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是一本可以改变你未来发展的书,但你要真正看懂才行

    为达目的而行善,是行善吗?行善就可以改变命运吗?并且我们所做的善只是自己认为的善

   现代很多信息网站上一些人用一个故事告诉人一个理,这种做法自古有之,被称为“寓”。人会用寓言告诉你一个道理,寓言本身不重要,蕴涵的道理理念才重要,所以你要真正看懂了凡四训才可以

    在《了凡四训》里,袁了凡有两次悟道的时间点:

第一次,听从命理师的建议去读书学习,准备考官,有所领悟,命运就已经改变了。

原文中有一句话:子仕路中人也,明年即进学,何不读书?意思是:你是仕途中人,明年就可以考中。

但真正重要的是后面一句话:何不读书?

如果命运确定,明年就能考中,那玩一年明年去考就行,一定能考上,命理师为何还要极力劝他去看书?

因为命理师知道,袁了凡明年考试运非常好,但如果现在不看书,明年可能照样考不上。

短短的4个字:何不读书?命运就不再一样。

实际上,这是命理师看过袁了凡的运势之后,为了发挥他的运势优势,替他规划的路线。

袁了凡在运势上有利于考试和做官,选择最有利的时间,用最符合的行为达到最有利的结果,这是对运势信息的利用来达到趋

(这是袁了凡第一次领悟)

第二次是云谷师和袁了凡的对话:

云谷禅师说:

“平常人心中有妄念,有妄念就会俗世命运所束缚,但是命运束缚不了极善极恶之人。原文: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极恶之人,数亦拘他不定。”

袁了凡听了很是疑惑,问:

经里说:一个人求富贵就会有富贵,求子女就会有子女。我没有功名,能求得功名;没有富贵,能求得富贵。这似乎是命里注定的。命里没有,那里能求得到?命里有的求得到,命里没有的到哪里去求?”

云谷禅师说:“你错了,不管你要求什么,都不应该向外求,而是应该向自己求。“

和云谷禅师聊过之后,袁了凡对命运有了第二次领悟:他认为命运是不确定的,可以通过行为加以改造。从此袁了凡开始大发善愿、行善事。

    对比袁了凡第一次和第二次对命运的领悟,我们就能知道改造命运的真正秘密

第一次对命运的领悟之前,袁了凡听从母亲的意思,放弃了考试作官的念头,而改学医术,子承父业,这时候的了凡对命运没有太多认识。

命理师推算袁了凡的运势之后,发现袁了凡的运势更适合做官,所以建议他读书考官,结合袁了凡本身的运势优势,为袁了凡的人生做了一次新的规划。

这时候袁了凡认为命运是确定的,从学医的想法行为变成了考官的想法行为。

第二次对命运的领悟之前,袁了凡行为处事都很随性,他觉得自己的命运就是这样的,不管做什么都没有用。

和云谷禅师聊过之后,袁了凡改变了原来的看法,他认为命运是不定的,行为上不再随性处事,而是发善缘行善事,这是他对自己命运做的规划。

对比这两次命运领悟前后的变化,你就会发现,对命运的认识和行为,就是改造命运的真正关键。

行善可以改变命运,行恶也可以改变命运,差别在于行善让命运变好,行恶让命运变坏;真正的根结在于你做了什么,有什么样的行为?

人在生活中所做的事有善有恶,所以你的命运一直在被行为改变,问题是你有没有意识到这种改变?这种改变是不是你想要的?

这个理念,命理师最初遇到袁了凡的时候,就已经告诉他了:何不读书?不读书,没得功名考,如果你真的想考功名,那你就要去读书。

但是袁了凡用了30年才明白这个理念。

命理师为什么一开始不直接告诉袁了凡这个理念呢?

总结就是一句话:人有年龄进程,不同的时间点有不同的状态,一些事情并非当时告诉你就能明白,你需要时间的积累和对事物看法的逐渐改变。

命运只存在行为的创造之中,这是我看了凡四训所得。

如果我们想要在未来达到某一个结果,那我们就要付出相应的行为,同时掌握更多的信息,运势预测也好、环境也好、现实条件也好,这些都只是信息,同等条件下,人掌握信息越多,越具备优势,人利用信息帮助自己更好的达到结果。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了凡四训》给我们的启示发布于2024-04-27 00:23: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