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圣贤语:

一,老子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天之,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夫轻诺者比寡信。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后亡。


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夫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多闻数穷,不如守中。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吾言甚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也,然后乃至大顺。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天地合其德,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合其凶。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其长。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收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滴,善数不用筹策。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将欲歇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民不畏死,奈嘴可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贵以身为天下者,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若可托天下。


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二,庄子

小惑易方,大惑易性。


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生而不说,死而不祸。自细视者不尽,自大视者不明


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


有人之形,无人之情,有人之形,故群于人,无人之情,故是非不得于身。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小人殉财,君子殉名。得而不喜,失而不忧。


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盗亦有道。


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知生而无以知为也,谓之知养恬。知与恬交相养,而和理出其性。


君子通于道之谓通,穷于道之谓穷。


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


人与天一也,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人之不能有天,性也,圣人晏然体逝而终矣。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唯一。


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


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


鱼相造于水,人相造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给,相造乎道者,无事而生定。


古人之道者,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也,道德于此,则穷通为寒暑风雨之序也。


万物云云,各复其根,各复其根而不知,浑浑沌沌,终身不离,若彼知之,乃是离之。


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


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君原于德而成于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无德而已矣。


无为为之之谓也,无为言之之谓德,爱人利物之谓任,不同同之谓大,行不崖异之谓宽,有万不同之谓富。


德人者,居无思,行无虑,不藏是非美恶。四海之内共利之之谓悦,共给之之谓安。


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在


不明于天者,不纯于德,不通于道者,无自而可,不明于道者,悲夫!


何为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


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事之变,命之行也。


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假设不系之舟


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黑白之朴,不足以为辩;名誉之观,不足以为广。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乎江湖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那么不见,自知那么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


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


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

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


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


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


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


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理也。


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


谋无主则困,事无备则废。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 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 夫知亦有之。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大道不称 ,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 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


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


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 不可,方不可方可。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 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 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


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 ,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 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

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

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

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 。


故纯朴不残,孰为犠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

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游者鞅掌,以观无妄。

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行者,行其所不能行也;辩者,辩其所不能辩也。知止乎其所不能知,至矣;

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

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之。知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故曰选则不遍,教则不至,道则无遗者矣。

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以瓦注者巧,以钩注者惮,以黄金注者殇其巧一也,而有所矜,则重外也。凡重外者内拙。


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


三,张三丰

相自我改,命自我造。


善保身者,谈笑宜少,读书宜和。


欲知处世之道者,吾乃劝文曰:“爱人。”


四,方孝孺

忿必争,争必败。

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


小人口如蜜,转眼如仇人。


之为患,俾谨者荒,俾庄者狂,俾贵者贱而存者亡。


遗今而专乎古,则其失为固;遗古而务乎今,则失为妄。


人之持身立事,常成于慎,而败于纵。


至博而约于精,深思而敏于行。


所交在贤德,岂论富与贫?


五,阳明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学为圣人之道,学以致良知。


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是未知。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知行本体,即是良知良能。


博学只是事事存此天理,笃行只是学之不已之意。


心之良知是谓圣人,圣人之学,惟是致良知。


私欲日生,如地上尘,一日不扫,更又一层。


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修善福应,为恶祸来发布于2024-03-22 13: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