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国人餐桌上的佳肴以炒菜为主,而在两千多年前先秦时代人们的食案上佳肴的料理方式则可谓“多种多样。”炙、醢、煮、炮、蒸、煎、渍、熬等等,这些都是先秦常见的料理方式。

“炮”和“炙”都是用火来烧烤食物,但是火烤的过程是差别的。“炙”,就是一般的烤肉方式。“炮”,则是连毛带肉用泥裹起来一起烤,也不用什么容器的一种烧烤方式。周代八珍之一的“炮豚”,就是火烤乳猪。它制作方法就是选一头猪或者羊,把内脏取干净,往肚子里塞进红枣,用苇子裹好,外面再涂一些泥,开始用烤。等外层的泥烤干后,再拨开泥巴,去掉皮肉上的薄膜,再用米粉糊涂一遍。接着,把涂好米粉糊的肉放进油锅里炸,炸到金黄色起锅加料,接着用文火炖上三天三夜。炮制完的猪肉在食用时,一定要配醢或醋吃才算完美。从食不厌精的角度来看,繁复制作程序之下,炮豚可算是一极具诚意的佳肴。然而,这道佳肴并非是先秦寻常人家的食案上可以看见的。

相对周天子食案上八珍之一的“炮豚”,“鱼脍”则是先秦时代寻常人家食案上的一道常见菜,所谓“鱼脍”,也是现代人说得生鱼片。只是现代人做生鱼片往往会选择三文鱼一类海鱼。先秦人制作“鱼脍”,一般选择淡水鱼,比如鲤鱼、鲈鱼等等。除此之外,在先秦时代“脍”作为一种料理方式,不限制于鱼肉一种食材,其他的肉类也可以做脍。与战国时代比邻不过几十年的西汉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遣策中就有牛、羊、鹿、鱼作为脍的记载。

对吃考究的先秦人,在品尝新鲜的生鱼片或者生肉片的时候,他们也是配着佐料来食用的。按着《礼记·内则》的说法,品尝美“脍”时,一般都是伴着葱或芥来吃的。在辣椒没有传中国前,我们传统五味中的辣味,在那会儿也叫辛味。而制造辛味,自然也不是靠辣椒,而是靠芥子。今天流行的“芥末”,早在先秦时代就是中国人餐桌上的佐料了。

先秦人除了喜欢“脍”这种生吃的料理外,还喜欢吃一种“渍”料理方式来做的食物。“渍”,就是选新鲜牛肉把血管和筋膜剔干净,然后切成一薄片,再放入美中浸泡一夜,次日即可食用。在食用这道美食的时候,先秦人会配上蘸梅醢或醋来调味。

说来先秦时期的“醢”,也就是今人所谓的“酱”,它的种类也有很多。基本上,前面提到的肉类都可以做城醢,比如牛醢、鹿醢、鱼醢等等。果蔬也是一样,又如梅醢、桃醢、豆醢等等。比较特色的醢是赢醢、卵醢、蚳醢。今天的人往往会觉得古人食单一定很单调,歧视古人食单很丰富也很新潮。赢醢,就是田螺肉做城酱。卵醢,就是现在好流行的鱼子酱。蚳醢,按《周礼·天官》曰:“蚳醢以供天子馈食。”蚳醢作为一道专供天子食用的美味,它的制作材料是今天的人怎么样也想不到。因为蚳醢是用蚂蚁的卵(幼虫)加调料制成的酱。。

除了各种“醢”很多以外,在先秦各种“脯”做成的食品也很多,基本上也是什么东西都可以制成干,比如鹿脯、羊脯、牛脯、桃脯等等。

在各种肉脯、果脯之外,先秦人上至国君下到庶民还很喜欢吃各种羹。“羹”,也就是把选用肉或者菜切好,加些谷物加调味料丢锅里炖。炖到烂,炖到稠就可以开动了。一般来说“羹”离不开肉,那会儿比较有名的羹有巾羹、白羹等等。巾羹,是加过芹菜的肉羹,根据选用肉类不同也可以叫狗巾羹、雁巾羹等等。白羹,就是掺合了稻米的羹,同样可以根据选用肉类不同也可以叫牛白羹、鸡白羹等等。

“煮”、“蒸”、“煎”,这三种烹饪方式和现在人差不多,只是“煎”呢,先秦人通常会丢一块膏(动物油脂)放里面。先秦人没有浓油赤酱的炒菜,也没有重辣食品,但是他们对吃的讲究体现在各种繁复的制作程序上。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先秦美食知多少·食不厌精发布于2024-03-06 16:00:5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