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采风




桂林山水总多情



桂林,“山水甲天下”,千百年来被形形色色的文人墨客写入诗中、画入画里、谱入歌中。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桂林,也曾走入旅人的梦里。因其美不胜收,独一无二、动人多情。


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北部,与湖南、贵州、云南接壤,是一个具有喀斯特地貌的城市。

俗话说:“云南看山,贵州看水”,但能把山水结合的天衣无缝的,是桂林。独有的地貌造就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特色,走进桂林,就如同进入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这方山水,是20元面值人民币后面的世界,绝不仅限于一句口号。

(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


舟行碧波上 人在画中游

桂林的山与别处不同,既没有蜿蜒的山脉,也没有高耸的巨峰。大都孤零零地从平地长出来,千奇百怪、形状各异。像一颗颗雨后春笋,错落有致的分布在漓江两岸。山头跟别处也是差异万分,像是骆驼的驼峰,又像蹒跚的老人,延绵的峰林和峰群,别有一番气韵。

其中以象鼻山为代表,这座桂林的城徽山,原名漓山,位于桂林市内桃花江与漓江汇流处,酷似一只站在江边伸鼻豪饮漓江甘泉的巨象。 

象鼻山之奇,首先是形神毕似,因山体为石灰岩,岩层经长时间雨水溶解侵蚀,便形成了奇特的景观。其次是在鼻腿之间造就一轮临水明月,构成“象山水月”奇景。象鼻和象腿之间的圆洞,江水穿洞而过,如明月浮水。坐落西岸的象山水月与漓江东岸的穿月岩相对,一挂于天,一浮于水,形成“漓江双月”的奇特景观。

山水相依、山环水绕是桂林风景最突出的特点,正是有了漓江这条非喀斯特地区流来的“外源水”对石灰岩山体不断地溶蚀,让沉积物不断堆积,才形成一座座峰体孤立于平原之上的地貌形态。

山清水秀,秀美的山自然离不开多情的水,桂林的水孕化两江四湖。"两江四湖"即指漓江、桃花江、木湖(含铁塘)、桂湖、榕湖、杉湖。桂湖和木龙湖所构成的桂林环城水系,是城市的一张天然名片。水路蜿蜒曲折,穿梭于群峰之间,像是一条长长的碧绿的藤曼,缠住桂林的山。

其中,漓江是桂林山水的精华所在,从桂林至阳朔,堪称百里画卷。

青峰夹岸,绿水萦洄,峡谷峭壁,悬泉飞瀑,绿洲险滩,奇洞美石,景致万千,画卷随着游船顺流而下逐渐展开,尤以草坪、冠岩、杨堤、兴坪为胜,到达阳朔碧莲峰时为佳胜顶点。

然则一年之中,乃至一日之内,由于光风云雨的不断变化,看到的风景都不尽相同,从空中察看就更是变幻莫测,让人看不尽。


小舟从此逝 江河寄余生

遇龙河是漓江在阳朔境内最长的一条支流,流经5个乡镇、20多个村庄。若漓江是大家闺秀,遇龙河就是小家碧玉。遇龙河上,乘坐竹筏出发的地方,是遇龙桥,电影《刘三姐》的片头就取景于此。

遇龙河的水可以放慢一切,再仓促的行程,到了这里都变得悠长起来;飘多快,不重要,目的地更没人在乎,过程之美才是玉龙河竹筏漂流的奥妙之处;在山水画卷中随波逐流,人与山水,灵融一体。

暮色下的漓江,映衬着旅人寻觅的诗和远方,阳朔江边点起的渔火别有一番风味。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鱼鹰老人,为游客演绎着古老的夜间捕鱼方式,表演虽然有模式,但他们举手投足间也能声情并茂。至于是拍的照片更多还是捕上来的鱼更多,没有人会计较,山水之中,连劳作场景都成了最美的演出。

桂林的奇山秀水,曾是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了世界上10大水上奇迹之一。这个有着独特地貌魅力的城市孕育了令人神往的人文景观,与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

古往今来,颜延之、张九龄、柳宗元、李商隐黄庭坚……无数文人士子来此打卡;即便是没到过桂林,如韩愈、杜甫,也要为它写诗“发圈”——“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假装自己到此一游。

荆楚文化、广府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多元文化在此交错融合;汉、壮、苗、瑶、侗、回、京、彝、水、满等多个民族在桂林和谐相处;淳朴的民风、独特的地域文化,诸如农耕、游牧、节庆、服饰、饮食起居、婚丧、建筑、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让桂林值得细细品味。

春季龙舟,夏季戏水,秋季郊游,冬日饮

桂林城中山清水秀,桂林生活有滋有味,正如陈毅元帅所言,“愿做桂林人,不愿做神仙。”


主笔:李党

责编:小肥龙




岭南文化特色岭南文化ppt港岭南大学岭南股份岭南师范学院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桂林山水总多情发布于2023-03-07 14:06:4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