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音频收听
与其说诸葛亮偷偷留下一位大将,不如说诸葛亮悄悄培养了一员大将,而这员大将就是——霍弋
说到霍弋,可能熟悉的人并不多,但要说到三国时期的“两大门,可能鲜有人不知。
门神”一:郝昭,字伯,太原人。
公元228年冬,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时,领数万精兵出兵陈仓道,并包围陈仓城。结果,被郝昭率领的千余士卒阻挡城外20余日,直至粮尽退兵。
“门神”二:霍峻,字仲邈,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人。
公元212年,霍峻随刘备入川时,率数百人留守刘备在蜀中仅存的葭萌城根据地。当时,刘璋派扶禁、向存等领万余大军,攻打葭萌城。结果,霍峻坚守了一年之久,还趁机大破刘璋军,并阵斩敌将向存首级。
则是霍峻之子,按照“上阵父子兵”的古代兵制,当时的霍弋极有可能已跟随在父亲霍峻的身边进行历练。
或许因此,霍弋父子颇得刘备器重,霍峻死后,霍弋被刘备任命为太子舍人,主要守护刘的安全。


公元228年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便已发现霍弋是个可造之才。
于是,他任命霍弋为丞相府记室,让其与自己的养子诸葛乔(诸葛瑾之子过继给了诸葛亮)一起到各处军营历练,并要求他们与士兵同甘共苦,全面了解和熟悉行军布阵与带兵打仗。
因天忌英才,诸葛乔当年病故,而霍弋则被诸葛亮一直安排在中军培养历练。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霍弋被刘禅任命为黄门侍郎,成为刘禅的亲信近侍。其实,这也是诸葛亮的生前安排,用以保护后主刘禅的安全。
可惜,后来昏庸的刘禅却将霍弋从自己的身边,远放到了千里外的永昌郡任永昌太守。
当时,正逢永昌地区的少数民族作乱,霍弋仅率少量军队就攻破了叛乱者的村寨,并斩杀了叛乱者的头领,确保了永昌郡的平安。
因此功,霍弋被升任为监军翊军将军,兼任建宁太守。任职期间,因政绩卓著,被陈寿评价为:
抚和异俗,为之立法施教,轻重允当,夷晋安之。
后在公元263年,被晋号为安南将军。
就在这时,霍弋得知钟会、邓艾率数十万大军讨伐蜀汉,于是请求前往成都协助防守。结果,却被鼠目寸光的刘禅借口战略已定为由,拒绝了霍弋率兵前来支援。
最终,邓艾成功偷渡阴平小道,大夫谯周于朝堂力排众议,说降蜀汉君臣投降邓艾。
假如,刘禅接受霍弋率军前来成都协防,只要能够坚持半个月,一旦钟会退军,姜维再率军回援,作为孤军深入的邓艾,绝对会落个被围歼的下场。
毕竟,当时钟会因粮草不继已打算退军,刘禅却出乎所有人意料的选择了投降。同时,以霍弋永昌郡的优秀表现来看,在成都粮草足备的情况下,坚持一两个月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若此假设成真,作为坚守成都的霍弋,也必将上演其父霍峻“门神”的辉煌,而邓艾的偷渡阴平奇谋,则将会成为千古笑柄,而非千古佳话。
就算蜀汉已经投降曹魏,部下诸将劝说霍弋尽快投降,霍弋也要坚持“君辱臣死”的气节。当看到司马昭对刘禅较为优待,他这才姗姗投降,其忠心也受到了司马昭的赞赏,并被封为南中都督。
所以,只要霍弋一直陪伴在刘禅的身边,以他的军事才能,又怎么能让邓艾灭了蜀汉呢。
也就是说,只要刘禅重用霍弋,无论是让他陪在身边,还是接受他回援的建议,都能杜绝蜀汉灭亡的命运。可惜,如果只能是个可叹的如果了。
完。
本文纯属个人观点,欢迎指正修改错误之处,发表不同看法。

推荐阅读


三国演义故事三国演义故事情节三国故事三国演义故事梗概三国故事的成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诸葛亮偷偷留下一位大将,本能阻止蜀汉衰亡,但刘禅却没重用吗?发布于2021-06-29 11:3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