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笔迹学的划分

笔迹学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从广义角度来看,笔迹学主要包含笔迹生理学、笔迹心理学以及笔迹健康学等。从狭义角度来看,笔迹学主要是指笔迹心理学,笔迹学能够视作笔迹心理学的简称。本研究所提及的笔迹学则是指狭义层面的笔迹学,也就是“笔迹心理学”。

笔迹学的主要方法为笔迹分析。据此可知,笔迹心理学的主要方法为笔迹心理分析;笔迹生理学的主要方法为笔迹生理分析;笔迹健康学的主要方法为笔迹疾病分析,或是笔迹健康分析。其间,笔迹心理分析是分析笔迹时运用最多的方法。一般而言,笔迹分析其实就是指笔迹心理分析。

在笔迹学的三大分支当中,笔迹生理学和笔迹心理学间的联系相对较少,而笔迹健康学与二者间的联系则比较多。所以,能够将笔迹健康分析细分成笔迹心理健康分析、笔迹生理健康分析、笔迹身心健康综合分析,其中笔迹生理健康分析和笔迹生理学紧密相关。

科学的笔迹心理学

笔迹心理学,属于应用心理学范畴。它是按照生理学和心理学原理去分析每个人的书写习惯所展示出的笔迹符号的形态特点,以及其所反映的书写者的心理、生理状态与行为个性特征的一门科学。简而言之,笔迹心理学正是以笔迹为基础去分析人们的心理现象是如何表达出来的心理科学。笔迹心理学,往往被人们称作“笔迹学”,又可称作“文迹学”“笔纹学”,俗称“笔相学”“字相学”。现代笔迹学发展至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科学的笔迹学形成于1871年。在法国由甫米尚(mich-on)创设了法国笔迹学研究会,进而使得笔迹学变成一门单独的全新科学。科学是与自然、思维及社会等相关的知识系统。科学需求人们针对某个领域内的研究对象实施整体、全面的探讨,将相关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从学科角度来看,其之所以能够成为科学,主要是由于其对某个领域对象的共同规律进行探究。笔迹学可以成为科学,主要是因为根本任务是从人们各式各样的书写笔迹当中挖掘出对笔迹形成有决定性作用的个性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在人们的日常活动中,人与人是有差异的,所有人的笔迹也是不相同的。然而,同样需看到人们的书写活动也是存在着共同规律的,因为有着共同的规律,我们才可以掌握书写习惯的产生过程,并且对人的笔迹与个性心理间的关系实施分析等。科学的分工主要是针对不同领域的对象分门别类地探究其基本规律。科学的分工是人为形成的,并没有十分严格的界线,笔迹学作为边缘科学与其他科学间存在许多跨界的地方,难以严格地进行区分,比如在对笔迹学进行研究时,必定会牵扯到生理学、心理学、文字学、物理学以及书法学等科学。然而,我们需要将科学的笔迹学与普通常识进行区分,科学与普通常识是有所不同的。常识是在人们的长期性经验中所产生的,然而其并非完全正确的。例如“心正则笔正”,就是人们在长时间的书法活动中观察所得出的结果。但是,北宋蔡京书法优异,然而其却是大奸臣。“苏黄米蔡”当中“蔡”原本所指代的是蔡京,只是由于其人品不好,便以蔡襄取代。因此可见,“心正则笔正”并不是完全正确的。

科学笔迹学和普通常识间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科学的笔迹学研究应确保其客观性。科学的规律应当是根据相应的条件在某个场合下有效,在其他场合下同样也应当有效。具体而言,科学研究的结果需经得起他人的检验。针对相同笔迹进行的笔迹心理分析,虽然不同的笔迹分析师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及语言描述,然而他们所得出的分析结论应该是完全相同的。常识则并非如此,常识缺少一致性,某种说法在这种场合下有效,在其他场合则未必会有效,比如上文提及的“心正则笔正”。

其次,科学的笔迹分析需要有相应的解释,不但要有最后的分析结论,还应讲明为何要分析及其是怎样进行分析的。常识则无需进行解释,换而言之,科学的笔迹学应当有原理,并且基于原理将相关知识组合起来。

最后,科学的笔迹学需通过实践的检验。笔迹心理学其实是在人类研究书写笔迹与书写者的个性心理联系过程中所形成的。科学的笔迹分析所得到的规律并非是永恒不变的,而是相对性的真理。在通过一段时间以后,便会发现以往的笔迹分析经验或者规律并非完全正确的,有些已经出现变化,有些甚至就是不正确的。科学的笔迹学只要发现是不正确的则应立即进行改正,以全新的理论来替代。科学的笔迹学是动态化,在发展中改正错误,并不会始终停留在原地。科学应依靠观察及采集真实材料,针对材料实施分析,最终获得结论。所以,科学的笔迹学是以人类经验为基础而创建的。

三 笔迹心理分析的实用优势

对于某个人的个性(人格)分析,不同的人会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不同的评价,这包含了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社会评价(他人评价)、基于实证的客观评价,此三种评价或许是相同的,又或许是不同的。在三种评价并不一致时,往往会导致相互冲突的局面,进而造成人们对于某个人无法达成统一的认识。导致此类矛盾的根本原因就是三种评价往往是不会同时出现的,进而难以做出协调。

心理测量能够给出他人评价、自我评价、实证的客观评价这三种评价。然而,传统形式的心理测量有着很多自身很难解决的问题。第一,心理测量主要用于他人评价,其信度只有80%。第二,心理测量同样可用于自我评价,然而那些有丰富经验的被测量者已经掌握应对评价问题的技巧,进而使得最后的答案朝着有利于本身的方向发展。第三,心理测量中的客观评价因为时代背景、文化以及宗教信仰等不同,又因为其是完全虚拟的,被测量者并非都会有过身临其境的感受,因此其测量结果并不好,同样难以让人满意。

笔迹心理分析作为新型的心理测量方式,其主要优势就是能够同时进行他人评价、自我评价、实证的客观评价三个层面的精准分析鉴定,进而使得各个方面都“心服口服”。唯有精准作出此三方面的鉴定,才可以说是认识了完整的人格(个性)。

除上述三种对于人格(个性)进行评价的方法以外,我们还能够将人格(个性)分成四个不同的层次:

(1)“光明区”:自身与他人都可以觉察到的部分;

(2)“盲目区”:他人可以觉察到,而自身却无法觉察到的部分,也就是所谓的“旁观者清”;

(3)“隐藏区”:自身可以觉察到,而他人却无法觉察到的部分;

(4)“黑暗区”:自身与他人都无法觉察到的部分,其存在于人们的潜意识层面,虽然不被觉察但同样时刻发挥着作用。

在所有人的人格结构中,都一定程度地包含有该四种构成部分。“光明区”所占比重越大,其情绪状态、人际关系也就越好。反之,若“黑暗区”占据较大的比例,则人们便会感觉到有许多麻烦。而减少“黑暗区”的比例则需通过对“隐藏区”与“盲目区”的充分认识。经过笔迹心理分析,不仅能够让自我更加全面地认识到自身的“光明区”,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挖掘出自身潜意识层面的人格内涵,使得自己重新认识“自我”,推动自我的人格更为完善。经过笔迹心理分析,了解自身的“盲目区”,以笔迹心理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为基础,间接性地看到他人眼中的“我”,以使得自己能够从另一方面了解自己,这有利于保持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一致性,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并且,在减少自身“盲目区”的过程中拓宽了“光明区”。关于“隐藏区”,笔迹心理分析可以更加清晰地掌握自身内心的隐私处于何种程度,有哪些是能够告诉他人的,哪些是只可向自身高度信任的朋友讲的,哪些是不可对任何人讲的。这有利于降低自我的心理负担、发泄自身的负面情绪,并且还可实现较好的自我保护,避免让他人知自己的隐私,进而给自己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笔迹心理学发展历程

中国历史上的笔迹心理学

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即使并未曾经明确地提出笔迹心理学或笔迹学的概念,更未确定相对独立的科学体系,然而自古以来中国就流传着“见字如见面,见信如见人”“相人不如相字”“字如其人”“书为心画”以及“心手相通”等说法,同时关于人的笔迹与个性心理特点间的关系,有着比较透彻、深入的论述及认识。中国历史进程中的笔迹学,主要是跟随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所以,我国历史上对于笔迹学的阐述同样以书法家为主。中国历朝历代哲学家、文学家、书法家以及医学家、文献学家等都曾对笔迹心理学进行研究及阐述,现选择其要点加以叙述。

(一)两汉时期

扬雄(公元前53—18),其代表作用主要有《法言》《太玄经》《方言》等。扬雄在《扬子法言·问神篇》中提道:“言不能达其心,书不能达其言,难矣哉!唯圣人得言之解,得书之体。……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在此处,扬雄提出了“书为心画”的经典论断,被历朝历代的书法理论家、书法家等所追崇,得到后人的高度认可。有些人指出“书,心画也”当中的“书”所指的是记录文字的书信、书籍或者文字内涵、文学作品,然而人们大都认为此处的“书”所指的是书法(或书写的痕迹,也就是笔迹)。“书为心画”披露出了书品与人品、书法与创作主体内心世界间的关系,为历代书家所认可,在中国书法史及美学史上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中国书法理论的形成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至今依然被人们广为引用。特别是在现代笔迹心理学的有关书籍中,基本上每本书中都可以看到其影子,是依然处于发展过程中的汉字笔迹心理学的最为有力的论据及论点之一。

对于“书为心画”这样的经典论断,能够看成是中国历史上初期书家探究笔迹和心理关系的概括,这为后人分析笔迹与心理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在扬雄后,有很多书家都对“书为心画”进行了诠释,可谓是“层出不穷”。对于书法与心理间的关系,东汉辞赋家赵壹在《非草书》中同样有着相应的论述:“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心与手,可强为哉?”

蔡邕(133—192),东汉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其作品主要有《势》《笔赋》《九势》《笔论》。在《笔论》当中,蔡邕提道:“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采,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蔡邕的思想看上去是以儒家为主,然而在艺术层面却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高度尊重创作个性,掌握艺术的基本规律及特点。此处所提及的“散”,抒发情性,能够说是开创了南北朝时期尊重艺术创作个性的先河。

(二)三国时期

钟繇(151—230),其流传的书法作品主要有《荐季直表》《贺捷表》《丙舍帖》等,在书法理论层面颇有建树。钟繇在《笔法》中提道:“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邓以蛰对此句话做出了以下解释:“书法之笔画,即自人流出者。唯天下最难言者莫过于自人心流出之事。”宗白华在《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中则有以下论述:“三国时期魏国的大书家钟繇说‘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笔蘸于纸帛上,留有笔迹,打破了空白,创立了形象。从此画的笔迹中,流露出万象之美,即人们内心的美。没有人,则无法感受到此美;没有人,也无法画出、表现出此美,因此钟繇说‘流美者人也’。”“美”其实就是力、是势,就是虎虎有生气的节奏。王玉池曾提道:毛笔等其他工具所产生的功能性的痕迹,若在没有“人”的作用情况下,其或许是非常刻板的。比如,毛笔掉落在纸上或绑在动物的脚上同样可以产生形迹。然而这些行迹是无意识的、是没有生命的。唯有与“人”以及人的意识相关联起来才是“活”的,才会形成“美”。人就是没有生命的迹象的主宰,“流美者”其实就是人们自身。换而言之,人自身的素质,主要是指其社会素质,决定着“流美”的程度与性质,此同样能够理解成书法艺术便是展示人自身。这是十分深刻的思想,是与当时兴盛的“人的觉醒”的文艺思潮保持高度一致的。以上论述都有利于深刻理解钟繇的此句名言

(三)晋

王羲之(303—361),东晋书法家,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因此又被称作“王右军”“王会稽”。其书迹被历代推崇,影响极其深远,被后代人们尊称为“书圣”。其书法刻本较多,以《兰亭序》《乐毅论》以及《十七帖》等最为出名。书论主要有《笔势论》《题卫夫人〈笔阵图〉后》《用笔赋》等。王羲之在《记白云先生书诀》中有:“把笔抵锋,肇乎本性。”在此处,王羲之认为挥毫作书,源自人们的本性。因此可知,书法是人的“本性”的反映。

(四)南北朝时期

王僧虔(426—485),南朝齐书法家,王羲之的四世族孙,其书法继承了祖法。流传后世的书迹主要有《御史帖》《王瑛帖》《陈情帖》等。著有《笔意赞》《论书》以及《书赋》等。王僧虔在《笔意赞》中提道:“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在此处,王僧虔首次提出了“神采为上”的观念,获得了后代书家的一致认可。王氏提出,书法的风采、精神才是最为关键的。徐庆元先生所提出的“笔迹线条主动触觉理论”,从人的书写主动触觉着手,只重视笔迹线条,注重笔迹线条的力度及速度两大要素,更加详尽地表现出“神采为上”,由于笔迹的“神采”是依靠笔迹线条的速度及力度来反映的。

袁昂(461—540),南朝梁书画家,著有《古今书评》。袁昂在《古今书评》中提道:“王右军书如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种风气。”在《古今书评》中,袁昂多借助人们的风貌来比喻书风,打开了评书人格化的大门

颜之推(531—约590年以后),北齐书法家、文学家。著有《笔墨法》、《颜氏家训》等。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一文中提道:“尺牍书疏,千里面目也。”此句话的大意为:书信并不会受到空间的影响,即使相隔几千里,见到书信就像是见到本人那样。此句话,体现了“书如其人”的道理。

(五)唐

虞世南(558—638),唐初书法家,与欧阳询合称“欧、虞”,后又增加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书家”。其流传后世的碑帖主要有《破邪论》《孔子庙堂碑》以及《积年帖》等。著有《书旨述》《笔髓论》等。在《笔髓论》中,虞世南提到了“达情通变”。意为:书法能够表达书写人的性情,通晓自然的改变。

李世民(599—649),即唐太宗。其流传后世的书迹主要有《晋祠铭》《温泉铭》《屏风碑》等。书著主要包括《论书》《笔法论》《王羲之传论》以及《指意》等。李世民在《指意》中提道:“夫字以神为精魄,神若不和,则字无态度也。”李世民的这句话,在很大程度上指明了书写者的精神状态(主要是指情绪)与笔迹间的关系。

韩愈(768—824),唐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书论著作有《送高闲上人序》,有《昌黎先生集》流传于后世。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说:“张旭治草书之术,极有见地,往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万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此处,韩愈阐述了书法可以发泄人们的情感,表达人们的情绪,借助评书张旭写草书而告诉人们书法是能够全面表达人的性情的。

柳公权(778—865),唐书法家,与颜真卿合称“颜柳”。传世书迹较多,主要有《神策军碑》《玄秘塔碑》《金刚经》等。《宣和书谱卷三柳公权》载:“帝问公权用笔法,对曰:‘心正则笔正。’帝改容,悟其笔谏也。”《书小史》同样记录着柳公权在回答唐穆宗“什么是最好用的笔法”时的答话:“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乃可为法。”在此处,柳公权提出了“心正则笔正”的经典论断,为后世的大部分书家所认可,许多书家还对其进行了深入的解释及发挥。比如:宋代苏轼在《书唐代六家书后》曾经提道:“其言心正则笔正者,非独讽谏,理固然也。”元代郝经在《论书》中讲道:“盖皆以人品为本,其书法即其心法也。”明代项穆在《书法雅言》中讲道:“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余今曰:人正则书正。”清代松年在《颐园论画》中提道:“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其他依然有很多相似的论述。

(六)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为“宋四家”之一。黄庭坚称苏轼的“书”是“本朝第一”。其诗文集主要是《东坡七集》等,书迹主要有《前赤壁》《黄州寒食帖》《苦雨帖》以及《答谢民师论文帖》等。论述“书”的文字主要可见于《东坡题跋》。苏轼在《跋钱君倚书遗教经》中提道:“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此句话的意思为:书法虽然有优劣的区别,但从中是能够分辨出小人与君子,这是不会出错的。现在的人们在听到笔迹分析或者笔迹学的时候,通常会认为笔迹分析师是根据书写者所写字的美丑来对其人格进行分析的,认为字写得好的人就是“好人”,此其实是在不了解笔迹学本质的情况下而对笔迹分析产生的误解。苏轼的话语,代表了现代笔迹学的某种观点,也就是笔迹分析并非以书写者字迹的美、丑来进行分析的,被现代笔迹学工作者所认可。

朱长文(1039—1098),宋代书法家。朱长文在《续书断》中讲道:“故其为书,气秀色润,意和笔调,然而合含刚特,谨守法度,柔而莫渎,如其为人。”

(七)元

郝经(1223—1275),元代知名书画家、名学者。其著作主要有《陵川集》《续后汉书》等。郝经在《论书》中曾提道:“盖皆以人品为本,其书法即其心法也。”在此处,郝经谈及了书法与书写者人品、心理间的关系,并且提出书写者的品格是书法的核心所在。

陈绎,元代元统至元年间书法家。其著作主要有《文说》《翰林要诀》等。陈绎在《变法》《翰林要诀》中曾经提道:“情,喜怒哀乐,各有分数。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浅深,变化无穷。”此处,陈绎认为人的“喜、怒、哀、乐”的情绪是完全不同的。在人喜时,心气和谐,写出来的字自然也就是舒放的;在人怒时,心气粗放,写出来的字自然也就是险绝的;在人哀时,心气忧郁,写出来的字自然也就内敛;在人乐时,心气平和,写出来的字自然也就是秀丽的。人的情绪有“轻、重”的分别,则字的“敛、舒、险、丽”同样存在“深、浅”差异,书法则是变幻无穷。此处陈绎阐述了人们在喜、怒、哀、乐四种不同情绪状态下的笔迹书写状况,这与现代心理学的认识是相同的。情绪状态在笔迹中的表现突出,现代笔迹心理分析中便包含“目前情绪”这个分析项目,意在经过分析书写者在书写过程中的情绪变动状况。

(八)明

董其昌(1555—1638),明末书画家,擅长行草,其著作主要有《画随笔》《容台集》等。董其昌在《容台集》中讲道:“晋人书取韵,唐人书取法,宋人书取意。”这是我国书法史上首次以“法、韵、意”这三个概念来区分晋、唐、宋三代书法审美取向的经典论述。该论述受到了后世书家的一致认可,并且有了更加深入的发挥及展开。

(九)清

梁启超(1873—1929),清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其著作有《饮冰室文集》。在《饮冰室文集》中,梁启超对书法与个性的关系同样有所阐述。比如,“个性的表现,各种美术都可以,即如图画、雕刻、建筑,无不有个性存乎其中。但是表现得最亲切、最真实,莫如写字”。“写字有线的美,光的美,力的美,表现个性的美”。“如果说能够表现个性,这就是最高的艺术,那么各种美术,以写字为最高。”

西方笔迹学的兴起与发展

笔迹学在西方社会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其开端能够追溯至遥远的古希腊时期。以亚里士多德为开端,人们就已经开始尝试想要经过笔迹分析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本身。可以想象的是,在文字出现的那刻起,人们就已经对于笔迹中所包含的意义形成了兴趣。

据传,古罗马暴君尼曾依靠笔迹分析来判断某个人是否值得自己信赖。莎士比亚曾讲过:“给我一位女士的笔迹,我就能告诉你她的个性。”英国著名的肖像画家托马斯·庚斯博罗在绘画时,首先会在画架上贴上某个模特的笔迹,由于其坚信笔迹其实就是精神的肖像,在绘画时候看着笔迹有助于自己捕捉到模特的特征。被称作“侦探小说的鼻祖”的爱伦·坡对于笔迹分析同样非常着迷,从他的侦探小说就可以发现。

目前,已知的与笔迹相关的论述最早产生于意大利。在17世纪初期,奥尔德里修斯写了题为“表意文字”的书;还有就是波罗尼亚大学医学教授卡米洛·巴尔多,其写了一部论述集,明确了经过笔迹来分析书写者性格的具体方法,首次系统性地阐述了笔迹和人格间的关系,然而在当时,他的研究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在18世纪,对于笔迹的研究同样未获得什么实质性的进展,然而有很多哲学家及诗人已经开始考虑与笔迹相关问题,并且留意到其在17世纪时的发展。直至19世纪,笔迹学发展才开始有了重大的突破。

现代笔迹学的真正起源地是法国。法国神甫让·希波利特·米孔被人们誉为“欧洲笔迹学之父”,是笔迹分析学的创立者。在当时,为了能够系统性地探讨笔迹和人性格间的关系,由巴黎的部分高级神职人员构成了笔迹学研究组,米雄就是其中的组成人员。米雄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对笔迹进行研究,在笔迹学领域内开展了30年的集中性研究,最后创立了首次以“笔迹学”(graphology)来命名的笔迹分析学体系。米雄从搜集的数千份同代人的笔迹当中,发现性格类似的人的笔迹有类似的地方,进而归纳出笔迹可以表现书写者人格的重要结论。其对笔迹中的各类特征进行了概括,并且在1872—1875年间出版了3本书,有《笔迹学方法》《笔迹学的体系》。

米雄将笔迹的特点称作“标记”,并且采用“标记确定分析法”来分析笔迹的形状所包含的意义。他曾说:一种标记是不会消除另一种标记的作用的;我们需要时刻想到相反标记间的抵消作用。人其实是综合的单位体,所以观察所有的细微特点以避免忽略整体的完美和谐性是极其有必要的。我们需要在细微的细节方面开展笔迹与心理的分析,有利于更好地掌握其整体特征。米雄还搜集了100个左右描绘笔迹特点的词汇,构成了“笔迹学词表”。1875年,米雄创建了“笔迹学社”,此是在当时笔迹学研究领域中具备大学水平的领导性组织。在此以后,笔迹学逐渐引起西方学者的关注,同时在欧洲获得了大面积的传播,部分主流大学同样开始在心理学系设立笔迹学专业并且授予哲学硕士或者博士学位。

法国笔迹学在20世纪的主要进步都源自心理学领域。著名心理学家安妮娅·泰勒将心理学融入于笔迹分析中。跟随普尔韦尔与荣格学习的泰亚尔出版了著名的《我在圣殿里》。

德国笔迹学的先驱克拉格斯,是德国知名的哲学家。其是德国首个笔迹学社团的创立者,是首个创建了系统、完整的笔迹学理论的人,同样还是首个认为人的笔迹能够体现书写者方方面面的人。克拉格斯是德国笔迹学研究领域所公认的带头人。克拉格斯明确了性格学、笔迹学以及其表现行为的基本规律,这些规律在较大程度上是以其自身的哲学理论为基础而创建的。克拉格斯还引入了“水平”此种表达形式,他坚信笔迹分析应当是以笔迹的形式水平为基础,而并非考察所有细节的特征;他还提出形式水平(自然的节奏及字体特征)表现了笔迹的整体品格,同时取决于书写的节奏。“水平”可以较为精准地体现出书写者的文化背景与知识层次,所以克拉格斯认为笔迹中具备节奏感的变化是十分重要的。克拉格斯指出笔迹的节奏需要经过直觉去把握,而不可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定义;他并不愿意参加临床与实验等相关工作,由于他认为笔迹学其实是在科学领域以外的,应当由那些具备心理学思想的人来进行研究。1897年,克拉格斯还组织了3个笔迹学社团,在他的作品中有很多是与笔迹学相关,包含出版于1930年的《笔迹和性格》,后来此书被用作欧洲笔迹学专业学生的基本教科书。

德国还有一位对笔迹学做出巨大贡献的是鲁道夫·波帕尔。波帕尔是神经学家,汉堡大学的笔迹学教授。波帕尔采取科学的分析方法,同时专门探讨了笔迹当中的紧张现象,他也由此而闻名。波帕尔的代表作品为《笔迹乃脑迹》,他认为笔迹形状表现了人的行为动机的根本性差异。在此前提下,波帕尔创建了相应的类型体系,对人格类型实施区分,从本质上将其划分为下述两种类型:

(1)人的行为动机反映了系统发生学的大脑的新生部分(比如,大脑皮层及锥体细胞区);

(2)人的行为动机主要支配于大脑的老化部分(比如,锥体束外的区域)。

除此以外,人格心理学的创立者荣格将笔迹学与心理学运用于社会行为和个性鉴定间的关系中,进而将对于笔迹的研究扩展至社会领域,推动着笔迹学的深入发展。在20世纪初期,美国的笔迹学开始发展。1919年,琼·唐尼的《笔迹学和笔迹心理学》得以出版,其在书中表明:人的任何表达活动都会留下其自身的人格烙印,这是经常的,笔迹特征仅仅是特殊的范例而已。

在20世纪30年代,戈登·奥尔波特等人在哈大学的心理诊疗所内进行了研究,基于人的外在活动以评判人格。其研究的主要目标是验证孤立的特征是没有固定含义的。其后,奥尔波特撰写了《表达活动的研究》。

在20世纪40年代,海瑞·特尔彻针对帕金森病患者的笔迹特点开展研究,并未对笔迹学领域做出了相应的贡献。在此时期,罗斯·沃尔森对书写的压力开展实验,并且编写了一本专门针对违法者笔迹的书。罗斯·沃尔森在通过大约20年的观察以及分析以后,于1950年出版了《无意识的图表》,书中阐述了笔迹的运动并非偶然性的,而是对人格的基本表达。

英国、瑞士、匈牙利等国的笔迹学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英国笔迹学的奠基者罗伯特·索德克在伦敦创立了笔迹学院,在形式水平、速度以及字体简化等层面提出了十分重要的理论。其致力于将客观性引进到笔迹学领域中,所以在他的研究过程中更为依靠定量的方法。绍德克是英国首本关于笔迹学的杂志《性格和人格》的编辑。还有就是琼·剑桥,他是英国笔迹学会的主席,将笔迹分析运用在人员选择、临床诊断以及法庭审判等诸多领域。

匈牙利的笔迹学先驱克拉拉·罗曼设计了一种装置,其可以测量笔迹的速度、压力以及连贯性等。该装置在大规模的调研过程中,尤其是对在校儿童的笔迹发展情况的研究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研究人员将标准指数、心理成长、测量结果等相互结合,针对儿童的笔迹进行了整体性的考察。对反常的儿童案例研究说明,他们的笔迹偏离标准的指数与其反常程度成正比例关系。罗曼后来继续在纽约教授笔迹学,她以关于口吃病人的笔迹层面的研究而闻名。罗曼对笔迹学领域最大的贡献为《笔迹,人格的钥匙》。

目前,欧洲各国的商业领域大都运用笔迹分析来招聘人才。在瑞士与法国,有80%左右的大型企业会在招聘过程中运用笔迹分析。在美国,有5000家以上的企业多层次运用笔迹分析以实施人才选拔及团队构建。相关数据显示,当前美国注册的笔迹学家已超过了2万人。大多数笔迹学家是经过函授课程得到相关资格认证的,无需接受犯罪学与心理学的高等教育。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文字心理 笔迹心理学概述发布于2024-04-16 17:12: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