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兰台,系头条签约作者

中国古代一直有官员退休制度的。

“文官告老还乡,武将解甲归田”是中国古代退休官员常态,在古代通常把官员退休称之为“致仕”。

古代官员“致仕”的理由有很多,这里我们不去深究,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古代官员“致仕”后几乎都选择回到家乡生活,很少有滞留在京师或者其他大城市的。

之所以这么多官员选择“致仕”后回到家乡,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想家了”。

大家可能会嗤笑说,这算什么理由。

可在中国古代,这还真是非常硬核的理由。

因为自秦始皇统一六国以来,历朝历代都实行流官制度,历史学家严耕望就说过:“凡中央任命之地方官,上自郡国守相,下迄县令、长、丞、尉、边侯、司马均用非本郡人,刺史用非本州人”。

到了东汉更加严格,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年),还出台了“三互法”。

什么是“三互法”呢?

《册府元龟》里的解释是:“三互谓婚姻之家及两州不得交互为官。”

也就是说,不但本地人不能在本地做官,就连去自己老婆娘家做官也不允许,同时也不允许相邻两个州郡的人在彼此家乡为官。

因此,历朝历代的官员几乎都是从开始做官就在外地,一直要等到“致仕”才能回家,所以唐代大诗人贺知章才会写诗感叹“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所以绝大多数官员“致仕”后会选择回到自己老家,落叶归根嘛。

第二原因是中国古代地域歧视很厉害,在家乡才是大佬。

古代一直是“熟人社会”,各地老百姓都会合起来欺负外乡人。

清明河图

北宋时就有文人记载开封府的老百姓特别欺负外乡人,个别甚至可能直接把外乡人做了“人肉包子”,明清社会排外风气不减,明朝万历年间的广西右布政使谢肇淛在其著作《五杂俎》就吐槽明朝京师“市陌之风尘,轮蹄之纷糅,奸盗之丛错,驵侩之出没,盖尽人间不美之俗,不良之辈,而京师皆有之。”

甚至晚明农民起义大盛,因为农民军多起源于西北地区,因此黄河以南城市在面临农民军攻城时未必避免内应开门,都会不分青红皂白驱赶“西人”(有西北口音的人)、乃至私下处死“西人”。

所以,“致仕”官员一般不愿意留在陌生的城市,不到万不得已,一般都会选择回到自己家乡。

再者说,中国古代一直有说法叫“皇权不下县”,指的就是朝廷行政力量只能延伸到县城这一级别,再下一级就得依靠乡民自治了。

而一旦自治,那肯定是要有“话事人”的,而也只有当地士绅才有能力和意愿担负起“话事人”的职责。

而这些乡绅话语权的大小和曾经担任过官职密切相关。

比如“致仕”的县令家就不如“致仕”的知府家有影响力,而“致仕”的尚书家,不仅是在当地,就是在全省那也是有很大影响力的。

清朝著名的刘统勋、刘墉父子所在的诸城刘氏,就是这样一个庞大官宦世家,老刘家在山东诸城一带话语权比知府都要大。

但要是外地人“致仕”在当地买房置业,那么也许换算是官僚队伍里的一员,但是乡绅话语权就是最低级别的了。

第三个原因:古代城市不是什么好地方。

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我觉得“致仕”官员之所以选择回到老家生活,客观原因就是在古代,越大的城市其实越不宜居。

晚清的京城

是的,古代大城市和和我们今天在电影电视剧里看到的辉煌壮丽不一样,真正的古代大城市由于没有完善的城市卫生系统、完善下水系统,其实是非常“脏乱差”的。

前面说过的明朝万历年间的高官谢肇淛在其著作《五杂俎》里就曾抱怨京师“脏乱差”:

“京师住宅既逼窄无余地,市上又多粪秽,五方之人,繁嚣杂处,又多蝇蚋,每至炎暑,几不聊生,稍霖雨,即有浸灌之患,故疟痢瘟疫,相仍不绝。摄生者,惟静坐简出,足以当之。”

无独有偶,明崇朝的中书舍人陈正也在其《几亭全书》里对京师卫生情况进行了严厉批评:

“北地粪秽盈路,京师尤甚……”

而当时其他大城市也不比京城好到哪里去,明末大学者,《万历野获编》的作者沈德符游历了明朝不少大城市,他认为明朝开封是环境最恶劣的城市,污水横流,粪便满地:

“街道惟金陵最宽洁,其最秽者无如汴梁。雨后则中皆粪壤,泥溅腰腹,久晴则风起尘扬,颠面不识。若京师虽大不如南京,比之开封似稍胜之。”

古代城市不是没有下水道,但是古代下水道其实都是只保证皇宫等地的,其他地方是没有的。

在古代,要想排污,要么直接倾倒在河水里,要么就是倒在阴沟里,要么建立渗井,倒在井里。

深圳民俗文化村中国民俗文化北京民俗文化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为什么古代高官“告老还乡”后都会回到自己老家?发布于2021-06-19 20:10:3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