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心理所分析的是具体对象的文化特点,此处的对象主要包含文字、语言、政治组织、社会规范等各种文化要素。在文字认同转变为组成民族文化的主要手段时,我们也就能够从该视角发现某个民族的哲学、精宗教信仰思想以及其特殊的美学态度等相关的文化心理。

一 文字认同与文化心理

(一)汉字认同视域下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特征就是“注重实际”。汉字属于表意文字,所指与能指间维持着自然、有意义的关联,主体和客体间从来没有分离过,所以中国人的思维模式特征是“天人合一”“主客体统一”,即不脱离于客观的事物,而表现为极强的“务实”精神。中国人所寻求的目标并非不切实际的“彼岸世界”,而是“此岸世界”达到现实的幸福

“乐生”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特点。中国人的“乐生”并不是享乐纵欲,而是对于客观人生的认可、执着。对于此,孔子曾经做出过很多的论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了10个“乐”字:“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也。……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众宾欢也。……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之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可以这么说,中国人的基本生活态度则是对于人生的认可及享受。

关注整体同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特征之一。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接着通过字的整体以传达理念。对于“祭”字,《说文》给出了以下解释:“从示,以手持肉。”“又、示、肉”原先是单独的象形字,“祭”的结构意义并非三个象形字的简单堆砌,而是依靠其整体来表述全新的意义。相较于西方国家,中国并不是强调个人主义,而是提倡集体的完整与团结。所以,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于全面掌握对方,比如在写通讯地址的时候,总是先写省,再写市县、街,最后写门牌号码。此种观点同样表现在部分俗语诗词句中,例如“众人拾柴火焰高”“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目前,国家依然在强调集体主义精神,号召全国人民在大是大非面前应该将国家利益摆在第一要位,甚至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牺牲掉部分个人自身的利益,这同样是从大局着手,整体掌握思想的反映。

追求和谐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特征。通过对汉字字体的观察则能够发现,汉字的结构是较为对称的,部件间的组合存在着相应的规律,看上去不至于头重脚轻或一边大一边小。因此,中国传统思想尤为关注“和”,并且将其当作世人所必备的基本品质。孔子曾讲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二)汉字认同视域下的传统哲学

哲学是时代的、民族的思想精华,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字在形成最初是图画文字,是远古先民效仿客观的自然现象或者事物所创造出来的。甲骨文中的“天”字就如同人头顶青天而站立的形状。小将圆形的头简化成横笔,楷书再将像人肩形的长弧写作一长横,也就有了当前的“天”字。

许慎将其释义为:“颠也,至高无上”。段玉裁注:“颠者,人之顶也。”从“天”的创造过程则可以把握“天”和“人”间的关系。这同样符合了中国的传统哲学,提倡“万物皆备于我”“天人合一”,将自然和人、社会和个体、宇宙秩序和人间秩序视作互相影响、不可分割、互相应对的有机统一体。在此整体结构当中,形神合一、身心合一,物质和精神、主体和客体、存在和思维的统一。这是物我两忘、物我不分的诗意境界,是天人同体同德、万物有情的宇宙观。

华夏民族对立统一的原始思想,在汉字中获得了极为形象的传播。在黄帝时期,古人就曾提出:“治日月之行,治阴阳之气,节四时之度,正律历之数,别男女,异雌雄,明上下”(《淮南子·览冥训》)。“阴阳相生”,这同样是中国哲学中为诸子百家所共有的、传承几千年的根本理念。很多汉字放在当下依然能够形象地呈现古老的阴阳理念。“天”,用成熟的男子作为主体形象;“地”,用女子阴部(见《说文》“也,女阴也。”)作为主体形象,代表着华夏先民天地阴阳概念的产生是“以人为本”的认识结果。“男”,从田从力,主田猎;“妇”,从女从帚,操家事;表示男女阴阳的区别是远古经济环境下的男女分工的表现。在甲骨文发展历程中,“父”就像是执杖以教,“母”就像是丰乳以育,体现出原始氏族内在的阴阳文化体系。知名的“太极图”,是“阳”“阴”二者结合相生最生动的象征。

伴随着阴阳辩证思维的日益成熟,关于世界是由五种元素(即金、木、水、火、土)组成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也在不断发展,并且同样在文字体系中得以体现及表述。“火”在远古先民的日常生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追崇“火”,用“火”来命名自身的祖先——炎帝。“主”字,在甲骨文中作柴木燃烧、木生火的形象,《说文》有云:“灯中火主也。”由于对“火”的追崇,因为由火烛的“主”将君王改称是“主”。“水”,具备“润下”的特征,可以滋润世间万物,因此字形“像众水并流,中有微阳之气也”。“金”字,《说文》中有云:“生于土,从土,左注。像金在土中形。”“注”指左两点,在甲骨文中就像是熔炼时凝聚的铜汁,与水结成冰的两点是相同的道理。因此可见,“金”字蕴含着古人对“土生金、金生水”的认识。“木”字,在甲骨文中作挺直树干、树枝曲折畸生的形象。“土”是五行的关键所在,是世间万物生命的重要基础。然而,土是无形可象的,古人则以男性生殖器来作为其象征。

(三)汉字认同视域下的宗教信仰

宗教是人类所独有的,并且是具备超越性、神圣性以及群众性等特征的文化现象。中国目前所存在的宗教中唯有道教是中国本土的。这与汉字的起源有着相应的联系,道教的象征为“太极图”,汉字的起源同样包含八卦说,从安阳殷墟所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许多八卦符。甲骨文是殷商王室的占卜记录,道教则是汲取了殷周时期的巫祝祭祀神、先秦时期的方仙传说,又汲取了春秋时期的阴阳五行家、儒家以及道家等诸多学派的思想,逐步组成了以鬼神崇拜、神仙方术以及古代唯心主义哲学思想相互结合的道学,追求“长生不老,得道升天”。相较于世界上的其他宗教来说,只有道教是寻求无限延长“此岸世界”的。

(四)汉字认同视域下的美学思想

汉字的源头是为原始图画,是有着悠久历史艺术类别,是古代先民最初的艺术创造,表现出古代人们对于美的认识及追求。在汉字产生以后,虽然与图画走上了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但图画和汉字始终维持着密切的联系。毛笔书写的优美的题款以及镌刻精美的图章对于中国画而言是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汉字自身具备较强的表意性,所以字和画间的此种密切关系构成了汉字相较于其他文字体系所特有的特征。汉字书写自身其后发展成独立的艺术——“书法艺术”。书法艺术是世界文字之林中的独特现象,在中国,乃至在朝鲜、日本均处于极高的地位。书法不仅是中国绘画自然的、必需的构成部分,书法艺术品自身同样被赋予了绘画同等的地位,它们通常都会被用作居室的装饰品。中国人对于此种儒雅的文化氛围是极为看重的,同样,汉字在中国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当中同样处在十分重要的地位。除了书法以外,以汉字作为母体的艺术同样还包括刻章、摩崖石刻以及石碑镌刻等。名胜古迹、名山大川,都有着名人墨迹、汉字刻石等为大自然“添色”。值得注意的是,以对于汉字美学特征的认知为基础,中国产生了与汉字书写“美”相关的汉字书法理论。正常情况下,人们都会认为汉字书法理论源自东汉时期,奠基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至唐朝发展到顶峰,至宋元明清则更加系统化。世界上没有任何文字有这么完善的书写艺术理论。此类书写艺术理论自身同样是以汉字既有的美学特性作为基础。恰如钱穆先生所讲的那样:“中国文字亦可以说是由中国人创造,而又别具风格的一种代表中国性的艺术品。我们只有把看艺术的眼光来看中国字,才能了解其趣味。”

(五)汉字认同视域下的传统思维

民族的思维模式在许多层面都能够表现出来,文字符号则是最具代表性的表现方式,在考察某种文字的形成历史时,实际上就是在追溯其思维模式。汉字的形成是多元化的,是以效仿各类史前视觉符号为基础而捡来的,是符号通过堆积及整体概括的结果。象形汉字的此种多样化符号效仿的对象大致包含:图画类的符号主要有陶符、岩画等;造型类的符号主要有置物、积石以及雕塑等;记号类的符号主要有八卦、结绳等;综合类的符号主要有图腾、族徽等。因此可知,汉字的象形不仅是取象于真实对象的特点,而且更关键的是源自对其他符号的效仿及整体概括;相较于其他的象形字,汉字的象形具备显著的写意性,也就是符号形体和描摹的原形间有着既像又不像的相互表意的联系。这类意象性符号的思维偏向于主体调节原则:大致反映为对于逼真感的自主调节,其真假性无关紧要,重点在于其得体性与适切性。比如:“母”字,凸显了女性的生理特点;“目”字,突出了人的眼球;“山”字,体现了山的形体。

我们还能够从另一个层面来考察某个民族的思维习惯。文字与语言其实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认知渠道,然而其最终目标都是为了能够认识现实。语言表示着空间理念,文字表示着时间理念,所以在认知渠道中究竟是空间依靠时间,还是时间依靠空间呢?又或,究竟是听觉依靠视觉,还是视觉依靠听觉呢?同样会对民族的文化传统造成的巨大的影响。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以后就开始在全国推行“书同文”的政策。中国各个朝代的统治者都坚持着该政策,提倡“书同文”,制止写其他的字,使得“文”在汉语结构中处于极重要的地位,并且经过书面语的规范化以进一步强化“文”的作用与地位,“重文、轻语”。虽然语言的结构出现了巨大的变化,然而语言文字的政策并未发生对应的改变,只重视“书同文”,却不关注书面语应符合口语的发展趋势,进而大大加剧了书面语与口语在发展过程中产生“分道扬镳”的现象,最终导致白话和文言间的尖锐矛盾。正是因为汉语国家始终都注重视觉系统的统一,始终坚持“书同文”政策,使得其成为保持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关键武器,并不如同其他源文字那般最后走向灭亡。

不管是造字原理,还是认知渠道,其中都反映出独特的思维模式——“字思维”,这是由画家石虎提出来的,他提道:“汉字有道,以道生象,象生音义,象象并置,万物寓于其间。”“象象”主要是指物象与字象,“并置”主要是指言此意彼的运动。简而言之,汉字思维具备“非言说性”的特征,是无声的、视觉的、重视沉思默想的思维模式。

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故事在中国可谓是众所周知。虽然最后的结局是“终成眷属”,但其中也经历了很多波折。以下是他们的部分来往书信:

司马相如写给妻子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卓文君回信: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三四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字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念,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九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秉烛烧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似火红,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

司马相如在功成名就以后,就有了弃妻纳妾之心。在他写给卓文君的信中只有13个数字,唯独缺少了“亿”字。“亿”和“意”有相同的读音,“无亿”也就是“无意”。聪明的卓文君又怎么会不明白具体的含义,因此也以这13个数字写了封回信,表面上是写景,实际上是传达爱恨交织的情感。司马相如在看了妻子的回信以后,不禁惊叹到妻子的才华横溢。想想昔日的夫妻情谊,则感到羞愧不已,至此不再提及遗妻纳妾的事情。

这两封书信最值得人们称赞的是将“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并未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将情感寄托在文字上,这反映的正是言此意彼的思维模式。

二 中国文字认同与东亚各国儒学思想

汉字是跟随汉文化而传入到东亚各个国家的,而汉文化的关键则在于儒家学说。在朝鲜,百济王朝最先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在3世纪中叶后,开始引进中原儒学,以汉文古籍来培养当地的学生,并且将汉字用作百济的官方文字。日本最初是没有文字的国家,从百济国始得汉字和儒学典籍,8世纪的日本律令明确规定,任用官吏需要通过中国儒家经典的学习及考核。在越南,汉字则直接称为“儒字”,统治者参照科举制度制定了考试制度,将儒家典籍作为具体的考试内容。

上文提及,文字认同象征着对于某类社会文化的趋同心理,汉字认同同样如此,在不同地区的人同时运用汉字的时候,实际上是被汉字记录的汉文化所折服,也就是对于儒家经典的无限追崇。所以,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儒家经典的地位依然存在。但是,民族文化心理的核心就是其民族性,为了不会被汉民族同化,在汲取汉文化的过程中,朝鲜、越南及日本都在有意识性地逐步转变汉字的主体地位,或者是以汉字为基础而创造属于该国的文字,或者是完全脱离于汉字而创造全新的文字。在汉字不再是记载儒家经典的唯一性工具时,其表现的文化心理必然是不同的,这同样是为什么儒家经典古籍始终如一,而各个国家传承的儒家思想是有所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儒学在中国

儒学是由孔子创造的,通过数千年来大量优异的哲学家、政治家以及思想家的阐述及发展,后来逐渐发展成以“仁”为中心的思想机制。孔子提倡“仁者爱人”“仁者人也”。“仁”的本质也就是“人”,所谓“仁道”即“人道”。“人道”并非相较于人类社会内部不同阶层间利益而言的概念,而是相较于自然、天道而言的概念,是面对天地、自然而将人看作是人。关于“仁爱”,从其本质角度来看,是血缘亲情的反映及推广,由爱父母兄弟而推及他人,在儒家眼中,血缘亲情自古有之,是满足人性的,如果人们不爱自己的父母亲人,则无法会爱他人,具有爱父母亲人的真挚情感,才可以将此种爱推向于整个社会。

“和”是儒学的主要思想之一。儒家伦理文化向来注重“和为贵”的理念,提倡“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强调在平衡中解决矛盾、实现和谐,而后创建“大同世界”。孔子在《礼记·礼运篇》中将这种思想表述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在汉朝以后,各个朝代的统治者都将儒家的传世古籍《诗》《礼》《书》《春秋》以及《》等看作是经典,其不但是治国、立国的纲领性文件,同样还是官、私学堂的主要教材以及隋唐以后科举考试的关键内容,天下人争相学习这五部经典作品。

(二)儒学在韩国

在当前的韩国社会,即使“谚文”已经被用作标准文字,然而汉字并未完全消失,运用汉字来书写,运用中—朝词汇的此种能力可以给人们以高雅与博学的感觉。儒家经典古籍依然是韩国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儒学的教育事业从来没有停止过。在韩国的首都首尔,当前仍然保留着将儒教精神作为办学思想的高等学校——成均馆大学,这是全球现存唯一的儒教大学,它开设了儒学系,在保持儒教的传统以及对社会开展儒教教育等层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成均馆大学将儒学确定为全校所有学生的关键教养科目之一,全部学生不管学的是何种专业学科,在一、二年级时均需要修满3~4学分的儒学课程。当前教养科目所选用的儒学教材,是由韩国知名儒学专家柳正东、柳承国、李东俊以及安炳周等人共同编撰的《儒学原论》,这是简明而整体阐述儒学发展历程及基本理念的书籍。除此以外,在普通的教养科目当中,还开设了“《论语》与东洋思想”“儒教与现代社会”“韩国传统思想与儒学”等相关课程,以提供给在校学生选修。另外,在首尔大学、世宗大学以及高丽大学等20余所院校中同样设置了专门研究儒教的学科。在世界儒学联合会中,韩国占据举足轻重的分量。韩国很多公司都积极扶持或者建立以知名儒者来命名的研究机构,主要包括“国际退溪学会”“退溪学研究院”“栗谷思想研究院”“山思想研究院”“栗谷研究会”“圃隐思想研究院”以及“栗谷文化院”等。

韩国对于“诚敬”“仁爱”“孝悌”“忠恕”以及“信义”等价值观都极为尊重。虽然时代的发展与中西方文化的影响使得儒家思想不再处于以往那种统揽全局的地位,但其至今还在约束着人们的言行举止。比如:孝敬父母、爱国守法、遵守秩序、敬业奉献、尊重他人、关心他人以及注重礼仪等有关精神至今依然在韩国人的生活、工作中起着巨大的作用。

(三)儒学在日本

日本的文字就是从汉字开始的,而汉字是跟随汉文化的传播而广泛传播的,所以日本文化在产生最初便受着中国儒家思想的巨大影响,可以说其实就是儒家学说的延伸。儒学经典书籍的东渡最早经由朝鲜,根据《古事记》中的记载可知:“应神天皇16年(公元285年)朝鲜的百济博士王仁将《论语》和《千字文》携入日本。推古朝时期(公元7世纪)儒家典籍从中国直接传入日本。日本也多次派遣留学生和学问僧去处于隋唐时期的中国,使儒学在日本得到比较广泛的传播,并为古代天皇制国家提供了政治理论。公元603年圣德太子依据儒学精神制定的《十二冠位制》和《十七条宪法》,成为日本封建集权统治的政治纲领。”

但是,发展至19世纪中期,当美国的坚船利炮逼迫日本向西方列强开放港口时,很多知识人士突然间认识到他们所运用的书写文字过度复杂已无法满足现代化的要求,所以他们对其进行了改革。通过改革,日文当中的汉字已经不再如同过去那般对于新词的组成有比较高的能产性,但汉字知识依然获得了比较高的尊重并且被当作基础教育的重要指标。所以,儒家思想这种传统的、古老的思想因素,仍然以世俗理念的方式积淀在日本民族心理的较深层次。恰如美国学者埃德温·赖肖尔所讲的那样,“当代日本人身上依然可见到儒教伦理观与价值观的影子,儒教可能比其他任何宗教对他们的影响都要大”。此种观点大致准确地反映了儒学伦理观、价值观在日本人现代生活中的巨大影响力。

日本儒学是在吸收、传承以及改造儒家经典思想的前提下,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文化。中国的儒学尤为关注“仁”的理念,然而日本的儒学作为武士阶层的伦理思想,尤为关注“忠”的理念。但是,这种“忠”并非以“仁”为基础而创建的,而是无条件性的、绝对性的,是意在完全献身于自己的领主而牺牲生命的“忠诚”。发展到现代,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儒家的部分伦理观、价值观逐渐累积成日本人的民族心理与道德规范,构成了日本人独有的企业文化及“团队精神”,主要反映为集团主义、忠诚心理、节俭理念以及重智思想。他们提倡个人对企业、家庭的绝对忠诚,将“不事二主”看作是重要的职业美德;集体和个人相对比,更加重视集体的作用,人和人间应友好相处,相互合作,以取得最大化的利益;注重开发智力与发展教育,古往今来都学习、引进其他国家的先进文化;重视节俭,将“节俭”视作崇高的道德行为来提倡。

(四)儒学在越南

越南将汉字用作书面语言已经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所以,儒学对越南文化造成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在东汉末年,越南人士燮到洛阳游学,研习《尚书》《左传》等古籍,其后担任交趾太守长达40多年。据《越南四字经》记载:“三国吴时,士王为牧,教以诗书,熏陶美俗。”这表明早在三国时期越南人就开始接受儒学教育。10世纪,在越南独立后,历朝的典章制度大多效法中国,政府在进行人才选拔时同样运用了科举制度,以“赋、诗、经义”等作为主要考试内容。在创造了越南民族自己的文字“喃字”以后,中国的儒家古籍大量传入到越南。在宋元时代,越南刊刻过很多汉译经与儒家典籍,产生了大量明经的儒家学者。在15世纪初期,明成祖就曾经下诏,以礼敦致越南各个方面的人才来中国,其中包含明经博学的儒学专家。可以说,儒家经典是越南封建社会的重要精神支柱。但是,在越南沦为法国的殖民地以后,统治者就以拼音文字代替汉字,儒学同样不再有政治使命。然而,作为延续2000多年的思想体系,当前儒家思想依然或多或少地影响着越南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五)东亚圈的儒学内核

即使东亚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思维模式、风俗习惯、心理结构以及价值理念等都有所不同,然而积淀在东亚文化中的和合人文精神有着其相同的地方,这就是“价值共性”。此种和合性主要反映在各国儒家学者的思想以及作品中。比如,孔子曾做出的论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礼之用,和为贵”。日常生活中人们还时常会讲到“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日本德川时期的商人哲学家石田梅岩在其著作《齐家论》中阐述了“家庭和合”是“宇宙和合”与“社会和合”的重要基础。韩国知名儒学者栗谷提出,大同和合世界的达成对于当代君主而言,需要从自身的正心诚意开始做起。“和合”作为东亚儒学价值的重要取向,实际上所讲的是人与人间、人与物间的处世准则与原理。虽然每个国家的国情有所差异,形态不同,冲突和矛盾从未停止,然而这并不影响各国间的求同存异,共同谋求发展。

所有的社会集团均会在发展历程中产生自身的记忆力,记录着他们共有的过往,形成与集体灵魂相似的价值理念体系,创造了该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主体性。这种民族性主要反映为其成员有着共同的起源或者历史及独特的文化遗产。文化遗产代表着民族的历史,相反,其中某些要素,比如文字、语言、种族或者宗教等指标,同样代表着此种文化遗产。与语言认同相似,文字认同也是文化记忆、认识世界的渠道,字形单位、正字法、书面文本是文字认同的关键认同形式。语言认同与文字认同组成了认同性的多层级体系,其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语言与文字间的关系差异造成它们在认同系统中处于不同的地位。相较于西方社会的表音文字,汉字作为表意文字的象征有着通古识古的功能,同一个字有着相同的字义、字形,然而其读音在古、今则是不同的。汉字将中国各地区、各民族的人紧密联系起来,在“一撇、一捺”中书写着华夏民族的共有文化记忆。

非但如此,汉字还能够跨过语言的界限,远渡重洋,在异国他乡落地,形成了东亚圈的儒家文化。所以,能够看出文字是文化记忆中的主要媒介,文字认同在建构文化心理中处于核心地位。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讨论的仅仅是以汉字为代表的表意文字的认同性与文化心理间的关系;对于西方社会的拼音文字,文字认同是否占据主导地位仍需深入研究。文字认同是建构文化心理不可或缺的基础,在民族文化心理产生后必然会反过来影响该民族对文字的认同程度。


文字和心理是“存在”的凝结,所在之“场”历史地组成深不可测的内在维度。文字心理学从表层到深层去探究文字结构及文字应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深度发掘文字这种文化载体与思维符号对于人们的思维和心理具有层积迁延的作用。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当时有些心理学家运用现代心理科学来分析文字学习时的心理。其后,文字心理学逐渐融入汉语心理学中,其学科个性被掩藏。虽然如此,跨越此种范畴的文字心理与还未得到其名的文字心理学实际上早已经客观存在,同时是极为丰蕴地存在,只是并未走向系统与自觉地科学解读。几千年的文字心理体现出深厚广袤的层积,同时未曾出现过断层,所以需要重新建构文字心理学的学术殿堂。文字心理学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主要有三种不同的历史境界。第一种:文字的初始心理。这是原始心灵在太初有道世界中“游心、栖息、感应”的历史心境。在文字的古文字形体当中还保留有很多的原始思维表象以及分类编码的原则,累积着初始心理的神经元,乃至在部分普通的隶楷字形中也可以发现到初始心灵的元哲学的种种痕迹。这种境界的文字心理分析,与民族学、人类学、心理学、上古史、神话学、民俗学、语言学、考古学、古文字学以及哲学等相关联。这是神秘瑰丽的学术沃原。第二种:文字的文明心理。这是文明的心境,还没有逻辑化的心灵被完全逻辑化。人们拥有了文明,文明同样遮掩了原始心理、原始思维。文字体现严密的逻辑秩序,文字心理积聚着文明生态环境下的各类心理,主要包括文学心理、社会心理、哲学心理、艺术心理以及审美心理等。文字成了中华文化的脊梁,文字心理逐渐渗入到民族文化心理的内核中。文字心理学和各类学科间维持着紧密的关联。第三种:文字的现代心理。这是在以信息革命与现代科学为基础而发生的历史性转变。文字心理学在全新的视野中迈向现代化。这是一种多媒体传播、多民族交际、多时空流转的多样复合心理。不管是从现代心理学去分析文字心理,还是考察文字和电脑的碰撞、契合心理潮汐等,人们发现了文字隐藏深处的博大性、内在性、开放性、包容性,文字惊人地反映出全体合于现代节律,重新给人们以现代心智启迪的神奇魅力。上述三种历史境界的铺缀,组成了汉民族心智成长史诗的又一幅宏伟长卷。探究这三种不同历史境界的文字心理,是组成新的价值定位、新的意义上的辉煌的新学问。

关于文字心理,从地域角度来看,不是仅为中国所独有的,而是为文字文化圈所拥有,因为文字文化圈以外的人对于文字的心理,同样有着非常丰富的心灵容纳。从发展角度来看,不仅它的过去时、现在时有着异常深邃的学术奥妙,而且其将来时也具备可感受、可预测的学术前瞻价值。它还是形成文字文化圈中的复杂文字心灵图式及具备特殊个性风范的文字心理学。文字心理学在过去、现在以及将来的时空中都属于人类。

总而言之,文字积淀了民族文化与心智的全息特点。文字是民族文化的“全息码”,是文明进化的“活化石”。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文字心理 文字认同与文化心理发布于2024-04-16 17:10: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