的脉,如春夏的脉反见瘦小,秋冬的脉反见浮大,这就叫做逆四时。风热的脉应该躁,反见沉静;泄泻脱血的病,脉应该虚,反见实脉;病在内的,脉应实而反见虚;病在外的,脉应浮滑,反见涩坚,这样,病全难治,是因为违反了四时。

        人的生命以水谷为根本,所以断绝了水谷,就会死亡。脉没有胃气,也要死亡的。什么是无胃气,就是仅见真脏脉,而没有冲和胃气的脉,所说的脉无冲和胃气,就是肝脉不见弦象,肾脉不见石象。

少阳主正月二月,这时的脉来,是乍密乍疏,乍短乍长的;阳明主三月四月,这时的脉来,是浮大而短;太阳主五月六月,这时的脉来,是洪大而长。

        正常心脉来时,像一颗颗珠子,连续不断地流转,属于正常,这叫平脉。如果心脏有病,脉就显出非常急数,带有微曲之象,这叫病脉。如果脉来前曲后居,如执带钩一样,全无和缓之意,这是死脉。

          正常肺脉来时,轻浮虚软,像吹榆叶一样,这是平脉,秋季是以胃气为本。假如脉来上下,像摩鸡和羽毛一样,毛中含有坚劲之意,这是病脉。假如脉来旭草浮在水上,像风吹毛动,像这样的轻浮,就是死脉。

      正常肝脉来时,像举着竿子,那竿子末梢显得长软,这是平脉,春季是以胃气为本。假如脉来满指滑实,像抚摩长竿一样,这是病脉。假如脉来急而有劲,像新张弓似的,这是死脉。

     正常脾脉来时,和柔相附有,像鸡爪落地一样,是缓缓的,这是平脉,长夏季节是以胃气为本的。假如脉来充实而数,像鸡的往来急走,就是病脉;假如脉来如雀啄、如鸟跃跳之数,如屋漏水一样地点滴无伦,如水溜之速,这是死脉。

    正常肾脉来时,连绵小坚圆滑,按之其坚如石,这是平脉,冬时是以胃气为本的。假如脉来形如牵引葛藤,按之更坚,这是病脉。假如脉来像解索一般,数而散乱,又像弹石一样,促而坚硬,这是死脉。


?二,玉机真脏论:

?原文

    黄帝问曰:春脉如弦,何如而弦?

岐伯对曰: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反此者病。

    帝曰:何如而反?

   岐伯曰: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实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

    帝曰:春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   

     岐伯曰:太过则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巅疾;其不及,则令人胸痛引背,下则两胁胠满。

     帝曰:善。夏脉如钩,何如而钩?

     岐伯曰: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盛长也,故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钩,反此者病。

    帝曰:何如而反?

    岐伯曰:其气来盛去亦盛,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盛去反盛,此谓不及,病在中。

   帝曰:夏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     岐伯曰:太过则令人身热而肤痛,为浸淫;其不及则令人烦心,上见咳唾,下为气泄。

     帝曰:善。秋脉如浮,何如而浮?

    岐伯曰:秋脉者,肺也,西方金也,万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气来轻虚以浮,来急去散,故曰浮,反此者病。

     帝曰:何如而反?

     岐伯曰:其气来、毛而中央坚,两傍虚,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毛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

     帝曰:秋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

      岐伯曰:太过则令人逆气而背痛、愠愠然,其不及则令人喘,呼吸少气而咳,上气见血,下闻病音。

    帝曰:善。冬脉如营,何如而营?

    岐伯曰:冬脉者,肾也。北方水也,万物之所以含藏也。故其气来沉以抟,故曰营,反此者病。

    帝曰:何如而反?

    岐伯曰:其气来如弹石者,此谓太过,病在外;其去如数者,此谓不及,病在中。

     帝曰:冬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

      岐伯曰:太过则令人解(亻亦),脊脉痛而少气不欲言;其不及则令人心悬,如病饥,眇中清,脊中痛,少腹满,小便变。

    帝曰:善。

   帝曰:四时之序,逆从之变异也,然脾脉独何主。

    岐伯曰: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傍者也。

   帝曰:然而脾善恶可得见之乎?

   岐伯曰:善者不可得见,恶者可见。

    帝曰:恶者何如可见?

   岐伯曰:其来如水之流者,此谓太过,病在外。如鸟之喙者,此谓不及,病在中。

   帝曰:夫子言脾为孤脏,中央以灌四傍,其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

    岐伯曰:太过则令人四支不举,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名曰重强。

    帝瞿然而起,再拜而稽首曰:善。吾得脉之大要,天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至数之要,迫近以微。着之玉版,藏之脏腑,每旦读之,名曰玉机。

      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此言气之逆行也,故死。

    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气舍于肾,至肺而死;

    心受气于脾,传之于肺,气舍于肝,至肾而死;

    脾受气于肺,传之于肾,气舍于心,至肝而死;

    肺受气于肾,传之于肝,气舍于脾,至心而死;

    肾受气于肝,传之于心,气舍于肺,至脾而死。

     此皆逆死也。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

     黄帝曰: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不治,若三月,若六月,若三日,若六日,传五脏而当死,是顺传其所胜之次。故曰:别于阳者,知病从来;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言知至其所困而死。

      是故风者,百病之长也。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盛痹不仁肿病,当是之时,可汤熨及火灸刺而去之。弗治,病入舍于肺,名曰肺痹,发咳上气;弗治,肺即传而行之肝,病名曰肝痹,一名曰厥,胁痛出食。当是之时,可按若刺耳。弗治,肝传之脾,病名曰脾风,发痹,腹中热,烦心,出黄。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可浴。弗治,脾传之肾,病名曰疝瘕,少腹冤热而痛,出白,一名曰蛊。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弗治,肾传之心,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瘈。当此之时,可灸、可药。弗治,满十日,法当死。肾因传之心,心即复反传而行之肺,发寒热,法当三岁死,此病之次也。然其卒发者,不必治于传,或其传化有不以次。不以次入者,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因而喜,大虚则肾气乘矣,怒则肝气乘矣,悲则肺气乘矣,恐则脾气乘矣,忧则心气乘矣,此其道也。故病有五,五五二十五变及其传化。传,乘之名也。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其气动形,期六月死,真脏脉见,乃予之期日。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颈,期一月死。真脏见,乃予之期日。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身热、脱肉破胭。真脏见,十月之内死。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肩髓内消,动作益衰。真脏来见,期一岁死,见其真脏,乃予之期日。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腹内痛,心中不便,肩项身热,破胭脱肉,目眶陷。真脏见,目不见人,立死;其见人者,至其所不胜之时则死。急虚身中卒至,五脏绝闭,脉道不通,气不往来,譬如堕溺,不可为期。其脉绝不来,若人一息五、六至,其形肉不脱、真脏虽不见,犹死也。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泽,毛折,乃死。真心脉至,坚而抟,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泽,毛折,乃死。真肺脉至,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色白赤不泽,毛折,乃死。真肾脉至,抟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色黑黄不泽,毛折,乃死。真脾脉至,弱而乍数乍疏,色黄青不泽,毛折,乃死。诸真脏脉者,皆死不治也。

     黄帝曰:见真脏曰死,何也?

     岐伯曰: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故五脏各以其时,自为而至于手太阴也。故邪气胜者,精气衰也。故病甚者,胃气不能与之俱至于手太阴,故真脏之气独见,独见者,病胜脏也,故曰死。

    帝曰:善。

    黄帝曰:凡治病察其形气色泽,脉之盛衰,病之新故,乃治之无后其时。形气相得,谓之可治;色泽以浮,谓之易已;脉从四时,谓之可治;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命曰易治,取之以时。形气相失,谓之难治;色夭不泽,谓之难已;脉实以坚,谓之益甚;脉逆四时,为不可治,必察四难,而明告之。所谓逆四时者,春得肺脉,夏得肾脉,秋得心脉,冬得脾脉;其至皆悬绝沉涩者,命曰逆四时。未有脏形,于春夏而脉沉涩,秋冬而脉浮大,名曰逆四时也。病热脉静、泄而脉大、脱血而脉实、病在中脉实坚、病在外脉不实坚者,皆难治。

   黄帝曰:余闻虚实以决死生,愿闻其情?

     岐伯曰:五实死,五虚死。

    帝曰:愿闻五实五虚?

    岐伯曰: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谓五实。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谓五虚。

    帝曰:其时有生者何也?岐伯曰: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此其候也。


?译文:

    黄帝问:春脉如弦,这个弦是怎样的呢?

    岐伯回答:春脉对应于肝,属东方木性,具有万物开始生长的气象。所以,脉动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名之曰弦。如果脉象与此相反,即意味着肝系有病。

     黄帝问:与之相反的脉象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如果脉动强实有力,即为太过,意味着病邪在表外;如果脉动虚弱无力,即为不及,意味着病邪在体内。

     黄帝问:春脉太过与不及的病症是怎样的?

     岐伯回答:太过则令人善忘,头晕目眩、头痛;不及则令人胸痛并牵涉背部疼痛、两胁胀满。

     黄帝问:好,夏脉如钩,钩脉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夏脉对应于心,属南方火性,具有万物茂盛的气象。所以,脉动来时洪盛、去时疾衰,如钩的形状,故名之曰钩。如果脉象与此相反,即意味着心系有病。

      黄帝问:与之相反的脉象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脉动来时洪盛、去时亦盛,即为太过,病邪在表外;如果来时不盛、去时反盛,即为不及,病邪在体内。

      黄帝说:夏病太过不及,各自的病症是怎样的呢?

     岐伯回答:太过则令人身热皮肤痛,称之为浸淫;不及则令人烦心,咳嗽,矢气增多。

    黄帝说:很好,秋脉如浮,浮脉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秋脉对应于肺,属西方金性,具有万物敛气成种子的气象。所以,脉动轻触指端如浮水之瓢,来时急促而去时散弱,故称之为浮脉。秋时与这种脉象不同,即意味着肺系有病。

      黄帝问:不同的脉象会是什么样的呢?

       岐伯说:秋季脉动来时,脉波中央坚执而两旁虚缺,即为太过,病邪在表外;脉搏轻软微细,即为不及,病邪在体内。    

     黄帝说:秋脉太过与不及,与其相应的病症是什么?

    岐伯回答:太过则有气逆,令人背痛、郁闷不舒爽;不及则令人气喘、呼吸纳气不足而咳,痰中见血,呼吸见啰音。

     黄帝说:很好。冬脉如营,营脉脉象是怎样的呢?

     岐伯回答:冬脉对应于肾,属北方水性,具有万物闭藏的气性。所以脉动具有沉墜之感,故称之为营脉。冬季,若脉动与此不同,即意味着肾系有病。

      黄帝问:不同的脉象是怎样的?

     岐伯回答:若脉动如跳动的石头,即为太过,病邪在表外;若脉动去时有颤动,即为不及,病邪在体内。

     黄帝说:冬脉的太过与不及,相应的病证是什么?

    岐伯说:太过则令人身体解惰,脊椎沿线疼痛,气虚而不愿说话;不及则令人心悬若饥、两胁清冷、脊骨痛、小腹满胀、小便异常。

黄帝说:好。

黄帝说:四时之序,是人体产生顺逆的根源。然而,脾脉与哪一个节令相应呢?

     岐伯说:脾脏属土,是孤尊之脏,化济其旁四脏。

     黄帝说:那么,可以诊得脾脉正常与异常的脉象吗?

     岐伯说:正常的脾脉没有脉象,但可以诊得异常的脾脉脉象。

     黄帝说:异常的脾脉脉象是怎样的?      岐伯说:脉动来时如水流,则为太过,病邪在外;脉动来时如鸟啄食,则为不及,病邪在里。

     黄帝说:夫子说脾为孤脏,位居中央化济四旁,那么脾脉的太过不及所显现的病症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太过则四肢不能举动,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称之为重强。

     黄帝霍然而起,低头再拜岐伯说:太好了,我已经懂得了脉诊的根本道理,天地至数之理、五色脉变、揆度奇恒等,其道在于一,神转不回、回则不转,是因为错失了当应的时机。至数的妙要,在于无微不至的类比。我将此文刻著在玉版上,将道义深藏于体内脏腑,每日勤读不缀,并称之为《玉机》。

     五脏之间,各脏之邪,留伏于其母脏,母脏传邪于所胜之脏,直至邪气传至其所胜脏时而人死。得病至死,必先有传行,而后至脏所不胜邪气之时,方能病死。这是因病而产生的逆行之气,所以必然导致死的结果。肝虚而受少阴君火之邪,长夏传之于脾,入冬又传之于肾,立夏又传之于心,入秋又传之于肺时人死。心虚而受太阴湿邪,入秋传之于肺,立春又传之于肝,长夏又传之于脾,入冬又传之于肾时人死。脾虚而受阳明燥邪,入冬传之于肾,立夏又传之于心,立秋又传之于肺,入春又传之于肝时人死。肺虚而受太阳寒邪,立春传之于肝,长夏又传之于脾,立冬又传之于肾,立夏又传之于心时人死。肾虚而受厥阴风邪,立夏传之于心,立秋又传之于肺,立春又传之于肝,长夏又传之于脾时人死。这些都是因邪克之逆而死。将一个昼夜五分而与五脏相配,则可预测死生的大体时间。

     黄帝说:五脏是相通的,病邪的移转都有相应的次序。五脏生病,以相克的顺序相传。至不治之时,或三个月,或六个月,或三日,或六日,最后再传五脏后必死,也是以相克为序传病。所以说:能够判别三阳,就会知道病来之处;能够判别三阴,就会知道死生之时。也就是说,当邪气传至所克的脏时时人死。

     风为六淫之首,风邪是形成诸病的重要原因。当风寒邪气感住于人体,就会使人毫毛竖起、皮肤毛孔闭缩而发热。此时,可用汗法治疗。若邪气盛而侵入气血经络中,则致气血生痹而不仁,就会生肿病,此时可用热水敷、灸、针刺等方法治疗。若没有及时治疗,邪气就会驻留于肺脏,成肺痹,就会咳嗽气喘。若此时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则邪气传至肝脏,成肝痹,又称之为厥逆,就会两胁疼痛、呕吐。此时可用按摩、针刺等法治疗。如果还没有得到及时治疗,邪气就会传至脾脏,成脾风而生痹,就会腹热心烦,出现黄疸。此时可用按摩、服药、药浴等方法治疗。还是没有得到及时治疗,邪气就会传至肾,成疝瘕,就会小腹郁热疼痛、小便色浊生白,又称之为蛊病。此时可用按摩服药治疗。还是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邪气就会传至心脏,筋脉挛缩牵引,成瘈病。此时,可用灸法及服药治疗。若没有及时得到治疗,按理说,超过十日,人就会死。肾传邪于心后,心又可再次传邪于肺,就会病发寒热,按理三年内死。这就是风邪致病的演变次序。然而,突发的疾病,不一定要按传变的道理去治疗,或有不按照相克的次序相传的病。不循病传之理,而由情志上的忧恐悲喜怒导致相应内脏的病变,使人摸不得次序,这种情况往往导致病情危重。若大喜,在心气虚弱时,肾气可乘其虚;若大怒,肝气乘;若大悲,肺气乘;若大恐,脾气乘;若大忧,心气乘,这就是不按次序发病的道理所在。所以,诸病可分为五大类,各类又有五变子类、可传变衍生出二十五类疾病。病之传,即脏之乘。

      大骨佝萎、大肉塌软、胸中满胀、呼吸不畅而揺肩喘息,大约六个月就会死亡。如果出现真肺脉,就可以预见死亡的时间。大骨佝萎、大肉塌软、胸中满胀、呼吸不畅、胸内痛并牵引肩颈部疼痛,大约一个月就会死亡。如果出现真脾脉,就可以预见死亡的时间。大骨佝萎、大肉塌软、胸中满胀、呼吸不畅、胸内痛并牵引肩颈部疼痛,周身发热、肌肉萎缩,出现真心脉,十个月内就会死亡。大骨佝萎、大肉塌软、两肩不挺、动作日益无力,未见真肾脉,则大约一年内死亡;出现真肾脉,就可以预知死亡的时间。

       真肝脉见时,内外劲急如循刀刃、如力按绷紧的琴弦而铮铮作响,面色清白无光,毛发枯损,这些都预示着人的死亡。

真心脉见时,脉硬且弹,如连续指触薏苡仁,累累然,面色发紫,毛发枯损,将死之兆。真肺脉见时,脉大而虚弱,如用羽毛轻触皮肤,面色白里透着红、无光,毛发枯损,这即意味着即将要亡。真肾脉见时,冲弹即逝,如指弹硬石、似啪啪作响。面色黑黄无光,毛发枯损,将死。真脾脉见时,缓弱,忽快忽慢。面色黄里透青无光,毛发枯损,意味着即将死去。如果见五脏真脉,皆属死不治。

   黄帝说:真脏脉见,为什么会死呢?

   岐伯说:五脏都秉承胃气而生,胃气是五脏之本。内脏之气不能直接传至手太阴寸口,必混胃气而传至寸口。所以,五脏应各自所属时气而经胃气和化后传到寸口,邪气盛即精气衰,病甚则胃气之和力弱,气传至寸口时不能显现出胃气的和化作用,独显脏之本气。脏气独显,即脏邪胜实无和,所以说将死。

   黄帝说:很好。

   黄帝说:凡在治病时,只有细察身形色泽、脉动盛衰、病之新故,才能不失治病的时机。身形与病气相称,意味着病可治;色泽浮润,意味着病容易止;脉动与四时气性相符,意味着病可治;脉显弱而滑,意味着胃气尚存,病容易得治,应在相应的季节及时治疗。身形与病气不相称,意味着病难治;色失无光,意味着病难止;脉动坚实,意味着病情加重;如果脉动与时气相反,意味着病不可治。必须详察这四种难治的情形而明确告知于患者。

       所谓逆四时,就是说春得肺脉、夏得肾脉、秋得心脉、冬得脾脉,脉动悬绝沉涩的,都将其视为逆四时。没有相应脏病之形而在春夏反见脉沉涩、在秋冬反见脉浮大,都称之为逆四时。热病而反见脉静、病泄而反见脉大、病脱血而反见脉实、病在内而反见脉坚实、病在外而反见脉孱弱,都属于难治的病。

    黄帝说:我听说可以通过脉的虚实来判断生死,是否可以说明?

     岐伯说:出现五实之症,人就会死;出现五虚之症,人亦死。

     黄帝说:请说何为五实与五虚。

     岐伯说:脉盛、皮热、腹胀、不能食不能排、心胸闷胀头晕,称之为五实;脉细、皮寒、少气、上吐下泻、饮食不入,称之为五虚。

     黄帝说:为什么有人得了五实,五虚也能痊愈,是什么原因呢?

     岐伯说:如果喂以粥浆能止吐泻,则虚者可以存活;如果身体汗出后能排便的,则实者可以存活。这就是相应的症候。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黄帝内经》——素问篇八发布于2024-03-22 13:3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