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继前作《怒晴湘西》赢得良好口碑之后,由天下霸唱小说改编的盗墓题材剧《吹灯之岭迷窟》又凭借着高质量的剧集和高能剧情火了一把,豆瓣评分高达8.2分。



剧情一开始就颇有秘色彩:


陕西某县闹旱灾,村子里的人认为只有除掉旱魃(一种人死后变成的怪物)才会下雨。在寻找旱魃的过程中,村民们从地里挖掘出了一具栩栩如生、保存完好的女尸,棺材中还有许多陪葬的精美器物。



因为这些随葬品,主角胡八一和王胖子阴差阳错地掉进了一个古墓中。而这只是个开始,随着主角们深入墓穴,无论是散发着神秘气的龙形玉佩——闻香玉、刻有铭文的铜鼎,还是永远无法抵达终点的悬魂梯、阴暗如迷魂阵般的墓中墓,还有主角们时不时要经历的“生死时刻”,都看得人脊背发凉,又欲罢不能。
 


不仅仅是这部剧,近些年,观众对于盗墓题材剧的热情从未消退。为什么盗墓剧如此受欢迎?

不仅因为它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观众对“死后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好奇,还满足了人们想探究“那些精美绝伦的宝藏背后隐藏的神秘故事”的窥私欲。

所以,无论是国产的《鬼吹灯》系列、《盗墓笔记》还是国外的《古墓丽影》《夺宝奇兵》……,盗墓一直是一个热门IP。

 

古墓丽影:源起之战

夺宝奇兵4


其实,盗墓剧中的许多元素都取材于真实的考古发现,但考古与盗墓剧却有天壤之别。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零看来,考古“不仅是发现一个失去的世界,也是一次伟大的精神回归。”

考古不但是与死后世界的深入对话,同时,世人也在通过一次次的考古发现逐步解开失落文明所留下的巨大谜团。




它比史书更生动,比影视剧更真实,但它永远都在刷新你的认知,展现出比虚构的想象更加奇绝和精彩的一面。



水下考古队员搜寻古代

 

但事实上,许多人对考古存在认知误区,对众多名扬海内外的考古发现及其背后所代表的巨大意义也知之甚少。

为了不让人类文明的明珠蒙尘,为了让更多人能身临其境亲历考古“第一现场”,三联中读推出了考古课——了不起的文明现场》 

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课程共邀请了20位参与海内外重大考古发现的考古队长,他们将带我们一起,沿着20处世界考古现场连缀起的全球历史长河,从良渚、殷墟、秦陵、二里头、长安城、丝绸之路、三星堆、敦煌,穿越到玛雅、埃及、孟加拉、《古墓丽影》中的神秘古寺……去探索埋藏千年的文明奥秘。
 
当你听完这门课,了解真实的考古发现之后,定会感叹“是无知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01

刷新认知

让文物开口说话



 

这门课,会激发你的好奇心,刷新你根深蒂固的文化认知。
 
我们现有的知识层面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认知偏差。比如提到龙,你脑海中是不是会浮现出“角似鹿、头似驼、鳞似鱼、爪似鹰”的传统龙形象?

但你有没有想过,古时候的龙真的是这个样子吗?课程中,考古队长许宏给出的答案令人大跌眼镜——在二里头遗址出土的最早的“中国龙”其实是梭型眼、蒜头鼻。那么这种形象又是从何而来呢?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和铜铃

 

除此之外,我们的认知体系还会受到影视剧的影响。所以在提到游牧民族时,我们脑海中呈现的基本是电视上面在打仗和掠夺资源的画面。

这其实很片面,中乌联合考古队中方领队、西北大学考古系教授王建新却通过考古发现,提出了“古代的大月氏人不仅不爱打仗,并且喜欢经商”这种颠覆认知的观点。
 
这门课另一个刷新认知的地方是——文献记载的中国和“挖”出来的中国其实是两个世界。当历史文献无法作为判断依据。就让文物来开口说话。
 
比如震惊世界的发现——西汉海昏侯墓,墓主人刘贺只当了27天皇帝就被废,死后以列侯之礼下葬。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文献上关于这个短命王侯也只有零星记载,而且把他塑造成了“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的负面形象。


海昏侯墓出土文物

 

但真实情况又是如何呢?这个充满悲情色彩的列侯,其墓室却可以用“金玉满堂”来形容。


墓中出土的金器、玉器、简牍等文物共一万多件。里面不但包括了失传已久、1800多年前的《论语》齐论版本,还有许多儒家经典、医书以及目前我国能见到的最早的孔子画像,让世人得以见到2000年前的孔子尊荣。


那么刘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会有如此大量的金器和简牍随葬在墓室里?在这门课中,海昏侯墓的发掘领队杨军,将通过一线的考古发掘,讲述一位真实的、活生生的、与文献记载不完全相同的刘贺的故事。



02

中外考古现场独家一手资料

外行也能看门道




在这门课中,每一个惊世遗迹的发现,都有考古队长深入一线,他们会将这份独家的考古一手资料以及上百张遗迹发掘现场照片,以现场1:1还原的方式向你娓娓道来。
 
比如距楼兰古国只有100多公里,埋藏有“一千口棺材”的小河墓地,在浩瀚的罗布泊已沉睡千年。由于沙漠的恶劣环境和风沙侵蚀,挖掘难度非常大。小河墓地正是在一代又一代考古学者的探索和坚持下,才被发现并挖掘出来的。

但这块中西文明交融之地,所留下的谜团需要一一解开:“千年女尸”小河公主为何保存完好没有腐烂?它与神秘消失的楼兰古国是否有什么联系?小河墓地的考古发掘领队伊弟利斯将从挖掘过程、墓葬情况,每一个陪葬品所代表的含义讲起,一层层地揭开了这块神秘之地的面纱。


伊弟利斯与小河公主的千年对话

 

除了独家资料,课程中也不乏有趣的历史“边角料”:

 

海昏侯墓中的重要简牍,在挖掘的时候差点被当作泥巴清理掉;考古队在孟加拉时,一位当地老人因为去过广州,对中国有美好的感情,听说中国要在这里修博物馆,想把自已的土地无偿捐出来。

……


这门课想通过考古表达的,不仅仅是历史的回望,也是一个文明延续、演变到今天,所呈现给我们的模样。

当然,以上还只是课程所涵盖内容的冰山一角。关于另一个世界,你或许还有诸多疑问

为什么神秘的玛雅文化会有“世界末日”的预言之说?消逝的古埃及文明和中华文明是否有过交流和碰撞?三星堆出土的文物造型为什么那么像外星人?为什么“南海一号”这艘装满宝藏的商船突然在海上沉没?……
 
这些问题的答案到底是什么呢?如果你想知道,那就来了不起的文明现场》中一起寻找吧。



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扫码订阅了不起的文明现场》


民风民俗文化民俗学考古学家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豆瓣评分8.2的《龙岭迷窟》还差点“内味儿”?看一线考古队长怎么说发布于2021-06-20 10:32:3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