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盛宴 粤西年例

每年农历初七过后,在北上广深之类的大都市,春节气氛迅速消退。然而,在岭南粤西地区,两万多平方公里的鉴江流域,另外一场盛宴正粉墨登场。这,就是“年例”。

所谓年例,即是年年有例!年例盛行于粤西茂名、湛江地区,融当地民间艺术宗教信仰文化娱乐、餐饮美食为一体,倾注着汉族劳动人民的朴素情感,并以其独特的艺术思维、浓厚的生活气息,表达了汉族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祈求。

在粤西,“年例大过年”。在外的游子无论多远多忙,都会不约而同地在年例开始前赶回来。


年例起源

据岭南风俗考究与地方史之记载,年例活动历史古远,传承说法上大致有三个:

一是起源于四、五千年前雷州半岛祭雷活动,往前可追溯至商周时期中原的傩文化。

二是粤西先祖自中原迁移到古高凉时,把北方庙会与土著习俗融合诞生出的一种特殊纪念节日。

三是为了纪念“维护国家统一领导民族团结的岭南圣母,冼夫人”。这一说法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据《光绪重修茂名县志》记载:“自十二月到是月(农历二月)乡人傩,沿门逐,唱土歌,谓之年例”。粤西各地年例日期大多承袭旧例,集中于每年农历正月起至二月底。以乡、社、村或宗祠为单位举办,费用多由村中出资,游队员则采取抽签的方式选出。抽中抬神位的队员往往是大家眼中的幸运儿,来年一定能得到菩萨的庇佑,因此报名十分踊跃。

年例一般分为“起年例”、“正年例”和“年例尾”三个阶段,历时一天或三天不等,其活动丰富多彩,各地略有不同。


起年例

年例当日的早晨,等待村民在社庙、土地庙、祠堂拜神过后(有的村庄省略这一步),村中的德高望重者到庙中举行请神仪式后,将神像抬出并安放在神轿中,谓之请神。这标志着年例活动开始,故称“起年例”。

年例时,请的“神”为泛神信仰,是指民间信仰的神灵体系,包括当地的土地神、历史名人、被封为圣或仙的村民祖先等等;也包括两教的神、仙、佛、菩萨在内的统称。


正年例

游神与摆宗台,是年例活动的核心项目,是各村民众祭祀祈福的最重要内容。

游神:包括冼夫人巡游、“菩萨巡游”(菩萨游春)、“游老爷”“游菩萨”等。游神即是到神庙里将行身神像请进神轿里,然后抬出庙宇游境,接受民众的火膜拜,寓意神明降落民间,巡视乡里,保佑合境平安。

摆宗台:桌子和桌子上的贡品合称为“宗台”;从游神队伍到达宗台地点开始直至送神离去这段时间内,村民拜神祈福一系列过程称为摆宗(也称拜宗,有的地方亦叫摆醮)。队伍到达摆宗台地点后,放烟花烧鞭炮是必不可少的。醒狮队会在宗台前舞狮,道公佬在神像前宗台边打醮,村民在神像前的香炉上香之后会到宗台前拜神向神祈祷。期间还有醒狮队的武术表演和醒狮队采青。

食年例,即宴请亲朋好友,是年例活动中最具实质性的内容。年例宴客,是一种人文情怀,丰俭由人,旨在增强当地人的乡土归属感、增进亲朋乡里之间情感交流。

在年例期,是吃货的天堂,因宴席的菜式的丰盛,还导致一些人“每逢年例胖十斤”。

由于各村的年例像击鼓传花一样轮流举行,或者同一天有好几个村庄,那些朋友比较多的人,出现年例期一连几天都是在朋友家吃年例,根本不回家的情况。

此外,还会有许多其它精彩节目,如木偶戏、舞狮、粤剧、放烟花、飘色、上刀山、下火海、穿刺床等等。不论白天晚上、观众多少,是供神祗“睇大戏”的;部分地区还有“贺丁”习俗,或为游灯,或悬挂与村庙前。


尾年例

游神结束,在神像回庙之前,需要押舟烧纸船送鬼(有些村没有纸船这项),谓之年例尾。所谓“押舟”,就是做年例的道公佬(或庙祝)先用竹扎做一条长约2米的纸船,由两个人扛着,收集村民投放到船里的如头毛、鸡毛一类的东西(这些东西被称为邪魔恶煞),最后由菩萨“押”到某些地方烧掉,寓意合境平安。这便意味着这一年这里的人们将不会受鬼怪妖孽的骚扰。然后送神回庙,年例就此结束。

年例,一场视觉听觉味觉的盛宴。

洋溢着春节的年味儿,承载着当地的人情味。

一年一度,乡情乡韵,

是粤西地区的独特传统文化符号。


主笔:李慢慢

责编:星瑶


岭南文化特色岭南文化ppt香港岭南大学岭南股份岭南师范学院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民俗盛宴丨粤西年例发布于2023-03-07 14:08: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