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歌赋|中国诗词大会|诗词名句



四字成语|成语故事|成语接|成语大全



  【成语】

        高阳

【拼音】

      gāo yáng jiǔ tú

【解释】

      高阳:古乡名,在今河南杞县西南。秦末郦其食即此乡人,对刘邦自称“高阳酒徒”。用以指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

【出处】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郦生瞋目案剑叱使者曰:“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

      释义:郦生听罢,瞪圆了眼睛,手持宝剑,斥责使者说:“快点!再去告诉沛公一声,我是高阳酒徒,并不是一个儒生。”

【近义词】

      高阳公子

【反义词】

       无

【成语故事】

    秦末汉初时,有一个名叫郦食其的人,陈留高阳乡(今河南杞县)人。少年家境贫寒,好读书,只得当了一名看管里门的下贱小吏。但是尽管如此,县中的贤士和豪强却不敢随便役使他,县里的人们都称他为“狂生”。后来在乡里做了里监门(相当于地保)。

    等到陈胜、项梁等人反秦起义的时候,各路将领攻城略地经过高阳的有数十人,郦食其听说这些人都是一些斤斤计较、喜欢烦琐细小的礼节,刚愎自用、不能听大度之言的小人,因此他就深居简出,隐藏起来,不去逢迎这些人。后来,他听说刘邦带兵攻城略地来到陈留郊外,刘邦部下的一个骑士恰恰是郦食其邻里故人的儿子,刘邦时常向他打听他家乡的贤士俊杰 。

    一天,骑士回家,郦食其看到他,对他说:“我听说沛公刘邦傲慢而看不起人,但他有许多远大的谋略,这才是我真正想要追随的人,只是苦于没人替我介绍。你见到沛公,可以这样对他说,‘我的家乡有位郦先生,年纪已有六十多岁,身高八尺,人们都称他是狂生,但是他自己说并非狂生。 ’”骑士回答说:“沛公刘邦并不喜欢儒生,许多人头戴儒生的帽子来见他,他就立刻把他们的帽子摘下来,在里边撒尿。在和人谈话的时候,动不动就破口大骂。所以您最好不要以儒生的身份去向他游说。 ”郦食其说:“你再告诉刘邦,我是高阳酒徒,不是什么儒生。”骑士回去之后,就按郦生嘱咐的话从容地告诉了刘邦。 

    后来刘邦来到高阳,在旅舍住下,派人去召郦食其前来拜见。郦食其来到旅舍,先递进自己的名片,刘邦正坐在床边伸着两腿让两个女人洗脚,就叫郦食其来见。郦食其进去,只是作个长揖而没有倾身下拜,并且说:“您是想帮助秦国攻打诸侯呢,还是想率领诸侯灭掉秦国?”刘邦骂道:“你个奴才相儒生!天下的人同受秦朝的苦已经很久了,所以诸侯们才陆续起兵反抗暴秦,你怎么说帮助秦国攻打诸侯呢? ”郦食其说:“如果您下决心聚合民众,召集义兵来推翻暴虐无道的秦王朝,那就不应该用这种倨慢不礼的态度来接见长者。 ”于是刘邦立刻停止了洗脚,穿整齐衣裳,把郦食其请到了上宾的座位,并且向他道歉。 

  后来,郦食其设计攻克了陈留,为刘邦的军队解决了粮草供应,被刘邦封为广野君。郦食其又将其弟郦商推荐给刘邦,,而后郦商也离了一些战功,被刘邦封为将军。楚汉战争中,郦食其说齐王田广归附汉,并且前去游说田广,晓之天下利害,“田广以为然,乃听郦生,罢历下兵守备战,与郦生日纵酒。”刘邦大将韩信却乘机袭击了齐国。齐王以为郦食其故意一边前来游说,一边又派兵攻打自己,觉得被出卖郦食其了,于是便把他烹死了。

  郦食其死后,当刘邦称帝评奖列侯功臣时,封郦食其之子郦疥为高粱侯,以示不忘前功。随着时间的推移,郦食其的名字,在人们中间逐渐消逝了,然而“高阳酒徒”竟成了它的代名词了。

  根据这个故事,后人将“高阳酒徒”引为成语,指好饮酒而狂放不羁的人。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成语典故丨高阳酒徒发布于2024-01-21 15:49:08