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古文翻译古文运动古文名篇第十二课:

不同于唐诗宋词的文采斐然又通俗懂,诗词文化发展到了清代,愈发呈现出一种精英小众化的趋势。鉴于一首诗词寥寥二、三十字中,能表达的内容本就有限,唐宋两代的前人们又几乎在这有限的字里行间里,倾尽了世间所有精巧的辞工。于是,时代留给清代才子们的创作空间便越发显得狭小。


既然在表达方式的广度上,前人已均有涉及,顶点的高度就成为了清代诗词发展的唯一方向。为了增厚诗词的文化内涵,清代文人们选择用前世浩浩几千年中出现过的典故,来堆叠诗、词的内容,粉饰语句的文采。

这样做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几个浓缩的字眼背后,可能是一个情节生动的历史故事,而故事的背后,往往又是历代史学家、文学家对典故及典故中人物的评价与注解。如此包罗万象的内涵,尽归于一首五言、七言的一个逗点之前,而在逗点之后,可能又是另一则说来话长的典故了。在清代一首诗词囊括两三个典故是不稀奇的。

然而其曲弥高,其和弥寡。随着清代诗词的发展,文人们在诗词中涉猎的典故范围,也逐渐从为人们所熟知的,到较为生僻的;从历史评价比较统一的,到评价存在争议的。如此一来,就出现了一部分作者,专门在自己所写的诗词中借用生僻的典故,用来为难其他人,以炫耀自己博览群书才华出众。而其他人若要弄清这一首诗中一句话的含义,往往要翻遍上下几千年典籍

这样的风气之下,大部分诗词都成为了作者们攀比才华的工具。如果说唐诗、宋词宛如一位大智之人,在诗词创作不耽于形,不逐于力,不恃于技,用平实的语言表达出人世间的深刻与广袤,那么清代的诗词就有如一位恃才傲物、高冷炫技的小才微善之人,纵有千种风情,亦难让芸芸众生雅俗共赏。

正因如此,清代诗词虽然不乏辞工精致的作品,但在白话文运动之后,随着国人们在文化上对古代典籍的忽视,唐宋诗词中也仅有部分内容通俗者可以继续大范围传播,清代诗词被遗忘则成为了必然。

不过对于爱听故事的人来说,读一首清代诗词,顺带了解一下诗词中提到的或忧国、或伤情的典故,揣摩一下作者当时用古代典故喻今日之事的构思,为生活增添一些调味剂,倒也不失为一种乐趣。

当然,在文坛皆以用典为主流的大背景下,清代亦涌现出了一批善于兼顾文意表达通俗易懂与典故适当运用的诗人与词人们。在他们的作品中,读者即便不知文中的典故,也可以在通读时,了解诗词的大概意思。当然如果是在知当中典故的基础上再看诗词,则会发现当中要表达的一些情感或道理,有了历史典故的映衬,更加淋漓尽致、入木三分。时至今日,若说清代诗词还有为数不多的被今人所熟知者,大概也就是这些作品了。

纳兰性德的《画堂春》为例,关于这首词,比较被人所熟知的是,它收录于《饮水词》。作者纳兰性德在自己的结发妻子卢氏去世之后,其词作的风格开始在之前单纯的清丽婉约中,注入了更多的悼亡之音,字里行间都有一种散不尽的哀伤。

这首词当中其实也充斥着大量的典故,但之所以很多人没有读出当中的典故,却读懂了词中要表达的是一对璧人天作之合,却偏偏两地分隔不能在一起的伤感,正是作者在运用典故时,已达到了大象无形的境界,让这些典故以最自然的方式融入词令中,让鸿儒读之觉其精妙,白丁望之亦能融会贯通,晓其大意。

下面不妨让我们来解剖一下麻雀,以《画堂春》这首小令为标本,来领略一下清代诗词用典之多。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在大多数人看来,这首词的上阕四句可谓素面朝天,并无丝毫妆点,简单明白的交代了两个有情人天各一方,相思无处寄的哀伤。对于这样的观点,古文观止在此先不置可否,就带着大家先从这首词的下阕入手,来看看后面的四句中,包含了哪些典故。

浆向蓝桥易乞这句话中最显而易见的典故是记录在《太平广记》中的《传奇·裴航》,唐代秀才裴航,赶考落榜后,雇了一条船打算回转京都。同船的有一位樊夫人,国色天姿容绝代,以至于裴航对她心生爱慕之情,两次三番对她示爱。樊夫人见裴航如此锲而不舍,就告诉裴航自己是有丈夫的。念在裴航一片痴心,她在临别时给裴航送去了一首诗: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蓝桥便是仙窟,何必崎岖上玉清。

裴航看了诗,并不知道樊夫人想表达什么意思。但此时樊夫人已经下船没了踪迹。又过了一段时间,裴航路经一个叫蓝桥驿的地方,向路边茅草房中一位婆婆讨水喝。婆婆召唤自己的孙女云英给他倒了一杯水。裴航听到云英的名字,马上想到了樊夫人留给他的诗中提到的: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

而且眼前这个叫云英的女子确实美丽不可方物,裴航接过她手中的水一饮而尽,就觉得这水甘冽清甜的好像琼浆玉液,裴航于是萌生了想娶云英为妻的想法,便向婆婆提出求娶之意。

婆婆告诉裴航,自己昨天遇到一位神仙,给了一粒仙丹,但是这颗仙丹需要用玉杵臼捣一百天再服下才能有效。如果裴航能帮她找到玉杵臼捣成仙药,就答应这门亲事。

裴航于是辗转多地,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玉杵臼,又回到蓝桥驿云英家中日日捣药。他的诚意感动了月宫里的玉兔,于是玉兔特意下凡来帮裴航捣药。最后,裴航于如愿以偿,娶得云英,双双成仙而去。

迎娶云英时,裴航又看到了樊夫人,这才得知她是云英的姐姐,给裴航的诗中,就是在暗示这段姻缘

回到《画堂春》中看,一句“浆向蓝桥易乞”,就牵出了这样一个裴航捣药的典故,但其实如果深究起来,裴航这个故事中所提的“蓝桥驿”,以及樊夫人诗中的“玉清”等等,又是从其他典故中来(蓝桥来自《庄子·盗跖》中尾生抱柱的故事,形容爱情至死不渝;玉清是道家三清境之一,后来指代仙道),可谓典中又有典。

清代诗词一方面生长在唐宋两代文豪的阴影与狭缝里,另一方面又确实是踩着一个个巨人的肩膀,宛如一级级台阶,达到了文化的集大成境界。如此这般,也难怪会曲高和寡。由此可见,这一句六个字其背后的文化语境是相当的丰富驳杂,如果追根溯源,仅此一句,就可以写一篇有关文化传承和演变的论文。

再来看下阕的第二句“药成碧海难奔”,这一句涉及到的典故正是家喻户晓的“嫦娥奔月”,根据《山海经》的记载,嫦娥是古天帝俊的女儿,也是后羿之妻,生的美貌非凡。

神话中后羿为了自己能与嫦娥长生不死永远厮守,而去西王母处求得了两粒长生不死药。但嫦娥听说不死药如果一人服一粒,只能在人间长生,如果两粒一起服下,则能够飞升成仙。于是嫦娥背着后羿,将两粒药一起服下,随即身体就飘忽着向天上飞去,一直飞到了月宫。

不过在《画堂春》里,纳兰性德这句“药成碧海难奔”却并不是责备嫦娥抛下后羿独自成仙之意,而是说自己,即便得到了不死的灵药,也难以像嫦娥那样飞入月宫,与天人永隔的妻子相见。

最后两句“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借用的是牛郎织女的典故。这里要特意说一下的是,“牛津”指的是隔住牛郎织女的天河。之所以把天河叫作“牛津”,这是因为在牛郎织女故事的基础上,西晋张华在《博物志》里,又有这样的记载:说天河是与人间的大海相通的,有一个居住在海边的人,年年八月都划着船从海边一直划到天河边,有一次曾经在天河边看到一位丈夫,牵着牛在那里喝水,原文表述为:“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暗指其就是刚刚与妻子在鹊桥上相会过的牛郎。


所以自《博物志》之后,“饮牛津”就成为了天河水的另一种说法,纳兰性德在此用“饮牛津”这个典故,来表达自己如果能够像牛郎一样,隔着天河与妻子相对见上一面,那么即便是抛却所有的荣华富贵也知足了。

说完了《画堂春》的下阙,我们来回头说说这看似简单明白不加修饰的上阕: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其实这句并非纳兰性德原创,而是脱胎于唐代骆宾王的《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相怜相念倍相亲,一生一代一双人”

王灵妃与李荣都是道人,其中李荣更是唐高宗时期著名的道教学者,出生于蜀地,曾经受唐高宗的征召进京,代表道教与教辩论,也因此邂逅了王灵妃,两人之间暗生情愫。

鉴于两人都是道士,这段感情注定无果,后来李荣被贬回蜀地,从此与王灵妃天各一方。王灵妃思念李荣心切,恰逢骆宾王于姚州平叛回到长安,便托骆宾王写了这首缠绵悱恻的长歌寄给李荣。

知道了“一生一代一双人”原诗的出处和背景,再来看纳兰性德的《画堂春》,方知一开头就已道出一段艰难的离情。而最可叹的是,《画堂春》中提到的几则典故,故事中的男女主人公虽然都天各一方相见难,但却是双方都存于世,好过作者纳兰性德与亡妻的天人永隔,纵然上穷碧落下黄泉也相见无期。

了解了诗词中的典故之后,再读原文始觉立意之深,这是清代诗词的最大特点。从《诗经》中以蚕妇村氓的口吻最质朴的情感表达,到清代诗词的一句一典,当中几千年是文化从直白到含蓄、从浅显到隐喻的发展过程,但变化的只是文学上的表述方式,其背后的痴心却始终未变。


古文观止古文翻译古文运动古文名篇


延伸资源下载(东西方哲学经典古籍汇总、四库全书、杨公风水经典古籍、玄空风水古籍、八宅古籍、生基秘法道藏道家经典古籍、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皇极经世四柱八字六爻、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一句一典故,清代诗词必然曲高和寡发布于2023-03-05 12:07:4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