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




01

以塑料为食的人类



近日,《纽约时报》报了一项最新研究,震惊了全世界

 

在维也纳举行的欧洲联合肠胃病学周上,学者菲利普介绍了自己的实验:

 

他们邀请了世界各地互不相识的八位实验者,年龄在33-65岁之间,分别来自日本、芬兰、意大利、荷兰、波兰、俄罗斯、英国和奥地利。

 

在一个星期的实验时间里,他们每天都保持各自的生活习惯,然后提供每天的粪便,供研究人员研究。

 

结果出来了:这八个人的粪便中,都检查出了微塑料的存在,而且还鉴定出了9种不同种类的塑料,平均每10克粪便里,就有20个微塑料。

消息来源 |《人民日报》、光明


「 国外重要媒体开始报道微塑料 」

 

什么叫微塑料呢?根据英国学者汤普森的定义,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颗粒。

 

小于5毫米是什么概念?比一根筷子还要少很多倍,更小的几乎已经没法看见了。

 

这八名受试者,他们中没有一个是素食主义者,有6个人经常吃鱼或者海产品

 

菲利普说:“塑料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人类以太多方式暴露在塑料中,但我个人根本没有想到每个样本都能检测出微塑料。”

 

根据他的推断,全球一半人口体内都含有微塑料。

 

也就是说,你每天不仅产生大量塑料,你每天还不断吃下塑料!






02

最可怕的后果,不是疾病


人体吃下塑料会有什么严重后果?

 

由于样本量很小,不足,微塑料对人体的危害,目前只有专家的推测:比如,它们在肠道积累,会影响消化系统的免疫反应,甚至帮助有毒化学物和病原体的传播。

 

这还不是最严重的后果。伦敦国王学院一位教授甚至说:

 

“当浓度足够的时候,微塑料携带的化学物质甚至能够伤害、杀死细胞。细胞的蛋白质和DNA都可能受到伤害。”

消息来源 | 新华社

 

而我们知道,DNA的受伤,会导致严重的疾病发生——那就是癌症



但是,为什么说这一切都是推测呢?

 

有两个原因。

 

第一,虽然微塑料的概念,在2004年的时候就提出来了。但一直以来,科学家都以为微塑料是海洋等生态环境中存在的东西,再怎么说人体内也不会吃下塑料吧。

 

所以,过去对于微塑料的研究,一直局限在对环境的影响上,而基于人体吸收的实验完全没有展开。

 

可想而知,奥地利科学家菲利普的实验有多么重要。

 

第二,微塑料的颗粒非常小,要详细观察它对人体的影响,只有到它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展开。

 

而这个积累过程,有可能是几年、甚至是几十年。

 

也就是说,这个实验有可能还要再进行许多年,排除掉其他因素,才能确定出微塑料在人体中的具体损害。

 

也就是说,即使我们现在意识到微塑料的危害,等我们开发药物、清除体内废物,有可能已经是几年之后的事情了。

 

虽然还没有完整的实验,但科学家做的一个比喻很形象:微塑料在人体中,就像PM2.5,虽然颗粒小,但极有可能进入血液或者淋巴液,它们的危害,比你活生生吞一块塑料还要大。

 

这是微塑料危害最严重的地方。

 

在这段期间,我们会一直处在微塑料的危害之中。

 

我觉得这是人类最可怕的时刻:你知道危害的存在,但你对它一点办法都没有。







03

微塑料的真正来源:人类自己


微塑料到底是怎么吃进人类的肚子的?

 

有几个来源:

 

① 水产品

 

这是很好理解的。当人类将垃圾随意抛到江海湖泊里,塑料垃圾就会分解成越来越小的颗粒,进入水生物的体内。

 

海洋里,多达114种水生生物的体内都发现了微塑料。

「 在挪威海岸钓上来的腹中藏着塑料瓶的鳕鱼 」

 

人类在19世纪发明塑料以后,迄今为止一共产生了83亿吨塑料,超过2000万吨废旧塑料不经处理直接丢弃,最终进入海洋。

 

这就是现在海洋污染的主要来源。

消息来源 | 新华社  



② 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塑料

 

科学家最近对全球9个国家超过250个品牌的瓶装水进行大面积检测,发现很多瓶装水中就含有微塑料。

 

甚至连自来水都不可避免。美国一个调查机构,调查了全球14个国家的自来水,结果显示83%的自来水样品中都含有微塑料。

消息来源 | 新民网

 

连自来水都很难避免微塑料,那就更不要说你经常接触的外卖盒子、奶杯。在这些用具的表面,通常都会涂有一层聚乙烯。

 

聚乙烯,就会碎成小颗粒。




③ 你绝对想不到的来源——盐

 

你没看错:你每天吃的盐,就有可能有微塑料。因为我们吃的盐,就是从江海湖泊中提取出来的。

 

水体污染,不可避免会殃及池鱼。这条“池鱼”,就是食盐。

 

《科学美国人》报道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的一项研究:

 

研究员采集的15个品牌的食盐样品里面,都发现了微塑料,比如聚乙烯、玻璃纸等。尤其是海盐,每公斤中超过了550块。

 

他们做了一个推算:按照我们每天的吃盐量,一个人一年通过盐吃下的微塑料,就有可能超过1000块!

消息来源 | 中工网 



家庭日用品

 

你也许不知道,即使你不扔垃圾,但你还在用的那些东西,分分钟都会产生微塑料。

 

比如说,现在很多衣服的成分里面,都含有化纤。在你把衣服扔进洗衣机里洗的时候,衣服会甩出超细纤维,这些纤维随废水排出去,就是塑料。

 

不要看超细纤维好像不多。研究人员推测,一个人口为100万的城市,每天排出去的超细纤维有1吨,相当于15万个无法降解的塑料袋。

消息来源 | 搜狐新闻

 

而且,很多清洁用品里,比如剃须膏、牙膏、防晒霜、卸妆水、洗面奶等里面,会含有一种叫“柔珠”的成分,用来深层清洁,这其实也是微塑料。



⑤ 茶包

 

现在很多人喜欢用茶包喝茶,但是茶包里面也有猫腻。

 

一般的茶包,不外乎是无纺布、尼、玉米纤维这几种材料,其中无纺布就是聚丙烯材料,尼龙也是塑料。

 

在你用无纺布和尼龙茶包冲茶的时候,可想而知你的茶里除了茶的味,多多少少都会有微塑料的味道。

 

综上所述,地球上微塑料的主要来源,归根结底,其实就是人自己。

 

哪怕你再注意,也难免会吸收进微塑料,因为现代社会就是建立在塑料的基础上的。塑料是进步的象征,也是灾害的来源。

 

不知道这是幸事,还是不幸。





04

我们终于都毒害了我们自身


如果微塑料的危害对我们还不够直接具体的话,那么接下来我要说的事,绝对会震撼人心。

 

记得今年超强台风“山竹”扫过中国之后,很多网友都在不同地方拍到了这样的场景:

 

这是香港某商场电梯:




台风肆掠,海水倒灌,把人类倾倒在大海里的垃圾,全部还回来了。

 

不仅大片大片的还,现在海水还把塑料“切粒炒丁”,变成微塑料,送给人类自己吃。

 

我现在理解了孔子当年所说的那句话:“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谁制造了这些灾害,总会反受其害。

 

也许你等不到被害的那一天,但始终有一天,你的子孙后代会代你受害。





05

我们该做些什么

 

第一、减少塑料盒的使用

 

能自己做饭的,尽量不要外卖;哪怕要去外面吃,也尽量堂吃,不要外带了。

 

第二、少吃盐,少吃盐,少吃盐

 

不仅仅是因为盐里含有的微塑料,盐摄入过多,导致体内酸碱失衡,容导致人的内分泌失调,长痘长斑,还容易水肿。

 

另外,做饭尽量在家里做,知道外面的餐馆在你的饭菜里加了多少盐。

 

第三、多买天然物料的衣服,少买化纤衣服

 

一件衣服放到洗衣机里洗,可以洗出将近两千根超短纤维,也就是微塑料。

 

所以,如果你的洗衣机没有滤网功能,那么尽量买天然物料的衣服吧。

 

而且,各种清洁成分的洗涤剂和消毒剂里,都会有聚乙烯、聚丙烯等微塑料,因此,衣服不要过度清洗,也不要用太多洗涤剂。

 

 

以前我们呼吁环保,好像只是出于善心,大发慈悲地怜悯一下环境,但实际上还是很傲慢的,随便爱做不做。

 

现在恐怕不行了。这不是做不做的问题,这是生存不生存的问题。

 

要生存,就做;不想生存,大可拉倒。

 

而且越早做,越好。


今日推荐关注↓↓↓

好书推荐

喜欢读历史的人,一定不平庸。地产大佬冯仑也说国:“历史是个望远镜,你一看远了,什么妖魔鬼怪都能看清”。


市面上的历史书要么是难啃的大部头,要么太过戏说历史,往往刚萌生的兴趣就这样扼杀在了摇篮里。家长也希望找到一套适合孩子读的“中国通史”,最好还能让孩子能够自发地主动阅读,增长知识的同时培养内在价值观。

这套《手绘中国历史大画卷》就很好地解决了家长的苦恼。夏商周到元明清,收藏级别的画卷型中国通史,104幅手绘历史画卷,1000个脑洞大开的知识问答10000+历史人物和场景。让这套《手绘中国历史大画卷》,让历史像动画片一样有趣好读!

点击上图即刻下单▲

…就在

品典论今,中国历史人物故事,历史人物介绍,历史记录,古代历史故事唐朝历代皇帝列表


延伸资源下载(东西方哲学经典古籍汇总、四库全书、杨公风水经典古籍、玄空风水古籍、八宅古籍、生基秘法道藏道家经典古籍、太乙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皇极经世四柱八字六爻、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你可知人类每年从食盐里吃下多少塑料?自己造的孽,终究会回到我们身上!发布于2021-07-13 14:11: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